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形管引流术 (LCHTD)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LCHTD186例的临床资料。 186例中 15 0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术取石 ,36例单纯行胆总管切开术取石。结果 :186例中成功 183例 ,3例中转开腹 ,术中及术后 11例发生并发症 ,其中术中出血 2例 ,术后胆道出血 1例 ,胆管残留结石 3例 ,胆漏 2例 ,腹腔残石致腹腔感染 1例 ,T形管早期脱落 1例 ,胆囊管钛夹脱落于T形管窦道壁内 1例。患者均获治愈 ,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电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形管引流术的并发症应予以重视 ,掌握适应证 ,提高操作熟练程度 ,及时发现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以减少和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经胆囊管治疗胆道巨大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1月84例因梗阻性黄疸、胆总管巨大结石行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经胆囊管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胆道出血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止血、取石+T管引流术;1例患者怀疑胆道下段肿瘤中转开腹探查并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胆管癌;1例患者经胆囊管取石毕发现乳头下端狭窄,术中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乳头肌切开后胆汁流出通畅;1例患者因Mirizzi综合征导致胆囊三角区粘连紧密从而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均无出血、胆漏、胆总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7~11 d。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经胆囊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安全、可靠,手术微创,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对于胆囊管粗短直、入口较大的患者,可直接置入胆道镜探查取石,损伤小,优点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指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外科严重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死亡率高达3 3 .6% [1] 。现对我院2 0 0 0年1月~2 0 0 4年6月诊治的3 6例ACST进行回顾分析,以正确把握ACST手术时机及指征,减少ACST病死率,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 6例,男性2 0例,女性16例,年龄2 4~75岁,平均5 2岁,其临床表现均符合ACST的诊断标准。其中表现为腹痛者3 6例、黄疸者3 0例、体温>3 9℃或<3 6℃者3 4例、心率>12 0次/min 3 2例、白细胞>2 0×10 9/L 3 0例。出现中毒性休克2 0例、精神异常10例、有胆道手术史10例、合并急性重症胰腺炎者6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9例,术前多器管功能不全者9例。1.2 治疗方法:1.2 .1 手术治疗2 8例,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加胆囊切除1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8例,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加胆囊造口术3例。二次手术有3例,病情稳定后行二次手术,其中1例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1例行内镜取石,1例因胰头癌行胆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1.2 .2 保守治疗:8例,治疗措施包括:①镇静、解痉;②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③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应用;④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⑤重要脏器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管的处理方法。方法1997年7月-2004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置T管治疗肝外或肝外合并肝内胆管结石420例。明确有胆总管结石后,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或置T管。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27例(6.4%),置T管393例(93.6%)。术中取尽结石236例(56.2%),术后胆道镜取石184例(43.8%)。209例术后3-4周行经T管胆道造影,无残余结石,拔除T型管。420例随访3个月-6年。平均47.5月,3例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管拔管时间,T管造影无残留结石拔管时间应3—4周,T管造影有残留结石,应于术后6周胆道镜取石后拔管,均闭管2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 ,行胆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结果 :78例胆总管结石 ,77例手术成功 ,1例中转开腹。 16例行胆道一期缝合 ,6 2例置T管胆道引流。全组胆漏 3例 ,无其它并发症 ,患者均获痊愈。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应用腹腔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普外科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间98例急性结石性胆管炎急诊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患者急诊施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2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3例行胆总管探查置塑料内引流管胆道一期缝合术.98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96 min,平均住院时间12d.术后主要并发症:残石8例,胆漏4例,腹腔出血1例,经保守方法治愈.结论 对绝大多急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而言,急诊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远期总胆管拔除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近3年来发生远期总胆管拔除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5例,现就如何防治该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1例,女4例。年龄42~62岁。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例;合并阻塞性黄疸1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例;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经T管逆行性胆系造影,T管长臂在腹腔内盘圈1例,显示正常胆道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俊峰 《腹部外科》2008,21(4):231-23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2008年2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的胆总管结石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T管引流45例,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壁5例,经胆囊管行胆总管胆道镜探查取石8例。术后残留结石2例,采用胆道镜通过T管窦道取出结石;胆漏1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改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约占胆石症的20.1%[1]。易引发胆道梗阻、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相应并发症。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关于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国内目前均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或/和十二指肠镜的术式。我院外科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自制长臂取石钳、硬鞘弯头胆道检查镜、冲洗导入鞘成功施行了22例改良腹腔镜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7例,女15例。年龄34~76岁,平均54岁。病史3个月~4年,全部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胆道梗阻症状,1例合并急性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2例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其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1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0例;1例中转开腹.术后所有患者均治愈,4例并发胆漏,...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6月~2006年6月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28例,采用经胆总管切开取石和经胆囊管取石两种术式,通过胆道镜置入取石网取石,术毕常规放置T管引流。结果本组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96.4%(27/28),1例中转开腹;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3例,经胆囊管切开取石4例,均获成功,3例术中探查胆总管未见结石。结论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在严格病例选择的基础上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治疗经多次胆道手术的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因复发性肝胆管结石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既往均有≥2次的胆道手术史。结果 12例病人中,8例行胆管切开取石+肝叶(肝段)切除+T管引流术,2例行胆管切开取石+肝叶(肝段)切除+肝门胆管整形术,2例行残端胆管切开取石+肝叶(肝段)切除+Roux-Y空肠盲袢切开胆道镜取石术。12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85(238~348)min,术中出血量484 (396~627) mL,其中4例病人术中行输血治疗,输血量356(200~800)mL;12例病人均行第一肝门阻断。12例病人中,十二指肠浆肌层损伤1例,横结肠浆肌层损伤1例,横结肠全层损伤1例,胃浆肌层损伤3例。12例病人肛门排气时间(1.6±0.8)d;术后住院时间(9.6±4.2)d;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区积液2例、腹腔积液3例、出血1例、胆汁漏2例、残石3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术区积液及腹腔积液、1例合并残石及出血、1例合并腹腔积液与残石、1例合并有术区积液及胆汁漏)。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围手术期无再次手术病人。随访过程中,其中9例完全无症状,3例偶有轻度胆管炎发作。1例残石病人在T管留置2个月后脱落,及时放置导尿管。3例残石病人经T管电子胆道镜经1~3次取尽结石。结论 在充分评估病人病情、拥有丰富的腹腔镜肝切除术经验及拥有肝胆管结石病中的各种疑难病情的诊治经验的基础上,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合并多次胆道手术的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病人技术可行,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姚守国  王明轩  柳玉均 《腹部外科》2003,16(3):F004-F004
我院自 1992年至今对 5 8例胆管结石病人进行了术中、术后胆道镜检查和取石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 ,男 2 6例 ,女 32例 ,年龄 2 9~ 78岁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B型超声或CT检查 ,诊断为胆石症并肝内外胆管扩张 ,行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和 /或取石 4 8例。经“T”管窦道检查和 /或取石 10例。2 .方法 :采用日本产OlympusCHP2 0型纤维胆道镜。术中使用时按常规切开胆总管探查 ,从胆总管切开处插入胆道镜 ,一般先检查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分枝 ,然后检查胆总管 ,仔细检查各级胆管开口有无狭窄、粘膜表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与技巧。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6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别采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腹腔镜与胆道镜或上述三镜联合手术治疗,对术前诊断、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并发症防治等进行分析。结果 8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胆道镜取石失败,2例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LC未完成,EST取石失败、十二指肠穿孔、Mirizzi综合征各1例。155例手术成功,其中2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15例EST、8例EPBD取石+LC),手术时间(130±42)min;89例腹腔镜、胆道镜联合(51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29例LC+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9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手术时间(130±45)min;4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ENBD+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手术时间(145±50)min。6例发生与十二指镜有关的并发症:3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1例十二指肠穿孔。13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2例拔T管后胆漏。无手术死亡。149例随访1~3年,平均2.5年,B超或MRCP检查无胆总管狭窄,残留结石4例经EST或EPBD取石治愈。结论 小结石或胆泥沉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缩窄乳头炎,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实施EST或EPBD取石+LC有优势;结石偏大或胆囊管扩张者,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或经胆囊管取石;三镜联合更适合EST禁忌和有胆道梗阻的ABP。合理选择术式与时机,重视保护Oddi括约肌功能,遇有胆总管解剖不清、损伤、结石未取净及时中转手术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2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切开胆囊管或胆总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结果:26例患者均按常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例行胆囊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未放置"T"管;14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8例未放置"T"管,行一期缝合,6例胆总管内放置"T"管,术后6~8周行纤维胆道镜检查,2例发现残余结石,并取净,4例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行胆道造影后未发现结石,拔除"T"管。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有效。术中不能取净胆总管结石者,术后可通过"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及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30例腹腔镜胆道手术中经胆囊管残端、胆总管切开及术后经"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液电脉冲碎石的临床资料。结果:346例一次性取净胆总管内结石,占47.4%;31例一次性取净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占19.5%。术后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液电碎石治疗后全部治愈。术后胆漏3例,出血17例,无死亡病例及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符合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原则,腹腔镜下纤维胆道镜操作技术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三镜联合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及最优选择.方法 对2003年8月至200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治疗,分析微创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005年12月以前患者23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均放置T管引流.1例术后1 d T管脱出行腹腔镜T管放置术,另有1例术后3个月拔除T管时出现胆漏而行腹腔引流术.2006年1月以后患者29例,根据术前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大小决定是否术前行十二指肠镜治疗.其中6例胆总管结石≥12 mm者直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检查取石,2例放置T管引流;23例行术前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mtomy,EST),成功取石16例(69.6%),随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取石失败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1例放置T管引流;未放置T管引流者共10例均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未出现胆漏、胆管狭窄以及胆总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①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趋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点.②腹腔镜手术前是否行十二指肠镜取石应按胆总管结石大小来确定,对于胆总管结石超过12 mm或十二指肠镜取石失败的病例选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③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是安全的,并可避免T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在胆囊良性疾病合并胆管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分析30例胆囊良性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 形管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治愈,残留结石2例(经T管再次纤维胆道镜取尽治愈)。平均住院天数9 d。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 T 管引流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切开治疗胆总管并发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对187例患者,术中应用CB30L超细胆道镜确诊183例,胆道造影确诊4例,均再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切开胆总管侧壁,应用P20胆道镜实施胆管探查取石术。结果经汇合处切开胆总管侧壁成功取出结石179例(95.7%),改行切开胆总管前壁取石8例(4.3%)。一期直接缝合85例,其中胆漏11例,均一周内愈合。放置胆囊管导管74例,胆漏6例,3-5d停止。放置T形管20例,胆漏2例,3d停止。改行前壁取石的患者成功5例,中转开腹3例。术后残留结石3例,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2例,经T形管窦道取石1例。随访185例患者,时间3个月-3年,未见胆管狭窄。结论采用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切开入路治疗胆总管并发结石,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术15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再切开胆总管,用特制的腹腔镜胆总管取石钳取石,胆道镜主要观察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有无结石残余及是否通畅,必要时经胆道镜取石。结果:术后拔T管时出现胆漏3例,1例术后10d T管自胆总管脱出至腹腔,1例术后24h胆漏达400ml,6例中转开腹,余均痊愈出院,无残石及术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安全可靠、患者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