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指发生于老年人原因未明的脑萎缩性痴呆。不包括发主于老年人的脑血管病、脑炎、脑肿瘤和脑外伤等继发性痴呆。老年人的原发性痴呆和继发性痴呆又统称为老年期痴呆。老年期痴呆中原发性老年性痴呆为多见,其次是脑血管病性痴呆。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老年性痴呆将会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老年性痴呆初期无何不适,其记忆障碍容易忽视,直到智力和人格明显障碍才引起注意。 发病率 老年性痴呆线占老年人口的2~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脑萎缩的差异性及AD患者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北京老年医院年龄60岁以上临床诊断老年性痴呆患者30例,选取门诊及其他科室认知功能正常的60岁以上非AD老年人4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量近1个月脑CT成像,得出哈氏值、侧脑室体部指数、沟间距、左右外侧裂、第三脑室宽度,对两组病例上述脑萎缩指标做病例对照研究;对AD组患者行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定,并将以上数值和CDR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AD组和对照组脑萎缩指标方差分析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CDR和哈氏值、沟间距、左右外侧裂、第三脑室宽度正相关,而和侧脑室体部指数负相关。结论 AD脑萎缩是老年性痴呆特异性标志,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TCD和EEG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45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CT、TCD和EEG改变,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神经心理学测验。认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及病理基础:CT扫描显示脑室周围低密度(PVLD)改变和中老年人缓慢进行性痴呆是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痴呆为大脑功能改变的一种状态,病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是Alzheimer氏病(A病)。与老年性痴呆相同的临床和病理,也可在老年前期和40岁以上的Down氏综合征患者的尸检中见到。这些观察都支持一种假说,即所发现的老年人脑组织变性可能是由一种疾病引起,而不是衰老的预期结果。既往人们误把这种病归于脑血管供血不全,但对脑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只有20~30%老年血管粥样改变可解释痴呆的临床表现。而且有人证明,在一些病例中所见到的脑血流量减少可能是继发于脑组织萎缩;而且有60~70%具有痴呆临床表现的老年人都表现出A病的典型症状。过去A病一词仅代表老年前期痴呆,即患者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下,但现在人们认识到老年前期痴呆和老年痴呆的Alzheimer型的病理是相同的,所以如今此病名不再受发病年龄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0例老年性痴呆进行脑都磁共振成像(MRI)评价,23例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T_2加权威像扫描,层厚8mm。发现痴呆病人中显示脑室增大9例,脑沟增宽7例。10例中均显示脑皮层下白质、脑室旁白质或半卵圆中心区域长T_2病灶,呈两侧性弥散分布。对照组中亦有半数显示脑萎缩,3例显示深部白质内腔隙性小梗塞。MRI对老年性痴呆颅内异常病灶检测的敏感性优于CT。但MRI对痴呆病因定性以及检查时间较长,仍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6.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血塞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硬化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脑动脉管壁变性和硬化的总称,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大、中动脉)、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的玻璃样等[1].脑动脉硬化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脑细胞变性、坏死等,最后产生一系列的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脑中风、脑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联合血塞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痴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可引起脑功能逐渐衰退的神经性疾病,是以记忆障碍、认知障碍、人格改变等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疾病,引起痴呆最常见原因,约占痴呆病人2/3。随着社会老年化问题的日趋突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据报道,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4%~6%并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增,到80岁时可达20%,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也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脑中风的第四大死亡杀手。  相似文献   

8.
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中65岁以上的老人中,痴呆占4.4~8%,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5~69岁为2.3%,超过80岁则骤增至22%。临床所见和病理学研究证实50%的痴呆是原发变性疾病所引起,而20~22%是由于脑血管疾病所致。因为脑血管疾病病人仅有一部份最后发展成痴呆,这很可能是多发性梗塞或分布部位特殊的原故,所以有人称之为“多发梗塞性”痴呆,另一因素是平均脑血流量减少导致限局性改变。但是,有这些病变的卒中病人并不一定并发痴呆,因此有必要把并发痴呆和无痴呆的卒中加以比较,以期搞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年龄、脑萎缩、认知障碍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岁以上腔隙性脑梗死者61例,均行脑萎缩相关指标测量,进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依据测定结果评定相关性。结果≥50岁患者年龄与三脑室宽度(TVW)及皮层脑沟宽度(CSW)正相关;≥60岁患者年龄与哈氏值(HI)、TVW、CSW正相关,而与脑室指数(VI)、前角指数(FHI)间负相关;TVW、CSW与CDR评分间正相关,而FHI与CDR评分间负相关。结论TVW和CSW可以作为脑萎缩和认知障碍的共同判断指标,及时、定期监测该指标对于防止疾病进行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痴呆与早老性痴呆中的Alzheimer病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病理学改变,故又称Alzheimer型老年性痴呆(SDAT)。由于病因未明,故目前仍被认为是难治性痴呆的代表性疾患。对SDAT的药物治疗,一是从具有改善脑代谢和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与头部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脑血管病后脑组织影像学改变与血管性痴呆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29例血管性痴呆(VD)和26例非痴呆的脑血管病.患者的头颅CT资料,以梗死灶部位、侧向、皮层下动脉硬化及伴发脑萎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D组中梗死伴发脑萎缩、颞叶、顶叶、基底节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明显多于非痴呆组,双侧病变对痴呆的影响程度大于单侧。结论 脑组织病变部位与VD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正>老年性痴呆又名"文痴"、"善忘"等,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性神经系统疾病,常由于禀赋不足或年事已高,脏腑功能低下,瘀血、痰湿瘀阻脑络或气血、脑髓不足,脑窍失养,最终导致神明失用而发生痴呆。此病临床以虚实夹杂证为多见~[1]。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很高,主要是以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病变为主,原发性退变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痴呆的2个主要病症~[2],据相关资料显示,老年痴呆发病率为5%~10%,而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发病率高达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脑萎缩患病率调查林祥春,叶志刚(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510080)脑萎缩为不同原因引起的脑退行性变和脑的不发育。大脑的许多神经疾病,尤其是老年前期痴呆和Alzheimer氏病,可能与脑萎缩密切相关。为了对老年性痴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肠道疾病可此起周围神经病和小脑疾病,但痴呆则常作为独立疾病来认识,作者对5例60岁以前患痴呆的病人进行追踪观察研究,发现肠道疾病可引起脑萎缩和早老性痴呆。病人和方法本组病人诊断时年龄为37~58岁。所有病人均作了有关诊断痴呆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甲状腺、肝、肾疾病的检查和血浆生心肌磷脂、维生素 B_(12)、铁含量和红细胞叶酸  相似文献   

15.
老年痴呆的神经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痴呆是老年医学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个。老年痴呆以往曾分为老年及老年前期痴呆,后来证实是一个病,现统称为老年痴呆或Alzheimer病。老年期各种原因所致的痴呆中本病最多见,占50~65%,而多梗塞性痴呆,即动脉硬化性痴呆为第二位,占25%,其中的10%兼有老年痴呆及动脉硬化性痴呆。本病在60岁后迅速增多,占60岁年龄组人口的2.5%,占70岁年龄组人口的5%,80岁以上占7.5%。老年痴呆者脑的病理学变化可区分为老年性的一般改变及特殊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先证者Ⅲ1,女性,71岁。61岁开始表现记忆减退,注意力涣散,认知功能障碍,自发语言错乱,有抑郁、焦虑、易怒等症状,并且进行性加重。目前该患者为完全性遗忘,对自己子女、丈夫等全记不清楚,每天不说话、不笑,有少动、震颤、肌强直等症状。磁共振提示脑室扩大、脑沟、脑裂增宽等脑萎缩征象,未见脑实质内局灶性病损。CT显示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大呈对称性、颞角显著,皮质沟中度扩大,半球间隙及外侧增宽等。根据1993年我国制定的老年性痴呆(AD)的诊断标准以及DSM—Ⅳ(1994)诊断标准确诊为家族性老年性痴呆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影像和临床特点,及其与帕金森病合并脑梗死(PDCI)的区别。方法 对47例VP及30例PDCI住院或长期门诊随访的老年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P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多发基底节(70.2%)、脑室周围腔隙性脑梗死(48.9%),且以双侧多见,分别占相应部位的70%和74%;常伴脑萎缩、白质疏松。其影像学改变与PDCI患者无显著差别。VP患者多以僵直-少动起病(74.5%),而PDCI患者多震颤少见;可伴锥体束损害表现、智能障碍和尿失禁。上述表现与PDC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中,有智能障碍者伴基底节、脑室周围腔性梗死或脑萎缩者均较伴白质疏松者多见,且以双侧为主。结论 老年人VP影像学改变主要为基底节、脑室周围多发腔隙性梗死,常伴脑萎缩、白质疏松;VP患者临床表现与PDCI患者不同;基底节、脑室周围多发腔隙性梗死与VP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名早老性痴呆,一般称之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老年神经变性疾患,表现为进行性不可逆的痴呆。老年期痴呆除老年性痴呆外,还有血管性痴呆(VD),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去改变AD的病程进展。已患AD,即已患不治之症,故AD研究的重点是预防神经变性过程的起始,现已有很多资料提示AD是可预防的。  相似文献   

19.
痴呆在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5~7%,80岁以上则上升到20%。而Alzheimlr氏病约为老年性痴呆的一半。该病的特点是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变性同时存在,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紊乱有关,第一,老年斑内含有淀粉样沉淀物,这样沉淀物常见于骨髓瘤、类风湿关节炎和其它免疫性疾患。第二,患者血清中抗脑抗体增多。因为与衰老有关联的Alzheimer氏病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某些特征,为了研究该病的免疫功能,作者对41例平均78岁的Alzheimer氏病人作了各项免疫学检测,并以年龄、性别配对的41名健  相似文献   

20.
随增龄人脑血管壁内沉积一种叫老年斑的斑状淀粉样蛋白。这种脑内淀粉样蛋白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在多数老年性痴呆和Alzheimer氏病(AD)患者中都检测到这类淀粉样蛋白沉积。因而,可认为淀粉样蛋白的沉积量与痴呆症状的程度之间有相互关系。本文介绍用淀粉样蛋白提取法和高敏度免疫染色法检测这种由β蛋白构成的脑内淀粉样蛋白物质的结果。作者从66例生前无痴呆症状者的额叶提取淀粉样蛋白。结果,40~49岁组以下者22例淀粉样蛋白均阴性;50~59岁组9例中6例(67%)阳性;60~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