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常见血液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120例肝活检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资料,对病人血液常规、生化指标、HBV DNA定量、血清甲胎蛋白进行等级相关、等级回归及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结果:1-氨酰转肽酶(GGT)、甲胎蛋白(AF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血小板(PLT)、总胆红素(TB)、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炎症程度相关;PLT、ALB、PT、GGT水平显著影响炎症分级,预测准确率60%;AFP、PT、GGT、PLT、ALB、TB、AST与肝纤维化相关,其中PLT、ALB、AST及GGT显著影响肝纤维化分期,预测准确率62.0%。PLT、GGT参与代偿性肝硬化诊断敏感度27%,特异度96.7%,准确率83.2%,阳性预告值66.7%,阴性预告值84.6%;PLT100×10^9/L单一指标诊断代偿性肝硬化ROC下面积0.793,特异度98.4%,敏感度23.1%,准确率85.6%,阳性预告值75%、阴性预告值86.2%。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血液生化指标中,血清GGT、AFP、AST、PT、ALB、PLT、TB与肝脏炎症、纤维化有相关性,PLT、ALB、AST及GGT显著影响肝纤维化分期,PLT、GGT预测肝硬化准确率83.2%。  相似文献   

2.
血清透明质酸联合血小板准确预测代偿性乙肝肝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常规血液指标联合诊断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3例慢性乙肝患者资料,统计学分析人口学及血液常规、生化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建立并评价诊断模型;结果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中,层粘蛋白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排除炎症影响后,仅透明质酸与肝纤维化分期有相关性,诊断肝硬化能力以透明质酸最好,其ROC曲线下面积0.843,应用排除、确定诊断临界值(阴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77.8%),68%患者可免除肝活检,但漏诊率较高;常规肝炎检验指标中血小板、患者年龄、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诊断肝硬化AUC均在0.65以上,联合诊断模型由透明质酸与血小板组成,诊断AUC 0.888,应用排除、确定诊断临界值73%患者可免除肝活检而且排除诊断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98%,确定肝硬化患者轻度纤维化率仅5.1%,可避免漏诊后果,误诊后果轻微。结论 透明质酸联合血小板可准确排除、预测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状态,使大约70%患者免除肝活检。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诊断 透明质酸 血小板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状态相关性无创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病人血液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状态相关性,探讨病人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指标。方法 统计252例住院病人资料,对病人年龄、性别、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 肝组织炎症与病人常规血液学检查指标有一定相关性(P<0.05),血清AST、胆红素及外周血WBC、血小板与肝脏炎症有显著相关性,但血清ALT、AST不能完全真实反映肝组织炎症程度;肝组织纤维化与血清ALT无关,与其他血液学指标有一定相关性(P<0.05),以血清AST、胆红素、外周血血小板及年龄为显著;血液PT、胆红素、血小板与年龄等指标为早期肝硬化显著相关性指标:灵敏度31.5%,特异度94.4%,阴性预告值83.3%,阳性预告值60.7%,准确率80.7%。结论 单次血清ALT、AST检查不足以真实反映肝组织炎症状态,血清AST、胆红素及血液WBC、血小板与肝组织炎症相关性显著;在肝纤维化分期中,血清AST、胆红素、外周血血小板及病人年龄有显著相关性,病人年龄、血小板、血清胆红素、PT对确认早期肝硬化有较高特异性,但不能作为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生化指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项血清指标联合评分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活检为依据,将肝病患者分为Ⅰ组(肝硬化组)和Ⅱ组(非肝硬化组)。以67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Ⅲ组)。比较各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α2-巨球蛋白、脂蛋白A1和γ转肽酶(GGT)的水平差异,并计算Ⅰ组肝纤维化分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和肝纤维化指数积分。结果ALT、GGT、α2-巨球蛋白、总胆红素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联合ALT、GGT、α2-巨球蛋白、总胆红素、脂蛋白A15种指标计算ROC面积为0.83±0.13。肝纤维化指数积分为0~0.2时具有很好的肝硬化阴性诊断价值(92.3%),积分为0.8~1.0时对肝硬化诊断的灵敏度为81.8%。结论联合ALT、GGT、α2-巨球蛋白、总胆红素、脂蛋白A对乙肝肝硬化可作出较准确临床诊断,可能会减少患者的肝穿刺活检的次数。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评分系统评估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肝、胆、脾超声波检查指标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超声波筛检诊断组合。方法 统计248例慢性肝炎病人超声波检查资料及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状态与肝包膜光滑度、门静脉内径无相关性;不同肝组织纤维化状态的肝实质回声均匀度、血管走行、胆囊壁状态及脾大程度有统计学差别:上述4个指标正常时.其肝硬化阴性预告值高达96.3%,评分≥5可筛检出90%代偿性肝硬化,7诊断代偿性肝硬化的准确率85.9%、特异性度高达95.2%。但灵敏度低至37.5%。结论 代偿性肝硬化超声波肝实质回声、血管走行、胆囊壁状态及脾大等指标与其他肝纤维化状态有显著差别,其评分系统可作为慢性肝炎病人筛检代偿性肝硬化的灵敏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非病毒性因素造成肝损患者的肝组织学病理与临床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行肝穿刺活检的非病毒性肝病患者222例,分析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血清学、影像学检查等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年龄、肝功能指标、血小板(PLT)、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AST/PLT)比值、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比值、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均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有显著相关性。以1倍ALT水平正常值上限(ULN)为界,病理炎症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以2ULN为界时,纤维化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B超检查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417,P=0.000;r=0.530,P=0.000)。AST/PLT比值和凝血酶原时间(PT)在肝纤维化组与无肝纤维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0),AST/ALT、AST/PLT、A/G比值和PT值在肝硬化组与无肝硬化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12,0.000,0.003)。无创性诊断模型APRI预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3个预测模型中最大,APRI诊断肝纤维化和S-Index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不高;S-Index诊断肝纤维化和Forns’score诊断肝硬化的特异性较高,但灵敏度欠佳。结论临床非创伤性指标对评价非病毒性肝病肝组织病理的炎症活动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预测意义。无创性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有一定的诊断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慢性乙肝肝硬化 B超分级与肝功指标:胆汁酸 (TBA)、前白蛋白 (PAB)、胆碱酯酶 (CHE)判断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检测 78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声像图改变与 TBA、 PAB及 CHE水平,并与肝活检组织纤维化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肝脏病理组织纤维化分为 S1- S4期 78例.中代偿期 (S1- S2)38例,失代偿期 (S3- S4)40例. B超诊断符合率,代偿期 90.6%,失代偿期为 97.3%.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 PAB、 CHE逐渐下降, TBA逐渐升高. TBA、 CHE与纤维化分期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P<0.01), PAB与纤维化分期存在较弱的相关性 (P<0.05).结论肝脏 B超的声像图改变与 TBA、 PAB、 CHE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早期肝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193例并发症已控制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予以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治疗24周前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乏力、肝区疼痛、肝脾大)、生化指标如肝功能(ALT、AST、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总胆红素、A/G等)、血常规、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PⅣP)、蛋白电泳等项目.结果 治疗24周后患者症状和体征及肝功能、血常规、肝纤维化指标、蛋白电泳等指标均得到改善,且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症状和生化指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伟  汪明  朱先存  左鲁生  欧广超  张兆昕 《浙江医学》2018,40(21):2339-2342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联合AST/PLT(ARFI+AST/PL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ARFI检查、血清学分析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组织穿刺活检术。以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得出ARFI+AST/PLT的诊断效能,并与ARFI以及血清学诊断模型(APRI、FIB-4)等无创诊断模型进行比较。结果ARFI+AST/PLT、ARFI、APRI、FIB-4与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s=0.74、0.69、0.54和0.57,均P<0.05)。ARFI+AST/PLT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期)、进展期肝纤维化(≥S3期)均优于ARFI、APRI、FIB-4(均P<0.05);诊断肝硬化(S4期)优于APRI、FIB-4(均P<0.05),与AR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FI+AST/PLT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显著肝纤维化及进展期肝纤维化明显优于单独使用ARFI、FIB-4、APRI等无创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化验检查大部分可作出诊断,但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中,临床诊断和肝脏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54.6%~78.9%[1].在慢乙肝的诊治过程中,如有肝组织病理检查,则可按病变活动分极、按组织结构改变分期、发现早期较代偿的肝硬化及了解肝组织的炎症应答,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复乐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CIV)、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血清PCI.II、CIV、HA、LN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复乐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前列腺素E_1治疗慢性乙肝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及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联合前列腺素E1(PGE1)静脉滴注治疗CHB患者 112例 (治疗组 ) ,并与单用PGE1治疗 98例 (对照组 )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Ⅳ型胶原 (Ⅳ -C)及肝功能 (ALT、AST、TBil)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GSH和PGE1联合治疗CHB有较好的疗效 ,PGE1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而GSH对肝纤维化的作用不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评分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评价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2例,均常规超声扫查后行RTE检查,图像根据弹性程度分为0~4分,将RTE评分与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TE评分随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不同评分组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E评分与纤维化指标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RTE技术为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了新手段,有望成为客观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不同肝功能损伤情况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的水平,探讨采用α1-MG评价CHB患者肝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243例CHB患者分为肝肾功能正常组(n=94)、肝功能正常肾功能异常组(n=20)、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组(n=100)和肝肾功能异常组(n=2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7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α1-MG水平,同时测定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α1-MG水平,采用紫外-乳酸脱氢酶法检测ALT水平,采用紫外-苹果酸脱氢酶法检测AST水平,采用AMP缓冲液法检测ALP水平,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CREA水平,采用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BU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α1-MG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肾功能正常组和肝肾功能异常组患者血清α1-M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肝功能正常肾功能异常组患者血清α1-MG水平明显升高(P<0.01)。按照α1-MG<10 mg·L-1为判断肝功能异常的标准,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ɑ1-MG阳性率为36%,肝肾功能异常组患者血清α1-MG阳性率为24%;如以α1-MG<15 mg·L-1为标准,则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α1-MG阳性率为68%。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α1-MG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AST和ALP呈负相关关系(r=-0.934,r=-0.916,r=-0.847,P<0.01),且其数值随着肝损伤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结论:α1-MG检测在判断CHB患者肝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须排除肾功能损害引起的结果干扰。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遴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的无创性诊断指标并建立相应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资料,统计学分析人口学及血液常规、生化指标、超声波指标,初步建立诊断模型。结果 患者年龄、肝脏超声评分、脾脏厚度(脾厚)、血清ALT、Alb、血小板/脾脏比值相关性较大,在轻度和显著EV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门脉内径、脾肋下长度、Plt、GGT、AST及WBC也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肝脏超声、脾厚及年龄预测EV状态,ROC曲线下面积0.799,食管静脉曲张指数(EVI)-0.42适合作为筛选诊断截断值,灵敏度80.2%、特异度73.5%;26.6%患者EVI < -1.31,阴性预告值 87.0%,无重度EV患者;29.1%患者EVI > 0.45,阳性预告值78.0%,无EV患者13.6%。应用脾厚预测EV,超过1/3患者免除内窥镜检查,脾厚<39mm的NPV 90.2%, 仅2.4%患者有重度EV,89.7%脾厚>58m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EV。结论 肝脏超声评分、脾厚及年龄联合诊断模型可有效筛选、预测EV状态,脾厚<39mm可基本排除食管静脉曲张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慢加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重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白细胞介素22(IL-22)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33例CHB中度患者(CHB中度组)、21例CHB重度患者(CHB重度组)、16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肝炎组)、1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40例HCC患者(HCC组)的临床资料。RT-PCR半定量分析各组研究对象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IL-22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重要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B中度、CHB重度和肝硬化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重型肝炎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HCC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CHB重度组患者和重型肝炎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与总胆红素(T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383,P=0.043;r=-0.619,P=0.028);HCC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64,P=0.000)。结论: 慢性乙肝重症化过程中,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低下提示肝细胞再生障碍,且IL-22mRNA表达水平与TB一样能够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IL-22可能对HCC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芬  韩孟奎  胥萍  李晋 《中国热带医学》2022,22(12):1119-1124
目的 分析自身抗体、肝功能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自身抗体及肝功能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2013—2021年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109例健康志愿者(healthy control, HC),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 CHB),7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以及24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CHB+AILD)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样本均采集基本信息、入院肝功能指标以及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健康志愿者未进行自身抗体检测。采用SPSS、GraphPad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性别在4组样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抗线粒体M2型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M2, AMA-M2)和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抗体(anti-soluble acidic phosphorylated nuclear protein antib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FibroScan在HBV感染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即抽取FibroScan检测的HBV感染者300例,包括急性乙型肝炎患者22例,慢性乙型肝炎161例,乙肝肝硬化117例,分析FibroScan检测值(FS值)与肝功能、HBV载量、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超声诊断结果的相关性。结果:FS值与血清学检验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FS值与ALB、TBIL、HA、ALT和LN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肝硬化组FS值显著高于CHB组和AHB组(P〈0.05),但CHB组和AH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值与HBV载量高低无明显相关性(r=0.081,P=0.697)。FS值与超声诊断分组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685,P=0.000)。结论:FibroScan对诊断HBV感染相关的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肝患者组织学改变情况。方法纳入201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肝组织学改变是否同HBeAg状态、HBV-DNA复制水平以及年龄存在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纳入的201例患者中,51.4%的患者炎症活动度≥G2,50.5%患者纤维化分期≥S2,HBeAg阴性患者较HBeAg阳性患者更易于发生显著的肝脏纤维化改变,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无关,年龄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结论 ALT持续正常慢性HBV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肝脏组织学改变,特别是年龄>40岁、HBeAg阴性且病毒复制活跃的感染者,更需密切观察肝脏病变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20.
梁东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89-1391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Scan)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HBV感染者342例,包括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11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00例,乙肝肝硬化(LC)27例,分析Stiffness值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tiffness值与血清学检验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tiffness值与HA、ALB、ALT、LN和T.BIL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LC组Stiffness值显著高于CHB组和ASC组(P〈0.05),CHB组Siffness值显著高于ASC组(P〈0.05)。结论FibroScan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