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唐晋  梁坤荣等 《现代护理》2002,8(12):965-965
目前 ,临床使用的各种结肠造口集粪装置效果均满意 ,但由于长期使用 ,病人经济负担重。为此作者自制了一种经济实用的结肠造口集粪装置 ,经 30例临床观察 ,效果满意。1 材料与制作方法1.1 材料  4~ 5号铁丝两段 ,长 2 0~ 2 5cm ;松紧带一根 ,长5 0~ 70cm ,宽 2~ 3cm ;15cm× 15cm或 2 0cm× 2 0cm一次性塑料袋数个。1.2 制作方法 两段铁丝做成半圆弓形架 ,顶端弯出小耳朵(用于固定松紧带 )。根据病人腰围大小取适当长度的松紧带 ,两端分别缝合于半圆弓形架的耳朵上。见图 1。2 使用方法将塑料袋开口两端交叉成“8”…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肠造口多见于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以及各种感染和外伤所致肠穿孔、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目前市场上没有适合新生儿使用的造口袋。以往使用新生儿集尿袋作为造口袋,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由于集尿袋口与造漏口不匹配,集尿袋口与造漏口衔接不密封,导致粪水外溢,造成造口周围皮肤湿疹、瘙痒、红肿、破溃。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肠造口多见于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以及各种感染和外伤所致肠穿孔、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1-2], 目前市场上没有适合新生儿使用的造口袋.以往使用新生儿集尿袋作为造口袋,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由于集尿袋口与造漏口不匹配,集尿袋口与造漏口衔接不密封,导致粪水外溢,造成造口周围皮肤湿疹、瘙痒、红肿、破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种结肠袢式造口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行结肠袢式造口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41)采用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照组(n=41)采用常规粘贴造口袋法,不使用透明贴。观察并比较2组粘贴造口袋后3d^5d内渗漏、腹部切口污染、粪水性皮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渗漏、切口污染、粪水性皮炎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结肠袢式造口护理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景玉芳  洪薇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812-1813
新生儿肠造口多见于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以及各种感染和外伤所致肠穿孔、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以往我们使用新生儿集尿袋作为造口袋,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由于集尿袋口与造漏口不匹配,集尿袋口与造漏口衔接不密封,导致粪水外溢,造成造口周围皮肤湿疹、瘙痒、红肿、破溃。另外,集尿袋口是塑料片,与造漏口皮肤接触时间长容易引起过敏或机械性损伤。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采用避孕套、人工皮等为材料,设计制作适合新生儿使用的简易造口袋。由于其制作过程简单,方便易学;器具轻,底盘面积小,佩戴舒适,并发症少;更换方便,无臭味,经过临床使用,颇受患儿家长欢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部分临床膀胱癌病人通过采用尿流改道术解决尿液引流问题,诸如回肠代膀胱、结肠代膀胱等。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我们根据临床经验,设计了新的简易造口引流装置,通过我科5例已出院病人的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飞霞   《护理与康复》2016,15(12):1161-1162
总结使用简易结肠造口灌洗装置为Miles术后患者行结肠造口灌洗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评估患者情况,指导患者制作简易结肠造口灌洗装置,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摸索患者个体造口灌洗量及间隔时间,完善灌洗后造口保护和随访。9例患者均在2月内适应结肠造口灌洗技术,无并发症发生,减少了造口袋的使用,减轻了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8.
李艳红  马洁 《护理研究》2006,20(6):1555-1555
结肠造瘘病人术后通常覆盖1块凡士林纱布或敷料。临床工作中发现,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造口处因常常被衣服触碰引起疼痛、出血或感染,为防止这一现象发生,护士将一次性口杯作为结肠造口处保护罩,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制结肠造口灌洗器用于结肠造口术后钡剂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结肠造口患者需作造口关闭术 ,或肿瘤切除术后检查是否复发时 ,均需作结肠检查。结肠钡剂检查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 ,[1 ] 但如何将钡剂完全灌入结肠而又不从造口处反流却是一大难题。我们根据结肠造口灌洗的原理 ,自制了 1套简单、方便、经济的结肠造口灌洗器 ,效果满意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8~ 1 1月共为 5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了结肠钡剂检查。 5例均为男性 ,年龄最小 45岁 ,最大 65岁。其中直肠癌Miles术后 1~ 5年的永久性单腔造口者 4例 ,乙状结肠癌术后因吻合口瘘行暂时性横结肠襻式造口术后 4个月者 1例。使用自…  相似文献   

10.
王桂新  曲进  袁春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44-1644
结肠回肠造口由于没有任何肌肉控制,排泄物的排放是不由自主的,如果造口周围的皮肤被肠道排泄物浸渍的时间太长,易引起皮肤破损。因此肠造口的术后患者,使用改进的腰带式造口袋,既经济安全,又方便实用。但在将一次性塑料粪袋安装在造口袋的圆环上时较困难。为此,我们自行制作了一种安装钩,经40例患者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每年新增结肠造口患者约10万,累计造口患者超过100万.结肠造口不仅改变了患者的体形,也由于长期使用造口用品的缘故,造成患者经济负担较重,甚至因病致贫,部分无法使用造口用品的患者,仅以旧布包裹.为此,笔者在社区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自制了一种经济、实用、方便的造口底座.经37例观察,对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传统直肠癌Miles手术常需在结肠近端作永久性腹膜内结肠造口.但经临床观察发现.该造口方法易发生内疝、结肠回缩、脱出、狭窄、肠梗阻等并发症。1958年Goliher首先采用腹膜外结肠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病人,有效避免了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本院自2003年以来引进使用该术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临床膀胱癌病人通过采用尿流改道术解决尿液引流问题,诸如回肠代膀胱、结肠代膀胱等.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我们根据临床经验,设计了新的简易造口引流装置,通过我科5例已出院病人的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欣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85-2185
临床上肠道疾病术后的部分患者带有造瘘口,因为术后几天内术区未拆线,市面上销售的集便袋不能使用,而造瘘口持续流出大便,反复擦洗对病人皮肤刺激大,经常搬动病人令其无法休息,同时很容易将造瘘口旁的切口污染,给临床护理及病人带来许多不便及痛苦。笔者本着人性化的护理宗旨,制作了简易集便袋,用于临床2年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韦金花 《全科护理》2016,(8):823-824
[目的]探讨结肠造瘘病人清洁灌肠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结肠造瘘病人采用点滴输液法联合气囊导尿管进行清洁灌肠,并配合造口袋及男性尿壶接粪液。[结果]15例结肠造口病人清洁灌肠无粪液溢出,减少灌肠次数,肠道清洁效果好。[结论]结肠造瘘病人采用点滴式输液法联合气囊导尿管进行清洁灌肠,并配合造口袋及男性尿壶接粪液,灌肠效果好,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病人负性心理,是一种理想的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结肠造口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将80例结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型灌肠装置,比较两组灌肠次数、操作时间、灌肠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灌肠次数、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满意度由67.5%提升至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型灌肠装置灌肠法操作简单,减少了护士操作时间及灌肠次数,灌洗过程中无粪水逆流现象,提高了肠道清洁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6月,我院对55例永久性单腔结肠造口直肠癌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翠臣 《当代护士》2014,(1):132-133
总结了5例结肠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的护理,主要包括对粪水性皮炎的原因进行分析、正确使用造口袋、防漏措施、加强教育及患者出院后护理等措施.认为做好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可以减少粪水性皮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避孕套代替肛袋用于新生儿结肠造瘘口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凤芹 《护理学报》2002,9(3):29-29
为方便新生儿结肠造瘘口的粪便管理 ,我科采用一次性避孕套代替一次性肛袋用于新生儿结肠造瘘口术后护理 ,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取一次性成人避孕套 ,将其盲端中间剪成 1cm的小孔。2 使用方法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常规换药护理 ,用双手拇指将一次性避孕套剪成孔的一端反转套入结肠造瘘处 ,并尽量使其贴紧皮肤固定好 ,避孕套另一端作为大便的排出道 ,引出大便。3 效果经临床使用及出院后追踪访视 ,患儿造瘘处周围皮肤全部完好无损。一个避孕套可应用 2~ 3d。由于一次性避孕套内有润滑油 ,大便排出后不易粘在避孕…  相似文献   

20.
96例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为96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行造口一期开放治疗,并采用二件式造口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6例,男62例,女34例,38~84岁,平均57岁,<40岁12例,40~60岁63例,>60岁21例。均在结肠造口术完成后即开始使用二件式造口袋。胶板一般7~10d更换,平均8·5d。少数患者3~4d更换,个别患者可维持到20d左右。本组仅12例出现粪便溢漏。2护理2.1结肠造口袋的使用及护理二件式造口袋的使用方法:测量造口大小和形状,并在胶板上剪孔,造口袋中心孔应比造口实际大小大2~3mm左右,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并擦干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