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42例.结果 胎盘早剥的42例中,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要诱因,腹痛、阴道流血为常见临床表现,但早期或轻型临床症状不典型.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大,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做好孕期宣教,及时处理胎盘早剥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及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这几年来发现的胎盘早剥患者28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和机械性因素,子宫静脉压升高是胎盘早剥的诱因.腹痛或腰疼、阴道流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是疾病的早期或Ⅰ度患者往往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发生误诊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28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要诱因,腹痛阴道流血为常见临床表现,但早期或轻型临床症状不典型。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大,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有助于早期诊断。做好孕期保健,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时处理胎盘早剥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胎盘早剥6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89-190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母婴预后.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及房事、胎膜早破为三大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腰腹痛、阴道出血、胎心和胎动异常、宫体板硬及压痛、血性羊水等;采取自然分娩9例,阴道助产7例,剖宫产42例,臀助产4例;43例发生产后出血,26例因子宫胎盘卒中,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分娩正常新生儿31例,新生儿窒息22例,胎死宫内3例,围生儿死亡6例,围生儿病死率9.7%.结论重视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避免外伤和胎膜早破是防治胎盘早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影响其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组收集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孕妇共140例,将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胎心监护及母婴结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6.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影响其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组收集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孕妇共140例,将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胎心监护及母婴结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7.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影响其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组收集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孕妇共140例,将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胎心监护及母婴结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8.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影响其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组收集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孕妇共140例,将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胎心监护及母婴结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9.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影响其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组收集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孕妇共140例,将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胎心监护及母婴结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影响其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组收集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孕妇共140例,将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胎心监护及母婴结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诱因,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发生的胎盘早剥病例.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0.95%,重型胎盘早剥33.33%(4/12),围产儿死亡8.33%(1/12).结论 了解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综合分析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将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定量测定、及对纤维蛋白原动态观察,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等检查,对胎盘早剥早期做出诊断。方法对本院产科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96例确诊为胎盘早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胎盘早剥的患者中,纤维蛋白原低于3.5g/L的71例,占73.96%。结论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可作为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霞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6):409-411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8 700例住院孕产妇,其中胎盘早剥61例,按产前是否明确诊断分为不典型胎盘早剥病例组(观察组)34例,产前诊断胎盘早剥病例组(对照组)2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7%,漏诊率为55.7%。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生率高,发病诱因不明显,临床症状不典型,B超阴性是其漏诊的主要原因。只有注重病史,仔细体检,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提高警觉,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及时处理,才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胎盘早剥28例的彩色多普勒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经剖宫产证实为胎盘早剥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28例胎盘早剥患者中,产前超声诊断25例,符合率为89.3%;漏诊3例,漏诊率为10.7%。本组胎盘早剥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6种类型。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鉴别胎盘早剥临床准确率高,且安全、简捷,其诊断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的重要性,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从高危因素、诊断、治疗、母儿结局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高危因素,其次有胎膜早破和脐带因素等。本组患者Ⅰ度胎盘早剥16例,Ⅱ度胎盘早剥3例,Ⅲ度胎盘早剥7例;死胎9例;子宫胎盘卒中11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经积极治疗,无产后出血、孕产妇子宫切除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很大,临床上应针对其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全面加强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原发疾病,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并尽可能早期诊断,积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降低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漏诊的原因。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是否确诊,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产前漏诊,47例)与对照组(产前确诊,7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胎盘早剥诱因、临床指标及胎盘早剥的面积等四项进行比较。探讨产前漏诊胎盘早剥患者的特点及漏诊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胎盘早剥的诱因主要集中在应用催产素(40.43%)和胎膜早破(44.68%)上,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3.19%vs.9.59%),胎盘早剥面积比例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诱因和临床表现不明显,应采用多种诊断方法,并结合病史,对孕妇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59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记录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59例胎盘早剥中妊娠期高血压和胎膜早破为主要诱发因素,其中妊高征19例,占32.20%,胎膜早破9例,占15.25%;发生凝血功能异常9例,占15.25;围生儿死亡15例,占24.59%。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危害极大,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重视发病诱因和高危妊娠的管理,做到早诊断和早处理,可有效降低母婴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刘毅  谢聪 《现代医药卫生》2014,(13):1953-1954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87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123例,重型64例。分析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漏、误诊原因,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改善母儿预后。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8%(187/38 673);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使用缩宫素、创伤性因素为主要诱因;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腹痛、子宫张力增高、胎心异常、血性羊水等;B超检出率为55.08%(103/187)。结论提高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难点主要是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易与先兆临产、临产或胎儿窘迫等混淆;临床医生应注重从多方面入手,高度重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动态监测病情变化,结合B超检查进行辨别判断,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陈旭日 《北方药学》2012,9(6):69-70
目的:总结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产科近年来住院治疗的45例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经产妇在严密监视下经阴道分娩,10例母婴平安,另1例为胎死宫内引产。33例顺利行剖宫产术分娩,33例均母婴平安。一例产妇胎盘早剥致DIC,行剖宫产娩一女死婴后行BLYCH缝合术。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12例,胎膜早破5例,脐带绕颈8例,外伤原因1例,羊水过多1例。结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产前诊断率,明确诊断后尽早治疗处理是降低母婴围产期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附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对我院1993-1999年间发生的胎盘早剥2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中围产儿患病率52.17%,围产儿病死率39.1%。产后大出血发生率43.47%。产前诊断率为47.83%,超声诊断率为23.81%。临床表现以阴道出血和胎儿窘迫居多。结论: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不能过于依赖超声的检查结果,应重视临床表现,分析病史、方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