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中枢神经保护剂--四环素类化合物C2位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53年四环素(1b)被发现以来[1],许多天然的和半合成的具有广谱抗生作用的四环素类衍生物相继被报道[2,3].其中第二代半合成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1a)和米诺环素,既有抗生作用又有抗炎作用,而两种作用是相互独立的[4],且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也较强,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近又发现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脑缺血引起的中枢神经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5].如米诺环素,在脑缺血发生前3 h给药,可使神经元存活率从10.5%提高到77%,而在脑缺血发生30 min后给药,神经元存活率仍可提高到71%.多西环素也可使神经元存活率分别提高到47%和57%[5].它们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了小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含量。方法:采用C8柱,流动相为0.2mol/L草酸铵∶二甲基甲酰胺∶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55∶25∶20),并用10%四丁基氢氧化铵调节pH值6.2~6.5,外标法,检测波长280nm。结果:回收率为99.9%,RSD%=0.40%(n=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批量培养植物发根以生产次生代谢物的方法。方法 :用容量 5L的生物反应器培养决明发根 ,连续观测液体培养基 pH值变化 ,用分光光度计连续测定培养基中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 结果 :在 36d培养期内收获决明发根 76 1g ,发根鲜重增殖了 42倍。结论 :培养基 pH值的高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反应器中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的合成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安消胶囊中游离蒽醌、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以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计)的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分别在0.016 2~0.323 2μg和0.035 6~0.712 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游离蒽醌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8%、99.11%,RSD分别为0.37%、2.70%;总蒽醌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62%、100.54%,RSD分别为2.40%、1.37%。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六味安消胶囊的质量控制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柠檬苦素类似物及其D环内酯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柠檬苦素(limonin)是一个含有呋喃环的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而柠檬苦素类似物(limonoids)是以柠檬苦素的化学结构为基本单位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有苦味的水溶性差的甙元类物质和无苦味的水溶性好的糖苷配体在内均称为柠檬苦素类似物. 相似文献
7.
煎煮时间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大黄组分代谢物含量为指标,探讨大黄在临床使用中合理的煎煮时间。方法采用醋酸镁染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蒽醌类组分的含量。结景大黄总蒽醌在30min达到最高,游离蒽醌在60min达到最高,结合型蒽醌在15—30min达到最大值。结论临床使用中,大黄用于清热泻火,煎煮60min可使游离蒽醌含量最高;用于泻下,煎煮30min即可,不可久煎。 相似文献
8.
米托蒽醌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国产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25例,其中乳腺癌有效率为57%(4/7),肺癌45.5%(5/11),胃癌25%(2/4)。近期疗效与阿霉素组类似。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44%,与阿霉素差异不明显;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等非血液毒性均比阿霉累轻,且易为病人接受;将有替代阿霉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虎杖蒽醌化合物抗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利用并开发虎杖的抗病毒性质 ,研究了虎杖蒽醌化合物抗疱疹病毒药效。方法 :利用空斑减数实验以及HSVCPE的抑制 ,进行此项研究。结果 :在HEP 2细胞系统中 ,晶Ⅰ对HSV 1F株增殖抑制、感染阻断、直接杀灭的ED50 分别为 1.2 0 μg/ml、1.86 μg/ml、0 .97μg/ml晶IV的相应数值为 0 .0 9μg/ml、2 .90 μg/ml、0 .0 7μg/ml。结论 :晶Ⅰ对HSV 1F株增殖抑制、感染阻断、直接杀灭的TI分别为 2 2 7、178、34 3。晶Ⅳ对HSV 2 333株的相应数值分别为 2 5 177、989、32 371。晶Ⅰ及晶Ⅳ均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煎煮方法对大承气汤蒽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四种不同煎煮方法大承气汤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变化,为大承气汤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四种不同煎煮方法所得大承气汤在40-80min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结果:大黄加入时间、煎煮时间对大承气汤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均有影响。结论:其他饮片煎煮20min后加入大黄的大承气汤中结合蒽醌的含量在四种方法中较高,为其致泻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蒽醌类物质是芦荟属植物的重要药用成分,主要存在于叶内,研究叶的结构与蒽醌类物质关系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11种芦荟属植物叶,结果:芦荟属植物叶的基本结构类似,维管束韧皮部内皮大型薄壁细胞为该属的结构特征,是蒽类物质的主要贮存场所,不同种植物叶内及同种植物叶的不同部分中蒽醌类物质的含量与维管束分布密度,大型薄壁细胞所占比率及同化组织厚度成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选育芦荟良种及合理采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激素与诱导子对决明毛状根生长和蒽醌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方法用发根农杆菌LBA9402感染决明Gassia obtusifolia外植体,建立决明毛状根培养系统。结果NAA为决明毛状根培养的最适外源激素,培养基中添加0.05%NAA可使毛状根中5种蒽醌类化合物总和提高4倍。黑曲霉诱导子对毛状根生长影响不大,却明显促进蒽醌类化合物的形成,其中每50mL培养基加入2.0mL诱导子可使蒽醌类化合物总量增加2倍多。茉莉酸(JA)对决明毛状根中蒽醌类化合物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10μmol/L作用最强,蒽醌类化合物总量比对照提高73%,JA对毛状根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不太显著。结论为进一步筛选适宜的决明毛状根培养系统并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稀土元素镧(La2 )对3种大黄根生物量和蒽醌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稀土元素La3 对两种掌叶大黄单克隆毛状根DH5c、DH7a和液体培养非转化根NOR生物量和蒽醌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结果 La3 浓度对大黄根生物量积累有显著影响,培养基中La3 为10 mg/L时,对大黄根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La3 浓度对3种大黄根的蒽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当培养基中La3 1.0mg/L时,蒽醌产量最高;经稀土离子处理的3种大黄根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显著高于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结论 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稀土离子La3 对掌叶大黄单克隆毛状根的生物量积累和蒽醌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苦木素类(Quassinoids)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根据对化学结构与生理活性关系的研究,以及这类化合物基本骨架中A环与D环的类似性,本文设计了全合成B、C、D、E环型化合物(50)a)、b)、c)、d),并报道了由环已酮[2]甲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中间体α-羟基内酯(48)的三十五步反应。原料经鲁宾森环合反应得B、C环。用乙烯基锂对不饱和酮(21)进行1,4加成,引入乙烯基,然后用NBS溴化,进一步在DMF中加热,可形成E环。内酯(42)经水解得到酸,再用碘进行卤内酯化得D环。 相似文献
16.
田晓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
目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均证明,七叶总皂苷具有消炎的作用。目前对从七叶总皂苷中提取分离得到的A、B、C、D4种单组分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尚未见报道。实验旨在研究A、B、C、D组分的药理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通过与七叶总皂苷进行比较,从中筛选出疗效优于总皂苷和(或)毒副作用低于总皂苷的单组分,为进一步开发成新药提供前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了245例用ELISA法证实的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结果表明:二重感染者占82.86%,三重和四重感染者占17.14%。在二重感染中,甲肝合并乙肝占33.06%,乙肝合并丙肝占30.2%。研究还发现;重叠感染是肝炎病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番荔枝酰胺环状类似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番荔枝酰胺环状类似物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对羟基苯乙酸为原料,经9步反应,得到一系列3-位取代的吲哚-2-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定.结果11个3-位取代的吲哚-2-酮类化合物中化合物9和13的抗氧化活性和阳性对照FLZ-52活性相当.结论以番荔枝酰胺环状类似物FLZ-52为先导物进行的环合结构改造有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