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神经炎症是阿尔茨海默病(AD)进展中除β淀粉样蛋白过度沉积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之外的另一个病理特征,在A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炎症的特征性改变是由胶质细胞活化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大量研究证实,针刺通过调节中枢与外周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从而治疗AD的作用。本综述以炎症因子为切入点,总结了针刺调节AD炎症因子的实验研究进展,从中枢与外周两大方面分析并归纳针刺对AD动物模型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针刺在AD中的抗炎效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已造成巨大的医疗卫生和社会压力。目前,AD确切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市场现有药物仅能用于减轻症状,仍不能有效减缓或阻止AD的病情进展,因此开发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神经炎症与AD发生有密切联系,NF-κB作为介导炎症反应的主要转录因子,与AD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副作用少、疗效持久等优点,在治疗AD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以NF-κB为靶点,综述了多种天然产物在治疗AD抗炎机制中的研究,为天然产物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帆  倪瑛  李卫岗  陈超  张文生 《环球中医药》2023,(12):2584-2589
川陈皮素来源于中药陈皮的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flavonoids, PMFs)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肥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其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药物治疗为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川陈皮素通过抑制淀粉蛋白β-分解酶1的活性,增加中性内肽酶的活性,调控cAMP/PKA/ERK,减轻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提高乙酰胆碱转移酶的活性、降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强谷氨酸受体-1的磷酸化水平,提高神经元突触可塑性;调节活性氧、超氧化酶歧化物、丙二醛水平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减轻神经细胞氧化损伤;调节PI2K/AKT和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炎症损伤;逆转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改善微管细胞骨架紊乱;调节胰岛素信号传导和线粒体功能,改善昼夜节律、睡眠周期失调。表明川陈皮素通过多种机制发挥防治AD的作用,但目前关于川陈皮素治疗AD的临床研究尚少,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以期为AD治疗新药的研发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脂质紊乱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能力是决定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与转归的关键。目前还存在一类对动脉硬化的形成有特殊作用的蛋白,即血清逆转运蛋白。这类蛋白主要包括小凹蛋白和清道夫受体家族。小凹蛋白-1(CAV-1)既在载脂细胞胆固醇流出中发挥转运中心和关键分子的作用,也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介导抗炎的信号转导作用。清道夫受体-B1(SR-B1)存在细胞膜上,能够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清  相似文献   

5.
甘草酸是甘草的有效成分,其选择性诱导成熟的T淋巴细胞凋亡,调节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其机制为抑制抗体(IgG、IgE)生成,多靶点地抑制补体系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生成,以及对抗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甘草酸及其衍生物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阿尔兹海默病(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学习记忆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A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日益构成对患者及其家庭严重的威胁。而近年来,中药对AD的防治和改善作用获得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淫羊藿苷(ICA)为中药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神经炎症、抗凋亡等作用[2]。大量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外淀粉样蛋白和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的产生发挥抗AD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抗炎免疫药理学是药理学新近发展比较迅速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抗炎免疫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及其作用的规律性,寻找对防治炎症免疫紊乱性疾病有效的药物,从而有助于揭示炎症免疫紊乱性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1].鉴于炎症和免疫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紧密联系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多伴有免疫紊乱的特点,故单独应用抗炎药或免疫抑制药或免疫增强药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疗效均不佳,长期应用还可能加重病程发展.研究开发并应用既有抗炎活性又有免疫调节活性的药物即抗炎免疫调节药,将是抗炎免疫药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而随着抗炎免疫药理研究方法不断提高,逐渐建立了一些适合中药的体内外研究模型,对推动我国抗炎免疫药理的发展及寻找高效低毒抗炎免疫药物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抗炎免疫药理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以往中药药理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状况,开始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中药作用机理,这样有利于中药实现现代化并走向世界[2].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氧化应激在AD疾病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健康人到AD疾病中,抗氧化系统与氧化系统失衡逐渐加重,调节氧化应激水平对AD疾病的进程有积极的意义。中药及复方可通过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生成,来减少Aβ聚集,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及细胞毒性。本文通过综述中药及复方减少AD氧化损伤的研究进展,为临床防治A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方剑乔  梁宜  邵晓梅  刘芳 《针刺研究》2005,30(4):225-229
目的:观察电针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的抗炎效应及其对环氧合酶(COX)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以探讨电针抗急性炎症作用及其部分机理。方法: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2%角叉菜胶诱导急性炎症模型,分别采用电针、消炎痛和罗非昔布治疗。采用毛细管放大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足跖肿胀度、血清PGE2含量和足爪炎症组织及脾脏组织COX-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电针可有效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大鼠足跖肿胀,尤以造模后3 h最为显著;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可有效降低血清中的PGE2含量;电针对环氧合酶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电针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急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抗炎效应,并通过抑制血清中PGE2含量控制炎症进一步的发展。在急性炎症过程中,电针尚未对环氧合酶蛋白表达起干预作用,其具体的抗炎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开心散(KXS)与生脉散(SMS)“同病异治”抗阿尔茨海默症作用机制,并通过整体动物与离体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数据库搜集筛选开心散与生脉散复方所含药味化学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构建复方-中药-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复方共有与优势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的开心散与生脉散共性与个性的生物学GO分析结果,分别建立小鼠海马Aβ注射拟阿尔茨海默症痴呆小鼠模型与小鼠小胶质BV2细胞炎性因子损伤模型,检测相应指标,采用行为学结合生化指标分析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结果 筛选出开心散与生脉散复方共有成分有109个,共有靶点490个,抗AD潜在共性调控靶点375个。开心散抗AD潜在优势调控靶点92个,生脉散抗AD潜在优势调控靶点90个。淀粉样蛋白代谢与转运、cAMP与AMPK信号通路、突触功能调控等为开心散与生脉散抗AD潜在共性调控信号通路与生物学事件。NF-κB等为开心散抗AD优势调控信号通路与生物学事件;趋化因子、胆碱能突触等为生脉散抗AD优势调控信号通路与生物学事件。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开心散与生脉散能够有效改善Aβ海马区注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降低小鼠海马和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因子表达。结论 开心散与生脉散能通过共有及各自优势靶点发挥抗AD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观察APP/PS1小鼠大脑皮层Klotho基因的表达及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探讨电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的机理。方法: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百会穴、印堂穴、人中穴),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记忆行为学测试,以免疫组化法观察皮层Klotho蛋白表达趋势,real-timePCR技术检测大脑皮层Klotho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逃避潜伏时间增加、平台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脑皮层Klotho mRNA表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Klotho mRNA表达增加。Real time PCR结果与免疫组化所示表达趋势一致。结论:电针可提高APP/PS1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otho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Morris水迷宫试验达标的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苦参碱组(15 mg·kg-1),每组6只。模型组和苦参碱组大鼠双侧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持续28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实验动物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使用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细胞色素C变化,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及TUNEL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苦参碱组海马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 < 0.01);用药组大鼠海马细胞色素C 阳性产物数和平均光密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 < 0.01);透射电镜下显示,对照组海马神经细胞结构、线粒体膜、神经轴突和神经突触结构完整;模型组神经细胞结构、线粒体膜、神经轴突和神经突触结构破坏;苦参碱组大鼠海马线粒体和神经突触基本正常。结论:苦参碱灌胃可减轻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破坏,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在开心散干预氯化铝联合D-半乳糖诱导老年痴呆症大鼠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揭示开心散对老年痴呆症(AD)不同阶段干预作用的代谢物靶点,构建开心散体内成分与内源性生物标记物的网络关系,分析开心散对AD发展过程干预作用的效应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行为学指标评价模型复制进程以及开心散的干预作用;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和方法分析开心散对AD大鼠模型不同阶段干预作用的靶点;应用UPLC-MS技术和MSE质谱数据采集模式,分别对开心散体外化学成分和口服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进行表征及鉴定;利用PCMS手段,构建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内源性生物标记物的数理模型,发掘开心散防治老年痴呆症不同阶段的效应物质。结果:给予AD大鼠开心散溶液治疗后,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得到改善,其病理学进程得以延缓。代谢组学研究表明,开心散对AD模型不同阶段标记物的异常表达起到恢复作用,体现了开心散干预老年痴呆症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结论:基于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方法为开心散减缓AD进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实验主要利用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技术评价生脉散预防老年痴呆的药效及发现其关键物质基础。方法:首先采用灌胃三氯化铝联合腹腔注射D-半乳糖连续90天建立老年痴呆大鼠模型,并利用UPLC-HDMS技术采集和分析模型大鼠尿液代谢数据,共确定了42个老年痴呆症的生物标记物;同时干预组在造模同时采用连续给与生脉散冻干粉溶液(5.3g·kg-1)对模型大鼠进行治疗。结果:通过Morris水迷宫、脑组织病理学检测及Aβ免疫组化等方法评价了生脉散的干预作用,发现了生脉散具有抑制Aβ毒性、保护神经元和改善认知障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评价了干预组对42个老年痴呆生物标志物的调节作用,发现生脉散主要影响了色氨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的多个靶点;同时采用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研究了生脉散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找到30种成分并与生脉散明显回调的生物标志物相关联。结论:本实验发现了五味子木质素类及人参皂苷类的多种成分与色氨酸代谢和脂质代谢极度相关,为生脉散预防老年痴呆的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十味盆安颗粒虎杖、醋延胡索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主要因素,以提取液中虎杖苷、延胡索乙素提取率及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优选虎杖、醋延胡索的提取工艺,并对最佳工艺进行工艺验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59%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95min,经三批工艺验证,虎杖苷、延胡索乙素平均提取率分别为87.80%、94.11%,干膏的平均得膏率为15.00%,综合评分为94.71,SD=0.49%。结论:该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后,稳定可行,有效成分转移率高,适合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四妙勇安汤不同配伍组合对绿原酸、阿魏酸、肉桂酸和哈巴俄苷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将四妙勇安汤拆方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unFireTM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5℃,测定绿原酸、阿魏酸、肉桂酸和哈巴俄苷的含量并分别计算其提取率。结果:测定了原方及拆方后共14组样品中绿原酸、阿魏酸、肉桂酸和哈巴俄苷的含量并计算相应提取率,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2945611.51X-77211.93(r=0.9996),Y=5266108.02X-2733.36(r=0.9996),Y=8599526.24X-11646.29(r=0.9996)和Y=2822342.06X-1685.64(r=0.9998),线性范围分别为0.237-1.422,0.00976-0.05856,0.01568-0.09408和0.00727-0.0436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9%(RSD=1.76%),102.59%(RSD=2.55%),103.60%(RSD=1.07%)和99.32%(RSD=2.93%)。结论:与单味金银花、当归相比,拆方组绿原酸和阿魏酸的提取率均有明显降低,而其全方配伍后的提取率仅低于单味药单煎时提取率;玄参中肉桂酸和哈巴俄苷在全方配伍后提取率最高。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四妙勇安汤单味药配伍过程中化学组分变化及配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70% aqueous ethanol extract of San-Jia-Fu-Mai decoction extract(SJFMDE) could protect against 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PC12 cells and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induced motor function deficits in mic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cell viability, the levels of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malondialdehyde(MDA), and glutathione(GSH) in the MPP+-treated PC12 cells were measured. Motor function deficits and dopamine(DA) level in the brain striatum and tyrosine hydroxylase(TH)-positive cells in 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 of the MPTP-treated mice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JFMDE could reduce cell death and the levels of ROS and MDA while increase the level of GSH in the MPP+-treated PC12 cells. In addition, in vivo studies showed that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JFMDE(3, 6, and 12 g/kg)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otor function deficits induced by MPTP and enhanced the DA level in the striatum and TH-positive neuronal cells in SNc of the MPTP-treated mice.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SJFMDE possesse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neurotoxicity induced by MPP + and motor function deficits induced by MPTP via suppress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increasing the levels of DA and TH, indicating that SJFMDE might be a promising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浅析胎盘病理检查在产科亚临床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韶关市第一 人民医院实施自然阴道分娩的 20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前 100 例入院的产妇设定为对照组,均未进行胎盘病理检查,后 入院的 100 例产妇设定为观察组,均已接受胎盘病理检查,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率。 结果:对照组产妇的盆腔感染 和伤口感染占比分别为 5 %、8 %,总感染率为 13 %,观察组产妇的盆腔感染和伤口感染占比均为 2 %,总感染率为 4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新生儿肺炎和败血症占比分别为 4 % 和 7 %,总感染率为 11 %,观 察组新生儿肺炎和败血症感染率分别为 2 % 和 1 %,总感染率为 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自然阴 道分娩进行胎盘病理检查,可有效降低产妇盆腔感染和伤口感染率,减少胎儿肺炎和败血症情况。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CVUS)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对急性脑卒中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 的预测价值。 方法: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选择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急诊溶栓介入术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70 例作 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至 2023 年 1 月 1 日,将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者纳入 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 CVUS、CTA 检查指标,并评估 CVUS 联合 CTA 检查对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 价值。 结果: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的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搏动指数(PI) 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颈内动脉血流量(BF)、血容量(B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MT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CVUS 联合 CTA 对急性脑卒中术后心血管 不良事件的预测最大曲线下面积为 0.705。 结论:急性脑卒中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高,可伴随有 CVUS 联合 CTA 参数指标异常,CVUS 联合 CTA 对急性脑卒中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