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黄疽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索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可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病理性黄疸转化,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常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病理性黄疸患儿常混杂于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中,有时不容易被发现。由于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过程,为此,我们进行了新生几经皮胆红素动态测试的临床实验,对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黄疸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中芬  康朝凤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66-2967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新生儿黄疸原因复杂,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严重者可引起胆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与产前使用催产素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产前使用催产素新生儿与未使用催产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及血清胆红素浓度水平,分析催产素的使用与新生儿黄疸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产前使用催产素催产或引产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21例(14.29%),未使用催产素活产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61例(8.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2.56,P<0.05).结论 产前使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能够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由于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病理性黄疸易引发严重的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1].据统计,50%~70%的胆红素脑病患儿死于急性期,幸存者70%~90%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因此,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积极给予干预.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有效的方法[3].有研究表明,在光疗中加以抚触有利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康复[4].目前大多数医院常采用的抚触时间有10~15 min和15~20 min,但要抚触多长时间目前尚无定论.本文比较3种不同时长的抚触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光疗中的效果,以探讨最适宜的抚触时间.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当有病理因素存在时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增高的原因很多,如感染、溶血、早产、妊娠高血压等。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与胎膜早破新生儿的脐血胆红素浓度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相关性以及黄疸发生的关系。为及早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生后一周内.黄疸发生率足月儿可达60%,早产儿可达80%.因此,早期检测新生儿黄疸,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及时准确地诊断并尽早治疗,对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引起的核黄疸十分重要.传统的肉眼观察有其局限性,静脉采血因其创伤性在动态观察中难以实施.作者采用经皮黄疸仪对早期新生儿黄疸进行了前瞻性动态监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8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因素,分别占32.62%、26.95%及19.15%.结论: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和正确指导母乳...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发病影响因素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顺子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99-34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病理性黄疸进行病因分析,并合理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9.
张丽  张群 《哈尔滨医药》2009,29(5):120-120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它器官的黄染。若新生儿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14天后逐渐消退,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治疗,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53例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36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艳  李富贵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55-3057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情况.方法:对136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423例,占31.10%、围生期因素380例,占27.94%、母乳因素210例,占15.44%、溶血性疾病125例,占9.19%、先天性因素76例,占5.59%、其他原因61例,占4.49%和不明原因85例,占6.25%等.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呈每年递增趋势,其主要病因依次为感染因素、围生期因素、母乳因素、溶血性疾病、先天性因素及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11.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临床现象,约60%足月儿、80%早产儿在生后1周内均会出现黄疸,约有10%母乳喂养儿生后1月时仍有黄疸[1]。新生儿黄疸既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一种临床征象。病理性黄疸不及时治疗,尤其是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可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存活者可留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2.
徐青 《中国药店》2013,(12):64-64
新生儿黄疸亦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由于新生儿自身胆红素代谢的特点不同于成人,因此新生儿黄疽包括不需要干预治疗的生理性黄疸和需要治疗的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产生胆红素脑病。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又分为肝细胞前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后性黄疸.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经皮胆红素(TCB)〉220.6 μmol/L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在此仅就我院近3年来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中肝细胞前性黄疸及肝细胞后性黄疸患儿的胆红素、心肌酶变化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黄疽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发病原因较多.严重者可造成胆红素脑病,导致永久神经系统后遗症[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早期干预尤为重要.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196名新生儿黄疸患者的发病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夏琳  刘光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70-3171
新生儿黄疽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约有60%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而早产儿黄疸的发生率可达80%,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1].尽管新生儿黄疸经过及时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大多数预后较好,但因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有潜在毒性[2],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常见病,出生后1周内黄疸发生率足月儿为60%.早产儿为80%[1].若达到病理性黄疸,不及时治疗,往往会给患儿带来不良后果,甚至给患儿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因此早期预防和治疗是降低黄疸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的方法、病因与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在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患者76例,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原因属于围产因素的24例,原因包括缺氧、窒息、脑颅血肿、低血糖、早产、红细胞增多、胎膜早破等;发生因素为感染的20例,原因包括脐带炎、肺炎、败血症、尿布皮炎、肝炎、脓疱疮等;母乳性黄疸9例;围产结合感染因素患儿16例;不明原因的黄疸患儿为7例.患儿中痊愈15例(19.74%)、好转54例(71.05%)、无效7例(9.21%)、总有效率为90.79%.结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急、持续时间长,应当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能够采取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与胆汁酸的关系.方法: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组18例,病理性黄疸组80例.其中病理性黄疸组又分为缺血性组18例,感染性组25例,母乳性黄疸组18例,溶血性黄疸组7例,肝炎综合症组12例,测定各组血清胆汁酸浓度及相应部分统一标本的总胆红素.生理性黄疸胆酸浓度正常值12.28±5.41μmol/L.结果:在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中,各组总胆汁酸均高于生理性黄疸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胆汁酸增高在肝炎综合症组有辅助诊断意义.但在其它病理性黄疸中缺乏鉴别诊断参考价值,母孕期胆汁酸增高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否有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彭春桃 《北方药学》2011,8(10):36-36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非结合胆红素(IBIL)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生理性黄疸组42例、病理性黄疸组46例,检测其TBA、TBIL及IBIL的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性黄疸组的TBA水平比生理性黄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A、TBIL及IBIL检测在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