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常规化疗不能治愈,为探讨zo-1、id4基因异常甲基化在MM诊断、预后、微小残留病检测及治疗中基因标志作用的临床意义,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CR)方法检测MM细胞系U266、H929及IM9(B淋巴母细胞,MM患者骨髓来源)中zo-1、id4基因的甲基化状况;应用MS-PCR方法分析20例MM患者及6例健康供者骨髓标本zo-1、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结果显示:zo-1、id4基因在MM细胞系中均为甲基化阳性(完全甲基化或部分甲基化);zo-1、id4基因在5例健康人标本中均呈完全非甲基化状态;MM患者骨髓中zo-1、id4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是50%和85%,二者阳性覆盖率高达95%,二者均阳性的标本阳性率为40%,明显高于健康人(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不同重链及不同轻链间甲基化阳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MM患者是否具有B组症状并不影响患者的甲基化阳性率,这可能与标本数量有关。结论:MM患者中zo-1、id4基因甲基化状态发生改变并具有特异性,可能是MM新的基因标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ZO-1基因甲基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中的临床意义,为MDS患者的预后评估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CR)方法检测ZO-1基因在正常对照者骨髓标本(normal control,NC)、MDS、AML患者骨髓标本中的甲基化状态。运用亚硫酸氢盐侧序PCR(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方法检测1例MDS系列标本ZO-1基因在其MDS-RA、MDS-RAEB、AML阶段的甲基化状态。结果:ZO-1基因在NC、MDS、AML患者标本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0),在NC组未发现甲基化阳性,在AM L组阳性率最高(65.0%)。MDS/AML患者ZO-1基因甲基化阳性组髓系原始细胞比例更高(P=0.000)。1例MDS患者系列标本显示,随着疾病进展,在MDS-RA、MDS-RAEB、AML阶段中,甲基化位点阳性频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0),在AML阶段阳性频率最高(64.65%)。结论:ZO-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发生于MDS/AML患者中,随着恶性克隆增生,ZO-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及甲基化位点阳性频率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MDS疾病进展,进一步提示ZO-1基因甲基化水平可成为监测MDS患者急性白血病转化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基因异常甲基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中基因标志作用的临床意义。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方法分析30例健康人骨髓标本及85例MDS患者骨髓标本的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结果显示:ZO-1基因在30例健康人标本中均呈完全非甲基化状态;MDS患者骨髓中ZO-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56.5%)明显高于健康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各亚型病人骨髓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人,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亚型RA、RAS、RAEB、RCMD间ZO-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MDS病人骨髓中ZO-1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并具有特异性。MDS是一种常见的克隆增殖性血液系统疾病,在临床诊断中有时很难与其他疾病相鉴别,而ZO-1基因甲基化模式的改变与MDS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ZO-1基因作为有价值的诊断标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健康人和急性白血病(AL)不同时期患者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差异。采用硫化测序特异性PCR(BS-PCR)方法对白血病细胞系、AL患者及健康人骨髓标本进行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检测。结果显示:在健康人骨髓中呈低甲基化状态(1.9%),初治、复发和完全缓解的AL患者骨髓中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分别为93.2%、66.9%及16.4%,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且AL不同时期的患者中zo-1基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改变,对zo-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分析有助于监测AL患者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Id4基因在不同类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中的甲基化情况差异。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对50例不同类型MDS患者骨髓进行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检测,并以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作为对照。结果发现:Id4基因在对照组骨髓中呈完全非甲基化状态,在MDS各种类型中,甲基化状态有差异:6例RA、2例RARS和4例MDS—U患者骨髓Id4基因均呈非甲基化状态,而18例RCMD中有2例。12例RAEBI和8例RAEBII中各有3例为Id4基因甲基化。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分别低于和高于5%的两组患者中,Id4甲基化分别有2例和6例,各占每组的6.7%和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初步结论是: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的MDS患者有可能发现Id4基因甲基化。  相似文献   

7.
Id4基因甲基化在急性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Id4基因甲基化作为检测急性白血病(AL)微量残留病变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技术对细胞系中不同比例的白血病细胞以及正常人、初诊和完全缓解期的AL患者骨髓进行Id4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结果MS-PCR方法可在低于1%白血病细胞中检测到Id4基因甲基化.Id4基因在正常骨髓中呈完全性非甲基化状态,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甲基化比例分别为84%和86%.Id4基因在完全缓解的ALL患者中甲基化比例达60.9%,高于完全缓解状态的AML患者.Id4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的14例ALL患者中有8例在12个月内复发,而甲基化检测阴性的9例ALL患者仅有1例复发.Id4基因呈甲基化状态的8例AML患者中有5例在12个月内复发,而Id4基因呈非甲基化的20例AML患者中12个月内仅有2例复发.结论MS-PCR检测Id4基因甲基化有可能作为AL微量残留病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TNNA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0例AML患者骨髓标本及24例健康供者骨髓标本,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MS-PCR)进行CTNNA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阳性率进行检测,提取基因组DNA,设计硫化测序PCR(BS-PCR)引物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引物,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结果 5例健康者标本及5例AML患者标本DNA经硫化且BS-PCR测序分析,其健康者标本甲基化率分别为1.5%、1.0%、1.0%、1.5%、1.0%,而AML患者CTNNA1甲基化率分别为92.0%、78.5%、86.0%、56.0%、90.0%,远远高于健康供者。MS-PCR分析结果显示,CTNNA1基因在24例健康人中呈完全非甲基化状态,在180例AML患者中其甲基化阳性率为37.2%(P0.05)。结论 CTNNA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参与AML的发生,为疾病的早期监测提供分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骨髓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86例白血病患者和60例非白血病患者对照组骨髓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分析不同白血病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86例白血病患者中,有12例(13.95%)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60例非白血病患者骨髓均未检测到甲基化,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系白血病患者RASSF1A基因甲基化比例(23.1%)明显高于髓系白血病患者(6.4%)(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存在RASSF1A基因甲基化,淋巴系白血病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髓系白血病。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可能成为白血病分型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4种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系以及非肿瘤细胞系和正常人骨髓Id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差异。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HL-60、淋巴瘤细胞系Ramous和CA46以及良性细胞系Hek937和正常人骨髓细胞进行Id4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结果表明:Id4基因在正常人骨髓细胞和Hek937细胞系中呈完全非甲基化状态,在4个血液肿瘤细胞系K562、HL-60、Ramous和CA46中均呈甲基化状态。结论:所检测的4种血液肿瘤细胞系中,Id4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正常人骨髓细胞和非肿瘤细胞系完全不同,Id4基因甲基化模式的改变与造血细胞恶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的检测意义。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对正常人和初诊NHL患者骨髓进行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同时进行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表明:id4基因在正常骨髓中呈完全性非甲基化状态。18例初治NHL患者中1例经骨髓活检证实有淋巴瘤骨髓受累,4例发现有id4基因甲基化。14例id4基因非甲基化的NHL患者在8个月随访期内病情稳定,再次检测骨髓未发现淋巴瘤骨髓受累,而1例id4基因甲基化伴骨髓受累的NHL患者在随访期间转变为白血病,3例id4基因甲基化伴无骨髓受累的NHL患者中2例在随访期间复查发现有骨髓受累。结论:在骨髓检查正常的NHL患者中检出id4基因甲基化可能提示淋巴瘤骨髓微量受累。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ID4基因甲基化状态。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 S-PCR)对46例不同亚型、不同病期的AML患者骨髓细胞进行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检测,并以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作为对照。结果表明,ID4基因在对照组患者骨髓中呈完全性非甲基化状态,在46例AML患者中有39例患者出现ID4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84.8%),其中各AML亚型M1、M2、M3、M4、M5、M6患者ID4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4、9/12、8/8、7/9、9/11、2/2。初治,完全缓解的AML患者ID4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7/30、7/11,另有5例复发难治患者均检测出ID4基因甲基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AML不同亚型、不同病期患者ID4基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改变,这表明ID4基因甲基化可能是AML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3.
124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象及骨髓活组织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病人的骨髓象及骨髓活组织检查结果。方法 对 12 4例确诊为MDS病人的骨髓象、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结果及部分病人骨髓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 4例病人均表现为贫血 ,部分还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表现三系或二系或一系病态造血 ,骨髓活组织检查可见幼稚前期细胞异常定位(ALIP)。结论 诊断MDS的关键是病态造血 ,根据骨髓象特点排除其他相似疾病易诊断MDS ,同步进行骨髓活组织检查 ,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microRNA-124(miR-124)在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异常及其意义。采用茎环法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10例正常骨髓组织、18例新确诊的白血病患者和15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124的相对表达量;应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部分MDS标本has-miR-124-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部分白血病及MDS患者miR-124表达水平下调,其中下调至1/3以下的白血病患者比例为2/18,下调至1/3以下的MDS患者比例为5/15,下调至1/4以下的MDS患者比例为3/1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iR-124在白血病组中的表达与正常骨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725),但在MDS标本中的表达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31);在7/11的MDS患者检测到miR-124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升高,其中包括所有5例miR-124表达下调的患者。miR-124表达量与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有相关性(R2=0.339,P=0.018)。结论:在部分MDS患者存在miR-124表达受抑,可能与其基因甲基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id4基因甲基化在完全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情监测中的意义。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对经诱导缓解和巩固强化4—5疗程后持续完全缓解的AML患者进行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分析,并随访。结果表明:id4基因在32例AML中有15例id4基因甲基化,其中7例在随访期间出现复发或复发倾向。17例id4基因非甲基化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完全缓解。结论:在完全缓解的AML患者中进行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白血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7.
Th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 are acquired bone marrow disorders characterized by therapy-resistant cytopenias as a result of ineffective hematopoiesis and by preleukemic states. Diagnosis of MDS is done b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hematological findings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4th WHO classification, but as it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discriminate MDS from other hematological diseases, a guideline for morphological evaluation is proposed.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is useful for choice of the treatment but this system is now under revision. Although most patients are fatal except the cases who receive successfu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romising therapeutic drugs such as DNA hypomethylating agents and lenalidomide are developed and may alter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