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00-202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霉素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以28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水平及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癌症的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0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1.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P、CEA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好,化疗毒副反应轻,治疗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中恶心、呕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总结分析2014年9~12月在本院行 TACE 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TACE 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6.7%,其与人口学特征、行 TACE 手术次数、术前是否禁食、有无使用微导管等因素有关。【结论】TACE 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奥沙利铂为主双路径方案治疗28例胃癌术后辅助性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胃癌术后经病检证实病变侵至浆膜层以外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术后2~4周采用“CF 120mg/m2ivgttd1-5,2h后5-Fu 0.375/m^2 ivgttd1~5,L—HOP 130mg/m^2 ivgtt d1,同时HCPT 30mg/m^2 IPC d1。”对照组:术后2~4周采用“CF 120mg/m^2 ivgtt d1-5,2h后5-Fu 0.375/m^2 ivgtt d1-5,DDP 30mg/m^2ivgtt d1-3,同时HCPT 30mg/m^2 IPC d1”。结果 x^2=6.02 P〈0.05有差异。有效率:治疗组85.71%,对照组59.25%。周围神经毒性:x^2=7.09,P〈0.01有显著差异。治疗组39.29%,对照组11.11%。结论 胃癌术后用奥沙利铂为主联合双路径化疗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发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 388例 ,根据所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灌注组 192例 ,灌注 +栓塞组 196例。对两组患者的体温进行观察。结果 :全部患者介入治疗后有 4 2 78%的患者出现发热 ,其中单纯灌注组发热率为18 75 % ,灌注 +栓塞组发热率为 6 6 33% (P <0 0 1)。灌注 +栓塞组碘化油用量 <10ml,发热率 36 4 % ,10~ 19ml发热率 5 5 2 0 % ,2 0~ 2 9ml发热率为88% ,>30ml发热率为 10 0 %。结论 :发热是TACE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主要原因是术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入血 ,发热发生率及发生程度与介入治疗方法及栓塞剂用量有关 ,应据发热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患者急性中重度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初步建立TACE术后腹痛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收集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6月期间行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急性中重度腹痛分为腹痛组和非腹痛组,对两组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共纳入患者367例,共行425次TACE,统计结果显示,预防性TACE术后均未发生急性中重度腹痛;肝内肿瘤多发(肿瘤病灶数量≥3个)、TACE术后腹痛史、手术方式和TACE次数是TACE术后发生急性中重度腹痛的独立预测因子,最终建立的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为0.736~0.852),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 2=2.205,P=0.974。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TACE术后急性中重度腹痛发生的风险,可为医护人员实施预防性疼痛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含奥沙利铂方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51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含奥沙利铂方案TACE)26例,对照组(含奥沙利铂方案TACE)25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5.4%和64.0%(P>0.05);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6.5个月和6.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3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间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体力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两组间常见毒副反应均为转氨酶升高、发热,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含奥沙利铂方案TACE可作为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我院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晚期肝癌 ,取得了明显疗效 ,现将腹部疼痛、发热、穿刺局部血肿及出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护理作如下介绍。1 腹部疼痛在各类并发症中 ,其发生率最高 ,发生时间最早。腹痛者多数是由于肝动脉栓塞后 ,肝癌组织缺血、坏死及肝脏水肿 ,肝被膜张力增大所致。疼痛高峰在术后 4~ 12h之内 ,腹痛时病人表情痛苦、烦躁 ,此时应及时给予镇痛药 ,在此期间 ,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有无血压下降 ,出冷汗等 ,注意观察有无内出血现象。2 发 热发生率仅次于腹部疼痛 ,高热最为常见。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化疗栓塞术后的复发转移类型并评价与复发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接受二次以上栓塞治疗的原发性HCC病例,根据影像表现将复发转移分为原位复发、肝内复发、门脉浸润及远隔转移四种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5例病人共复发133例,实际复发率54.29%.133例复发组中复发176例次,其中原位复发、肝内复发、门脉浸润及远隔转移分别占13.07%、 35.23%、 32.39%及 19.32%.HBsAg阳性,AFP升高(大于或等于400 IU/ml),脾大,肝功差(Child B,C级)及肿瘤病灶多血供(P<0.05)是HCC栓塞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其中HBsAg阳性、肿瘤多血供及不良肝功与复发的关系尤为密切(P<0.01).结论原发性HCC如合并有HBsAg阳性,AFP升高,脾大,肝功Child B、C级,及病灶多血供等因素,应是栓塞后复发转移的高危人群,并尽早复查复治.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摄水量与体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摄水量与体温的关系 ,探讨有效减轻术后发热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运用配对设计研究法 ,对患肝癌并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的 36例患者进行配对研究 ,对试验组患者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 3d内进行摄水量干预 ,保证每日摄水量在 30 0 0ml以上 ,观察每对患者的体温变化 ,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36例患者术后 3d内发热发生率 :试验组 2 7.78% ,对照组 88.8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体温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2天、第 3天的体温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术后 3d内因发热表现的最高体温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保持患者水分的足够摄入 ,可明显降低术后发热反应 ,且对增加患者术后舒适感、减少因发热而引起的体能消耗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转移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影像学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及随访,评价化疗栓塞后的复发转移规律,为肝癌规范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接受2次及2次以上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根据影像学表现将复发转移分为原位复发、肝内复发、门脉转移及远隔转移4种类型,结合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5例病人随访时间1~110月,共复发133例,176例次,复发率54.29%;复发病例中原位复发、肝内复发、门脉转移及远隔转移分别占13.07%,35.23%,32.39%及19.32%。复发时间1~52月,平均7.31月。介入术后1~2月复发率最高,以门脉转移复发为主,占42.2%,1年半以后以肝内复发为主,占44.4%。结论:肝内复发及门脉转移是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形式。首次化疗栓塞后1年内应强调早期规律性复查复治。  相似文献   

13.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肝动脉栓塞 (TAE)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抢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5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 2组 :TAE组 2 3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 1 2例。结果 TAE组 2 3例腹腔动脉造影 ,有 1 4例可见造影剂外渗 ,其余是肿瘤血供染色明显 ,止血有效率91 3% ,一年生存率为 4 7 8%。内科保守治疗组止血有效率 33 3% ,一年生存率为 0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结论 TAE是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急诊止血的有效、安全措施。对可切除的肝癌患者 ,TAE后择期手术切除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发生率,为预防TACE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对220例因肝脏恶性肿瘤做首次TACE的患进行了系统护理监测,观察TACE术中心电网、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生的频次,分析术中影响生命体征变化的因素。结果监测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生命体征变化的发生率为17.7%(39/220).发生于TACE开始后3~10min,其中心率减慢占16.6%,血压下降占12.7%.心率增快占3.2%,血压增高占3.6%。结论TACE术中患生命体征变化的发生较多,有些改变(如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需要加强护理观察及给予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肿瘤的侧枝供血。材料与方法:连续观察20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规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重复治疗中,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动脉造影,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例中有21例出现侧枝循环供血于肿瘤,其中14例来自肝外,分别是右膈下动脉3例,左右共干的膈下动脉2例,左膈下动脉1例,胃左动脉3例,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右侧内乳动脉2例,胆囊动脉1例;7例来自肝内,其中肝左动脉供应肝右页病灶4例,肝右动脉供应肝左叶病灶3例。总共17例出现在第三次治疗及以后。结论:肝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后肿瘤侧枝供血存在于部分患者,这一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全球肝癌发病率较高,在东亚地区其发病率最高,肝癌是中国常见的癌症,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TACE患者术后疼痛的特点、发生率、程度及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以期对于TACE术后疼痛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室缺)经导管封堵术后早期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100例膜周部室缺患儿,隔瓣下室缺30例、膜部室缺21例、偏流出道室缺29例、嵴内室缺20例,其中伴有成熟膜部瘤27例。患儿均采用经皮介入封堵术,术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术后早期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介入治疗成功率97%(97/100),3例介入治疗失败,其中2例因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伴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而停止介入手术,1例封堵器移位外科手术取出;7例术后12h内发生不同类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7.2%(7/97);体质量〈10kg及动-静脉轨道建立时间〉1h和膜周部室缺类型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相关。结论严格手术适应证,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有助于降低膜周部室缺介入封堵术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960-964
谵妄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以意识清晰程度降低、认知功能损害和感、知觉障碍为主的急性脑功能障碍。谵妄可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增加再入院率和病死率,严重降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积极防治患者术后谵妄一直是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重点工作。早期识别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降低谵妄的发生率,减轻谵妄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不同直径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TACE、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以及二者联合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共122例,根据转移灶最大径分为≤3 cm组(A组)57例,>3,≤5 cm组(B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