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外泌体是一种来源于细胞、直径为40-130 nm的纳米级囊泡结构,能够携带大量的蛋白质、核酸和 脂质等生命信息,在细胞与细胞通讯之间发挥重要的作用。外泌体不仅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具有重要的功能,在 疾病状态下如肿瘤转移等过程中外泌体同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也是肿瘤 复发、治疗失败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因分子机制复杂,转移灶隐匿及药物难以到达等导致肿瘤转移治疗困 难。本文介绍了外泌体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以及从源头、功能和信号抑制等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外泌体达到治 疗肿瘤转移的策略,重点介绍了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治疗肿瘤转移的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靶向 外泌体,有望建立器官靶向性载药系统、外泌体介导信号切断等治疗体系,将为肿瘤转移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血管新生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血管因素造成的疾病关系密切,而外泌体经研究发现与血管新生息息相关,外泌体可以修复血管损伤,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延缓病理进程及病发预后等,本文旨在总结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特性及研究外泌体中的微小核苷酸(microRNAs,miRNAs)在血管损伤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对于血管新生的作用及一步探讨针灸对外泌体的影响,外泌体对于针灸刺激的应答作用,为临床针灸治疗血管因素疾病及发挥针灸的优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是一类直径在40~100 nm的细胞分泌囊泡,可由多种细胞类型产生,存在于大多数体液中。作为天然的纳米级囊泡,外泌体具有毒性小、免疫原性低、靶向归巢能力强和可包载的物质种类多等特点,促使其成为有潜力的药物递送载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分泌产生大量的外泌体,是外泌体的理想来源。MSCs外泌体具有与MSCs相似的再生和组织修复功能,而且能够规避MSCs移植带来的免疫排斥、感染等风险,有望成为MSCs生物学功能的有效替代物。笔者对MSCs来源的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及其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外泌体在药物递送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的脂质双层膜囊泡,其含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外泌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可通过传递各种蛋白质、生物活性脂质和遗传信息来改变受体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与癌症、感染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直接靶向外泌体以抑制其在介导疾病中的作用,或开发外泌体作为载体运送生物大分子和天然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有望成为疾病新的治疗策略。外泌体生物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受体细胞识别、结合并内化外泌体,而这一过程依赖于外泌体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本文聚焦于外泌体的膜蛋白,对这些膜蛋白进行分类并阐述其功能。  相似文献   

5.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的通讯载体,可以与邻近细胞或远距离的细胞交换遗传物质和代谢信息,如脂质、核酸和蛋白质。脂质代谢受遗传、神经体液、激素、酶,以及肝脏等组织器官的调节,当以上因素出现异常时,可造成脂质代谢紊乱。外泌体会影响脂质代谢,同样脂质代谢也会影响外泌体的产生、分泌,以及和受体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脂质可以在细胞信号的传递、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中发挥作用,外泌体与脂质代谢相互作用的研究有望成为研究脂质代谢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是糖尿病肾病潜在的病理介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具有广泛性、组织源性、靶向性和生物功能性等特点。目前发现尿液外泌体中miR-145、miR-15b、miR-34a和miR-636等miRNA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标志物;尿液外泌体中的miR-29c以及参与TGF-β1信号通路相关外泌体表达的改变可为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提供更加客观的指标参考。外泌体的发现,不仅可为今后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预防诊断、证候研究、治疗、药物载体等方面提供新的切入点,也会成为今后糖尿病肾病中医药诊疗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中药单体及复方均可通过改变miR-192等外泌体表达来介导包括TGF-β1在内的多条信号通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7.
杨艺  王伟  寇然冰  王佑辉  路士华 《陕西中医》2023,(10):1478-1481+1486
通过干预信号通路、激活炎症因子、干扰免疫反应、抑制细胞转化等途径,外泌体在消化系统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炎症性肠病、病毒性结肠炎、病毒性肝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食管肿瘤、胃癌、结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均在一定程度上与外泌体密切相关。并且,相关实验数据和临床经验证实,中药因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双向调节等特点,中药单体或复方可通过干预外泌体途径,起到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然而,针对具体疾病的相关研究仍较少,且尚无系统阐述。现通过对外泌体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进行文献检索并加以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灸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在穴位局部被感知并转化传递到病变部位发挥效应的过程是复杂的.直至目前针灸的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新方式,前期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控外泌体的释放,外泌体与针效之间关系密切,发现外泌体可能在针刺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针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外泌体具有分布广、来源广、运载物质...  相似文献   

9.
外泌体是一类广泛存在的活性胞外囊泡,能反映出分泌细胞的生理功能,对外泌体的研究不仅能在微观上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生理和病理改变,还在宏观上对相应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外泌体运用于在中医证候现代研究的思路,分析了外泌体与证候研究结合的方式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针灸起效的基础作用机制虽已从多个方面被证实,但如何实现针灸基础研究的科研成果转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调节是针刺的基本作用模式,外泌体是目前世界前沿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疾病诊断、治疗、药物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优势。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一种新方式,可能是针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通过人工干预回输外泌体可产生"类针刺样"作用。借助外泌体自体活细胞分泌、免疫原性反应极低、内含物质多的特点,以及在药物开发与改造中的巨大优势,可从"针刺后血清外泌体"中开发"针刺网络药"。  相似文献   

11.
质谱成像(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SI)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成像技术,通过专用成像分析软件将质谱仪记录的特定区域离子化分子的离子强度、质荷比和坐标等信息转换为像素点模型,重新构造出被测化合物的空间离子分布图像,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无需标记等优势。近年来,MSI技术在医学、药学、植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MSI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为明确药理机制、提高疗效、跟踪毒性成分分布等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为药用植物的深度开发利用做了重要贡献。该文综述了近几年来MSI技术在药用植物鉴定、代谢物分布、有效成分合成途径、药用安全性及植物防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简要指出了MSI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优点和实际应用时存在的障碍,并对MSI技术和药用植物研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腺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征  王红  吴啟南  乐巍  张小龙  戴士林 《中草药》2016,47(22):4118-4126
植物体表面附有多种毛状组织,其中具有分泌作用的为腺毛。腺毛作为植物体中重要的分泌组织,可特异性合成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随着药用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腺毛对于药用植物的研究意义日益凸显,多种药用成分在植物腺毛中合成、修饰及储藏,其生长发育状态可直接影响药材整体品质的优劣。从形态结构、研究技术、内含物代谢过程、代谢分子调控等方面对药用植物腺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亲缘学是一门集成了植物系统学、植物化学、中药学、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学科,在指导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类信息学研究方法兴起,在活性天然产物发现、药用植物亲缘关系分析、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逐渐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技术手段。科学研究进入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学方法与传统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融合,拓展出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对近年来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梳理各类信息学方法在药用植物亲缘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而对药用植物亲缘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是近10年新崛起的一种在组学水平剖析基因功能和互作关系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近年来,该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报道也日渐增多。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归纳RNA-Seq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发掘、基因网络分析、遗传机制揭示、分子标记开发等领域中的应用。同时,依据RNA-Seq的技术特点和药用植物研究的发展需求,对该技术在中药材中的进一步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RNA-Seq技术应用于中药系统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姜汶君  郭梦月  庞晓慧 《世界中医药》2020,15(5):702-708,716
叶绿体是细胞内具有自主遗传信息的重要细胞器,近年来叶绿体基因组已发展成为近缘物种分子标记、揭示植物进化和系统发育关系的有力工具。药用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叶绿体基因组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受到广泛关注。在总结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现就叶绿体基因组在药用植物物种鉴定、系统进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葛根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兼具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具有很长的药用历史和栽培史。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组学研究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葛根的多组学研究逐渐发展,为葛根的品质提升提供了指导和方法。现综述了近年来对葛根资源分布、质量控制、多组学研究、栽培育种和品质提升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能够利用多组学研究手段,对葛根的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为菊科金鸡属植物,原产于北美,在我国新疆昆仑山区被发现并在当地作为茶饮用,至今有十多年的历史。两色金鸡菊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鞣质、糖类、挥发油或油脂类和酚性成分。研究表明两色金鸡菊具有降血糖、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理活性,有潜在的药用价值。综述近年来两色金鸡菊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慧芳  刘秀岩  李宗谕  刘福顺  杨世海 《中草药》2019,50(24):6149-6155
转录组测序技术是一种新发展的转录组学研究方法。在物种基因组信息未知的情况下,进行测序得到遗传信息,转录组测序技术是很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而药用植物遗传信息匮乏,对药用植物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在基因组学是比较活跃的领域,可以了解植物的基因表达并分析其功能和调控机制。对药用植物的转录组学研究有助于解决遗传育种、筛选优良抗性基因等问题。介绍了转录组测序的发展,并从功能基因挖掘和次生代谢产物途径探索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转录组测序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为药用植物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工业化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工业化 ,对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和出口药用植物最多的国家。国际上红豆杉、长春花、人参等“热门”药用植物的培养方兴未艾 ,药用植物的器官培养异军突起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研究逐渐深化。我国药用植物的培养在细胞、器官和毛状根等各方面均有所涉足 ,对长春花、三七、三分三、紫草、红豆杉等进行了大规模培养的探索。但总的看来 ,反应器的规模还很小 ,放大后培养的技术尚不成熟。我们应从发展的角度认识到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巨大应用潜力 ;从中药现代化的高度开发药用植物发酵技术 ;特别要加强不同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 ,在世界上敢为人先 ,搞出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来。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是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需求量增加以及自然环境恶化,一些重要的药用植物品种资源日益稀少,有些品种甚至处于极度濒危的境地,而这些珍稀濒危品种常具有独特的疗效,是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资源的保存恢复。离体保存是一项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起来的植物资源新型保存手段,具有诸多优势,已成为实现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存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对中医药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鉴于此,依据资源濒危程度,系统梳理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主要种类;从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关键技术环节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阐述了组织培养保存,超低温保存,基因资源保存等离体保存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总结分析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离体保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扩大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