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临床及螺旋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行上腹部平扫和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均为阴性,癌胚抗原(CEA)增高3例。肿块型胆管细胞癌8例为单发,肿块境界欠清;管壁浸润型胆管细胞癌2例,局部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远端肝内胆管不规则扩张7例;肝包膜内陷3例;病变处肝叶萎缩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钙化1例;肝门、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线样或网隔状强化3例管壁浸润型增厚胆管壁有强化。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及早检出病灶,对病灶作出准确诊断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确诊的42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病灶位于肝右叶25例,占59.52%;表现为囊性或多囊性29例,占69.6%;边缘分叶征30例,占71.43%;病灶周围胆管扩张28例,占66.6%;病灶延迟强化35例,占83.33%;肝门区、腹腔淋巴结转移27例,占64.29%。结论①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但是,华支睾吸虫肝病感染者中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发生率较高。②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掌握这些特征,影像诊断不难。③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检查应常规进行增强并延时扫描。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解剖,并与其它肝内肿瘤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35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左肝24例,右肝9例,左右肝受累2例,28例为单发病灶,大小为3—10cm,7例为多发大小不一病灶,肝内胆管扩张26例,肝内胆管结石20例,肝叶萎缩12例,局部肝轮廓凹陷7例。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和静脉期边缘轻度强化,且不同程度出现线样和网格状强化,延迟扫描,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灶逐步由边缘向中心强化,最后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延迟扫描的表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好发部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和肝内其它占位性病变鉴别,其中又以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宝林  钱丽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1008-1008
目的利用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PCC)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18例PCC患者均采用螺旋CT技术,利用平扫与增强及延时扫描,得到可靠的CT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CT能清晰地显示PCC病变,增强及延时扫描具有特殊性征像。结论螺旋CT对PCC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及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细胞癌15例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 ,它起源于肝内胆管二级以远的上皮细胞。本病临床上比较少见 ,约占原发性肝癌的 3.2 5 % [1] 。作者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 15例 ,其中作者在重庆西南医院进修期间收集12例 ,本院发现 3例 ,重点对其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结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4 7~ 73岁 ,平均 5 9岁。上腹部疼痛不适 15例 ,发热 4例 ,黄疸 3例 ,触及上腹部包块 7例。 15例中 7例曾作肝内胆管取石术 ,5例有2次以上手术史 ,最多者 6次。结石病病史 1~ 30a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三期表现及与其它肝内肿瘤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15例患者中,周围型9例,中央型6例,其中引起肝局部凹陷变形3例,伴肝内胆管扩张9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伴产气菌胆管感染1例,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4例,侵犯胆囊1例,肝门区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例,合并腹水3例。平扫肿瘤多数表现为肝内单发的低密度不规则肿块,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于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强化形式多样,不同程度出现环状或索条状强化等,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延迟扫描期持续强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灶逐渐充填式强化,强化范围逐渐增大,最后病灶强化密度等于或略高于肝实质,三期增强表现为“慢进慢出”特点,所以三期增强表现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因其病理特点决定其三期增强CT表现具有特征性,大多能与肝内其它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季文斌  章士正 《浙江医学》2006,28(6):498-498,F0003
肝总管胆管细胞癌是指起源于肝总管的胆管细胞癌。笔者收集了1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肝总管胆管细胞癌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肝总管胆管细胞癌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SCT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SCT诊断价值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SCT表现。结果病灶单发14例,多发1例;肝左叶12例,肝右叶3例;大小3.5~8.5cm,平均5.8cm。平扫:低密度13例,不规则形11例,边缘不清12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10例,门脉期环形强化12例,呈渐进性和向心性轻中度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10例。肝内胆管扩张5例,肝内胆管结石3例,肝叶萎缩3例,局部肝轮廓凹陷2例。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SCT多期增强表现有较明显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主要的CT表现形式有3种:A.境界清楚的囊性肿块,内部有乳头状或息肉样软组织肿块;B.分叶状混合性低密底肿块,内部呈蜂窝状低密度区并可见到病灶内残留扩张的胆管;C.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增强后不同程度的强化。以上各型肿块均伴有中/重度胆管扩张。作者认为CT表现和A型者可确诊本病,表现为B型者亦较有特征,而表现为C型时应高度怀疑本病。本病应与肝包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肝内周围型胆管癌IHPCC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HPCC病人28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肝左叶15例,右叶9例,尾叶4例,CT上病灶呈分叶状、结节状,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改变,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组织,延迟后内部呈条索状强化,并向中心延伸.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IHPC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诊断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表现。重点观察肿瘤的形态特征、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范围、肝门部血管受侵及实质脏器与周围转移的情况。结果 21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中,呈肝门部肿块样改变11例,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8例,3例仅见肝内胆管扩张,未见明确肿块。5例行病变局部延迟薄层扫描,肿瘤具有持续性、渐进性强化特点,述前诊断明确。肿瘤合并胆系结石7例,周围淋巴结转移10例,实质脏器转移7例。结论 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不但有利于观察肝门部胆管癌的强化和形态特点,更有利于观察肿瘤沿周围血管浸润的情况和肝内有无子灶的。加用增强扫描特别是延迟后病灶局部薄层扫描结合多方位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强 《中外医疗》2009,28(26):157-158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加深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1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17例ICC中9例位于肝左叶,7例位于肝右叶,左右叶同时受累1例;肿块边缘较清楚4例,较模糊13例。以低密度为主,7例中心为更低密度。邻近胆管扩张9例;6例并发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4例,肝硬化5例。局部肝叶萎缩,肝包膜内陷凹改变4例。均呈渐进性延迟强化,病灶表现为逐渐性的向心性强化,中央无强化区随时间延长而缩小。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出的特征性,对肝内其他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特征.方法:以YYNW院201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位于肝门处15例、肝左叶和肝右叶分别为7例和5例、同时侵犯肝内胆管及肝门(混合型)5例;5例未显示胆管内肿块性病灶,27例门脉期和中动脉期病灶均匀强化;10例轻度强化,17例明显强化,使延迟扫描病灶密度降低,病灶边界显示清楚,无边缘强化或渐进性强化;3例患者可见胆囊内结石,5例患者可见肝内胆管结石;3例患者可见胆囊内结石,5例患者可见肝内胆管结石.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CT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兵 《中外医疗》2012,31(17):170-170
肝内型胆管细胞癌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合流部至末梢的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癌,本文介绍CT诊断表现。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细胞癌指起源于肝段胆管到赫令氏管的胆管上皮癌,发病率很低,肝内胆管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3.25%~8.2%。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2005-2008年经CT检查且经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主要的CT表现形式有3种:A。境界清楚的囊性肿块,内部有乳头状或息肉样软组织肿块;B。分叶状混合性低密底肿块,内部呈蜂窝状低密度区并可见到病灶内残留扩张的胆管;C。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增强后不同程度的强化。以上各型肿块均伴有中/重度胆管扩张。作者认为CT在现为A型者可确诊本病,表现为B型者亦较有特征,而表现为C型时应高度怀疑本病。本病应与肝包虫病、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肝癌、肝泡状棘球蚴病及肝门部转移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细胞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增强cT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CT三期动态扫描图像分析,归纳其不同扫描器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平扫期均为低密度灶,在动脉期32例不均匀强化,门脉期10例不均匀强化,延迟期6例轻度强化,33例可见病变远端胆管扩张,14例伴有肝内胆管结石。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具有特定的影像学特征,动脉期及门脉期不均匀强化、远端胆管扩张及局部的结石影,有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螺旋CT结合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回顾分析48例患者应用螺旋CT结合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高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19例,低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乳头腺癌5例;所有对象均经螺旋CT结合超声诊断,结果显示,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17例,低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乳头腺癌5例;准确率达93.75%、89.47%、100%、100%,确诊45例,总确诊率达93.75%。结论:螺旋CT结合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和MRI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分析比较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符合率。结果CT显示肿块呈现近似等密度或者略低密度影,12例动脉期边缘明显,45例呈现不均匀分割状强化;MRI显示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48例早期边缘呈现环形强化,延迟后内部呈现不均匀向心性强化。CT联合MRI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96.15%)明显高于单纯CT、MRI诊断符合率(76.92%、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和MRI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肝内周围性胆管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与MRI检查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与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 MRI诊断准确率为91.53%,高于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图像质量1级所占比例为81.36%,高于MRI的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64排螺旋CT成像质量更高、更为清晰,临床可结合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