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脾脏LCA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脾脏LCA由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表面衬覆单层内皮样细胞,细胞无异型,部分细胞可见嗜伊红小体,部分细胞内见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8阴性(-)、CD31阳性(+)、CD34阴性(-)、溶菌酶(Lys)阳性(+)。结论:脾脏LCA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2.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一种罕见的脾特有的来源于脾窦岸细胞的肿瘤。自Falk等于1991年首先报告以来,国内、外已报道44例,肿瘤具有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双重特性,其中1/3病例伴有内脏恶性肿瘤。本文报告1例LCA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2 7岁。因反复左上腹闷痛 3个月入院。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血压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 ,心肺未见异常 ,脾左肋下可触及 1.0cm。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未见异常。超声检查 :脾大小 13 .0cm× 7.4cm× 4.7cm ,左肋下 1.5cm ;脾上极近脾门处见一实性低回声团 ,大小 7.1cm× 6 .0cm×4.3cm ,边界清 ,形态欠规整 ,内部回声欠均匀 ,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中等点状回声 ,后方回声不增强 ,无声影 (图 1) ;脾静脉内径 0 .9cm ,脾门、肝门及腹膜后未测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 :脾低回声实性占位性病变 (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窦岸细胞血管肿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3例,女性1例,临床表现均有乏力、血小板减少和脾大。其中3例具有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典型镜下形态学表现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断为窦岸细胞血管瘤。另外1例因出现窦岸细胞异型性,合并出血、坏死及梭形细胞区域,并且梭形细胞仍表达CD8,提示肿瘤细胞起源于脾脏红髓的窦岸细胞,故诊断为窦岸细胞血管肉瘤。结论 窦岸细胞血管瘤的诊断依靠典型的形态学特点和特征性的免疫标志物,但不可忽略组织中出现的其他特殊病理学形态,因此需要广泛取材排除窦岸细胞血管肉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腹酸胀不适1月余"收治。查体:左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无肌卫,左肾区叩痛(-),余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7.5×109/L,RBC6.74×1012/L,Hb139g/L,PLT126×109/L。腹部B超见脾内弥漫性偏高回声结节,最大约17mm×20mm,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术前检  相似文献   

6.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5例,其中3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3例行CT检查的病例中,2例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低密度影,平扫边界不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与正常脾组织呈相对低密度,门脉期至延时期密度差异减小,病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更低密度影,以增强显示更清晰。1例CT表现为脾门区单发肿块,平扫与脾脏密度相仿,肿块内见多发斑点状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病灶显著强化,以病灶周边为主,程度高于正常脾脏,静脉期强化均匀,内部低密度影无强化。2例行MRI检查的病例,均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异常信号,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内见散在斑点状低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内部低信号影无强化。病理上,5例组织学病变均由呈迷路样分布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内皮细胞呈短柱状或多角形,胞质内均见大量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表型,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物呈阳性表达。结论:在影像学表现上,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常为多发病灶,其血管瘤样强化及病灶内多发斑点状低密度(低信号)影的特征,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其病理特点,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进行临床与病理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CT增强扫描提示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脾内有多发性、大小不一的无明显强化低密度影,境界清楚,延迟期病灶部分强化,密度与正常脾组织相似。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由互相吻合的腔隙组成,部分区域呈乳头状结构,瘤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细胞无明显异型,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标记均呈阳性。例2伴有食管小细胞癌。结论脾LCA是一种罕见的脾血管源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CT增强扫描可能有助于诊断。由于该肿瘤常伴发内脏恶性肿瘤,对此类患者应进行仔细检查及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病理及相关性、免疫表型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脾LCA进行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形态学分析,进行多种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脾LCA有相似的临床表现(脾大、脾功能亢进),CT示脾实质内多发及单发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有对比增强表现。2例大体病理均为脾不同程度增大,例1脾实质内有多个暗红色结节;例2为单发结节,并伴多发性肾囊肿病、肝囊肿。2例镜下改变均为瘤组织由大小不等的窦样腔隙构成,腔壁向腔内形成乳头状结构,少数呈囊状扩张,内衬单层内皮样细胞。这些细胞有两种类型,一类内衬细胞呈高柱状,具有巨噬细胞/组织细胞样形态,体积较大,部分游离在腔内呈稀疏片状;另一类内衬细胞形似正常窦岸细胞,体积较小;两类细胞无明显异型。2例LCA大细胞CD68/kp1、CD163和溶菌酶(+),少数大细胞CD31(+),CD34(-);2例小细胞CD31、多克隆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D21(+),CD8弱(+)/(-),CD34(-),组织细胞抗原均(-)。大、小细胞S-100、单克隆FⅧAg均(-)。结论 LC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病变,特征性的病理形态改变及CD31、多克隆FⅧ抗原和组织细胞抗原的检测有利于诊断,应密切随访,以除外肿瘤复发及伴发恶性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3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结果3例LCA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组织学上肿瘤由大小不等的、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低柱状或立方形内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1、CD8、CD68、Ⅷ因子和lysozyme(+),CD34和D2-40(-)。结论LCA是很少见的、仅发生在脾的血管肿瘤,CT和B超检查可以发现病变,确诊还需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该肿瘤常伴有其他内脏疾病。  相似文献   

10.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近年才被认识的一种罕见的来源于脾窦岸细胞的血管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又称衬细胞血管瘤,是仅发生于脾脏的一种较为罕见的、具有特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学特征的良性肿瘤。该肿瘤来源于脾窦岸细胞,而窦岸细胞属于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因此,它具有向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双向分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特发于脾脏的肿瘤,最早于1991年由Falk报道并命名[1]。我院于2012年收治一例,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本病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以"间断性左上腹痛1月,发现脾肿物5天"为主诉,  相似文献   

14.
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 LCA),也称海岸细胞血管瘤,衬细胞血管瘤,腔隙细胞血管瘤等,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特发于脾脏的肿瘤,最早于1991年由Falk报道并命名。临床表现为,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肿瘤可单发或多发。镜下以不规则的血管腔形成的网状结构为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1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不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瘤结节位于红髓内,病变由相互吻合的窦状腔隙组成,形态不规则,腔隙常形成乳头状突起或呈囊性扩张。其中可见两种细胞,一种是衬在腔隙内表面的体积较小的细胞,立方形或扁平状,核位于基底部,形似窦岸细胞;另一种是高柱状内皮细胞,体积大,胞质嗜酸性,核大,空泡状,部分高柱状细胞脱落于窦状腔隙内,胞质呈泡沫细胞样,可见吞噬的红细胞和含铁血黄素颗粒。两种细胞均无明显异型性。免疫组化显示小细胞均呈CD31、多克隆第八因子相关抗原阳性,CD34阴性,不表达组织细胞分化抗原;大细胞表达多种组织细胞抗原,包括CD68、CD163和溶菌酶,少数大细胞表达CD31,但不表达CD34;大小细胞均不表达S-100。结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脾血管源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发现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以及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该病的确诊。  相似文献   

16.
脾脏内皮囊肿伴脾血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2 2岁 ,因左季肋部不适 4个月就诊。查体 :腹软 ,脾脏肋下未扪及。B超所见 :脾厚度 7cm,平卧位肋下 2 cm,包膜光滑 ,实质内见三个不同回声的占位性病变。最大者位于脾下极。形态不规则 ,为多房囊性占位 ,约 6 .0 cm× 4.3cm,壁薄 ,暗区透声性好 ;另两个靠近膈面包膜 ,一个呈稍增强的均匀回声 ,直径约 1.5 cm,另一个呈稍减弱的均匀回声 ,直径约 1.8cm。其余部分脾实质回声正常 (图 1)。彩色多普勒探查各病变均无明显血流信号。提示 :脾肿大 ,脾内多发占位病变 ,性质待定。手术所见 :脾体积增大 ,脏面包膜局部外突约 4cm× 3cm,切…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2岁,既往患有"高血压"病史,在当地医院检查时,B超检查提示:脾脏回声增强、增粗、不均匀,不排除有占位声像可能.后入我院.我院行脾脏增强CT检查示:脾内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血管肉瘤可能性大,肝内多发囊肿.以脾脏肿瘤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脾脏切除标本,大小10cm×8 cm×5 cm,呈书页状剖开,脾实质内可见直径4 cm的肿块,与周围脾组织界限清楚,无包膜,切面灰黄灰红色.  相似文献   

18.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2岁.以"体检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就诊.患者无不适,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正常.腹部CT示脾脏上部5.20 cm×5.80 cm×5.30 cm均匀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清,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有逐渐向中心填充趋势,肿块实质成分CT值约36 HU(平扫)、186 HU(动脉期)、130 HU(静脉期)、102 HU(延迟期),考虑脾血管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9.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非常少见。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又称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迄今为止,据文献报告约140余例。我院偶遇一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患者,女必,40岁。自觉上腹部疼痛不适,伴乏力、心悸、消瘦二月余。体检:左中上腹扪及一包块,表面光滑,质偏硬,活动性差。实验室检查提示中度贫血。  相似文献   

20.
脾血管瘤是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而脾血管肉瘤是脾脏极为少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为了进一步掌握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现将我院近期资料完整的脾血管瘤、血管肉瘤病例,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