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评价静息心绞痛病人疼痛发作期间出现的严重心律失常与ST段改变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问的相互关系。患者218例住院病人,男性152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54±9岁。159例除静息心绞痛外,还有劳力性心绞痛。101例有心肌梗塞史,36例有心衰史,57例心脏增大。出现心绞痛症状少于一个  相似文献   

2.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是心律失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静息心电图对此仍有重要意义。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方法,传统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Lown分级(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2、运动试验诱发;3、心室晚电位;4、临床电生理检查。这些方法尚有许多不足,仍有相当多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不能被预测。近年来在无创心电图领域,发展了一些新的预测方法和指标,这些指标对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特殊意义。另一方面对这些指标发生机理的研究,又推动了心律失常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研究的进展。这些预测方法为:1、QT间期、QT…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变异型心绞痛(VAP)患者心电图QT间期(QTc)改变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VAP患者临床资料.统计VAP患者治疗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将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患者纳入未发生组.记录两组患者心电图参数[...  相似文献   

4.
例1患者男、68岁,因"胸痛1周"入院。患者1周前生气后反复出现胸痛,伴大汗淋漓,疼痛持续约15min,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脑梗死5年。入院查体:心率:68bpm,血压112/75mmHg。临床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后动态心电图(图1左图)记录到心绞痛发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麦角新碱诱发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1小时内(心)室颤(动)的发生率最高。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电生理改变,已在实验动物进行了研究,但是人体资料仍少。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约50%病人发生心律失常。为阐明急性心肌缺血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征,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先兆,作者进行了本试验。方法:对象为124例疑有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病人。试验前停用血管扩张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48h。直接注入马来酸麦角新碱,总量为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QT间期缩短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共86例,收集每例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资料、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和不发作时的12导联心电图,计算发作时和不发作时的校正QT间期,与不发作时的校正QT间期对比,发作时的校正QT间期缩短的患者列入QT缩短组,其余患者列入对照组,并随访1年,对比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比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血脂紊乱比例、冠脉病变比例的差异,对比两组在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比例、晕厥或猝死发生比例的差异。结果:QT缩短组吸烟比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比例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血脂紊乱比例、冠状动脉病变比例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晕厥或猝死发生比例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QT缩短组有1例患者合并继发性短QT间期综合征,并发生猝死。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QT间期缩短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 Prinzmetal 所描写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近半数在 ST 段抬高期间有心律失常出现,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自发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脏阻滞常预示以后有猝死可能,故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自发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无法预测,因此对发作时的心律失常分析也较困难。鉴于自发性和麦角新碱诱导发作的变异型心绞痛在临床及血管造影上的特征很相似,本文用麦角新碱诱导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来了解发作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严重性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并与自发性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现已明确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Q-T间期变异性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5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hQ-T间期变异性。结果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hQ-T间期变异性明显减低。结论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h Q-T间期变异性较正常人明显减低,其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关于冠心病患者性生活的安全性仍未明确。虽然冠心病患者在性交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但也有争议的看法。本文前瞻性的研究分析了冠心病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并对性生活时心律失常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T波峰点到末端的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间期)和其他心电图参数对变异型心绞痛(VA)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E)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60例单纯VA患者(无MVAE组)和18例VA合并MVAE的患者(MVAE组)入选本研究。使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T段抬高时期心电图参数和MVAE(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和成功复苏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关系。结果:MVAE组比无MVAE组有更长的校正QT间期离散度[cQTd:(49.55±15.4)ms∶(39.98±7.4)ms;P=0.017]、校正的Tp-e间期[cTp-e:(162.07±24.8)ms∶(127.69±12.9)ms;P0.001]和校正的Tp-e间期离散度[cTp-ed:(55.55±15.4)ms∶(39.98±7.4)ms;P0.001],并且有更大的Tp-e/QT比值(0.355±0.05∶0.297±0.03;P0.001)。血管痉挛缓解并且抬高的ST段和倒置的T波恢复至正常水平后,两组间QTc间期、cQTd、cTp-e间期、cTp-ed和Tp-e/QT比值均没有明显差异。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QTd(OR=1.117,95%CI:1.013~1.230,P=0.026)、cTp-e间期(OR=1.149,95%CI:1.057~1.248,P=0.001)、Tp-e/QT比值(OR=1.361,95%CI:1.136~1.630,P=0.002)和cTp-ed(OR=1.452,95%CI:1.150~1.832,P=0.001)均与MVAE的发生有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cTp-ed可以进入回归方程作为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UC)cQTd为0.724,cTp-e间期为0.841,Tp-e/QT比值为0.924,cTp-ed为0.933(均P0.05)。Z检验显示,cTp-ed(0.933)的AUC与cQTd(0.724)、cTp-e间期(0.841)、Tp-e/QT比值(0.924)的AUC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Tp-e/QT比值的AUC与cQTd相比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cQTd、cTp-e间期、Tp-e/QT比值和cTp-ed在合并MVAE的VA患者中明显增高,均可预测MVAE的发生,其中cTp-ed是最敏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差异。方法选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560例。按照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数目、形态及有无冠心病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143例;简单室早非冠心病组100例;简单室早冠心病组102例;复杂室早非冠心病组106例;复杂室早冠心病组109例;各组年龄构成比、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进行24h心率变异性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这五组患者的24h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非冠心病室早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增高;冠心病室早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降低。室早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24h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有显著差异。结论 24h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对于室早的危险分层、科学处理、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是一项在室早诊疗过程中有价值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39岁,因胸闷、气短四年,心前区阵发性疼痛一年,加重一周于1982年4月24日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好,血压110/70,心率45次/分,律齐,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膏清晰,肝脾肋下均未触及。胸透及心脏三位片检查:心肺未见异常改变。心电图检查:1.窦性心动过缓,2.左心室外膜高电压。于当日作阿托品试验。试验前窦性心率46次/分,ST段与T波正常(图1)。静脉注射阿托品1mg后,即刻及1分钟ST段轻度压低;4分钟至16分钟时,心率115次/分,ST段明显下移0.1—0.2mV,  相似文献   

13.
对无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必须仔细评价其基本情况,如心肌病、二尖瓣脱垂或心肌炎。如室性心律失常为特发性,仅对有限制性症状者或有持续性室速或室颤的病人进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在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入选组:IVA组(n=97)和对照组(n=114例);根据电生理标测和导管消融结果将IVA组又按起源不同分为右室(RV)组(n=57)和左室(LV)组(n=40)。HRV的检测与分析建立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基础上,HRV分析指标包括:1时域指标: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和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2频域指标:低频谱功率(LF)、高频谱功率(HF)、低频/高频谱功率比值(LF/HF)。结果 IVA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DNN、SDANN、RMSSD、PNN50、Ln LF及LF/HF均低于对照组。RV组与LV组相比较,RV组的SDNN与SDANN低于LV组,而LF/HF则高于LV组。结论 HRV在正常人与IVA患者之间以及左、右室不同起源的IVA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提示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参与了IV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昼夜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昼夜时间划分6h为一间期。结果发现104例患者24h室早≥100次,各间期的室早发生率分别为40%,26%,19%和15%。6Am~12Am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频度和高危级别显著高于其他间期。提示上午猝死发生率增高可能与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为研究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分析35例正常人(对照组)、3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者(无心脏病组)及35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者(心脏病组)的心率变异性。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比较,无心脏病组SDNN、PNN50、RMSSD、HRVTI显著降低(P〈0.05~0.01),SDANN、SDNNIndex无显著差异(P〉0.05);而心脏病组各项指标均非常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室性心律失常(V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8例正常人(A组),4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VR(B组)及45例器质性心脏病VR(C组)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1)与A组比较,B组SDNN,PNN50,RMSSD,HRVTI显降低(P<0.05-0.01),SDANN,SDNNindex无显差异(P>0.05);C组各项指标均显降低(P<0.01),(2)C组各项指标均比B组显降低(P<0.05-0.01)。提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在VR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HRV减低可作为高危性VR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猝死每年夺去美国30多万人的生命,多数是心律失常所致,而在中国虽然尚无完整的统计,但估计也不少。一般来说,心律失常可因下列4种蛋白中任何一项异常所致:①离子通道及其调节因子;②细胞偶联蛋白(如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基因);③肌收缩蛋白(如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9.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最危重的心律失常之一,临床上的及时判断和处理极为重要。本病包括三种心律失常,即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震颤和心室纤颤。以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  相似文献   

20.
对室性心律失常重要性和常见性的认识,大多从冠心病监护单位的经验中得来。然而,这些心律失常并不限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心电图监护证明大多数冠心病人有室性异位激动。这些异位节律一般常为散发性,很少被病人感知,也不影响心脏功能。其临床重要性仅在于它可能是猝死的先兆。室性快速心律则提示一个不同的问题。因为它可立即危及生命,必须及时作出精确诊断和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易于终止,预防发作的困难也不大,但常不能肯定地诊断。本文目的是基于这些心律失常的广泛经验,提供一临床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