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NMR及粘度测定,本文研究了7个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萘并噻吩系列化合物与DNA结合的方式。认定无论取代基的电性如何,此系列化合物均以嵌插络合的方式与DNA结合。通过光谱及热力学测量,比较了取代基的电性效应对本系列化合物与DNA结合强度的影响,发现Hammett取代基常数σ与小分子—DNA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K(LogK)值有一定的相关性,并据此初步探讨了其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一种能有效抑制肿瘤,且具有一定转染效率的基因载体.方法: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将PEG与PEI 600偶联,加入四氯化铂的乙醇溶液进行配位反应,生成PEG-PEI-Pt复合物.通过XRD、UV-VIS 和FT-IR对配位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凝胶电泳阻滞实验测定PEG-PEI-Pt复合物对DNA的浓缩能力,MTT法测定其在Hela、B16、A293和COS-7细胞上的毒性,体外细胞转染实验测定其在A293和B16细胞上的转染率.结果:XRD、UV-VIS和FT-IR测定结果表明PEI 600与PEG的偶联和四氯化铂的配位成功.凝胶电泳组织实验表明PEG-PEI-Pt复合物在与DNA的质量比为0.4∶1时完全阻滞DNA的迁移;MTT结果表明四氯化铂的配位增加了复合物的毒性;体外转染结果表明该复合物的转染率比PEI 600高.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络合四氯化铂的PEG-PEI基因新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获得一种高亲和力的能特异性结合高转移性肺癌细胞Anip973的单链DNA适配子.方法:体外合成全长88 nt的单链DNA文库,通过反复的SELEX筛选获得特异性结合Anip973细胞的单链DNA适配子,并通过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链霉亲和素系统初步测定筛选的适配子与细胞的亲和力,将结合力最高的适配子库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非病毒基因载体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聚-L-赖氨酸(PLL)共聚物的组成在体外介导基因传递的影响.方法 将含有不同量MPEG的MPEG-PLL共聚物,与DNA形成复合物.测定MPEG-PLL/DNA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并进行凝胶阻滞分析,观察其对Hela细胞的毒性和转染率.结果 MPEG侧链并未...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1个新型尾式卟啉化合物(目标化合物1),并对其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方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吡咯、对羟基苯甲醛和苯甲醛为原料,制备得到以柔性碳链连接的目标化合物1,采用MS1、HNMR以及UV-vis等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并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黏度实验初步研究目标化合物1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1的电喷雾质谱(ESI-MS)在997.4出现一个归属于[M+H]+的分子离子峰,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目标化合物1的电子吸收光谱分别在419 nm出现一个归属于卟啉环的特征Soret吸收,在500~700 nm之间出现归属于卟啉环的特征Q-带吸收。结论目标化合物1能够以插入方式与DNA分子发生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DNA复制的单分子检测和表征途径。方法单链DNA模板链的两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固定在DNA折纸纳米
结构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在单个DNA分子水平上对复制过程中的DNA分子的不同阶段进行检测和表征,其中包括:
复制前后的形貌,复制过程中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Klenow Fragment片段(KF)的分布,以及复制后Biotin-Streptavidin(BA)
分子识别反应在单个DNA链上所引起的进一步形貌变化。同时,采用常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分析DNA复制前后的变化
情况。结果(1)DNA模板链成功连结在三角折纸的特定位点,连接效率达到50%以上;(2)DNA复制过程中,KF结合在DNA
模板链上,复制后KF从DNA链脱离;(3)复制前后DNA链高度变化明显,DNA链高度增加了约0.7 nm;(4)复制后,当加入
Streptavidin时,其结合于含有Biotin标记的新合成DNA链位置处,形成BA复合物,平均高度达到约4.9 nm;(5)琼脂糖凝胶电
泳结果也显示单链DNA变为双链,以及双链DNA分子上结合的BA复合物。结论通过将AFM与DNA折纸技术相结合,可实
现单分子水平上的DNA复制的检测和表征,此方法将有助于研究DNA聚合酶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因素对DNA复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是一类不带电荷的类似于肽链的骨架结构,携带有碱基的新信息分子,该分子主链骨架是由单体N-(2-氨乙基)-甘氨酸间通过酰胺键反复连接而成的长链,侧链则是利用亚甲羰酰键将碱基与主链骨架相连而形成。PNA分子不含戊糖和磷酸基,故呈电中性,此电中性的存在赋予了其许多DNA或DNA类似物所不具有的性质,如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非盐依赖性、高稳定性等,使PNA分子作为一种优良  相似文献   

8.
四氢原小檗碱型季铵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某些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中草药有效成分原小檗碱类生物碱为先导物进行结构修饰,将原小檗碱用四氢硼钾还原成四氢原小檗碱,与卤代烃直接反应合成了24个四氢原小檗碱型季铵化合物。并测定了部分化合物对α_1受体的亲和力,HPLC反相C_(18)柱保留因子k。化合物的α_1受体亲和力随保留因子k及N-取代侧链的疏水参数π值的增大而增强。IC_(50),k及π之间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从植物中寻找新的、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研究中,作者发现藤黄科植物 C.paral-icola G.Mariz 根的氯仿提取物具有 DNA 断链活性和对 KB 细胞系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异戊二烯基二苯酮类、三萜类化合物是该属植物中主要化合物,但从该植物中作者还曾意外分到戊二烯基二氢菲化合物 paraly-coline A。作者以 DNA 断链实验和对 KB 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吸收光谱和稳态荧光光谱滴定及黏度法测定含自由羧基的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实验表明,荧光素-卟啉二元化合物能有效插入DNA碱基对之间,使DNA断裂。根据Stern-Volmer公式计算其结合常数K为2.01×105M-1。结论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与CT-DNA的结合模式为插入结合,它是一种良好DNA插入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合成四取代咪唑5a,并研究其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方法 以2,2-双(4-甲基哌嗪基苯基)乙二酮为原料,合成得到了化合物5a.采用紫外光谱实验和荧光光谱实验评价5a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采用DNA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melting)实验、CD实验、分子对接分析研究5a与G-四连体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和...  相似文献   

12.
利用季胺基团具有高水溶性的特点,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良好且带有长烷烃链的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通过在1,4,7,10 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的骨架碳原子上引入季胺基团,并分别对4个仲氨基进行亲电取代,得到具有季胺基侧链的多齿配体;在不影响对钆(Ⅲ)离子的络合能力的同时,提高了配合物的弛豫率,并赋予其良好的水溶性。长烷烃链和季胺基团的同时引入为该类配合物的进一步功能化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高效抗真菌化合物,探讨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方法:根据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设计合成了14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芳氧基-2-丙醇类化合物,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薰烟曲霉菌和紧密着色真菌8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MIC80).结果:以氧原子替代侧链中的硫原子后,侧链中含有邻位取代苯基的化合物的总体抗真菌活性不高,而侧链含有间位或对位苯基的化合物表现了很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结论:间位或对位取代苯基的引入有利于此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检测能与DNA结合的化合物的HPLC分析方法,并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浓度依赖关系和方法灵敏度。在17种随机采集的植物提取物样品中,5种显示阳性反应(即能与DNA作用)。这5种植物样品中4种表现对KB和P388细胞的毒性。此方法能够检测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可用于追踪分离新的活性成分,并作为以往复杂而昂贵的生物分析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L029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具有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以L029为原料,通过还原和(或)在其活泼H等位点接入侧链3-二甲基氨基-1-丙烷、乙酸甲酯、丙酸甲酯等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系列L029衍生物,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PTK活性,计算抑制率.结果 成功合成5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其中3个化合物T2、T3、T5具有较强的PTK抑制活性.结论 本文研究的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3个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PTK抑制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此类分子的设计合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异黄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初步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合成7-碱性侧链取代的异黄酮衍生物,对其亲/抗子宫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间苯二酚和取代苯乙酸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异黄酮衍生物.对所得化合物用雌性小鼠动物模型分别测定了在1.1 × 10-2、1.85 × 10-3μmol/ml剂量时的亲/抗子宫活性.结果合成了22个化合物,其中4个中间体和12个目标物为新化合物.结论所测目标化合物均具有较弱的亲子宫活性;除化合物6a外,其余化合物均有较强的抗子宫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对铬[cr(V)]中间化合物在糖类介质中与DNA的反应作了初步探索.共研究了在四种糖类及三种不同pH值条件下DNA损伤的情况.DNA的损伤通过凝胶电泳测定.结果表明Cr(Ⅴ)在糖类介质中具有毒性并可能导致癌症,但不同糖类对DNA的损伤不同,同时随着pH值的增高,DNA的损伤相对较小,这是由于反应体系的酸性增加,cr(V)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的速度加快以及还原剂氢原子浓度的增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将碱基官能化和共轭聚合物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设计合成了间二溴苯修饰的碱基化合物——二溴苯基腺嘌呤和二溴苯基胸腺嘧啶。采用过渡金属镍催化的Yamamoto反应合成了侧链带有碱基的共轭聚合物。通过核磁、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等方法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吡罗昔康合成中间体(CAS:35511-15-0)为原料,利用活性拼接等药物设计原理,设计并合成了9个结构新颖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MS等表征。通过测定对胰腺癌细胞Capan-1、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活性,评价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6f(IC50=2.4±0.5 μmol/L)对胰腺癌细胞Capan-1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h(IC50=5.4±0.2 μmol/L)对白血病细胞L1210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g(IC50=3.8±0.2 μmol/L)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将吡罗昔康3位的侧链替代为噻二唑并三嗪侧链,对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含硫侧链的引入对三唑醇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了15个含硫侧链取代三唑醇类化合物,其中13个为新化合物;选择了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目标化合物对所选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2ug/ml,与氟康唑的活性相当;化合物7和10对白色念珠菌的MIC780值为0.5和0.25ug/ml ,分别为氟康唑活性的4倍和8倍。结论:适当的脂水分配系数对该类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的影响可能大于立体化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