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预后评估在国际上主要依据MDS预后积分系统(IPSS),但此评分系统对于部分同群组患者的病情评估仍有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IPSS不同分组患者的外周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SF)、Vit B12比较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MDS预后的可能关系。将入选的116例MDS患者按IPSS评分系统分为低危(24例)、中危Ⅰ(43例)、中危Ⅱ(26例)、高危(23例)4组。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116例)MCV、空腹血清LDH、β2-MG、SF、Vit B12水平,比较MDS患者与正常人以及各组MDS患者间上述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MDS患者外周血MCV、血清LDH、β2-MG、SF、Vit B1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低危组、中危Ⅰ组、中危Ⅱ组、高危组MDS患者血清LDH水平依次增高,4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水平在高危组明显高于低危、中危Ⅰ组、中危Ⅱ组(P<0.05),后3组间无显著差别。外周血MCV、血清SF、Vit B12水平各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DS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与疾病的进展及预后似有一定相关性,监测上述指标对MDS患者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提示性,有可能作为IPSS评分系统补充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初诊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基础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HO-1在该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收集60例初诊低危 MDS 患者以及2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予不同浓度(0、5、10、20μM)的HO-1诱导剂Hemin体外孵育,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O-1蛋白表达水平和MAPK信号通路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变化,并随访分析HO-1的基础表达水平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①低危 MDS 患者BMMNCs中HO-1蛋白基础表达水平与ID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emin干预浓度的增加,HO-1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JNK信号分子磷酸化表达水平亦逐渐升高,呈浓度依赖性(均为P<0.05);② HO-1高表达的患者PFS长于低表达患者组(中位数41.6个月 vs.32.0个月,P=0.047)。COX回归分析显示HO-1表达水平是判断低危MDS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6)。结论在低危MDS患者中,HO-1高表达者预后较好,HO-1可能通过JNK信号分子途径影响MDS的疾病过程。上调HO-1有可能成为改善疾病预后的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MDS患者为MDS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90例为健康组。比较MDS组与健康组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水平;比较MDS不同预后危险程度、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红细胞参数水平;分析红细胞参数在MDS诊断、预后评估中的意义。结果 MDS组MCV、MCH、RDW-CV、RDW-SD水平均高于健康组,Hb、MCHC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预后危险程度分组,MDS患者高危组Hb水平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1组MCV、MCH水平均高于低危组和中危-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危险程度组间MCHC、RDW-CV及RDW-S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组红细胞参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水平对MDS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在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0例MA患者、30例MDS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LDH,TBIL,IBIL和Hcy水平,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MA组LDH,TBIL,IBIL和Hcy四项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MDS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MDS组LDH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MDS组TBIL,IBIL和Hcy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的LDH,TBIL,IBIL和Hcy升高的阳性率高于MDS组,其中LDH和Hcy最为显著,两组间四项生化指标升高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LDH,TBIL,IBIL和Hcy四项生化指标水平对MA和MDS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新型免疫抑制因子——IL-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3例初诊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将其分为高危(n=4),中危-2(n=10),中危-1(n=5)和低危型(n=4)4个亚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0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亚组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及iTR35细胞比例。结果:MDS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TR35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两组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MDS组的血清IL-3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reg细胞内IL-12p35和IL-27EBl3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且MDS组的血清IL-35水平与IL-12p35和IL-27EBl3表达水平及iTR35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0.99和0.52,P0.05)。MDS的4个亚组中,iTR35细胞比例及血清IL-35表达水平总体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与中危-2组患者的血清IL-35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两组均分别明显高于中危-1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2组也明显高于中危-1组及低危组(P0.05),而中危-1组与低危组无差别(P0.05)。高危组与中危-2组的iTR35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别,但高危组和中危-2组的iTR35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危1组和低危组(P0.05),而中危1组与低危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IL-35水平和iTR35细胞的数量和(或)功能失衡在MD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为MDS免疫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探讨LDH对AL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初诊的1 184例AL患者的2 170例次LDH水平,评估患者LDH水平随疾病进程的变化趋势并探究其与AL的预后和疾病进展的关系,同时分析LDH与血细胞、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白血病融合基因和流式细胞术分型等相关辅助诊断指标的关系。结果 AL患者不同病程阶段的LDH水发平不同,其中初发组及复发组LDH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组LDH水平有所减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LDH水平明显高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组(P0.05)。与其他AL诊断及预后相关指标比较,LDH与骨髓白血病细胞百分数、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细胞免疫分型等都有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病程阶段、不同亚型AL患者的血清LDH水平有差异,血清LDH水平可作为AL诊断、疾病进程及疗效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hh、Ptch1、Smo和Gli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MDS转白血病(AML-MRC)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3例MDS和30例AML-MRC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细胞数,磁珠分选CD34~+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34~+细胞上Shh、Ptch1、Smo和Gli1基因的表达,比较4种基因在MDS和AML-MRC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并以2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结果:Shh、Smo和Gli1在MDS组和AML-MRC组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表达水平随疾病进展呈递增趋势(P 0.05); Ptch1表达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相对低危组比较,Smo和Gli1在相对高危组和AML-MRC组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 0.05)。MDS组和AMLMRC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7.5,16.5)和6(3.0,9.0)个月(P=0.000)。生存分析显示,MDS和AMLMRC组中Smo和Gli1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 0.05)。结论:MDS肿瘤干细胞中存在Shh信号通路的活化,其参与了MDS疾病进展并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铁蛋白(SF)水平联合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76例MDS患者设为观察组,并根据IPSS评分分级标准分为低危组(n=19)、中危-Ⅰ组(n=24)、中危-Ⅱ组(n=20)、高危组(n=13)4个亚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4例设为对照组。均于入院第2d清晨或体检当日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检测血清LDH、β_2-MG、SF水平。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及观察组各亚组间血清LDH、β_2-MG、S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LDH、β_2-MG、SF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个亚组间血清LDH、β_2-MG、SF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IPSS评分等级增加,血清LDH、β_2-MG、SF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患者血清LDH、β_2-MG、SF呈较高表达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患者预后作出正确判断与评估,进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SCLC组、肺部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NSE和LDH表达水平,分析其高表达与SCL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SCLC组患者血清中NSE和LDH含量水平显著高于肺部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NSE和LDH高表达是影响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NSE和LDH表达水平与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NSE和LDH高表达可作为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浆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较不同分型MDS间及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无显著差异。方法将入选病例根据WHO分型,速率法测定LDH水平,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β2-MG SF水平,比较MD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水平差异有无显著性以及不同分型MDS的SF、LDH、β2-MG水平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 MDS与正常对照组血浆SF、LDH、β2-MG水平有显著差异;MDS组间比较结果:SF在难治性贪血(RA)组与伴多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RCMD)组、难治性贪血伴原始细胞增多症(RAEB)组均有显著差异,RCMD组与RAEB组差异无显著性;LDH、β2-MG在RA组与RCMD组无显著差异;RA组、RCMD组与RAE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肿瘤性疾病,其血浆SF、LDH、β2-MG水平与分型、病程相关,检测上述三项指标对MDS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正常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研究其对MDS预后判定及与再障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介绍的酶法。结果MDS-RA组与正常人组、再障组相比较血清LDH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障组与正常人组相比较血清LDH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LDH水平亦明显增高。MDS.RA组中LDH明显增高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LDH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LDH水平可作为MDS与再障鉴别诊断、MDS预后不良的指标,但尚须进一步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配体Delta-like-1和Jagged-1 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与MDS发病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8例M DS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Delta-like-1和Jagged-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DS患者的Delta-like-1和Jagged-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在WHO分组中,RA/RARS、RCMD及RAEB组Delta-like-1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ARB组Jagged-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elta-like-1表达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有显著相关性(r=0.502,P〈0.05)。伴染色体异常MDS组Deltalike-1和Jagged-1 mRNA表达水平较无染色体异常MDS组明显升高(P〈0.05)。在IPSS分组中,较高危组Deltalike-1表达显著高于较低危组(P〈0.01),而Jagged-1表达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C中Delta-like-1和Jagged-1高表达可能参与了M D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CD133抗原与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发病的关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D133抗原在白血病和MDS中的表达。结果显示,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CD133表达的阳性率为51.2%,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16/29,55.2%)CD133的表达与对照组(2/15,13.3%)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CD133表达阳性率(2/6)与对照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MDS患者中有5例呈CD133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5.6%,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所有白血病患者中CD34 患者的CD133表达率高于CD34-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表达与性别、年龄、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外周血原幼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AM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CD133表达与CD34表达有相关性。CD133高表达可能是急性白血病不良预后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往应用基因芯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发现,RAS蛋白超家族成员RAP1GAP转录水平被上调,并在MDS患者大量病例中应用定量RT—PCR得到证实。本研究探讨MDS细胞中RAP1GA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9例MDS患者骨髓细胞内RAP1GAP的表达,并与非恶性血液病以及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RAP1GAP的表达进行比较。对RAP1GAP表达水平与MDS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细胞中原始细胞的百分数以及IPSS危险积分等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RAP1GAP的表达在MDS患者骨髓细胞中显著高于非恶性血液病或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内的表达(8.420±8.365%比2.974±4.750%或2.256±4.239%)。在MDS患者中,MDS—RA的RAP1GAP表达显著高于MDS—RAEB内的表达(11.637±9.067%比4.368±4.646%)。然而,在检测的MDS患者中RAP1GAP的表达水平与上述临床指标无确切的相关性。结论:RAP1GAP在MDS中的表达明显增高,RAP1GAP表达水平与临床实验室血液学参数及1PSS积分之间无相关性。RAP1GAP表达在MDS进展至AML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microRNA-124(miR-124)在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异常及其意义。采用茎环法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10例正常骨髓组织、18例新确诊的白血病患者和15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124的相对表达量;应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部分MDS标本has-miR-124-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部分白血病及MDS患者miR-124表达水平下调,其中下调至1/3以下的白血病患者比例为2/18,下调至1/3以下的MDS患者比例为5/15,下调至1/4以下的MDS患者比例为3/1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iR-124在白血病组中的表达与正常骨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725),但在MDS标本中的表达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31);在7/11的MDS患者检测到miR-124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升高,其中包括所有5例miR-124表达下调的患者。miR-124表达量与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有相关性(R2=0.339,P=0.018)。结论:在部分MDS患者存在miR-124表达受抑,可能与其基因甲基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骨髓CD34+ 细胞Fas ,FasL和Bcl 2的表达和凋亡情况并探讨这些抗原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2 6例MDS和 1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及 6例非血液病患者 (对照 )骨髓CD34+ 细胞的Fas,FasL和Bcl 2表达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 ,各型MDS患者CD34+ 细胞Fas和FasL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1) ,Bcl 2的表达率除难治性贫血 /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 (RA/RAS)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外 ,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 (RAEB)和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RAEB t)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各型MDS间CD34+ 细胞Fas的表达率相近 ,而Bcl 2的表达率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即RA/RAS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白血病(AL)病人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25例MDS、40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前、骨髓抑制期及骨髓恢复期血清中TPO含量;同时用速率法(由L到P)测定上述病人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并以15例健康体检者上述指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发现,ALL、AML和MDS病人治疗前血清中TPO、LDH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7.2943—27.4149,P〈0.001),骨髓抑制期及恢复期患者血清TPO、LDH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q=7.2943—25.9396,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q=1.4816—2.5657,P〉0.05)。结论:血清TPO、LDH水平与恶性血液病患者疾病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患者血清TPO、LDH水平可用于恶性血液病的疗效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