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8例腹部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8例手部重度热压伤采用各种腹部带蒂皮瓣进行创面修复术。术后皮瓣覆盖多指者行分指整形术,皮瓣臃肿者行皮瓣去脂术,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结果 18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6例行分指整形术,5例行皮瓣去脂术。经6~12个月随访,皮瓣颜色质地佳,手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腹部皮瓣修复早期手部热压伤创面具有简便、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创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红东 《解剖与临床》2003,8(2):111-111,110
目的:介绍一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应用腹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例。结果:本组4例均获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腹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为修复于部及前臂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断蒂时间为术后7d—10d。  相似文献   

3.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外伤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各种原因所取手部皮肤及深度软组织缺损早期修复的疗效。方法:应用腹都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本组共20例。随意型皮瓣6例,轴型皮瓣14例。皮瓣面积6cm×3cm~24cm×8cm,蒂宽3~8cm,术后7—10d断蒂。结果:生部皮瓣成活良好,随坊6~12个月,手功能及外形均满意。结论: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是修复手外伤伴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关节外露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制负压吸引器在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皮瓣修复手术后,常因皮瓣下积血、积液导致皮瓣张力增大.血液循环障碍,与组织基底部发生分离,形成死腔以及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皮瓣坏死,影响创面愈合。除术中细致止血,适当压迫包扎外,术后放置引流管,通过负压持续吸引,吸出皮下积血、积液.防止术后感染及血肿形成亦至关重要。中心负压吸引、电动吸引或负压吸引球等方法,易受停气、停电的影响,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且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针对这种情况.我科自制了一种负压吸引器,通过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昌军 《医学信息》2006,19(11):2051-2052
目的 探讨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老年人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自1999~2004采用带蒂腹股沟皮瓣一期或延期一期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术后2~3周断蒂。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所有皮瓣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带蒂腹股沟皮瓣设计简单、操作方便,是修复老年人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超大腹部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撕脱伤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手部及前臂皮肤撕脱伤是较为常见的外伤,处理难度比较大,我科自2001年至2003年采用双侧超大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撕脱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结合应用皮耐克修复手部热压伤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组织损伤(特别是热压伤)使用人工真皮(皮耐克)结合白体皮覆盖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两组手部热压伤病例的手术治疗效果;A组:皮耐克修复组,2例,采用皮耐克(双层结构人工皮肤)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B组:传统术式治疗组,10例,采用包含真皮层的中厚植皮或皮瓣修复。对比评估两组手部植皮区存活皮片外观,随访近期、远期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供皮区愈合情况、色素、疤痕生长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手部植皮区存活皮片均外观好,功能佳,与B组相比,A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短,取皮区只有轻微色素沉淀,无明显疤痕形成。结论采用皮耐克与自身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治疗手部热压伤,既有利于创面愈合又对供皮区影响小并有益手部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苏州瑞兴医院手外科为一例右手热压伤患者应用趾蹼双叶皮瓣修复第一、二指蹼创面,皮瓣一期成活,术后经系统康复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足踝部皮瓣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自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21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一期行创面清创+VSD术,二期行皮瓣转位创面修复+VSD术。结果本组患者21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8例皮瓣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局部坏死,经清创及伤口换药后自行愈合。1例皮瓣感染再次清创+VSD冲洗治疗后好转。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到足踝部皮瓣手术中可以提供良好的术后引流,减轻水肿,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皮瓣的成活率,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足部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1月应用VSD治疗足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1例,在急诊创面清创后应用VSD治疗。结果本组21例,其中16例经过1次负压封闭治疗后,创面撕脱皮肤原位存活。5例由于污染较重,经过2次VSD治疗后,肉芽生长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适用于足部皮肤撕脱伤的治疗,可以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生长,为二期创面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手部具有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极易受到损伤。使用外科皮瓣修复缺损组织和重建手功能的效果较好。其中,游离皮瓣具有高存活率和感觉灵敏的优点,带蒂皮瓣修复简单易行,供区面积大,改良后的游离皮瓣和带蒂皮瓣的术式应用范围更广。然而,不同的外科手术修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择优选择,新的手部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术式仍需改进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用足背复合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伴多条指伸肌腱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用带趾长伸肌腱和腓浅神经足背内侧(或中间)皮支的足背复合皮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15例。足背供区用带真皮下血管网游离皮片覆盖。结果 经过平均4.5年的随访。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感觉恢复至S_2~S_3级。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从术前的20°(平均)增加至60°(平均),恢复了部分抓握功能。供区足背外形饱满无凹陷,植皮区耐摩、耐压、行走良好。结论 足部复合皮瓣移植是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游离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瓦合修复全手脱套伤的可行性。 方法 (1)对50例健康、无手部残疾和疾病的成年人,分别测量手部掌、背侧皮肤纵长及横宽,记录测量数据及统计分析,计算修复全手脱套伤所需手供皮量;(2)在2具新鲜尸体标本上,建立左手全手脱套伤模型,将全手脱套伤的模型分成掌侧和背侧两部分分区修复。掌侧创面设计一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背侧创面则设计对侧股前外皮瓣修复,两块皮瓣瓦合后修复全手脱套伤创面。 结果 50例活体测量数据,掌侧皮肤纵长为(13.84±0.88)cm(12.51~15.03cm),宽为(14.48±1.11)cm(12.85~16.66cm),背侧皮肤纵长为(12.15±1.09)cm(10.77~13.77cm),宽为(14.92±1.11)cm(14.92~17.33)cm,均较文献报道股前外侧皮瓣的最大可切取值小。结论 游离双侧股前外侧皮瓣完全可以覆盖手掌侧、背侧创面,设计两块皮瓣瓦合修复全手脱套伤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由式穿支皮瓣在臀部压疮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2月-2019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采用自由式穿支皮瓣修复臀部压疮患者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71岁;骶尾部19例,股骨转子部9例,坐骨结节部7例,骶尾部合并股骨粗隆部4例。术前应用多普勒探查并标记出缺损周围血流流速超过2.5 cm/s的穿支血管,以此穿支为自由式穿支皮瓣的供血血管,以血管穿出点所在位置为旋转点,结合常规的皮瓣供区选择原则优选供区。常规行清创术,彻底切除溃疡周围坏死及失活组织,包括创面周围瘢痕及纤维化组织,直至创面新鲜。清创后创面组织活力好、无炎性反应患者行一期皮瓣修复术;清创术后创面组织活力较差、有潜在局部感染倾向患者,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每次5~7 d,更换1~3次,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行二期皮瓣修复术。39例患者臀部压疮修复共采用螺旋桨皮瓣34个、旋转皮瓣9个、V-Y推进皮瓣7个,其中单个皮瓣修复30例、组合皮瓣修复9例;皮瓣切取范围为10.5 cm×6.5 cm~22.0 cm×7.0 cm;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密切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对症处理;随访术后功能、外形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37例切口一期愈合,皮瓣顺利成活;1例术后皮瓣下出血,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二次清创,游离皮瓣及周边软组织,拉拢缝合修复;1例静脉回流不畅,皮瓣淤血,针刺放血处理后,切口延迟愈合。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6个月。39例患者术后皮瓣供区与受区功能及外形均满意,其中2例因护理不当分别于术后半年和1年臀部压疮复发。结论 自由式穿支皮瓣既减少了传统轴型皮瓣或肌皮瓣的较大手术创伤,又避免在设计与操作中因血管解剖异常造成的困难,且血供可靠、操作简便,是修复压疮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胸脐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毁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07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零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手部毁损伤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患者创面清创基底界限清楚后行改良胸脐带瓣皮瓣覆盖创面;4例患者一期行创面清创,清除坏死组织,保留间生态腱性组织,行负压封闭引流术5~7 d后创面基底清洁,基底可见肌腱、骨质外露,二期行改良胸脐带瓣皮瓣覆盖创面;患者术后10~14 d后行带蒂皮瓣断蒂术,其中4例合并并指患者行断蒂同时行并指分指术。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手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后期手部功能及瘢痕情况。 结果18例患者带蒂胸脐皮瓣断蒂后均成活,其中12例患者经2次手术创面愈合,6例患者经3次手术创面愈合;创面愈合时间为18~27 d,平均愈合时间(23.4±2.1) d;住院时间20~30 d,平均住院时间为(24.6±2.3) d。随访8~12个月,手部皮瓣质地柔软,皮温暖,瘢痕轻,外观无明显臃肿,供区瘢痕轻,受区外观功能恢复可,受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1.2~3.5分,仅2例肥胖女性患者出院6个月后入院行皮瓣修薄术。 结论对于手部毁损伤,采用改良胸脐皮瓣移植修复与重建,能最大程度恢复手的功能,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8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踝外科采用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部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27 +4) (23 ~45)岁,左侧8例,右侧11例;致伤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术前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旋转皮瓣修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48例压力性损伤患者,男32例,女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床边清创后每日换药,观察组入院后给予床边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2组患者于入院治疗5~7 d后均行局部旋转皮瓣术及负压封闭引流修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同时睡悬浮床,局部旋转皮瓣术后1周去除负压材料同时予以创面换药直至愈合。比较2组患者术后2周甲、乙级愈合率,皮瓣坏死率,伤口裂开率及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甲级愈合患者8例,乙级愈合患者12例,丙级愈合患者4例;对照组甲级愈合患者3例,乙级愈合患者11例,丙级愈合患者10例;观察组的甲、乙级愈合率[83.33%(20/24)]与对照组[58.33%(14/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术后2周,观察组2例患者皮瓣远端静脉淤血后部分坏死,7例患者拆线时伤口裂开;对照组9例患者存在皮瓣部分坏死,14例患者拆线时伤口裂开;均予以换药后愈合。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皮瓣坏死率、术后伤口裂开率为8.33%(2/24)、29.17%(7/24),优于对照组[37.50%(9/24)、58.33%(1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5±3.0)、(32.2±3.1) d,与对照组[(24.3±2.4)、(35.7±3.3)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65、3.719,P值均小于0.01)。全部48例患者术后随访2~6个月,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压力性损伤均未复发。 结论应用术前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旋转皮瓣修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例患者术后随访2~6个月,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压力性损伤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18.
小腿逆行筋膜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报道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应用小腿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62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34例,腓动脉穿支小腿外侧逆行筋膜皮瓣20例(21块皮瓣),胫后动脉穿支小腿内侧筋膜皮瓣8例。结果:58块皮瓣完全成活,4块部分坏死、1块完全坏死者经补充植皮治愈。随访1~6a,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组筋膜皮瓣血供良好、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尤其适合修复足跟及踝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