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行常规管理的医疗器械132件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采取循证护理管理的医疗器械135件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器械管理效果及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清洗质量评分、灭菌质量评分及包装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质量,同时提高各科室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的分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消毒供应中心800件医疗器械纳入研究,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理论的分层管理。比较两组实施前后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器械外观情况,工作人员管理效果并记录两组工作人员使用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两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器械外观情况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两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风险防范、安全识别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器械使用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目标管理理论的分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能提高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改善其外观质量,提高工作人员服务管理能力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中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未实施集中管理模式的43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集中管理模式的43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供应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消毒隔离知识、护理安全性知识、人工清洗标准、机械清洗标准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医护人员对供应室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57%,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升了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消毒供应中心(CSSD)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监控管理中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运行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使用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前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298个外来医疗器械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流程处置。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启用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356个外来医疗器械包为观察组,实行全流程质量监控管理,包括回收、分类清洗、消毒、配置与包装、灭菌及发放各环节的信息追溯记录。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标签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器械数量缺失率和灭菌湿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科室满意度为93.75%(30/32),对照组满意度为84.38%(27/32),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79,P=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监控管理中运行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后,CSSD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手术科室对CSSD提供无菌外来医疗器械包专项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的口腔器械256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8件。对照组行常规流程清洗消毒灭菌处理,观察组予优化流程的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比较2组清洁率、湿包率、口腔器械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的清洁率95.31%高于对照组的82.03%,湿包率0.78%低于对照组的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器械损耗率更低,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中实施优化流程,可有效提高消毒灭菌效果,提高临床科室工作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方案的实施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消毒供应室内负责清洗包装的手术室器械中选择200件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的100件手术室器械实施消毒供应室常规管理,观察组的100件手术室器械则实施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对两组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情况与管理情况、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满意度评分、细菌检测结果展开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情况显著更优,各项工作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器械管理效果更佳,器械损坏、数目有误、未及时运输以及遗失发生率均显著更低,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细菌检测结果可知,观察组工作人员手细菌量、空气中细菌量以及器械表面细菌量均显著更低,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展消毒供应室工作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可进一步提升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质量,降低手术室器械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C管理模式(简称3C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消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消毒供应中心收集的24 000件外来医疗器械开展研究,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开始实施以3C模式为指导的器械消毒管理模式,共处理相关医疗器械12 413件,将其确定为试验组;2015年1-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共处理的医疗器械11 587件,将其确定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管理模式的消毒效果,因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差错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使用自制满意度评分表对各科室临床医护人员共18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评分结果比较,试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因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差错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护人员对试验组的医疗器械消毒、供给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C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供给服务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因医疗器械引发的医院感染,临床科室满意度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洁  杨坤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17):2674-2678
目的 探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在消毒供应中心环氧乙烷低温灭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HACCP实施前(2020年7月—2021年6月)的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消毒器械150件作为对照组,将实施HACCP后(2021年7月—2022年6月)抽取的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消毒器械150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消毒器械清洗质量和消毒质量缺陷控制情况。选择临床科室工作人员100名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HACCP前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应急供应和包装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灭菌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与记录不符、回收器械件数不准确、标签不吻合、存储位置不当和灭菌后手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临床科室工作人员消毒供应中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应急供应和包装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CCP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质量管理上应用后,消毒器械灭菌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灭菌质量缺陷控制明显下降,临床科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信息化追溯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推行信息化追溯管理联合绩效考核的护理管理, 选取实施前(2020年3月—2021年2月)的172件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及实施后(2021年3月—2022年2月)的166件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信息化追溯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实施前后的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合格率, 管理效果, 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绩效考核成绩。结果实施后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发放合格率高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回收分类时间、器械信息登记时间、发放检查时间、手工操作时间短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器械损坏率、标签错误率、器械丢失率低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评分高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追溯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效果, 清洗、包装、发放合格率得到提升, 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信息化追溯管理平台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2月湖南省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消毒灭菌器械600批次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信息化追溯管理平台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器械信息查询耗时、接收操作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意识、工作效率、灭菌质量及包装质量4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化追溯管理平台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的应用,能实现对器械信息的有效追溯,可改善器械消毒灭菌管理效果,有助于提升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7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的2000件手术器械,依据PDCA管理模式实施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6月,未实施PDCA管理模式)与观察组(2018年7月—2019年7月,已实施PDCA管理模式),对比实施PDCA管理模式前后手术器械清洗的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及无菌物品合格率及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湿包、无菌物品的合格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仪表仪容、责任意识、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在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及工作质量,降低清洗、包装、湿包、无菌物品的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配合CICARE沟通模式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消毒灭菌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员14名,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名。给予参照组工作人员以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给予试验组工作人员以前瞻性护理配合CICARE沟通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消毒灭菌效果。结果应用联合管理模式后,试验组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清洗、包装、灭菌及发放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前瞻性护理配合CICARE沟通模式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提升其护理质量,改善其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200件无菌用品作为对照组,同时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运用PDCA管理模式的200件无菌用品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管理质量、灭菌消毒质量以及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环境管理、医疗器械管理、包装质量以及消毒清洗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器械消毒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使用科室医护人员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操作技能与工作质量,降低消毒不合格率,提高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徐玥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1):1716-1718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的90件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的90件手术器械作为研究组,开展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工作质量、清洗灭菌合格率、手术器械感染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环境管理、医疗器械管理、清洗和灭菌质量及包装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清洗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消毒供应中心开展PDCA循环可显著提高科室工作质量及清洗灭菌合格率,减少手术器械感染事件的发生,提升医护人员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节控制消毒卫生管理下改善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器械消毒水平及器械管理效果。方法以襄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100件消毒器械,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100份消毒器械,另选取两个干预阶段消毒中心工作人员18人,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以清洗消毒质量控制效果量表、自制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量表等对消毒水平、器械管理水平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后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发放质量、表格记录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均P<0.05);实施后供给、回收、包装质量、服务态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工作技巧、服务态度、包装质量、供给及时度、质控管理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细菌量、空气中细菌量、器械表面细菌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节控制消毒卫生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器械管理水平,同时提高消毒各项环节,对消毒中心人员综合素质有较好提升效果,同时灭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质量循环法应用于全院可复用器械消毒供应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未采用质量循环法的质量效果,并统计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质量循环法的质量效果。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流程质量合格率、工作人员临床满意度与消毒器械使用情况。结果实施后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与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临床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消毒器械丢失率低于实施前,消毒器械循环时间短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质量循环法应用于全院可复用器械消毒供应质量管理中,可有效提高管理流程质量合格率与工作人员临床满意度,并且降低消毒器械丢失率,缩短消毒器械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联合SHEL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26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管理模式;将2021年5月2日~2022年5月1日26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作为研究组,采用HFMEA联合SHEL模式进行安全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专业知识总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风险防范意识、安全识别能力、服务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回收不规范、供应差错、包装不合格、清洗不彻底、人员防护不达标风险值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设备管理、环境状态、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质量管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FMEA联合SHEL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度与安全意识,降低关键失效模式危急值,提升工作质量与质量管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职业风险防护结合柔性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工作人员29例, 将2020年1~6月设为对照组, 在管理工作中应用职业风险防护;将2020年7~12月设为观察组, 联合应用柔性管理理念。对比两种管理方式下工作人员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防护行为和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定期体检概率、佩戴眼罩与口罩概率、穿戴长袖服装概率, 消毒员上岗证概率, 管理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职业风险防护和柔性管理理念可促进工作人员满意度的提升, 使得工作人员主动采取防护行为, 防范风险事件作用明显, 可在此基础上提高管理质量, 存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PDCA循环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2年4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968套外来医疗器械,实施常规管理,其中关节镜手术器械68套,股骨头置换(髋关节置换器械)168套,其他上下肢工具732套。随后对该968套外来医疗器械实施PDCA管理,作为实验组。分析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结果 清洗设备选用不合适、未遵守清洗操作流程、预处理不规范、操作人员认知欠缺是影响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因素(P<0.05)。经PDCA管理后,器械有效交接率96.90%、清洗合格97.93%、包装合格98.66%、器械完整性98.24%,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管理后通过目测法合格率98.94%、放大镜法合格率93.98%、ATP生物荧光法的器械检测合格率93.98%,也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规范预处理、操作人员认知欠缺、清洗设备选用不合适、未遵守清洗操作流程是影响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的独立因素,针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PDCA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山西白求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职工作员人员23名, 分为管理前(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和管理后(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 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 管理后实施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模式, 对两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管理质量、物品合格率及不良事件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管理后, 操作规范性、专业理论知识、消毒清洗及灭菌包装等得分高于管理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管理前相比, 管理后工作人员在安全识别水平、环境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回收发放质量及服务质量方面得分显著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管理后, 分类清洗、物品消毒、灭菌等合格率高于管理前;漏放化学指示卡、记录缺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模式, 可以强化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水平及工作质量, 提高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率,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