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Janus Kinase(JAK) 1/JAK_2抑制剂芦可替尼(ruxolitinib,捷恪卫)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骨髓纤维化(post-ET MF)患者的疗效,总结治疗3例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MF、1例post-ET MF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芦可替尼治疗的经过及临床疗效。结果:1例32岁男性PMF患者,MF-3级,羟基脲联合α-干扰素治疗4周,血象下降,Hb 48 g/L,WBC 1. 48×10~9/L,PLT 41×10~9/L,芦可替尼以5 mg/d开始,逐渐增加剂量,1个月后血象开始改善,PLT 112×10~9/L,10个月Hb 109 g/L,WBC 4. 9×10~9/L,脾脏缩小至正常。1例67岁男性PMF患者,巨脾,芦可替尼10 mg/次,2次/d,2个月后脾脏明显缩小,但患者自行停药2个月,脾脏再肿胀,厚9. 3 cm,Hb 100 g/L,PLT 89×10~9/L,而WBC 42. 6×10~9/L,重新口服芦可替尼,4个月后,血象基本正常,脾脏缩小,厚5. 8 cm。1例55岁女性,ET病史20年,间断羟基脲治疗,但继发了MF-3级(post-ET MF),检测brc/ab L、JAK_2 V617F、CALR、MPL基因均阴性,用芦可替尼10 mg/次,2次/d,3周后血象急剧下降,直到停药13周后WBC、PLT开始恢复。结论:JAK抑制剂芦可替尼治疗JAK_2 V617F、MPL(exon10)基因阳性的PMF,可使肿大的脾脏明显缩小,改善生活质量。但应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特别是极度减少的血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患者经伊马替尼治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住院的难治性Ph染色体阳性的39例白血病患者经伊马替尼治疗后再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观察伊马替尼对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总存活率(OS)、无病存活率(DFS)、复发率和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后,18例患者血液学完全缓解,9例骨髓缓解,4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或疾病进展,总有效率79.49%,无重度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分别为14d和13.5d;Ⅱ~Ⅳ度和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1.53%和15.38%;根据对伊马替尼治疗的效应分为完全缓解组和未完全缓解组,其3年预期OS和DFS分别为(73.51±9.61)%对(36.36±14.50)%和(61.28±12.37)%对(31.25±13.98)%,3年累积复发率为20.41%对75.00%;4例患者死于重度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伊马替尼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难治性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的方法,尤其达完全缓解后行移植,可望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VDP(长春新碱、蒽环类、糖皮质激素)±C(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L(左旋门冬酰胺酶或培门冬酶)方案诱导化学治疗(化疗)的12例Ph+ALL患者。初始诱导缓解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间进行巩固化疗,并加用伊马替尼(400~800 mg/d),与化疗同步或交替应用。初始诱导失败患者及巩固治疗期间复发患者应用Hyper-CVAD/LALA(大剂量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方案联合伊马替尼或达沙替尼进行再次诱导。所有患者缓解后经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Bu-Cy)或改良Bu-Cy方案预处理后进行allo-HSCT。部分患者干细胞回输后2~3个月始继续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果:12例患者移植前均获得血液学缓解、7例获得分子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CR)1期9例、CR 2期2例、初发难治性1例。移植前11例患者应用伊马替尼;移植后5例患者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4例应用伊马替尼、1例应用达沙替尼。中位随访时间12.7(3~54)个月,7例患者生存,3例患者死于疾病复发,2例患者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植入,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66.7%±13.6%;2年累计复发率40.6%±16.0%;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率16.7%±10.8%。首次缓解(CR1)后移植治疗的2年总生存率70.0%±14.5%;2年累计复发率40.0%±18.2%;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率20.0%±12.6%。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能会使更多患者获得缓解,从而有机会进行allo-HSCT。CR1的生存获益更大。allo-HSCT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Ph+ALL患者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芦可替尼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糖皮质激素难治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GVHD)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移植后合并SR-GV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糖皮质激素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20例(均为Ⅲ~Ⅳ度),糖皮质激素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cGVHD)22例(均为中/重度)。确诊SR-GVHD的患者给予芦可替尼挽救性治疗,在初始治疗的第28天进行疗效评估,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例SR-aGVHD患者治疗28天整体反应率(ORR)为60.0%(12/20),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20.0%(4/20);中位随访时间37.7(1~107)周,其6个月和1年的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55.0%(95%CI 33.24%~76.76%)、45.0%(95%CI 23.24%~66.76%);6个月和1年的无失败生存率(FFS)分别为50.0%(95%CI 28.05%~71.95%)、40.0%(95%CI 18.44%~61.56%)。22例SR-cGVHD患者治疗28天ORR为72.7%(16/22),其中CR率9.1%(2/22);中位随访时间76.9(5~110)周,治疗6个月及1年的OS分别为77.3%(95%CI 59.86%~94.74%)、72.7%(95%CI 54.06%~91.32%),6个月及1年的FFS分别为77.3%(95%CI 59.86%~94.74%)、72.7%(95%CI 54.06%~91.32%)。单因素分析显示,Ⅳ度aGVHD、重度cGVHD可能预示芦可替尼治疗疗效不佳(ORR:Ⅲ度vsⅣ度为88.9%vs 36.4%,P=0.028;中度vs重度为92.3%vs 44.4%,P=0.023)。结论:芦可替尼是挽救性治疗SR-GVHD安全、有效的药物,需要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在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治疗疗效及其与种类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接受免疫组化和病理组织确诊的晚期GIST患者172例。给予伊马替尼治疗,1次/d,均连续服药1年,评估病灶改变。结果伊马替尼治疗12个月后的疗效为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59例,疾病稳定(SD)5例,疾病进展(PD)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危险度、转移灶、转移灶手术状况与使用伊马替尼的疗效有显著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转移灶手术状况、病灶出现转移(包括肝脏转移和多脏器转移)是影响伊马替尼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老年GIST患者,伊马替尼疗效较好,且与该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安罗替尼口服与多西他赛化疗和调强放疗在一线治疗失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small cell lung cancer,ES-SCLC)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30例一线EP方案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ES-SCLC患者,治疗第1天口服安罗替尼12 mg+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 mg/m2,治疗第2~14天口服安罗替尼12 mg/d,21天为1个治疗周期。患者在服药同时进行同步放化疗。2个用药周期后判定疗效,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并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例8例、进展(PD)5例,总客观缓解率56.6%、疾病控制率83.3%。随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6.7(95%CI:5.655~7.74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非驱动突变对芦可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 PMF)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2年3月1日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初诊的46例PM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非驱动突变与芦可替尼疗效的关系。结果:46例PMF患者中44例检测出突变,其中6例患者驱动基因检测为三阴型,2例患者未检测出任何基因突变。携带≥3个突变基因组的患者21例,<3个突变基因组25例,对携带≥3个基因突变的PMF患者芦可替尼仍有较好的缩脾及改善体质性症状的效果(P=0.002,0.045),与<3个突变组比较经芦可替尼治疗后缩脾、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4,0.232)。携带≥3个突变基因组PMF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缩短:734(119~3 301) d vs 1 904(479~5 461) d(H=-2.387,P=0.017)。携带TET2、ASXL1、EZH2或TP53基因突变与未突变组比较经芦可替尼治疗前后的脾脏缩小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T2:P=0.097,0.088;ASXL...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骨髓纤维化的惟一治疗方法。文章通过对哪些患者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 植、芦可替尼时代如何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芦可替尼在移植中所起作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否治愈骨髓纤维化、如 何提高移植疗效进行综述,指导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纤维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效果。方法 29例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15例患者采用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观察组)、14例患者采用经典白消安/环磷酰胺方案预处理(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移植前第3~7天氟达拉滨30 mg/(m2·d)静脉滴注,移植前第3~6天白消安注射液0.8 mg/kg静脉滴注(6 h一次),移植第3、4天环磷酰胺50 mg/(m2·d)静脉滴注;对照组移植前第3~6天白消安注射液0.8 mg/kg静脉滴注(6 h一次),移植前第3、4天环磷酰胺60 mg/(kg·d)静脉滴注。主要观察指标为移植后急慢性GVHD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细胞移植所需时间、患者总生存期与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患者移植后急性GVHD3例、慢性GVHD1例,对照组患者移植后急性GVHD5例,两组急、慢性GVHD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植入时间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埃克替尼与传统二线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指标,探讨符合国情的肿瘤药物经济学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67例晚期NSCLC患者,均口服埃克替尼单药治疗至少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选择其中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超过60d的14例二线治疗患者(观察A组)进行药物经济学统计,并与同期匹配的14例接受传统二线化疗的NSCLC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以及每日治疗费用、路费与住宿费、人力费用、负相关费用.结果 两组每日治疗费用、路费与住宿费比较P均>0.05,人力费用、负相关费用比较P均<0.05.结论 与传统二线化疗比较,埃克替尼单药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药物经济学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估DIPSS-Chinese积分系统对预后的预测能力,分析芦可替尼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初次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03例PMF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DIPSS-Chinese积分系统对PMF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观察75例接受芦可替尼治疗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03例PMF患者中,男性98例,女性105例,中位发病年龄60(21~82)岁,中位血红蛋白(Hb)80(28~187)g/L。70.0%的患者肋下可触及脾肿大,73.4%的患者可检测到JAK2 V617F突变。DIPSSChinese积分系统可以较好地预测该组患者的预后(P<0.05)。接受以芦可替尼为基础治疗的75例PMF患者中,66.7%获得了临床改善,中位总生存期(OS)62个月。结论 PMF患者多以贫血起病,大部分存在脾肿大及JAK2 V617F突变。DIPSS-Chinese积分系统可以有效地评估患者预后,芦可替尼治疗PMF患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12例既往口服吉非替尼有效,但后来又因病情进展而口服厄洛替尼的NSCLC患者,均予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口服,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口服厄洛替尼组12例病人无CR及PR病人,疾病控制率75%(9/12),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4.1个月,症状缓解率75%,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结论 对于吉非替尼治疗NSCLC失败后,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可延长病人PFS时间,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伊马替尼血浆谷质量浓度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55例经标准剂量伊马替尼治疗的CML-CP患者,于治疗后3、6或12个月后检测伊马替尼血浆谷质量浓度。对疗效欠佳或治疗失败患者予增加伊马替尼剂量后3~6个月再次检测伊马替尼血浆谷质量浓度。结果服用400 mg/d伊马替尼患者中,血浆伊马替尼谷质量浓度为981~4170μg/L,平均为(1685±637)μg/L。治疗后18个月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MMR)患者平均伊马替尼谷质量浓度(1881±669)μg/L显著高于未获得MMR患者(1262±346)μg/L(P<0.05)。17例未获MMR患者中,7例伊马替尼加量至600 mg/d后,其谷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中位9个月时,6例(86%)获得MMR,而10例未加量者继续治疗,3例(30%)获得MMR(P=0.05)。结论伊马替尼的血浆谷质量浓度与CML-CP患者良好的分子学疗效相关。疗效不佳患者增加伊马替尼的剂量,有助于提高伊马替尼谷质量浓度和分子学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用于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及预后因素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10/2015-08曾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给予阿帕替尼口服850m g/d,直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全部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占0%(0/60),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占3.33%(2/60),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占38.33%(23/60),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占58.33%(35/60).客观缓解率(CR+PR)为3.3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38.33%(23/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76 mo.甲胎蛋白(a-f e t o p r o t e i n,A F P)阳性胃癌患者的疾病控制以及生存受益优于AFP阴性患者.高血压、骨髓抑制是影响阿帕替尼治疗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仍有较好的疾病控制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控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一线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晚期NSCLC病人126例,应用吉非替尼(250mg,1次/d口服)59例,应用厄洛替尼(150 mg,1次/d口服)16例,应用埃克替尼(125 mg,3次/d口服)51例。观察3组病人接受不同EGFR-TKIs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2例不能耐受而中止用药,1例自行放弃治疗,共123例完成治疗。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61例,稳定(SD)33例,进展(PD)29例,有效率(ORR)为49.6%,疾病控制率(DCR)为76.4%。全组病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为10.2月。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各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NSCLC病人应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减低剂量的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用于预防高危急性白血病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及其对移植后造血植入、疾病复发及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2010-05-2013-12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4例高危急性白血病患者在HLA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采用减低剂量的ATG(3例总剂量7.5 mg/kg,1例8.75 mg/kg)联合环孢素A、短程甲氨蝶呤及霉酚酸酯预防GVHD,观察移植后造血重建、GVHD、出血性膀胱炎及病毒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移植后复发和总生存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3~4周检测供受者嵌合率均为100%,1例出现急性GVHD,2例出现慢性GVHD,3例移植后出现巨细胞病毒血症,1例出现EB病毒血症,1例出现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3例分别于移植后6、10及12个月复发,1例复发后行DLI获得二次缓解。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和25%。结论: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时减低剂量ATG可能对造血植入无影响,GVHD发生率未见显著增加,能否降低复发率尚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7例伊马替尼耐药的CML-BC患者,给予达沙替尼100 mg/d口服治疗,观察达沙替尼对CML患者的血液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反应,并监测不良反应,评估疗效和耐受情况。结果:7例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CML-BC患者服用达沙替尼治疗后均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4例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1例达到完全分子学反应。4例达沙替尼治疗后检测到突变,4例死亡。2例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3~4级血小板减少。结论: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CML-BC患者起效迅速,可获得完全血液学及细胞遗传学缓解,甚至获得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但维持时间短,容易再次出现疾病进展。达沙替尼治疗后可出现新的ABL激酶区突变,导致患者对达沙替尼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46例≥65岁老年晚期NSCLC患者,吉非替尼250 mg,口服,每日1次,服用至病情进展(PD)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治疗后每月进行复查. 结果 本组46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部分缓解(PR)12例(26.09%)、稳定(SD)20例(43.48%)、PD 14例(30.43%).疾病控制率(PR+SD)为69.5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8月,1年生存率为28.26%,肿瘤相关症状改善率为63.33%.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大部分为Ⅰ、Ⅱ度. 结论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明确,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伊马替尼治疗32例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疗效及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疗效,以及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 口服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32例不能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展后药量可加至600 mg/d和800 mg/d.结果 32例患者5例部分缓解,23例稳定,不良反应主要毒性有水肿、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腹泻,大多为Ⅰ~Ⅱ级.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有长期生存获益,且毒性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比盐酸埃克替尼、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该院2012~2015年48例确诊为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靶向药物,125 mg,口服,3次/d,对照组为吉非替尼250 mg,1次/d,每4 w例行肺部CT观察肿瘤病灶,直到病变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3.2%),部分缓解(PR)17例(54.8%),疾病稳定(SD)12例(38.7%),疾病进展(PD)1例(3.2%),客观有效率(ORR)为58%,疾病控制率(DCR)为96.7%。对照组17例患者中CR 1例(5.9%),PR 8例(47.1%),SD 7例(41.1%),PD 1例(5.9%),ORR为53%,DCR为94.1%,使用盐酸埃克替尼腺癌患者ORR、PCR及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与使用吉非替尼腺癌患者相似(P0.05)。两组皮疹及腹泻毒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