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属于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是一类双链无包膜环状DNA核衣壳病毒,能特异性感染复层角质化上皮。目前已被鉴定的HPV病毒有一百多种型别,其中约有30个型别与生殖器病变相关。根据其致癌潜能,生殖器HPV分为与宫颈癌发病相关的高危型HPV及与疣等良性病变发生相关的低危型HPV[1]。HPV环状DNA基因组包括8个开放性阅读框(ORF),编码早期蛋白(E1、E2、E5、E6及E7)及晚期蛋白(L1、L2及E4),这些基因在病毒DNA复制之前(早期蛋白)或之后(晚期蛋白)表达[2]。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演变的始动因素,而HPV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则是推动宫颈癌变进展的重要事件.病毒基因组的整合破坏了E2基因完整性,E2蛋白断裂使宫颈细胞更易于永生化,促进癌变发展.下面就E2基因的功能及病毒基因组整合后癌变发生的机制进行阐述.E2蛋白是一种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可调节DNA复制、转录,在HPV感染及感染后病毒生活周期的正常维持中具有关键作用.宫颈癌的演变与高危型别HPV感染不可分割,以HPV16、HPV18两型感染最常见.HPV16 E2蛋白编码基因序列位于基因组第2 755~3 852位;HPV18 E2蛋白编码基因序列位于基因组第2 817~3 914位.  相似文献   

3.
人乳头瘤病毒(HPY)是引起尖锐湿疣等上皮乳头瘤样增生性疾病的主要病原。HPV衣壳蛋白L1,由于其结构特征及精确的抗原特性,在黏附宿主细胞、识别病毒受体、协助病毒DNA的人胞转运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在HPV感染的临床评估和HPV疫苗的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对HPV衣壳蛋白L1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关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筛查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CIN和早期宫颈癌共50例患者,通过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免疫组化法分析P16蛋白、HPV L-1壳蛋白在其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在慢性宫颈炎(9.0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2.9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4.21%)及早期宫颈癌(100.00%)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χ2=45.38,P=0.00),人乳头瘤病毒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亦存在明显差异,分别是18.18%、35.29%、15.79%及0(χ2=12.59,P=0.00);随着病毒载量提高,P16蛋白与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有所改变(χ2值分别为41.37、32.95,均P<0.01).在慢性宫颈炎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呈正相关关系(r=0.52,P=0.01);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8、0.33,均P<0.05);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中,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均未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0.26、0.62,均P>0.05).结论 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表达阳性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出现的分子事件,在筛查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较高,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E5是一种转化作用的癌蛋白,是细胞膜或内膜整合蛋白.人乳头瘤病毒E5在感染的细胞中表达,主要在感染细胞克隆早期的繁殖、扩张中起重要作用.它干预生长因子受体,干扰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激酶,促进病毒癌基因转化,抑制抑癌基因表达,激活启动子促进病毒繁殖,并通过多种机制促使损伤细胞,通过细胞周期,使宿主细胞增殖、分化延缓、恶性化.近年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人乳头瘤病毒癌蛋白的功能差异,为人乳头瘤病毒诱导细胞永生化和致癌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该文将从E5对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反式激活作用和变异几方面综述E5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6-12月就诊的宫颈疾病患者426例,行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灵敏度对比中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阳性率最高,达80.85%,阴道镜为71.27%,TCT低为70.21%。结论: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高度敏感,可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1概述 尖锐湿疣,又称尖圭湿疣、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某些类型的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并与癌有一定关系.人类乳头瘤病毒为DNA病毒,目前发现人类乳头瘤病毒大约有100个型别,约1/3侵犯生殖器和肛周部位.人类乳头瘤病毒不仅是尖锐湿疣的致病因子,而且与肿瘤有关.据报道,80%~90%生殖器肿瘤中可查到人类乳头瘤病毒DNA.人类乳头瘤病毒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促使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过早性交、多个性伴侣、免疫力低下、高性激素水平、吸烟等.尖锐湿疣往往与多种性病并存.  相似文献   

8.
在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是女性的高发肿瘤,死亡率极高,人乳头瘤病毒是其主要的致病因子.关于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研究为宫颈癌的防治带来了曙光.目前已上市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虽已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仅能抑制少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缺陷之一.人乳头瘤病毒次要衣壳蛋白L2与宫颈癌的关系密切,同时L2肽段在所有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均有表达,虽然免疫原性较弱,但具有很强的序列保守性,可交叉免疫多种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由其构建的以人乳头瘤病毒L2肽段为基础的集预防与治疗为一体的疫苗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和潜力,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目前该方面的相关研究已在国内外逐渐展开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就人乳头瘤病毒次要衣壳蛋白L2与宫颈癌的关系及其构建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以系统的回顾.  相似文献   

9.
昆明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昆明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现状以及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病率.方法 采集昆明市1 499例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第2代杂交捕获检测,并用亚能基因芯片技术进行人乳头瘤病毒DNA的分型,对于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和/或液基细胞学检查≥未明确诊断意义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妇女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 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 第2代杂交捕获检测人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总检出率为17.2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人群中感染最多的型别分别是16、52、58型,各年龄段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24,P<0.05).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随子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呈趋势性增加(P=0.040),宫颈癌和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的发病率为2.20%.结论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52、58型为昆明地区妇女最常见的3种亚型.昆明地区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较高,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率处于中发水平,防癌的重点在于筛查早期癌和上皮内瘤样病变,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时合理治疗上皮内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10.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无包膜的二十面体衣壳蛋白病毒,为一种球形DNA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属。HPV感染具有两个特性:嗜鳞状上皮和免疫逃逸。根据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将其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HPV主要为HPV6、11、30、42、43等,主要导致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高危HPV主要为HPV16、18、31、33、52等,主要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和外生殖器癌等病变[1]。HPV广泛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深圳市盐田区妇女子宫颈上皮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基因分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深圳市东部的盐田区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3~60岁、有性生活史的社区女性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的问卷调查、子宫颈脱落细胞采集、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结果 在2 040例受检者中,人乳头瘤病毒总感染率为9.0%(184/2 040),基因亚型前5位依次(由高到低)为人乳头瘤病毒45(21.7%)、16(19.6%)、18(15.2%)、52(13.0%)、58(11.4%).184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女性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Ⅲ分别为18、7、5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分娩次数、避孕方式、子宫颈炎症等因素有关(χ2值分别为7.647、19.222、25.191、33.219,均P<0.05).结论 深圳市盐田区50~60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HPV-DNA以45基因亚型最常见.影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的危险因素有多次人工流产及分娩、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子宫颈炎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及检测宫颈癌细胞株 Caski、 Si Ha细胞内 HPV1 6 (16型人乳头瘤病毒 ) E6 /E7蛋白含量 ,筛选宫颈癌基因治疗研究的合适细胞株。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Caski、 Si Ha宫颈癌细胞株中 HPV1 6 E6 、 HPV1 6E7蛋白含量 (荧光强度值 )。结果 :Caski细胞中 HPV1 6 E6 、 HPV1 6 E7蛋白含量分别为 :2 0 .72± 6 .35、 5 6 .80± 4 .30 ;Si Ha细胞中 HPV1 6 E6 、E7蛋白含量分别为 :1.77± 0 .75、 4 9.2 7± 8.0 6。 2细胞株间 HPV1 6 E7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Caski、Si Ha宫颈癌细胞株中 HPV1 6 E6 、E7蛋白的表达是不平行的。Caski细胞适用于以 HPV1 6 E6 ,HPV1 6 E7蛋白为观察对象的研究 ,Si Ha细胞可用于 HPV1 6 E7蛋白的研究 ,但不适宜用于以 HPV1 6 E6 蛋白为观察对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乳头瘤病毒E1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瘤病毒E1蛋白是该病毒起始DNA复制的关键蛋白,其活性部分主要位于C端2/3序列,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与Ori中的E1BS结合后而行使DNA解旋酶功能。在砂瘤病毒DNA复制中,E1蛋白(E1)发挥作用尚需E2蛋白(E2)的参与,同时,E1对E2介导的转录也有调节作用。研究E1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揭开乳头状毒的生活史及其致病的分子机制,为控制该病毒所致的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膦甲酸钠为广谱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阻断多种DNA病毒的复制,如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乙型肝类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其相关感染等。膦甲酸钠临床上常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发挥全面抗病毒作用。本文对膦甲酸钠临床联合用药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疱疹、乙型肝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治疗,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15.
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术后HPV清除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高频电刀环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近期效果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指导高频电刀环切术切除的范围.方法 139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妇女通过高频电刀环切术锥切治疗后,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人乳头瘤病毒DNA测试和薄层液基细胞学随访,随访期限为18个月,随访期间预测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因素,依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数据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病例和阴转病例中切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残留病变分别为57.9%(11/19)和17.5%(21/120)(χ2=12.833,P=0.000),切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残留对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的危险度为3.308.随访结束时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19例,其中切缘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19例,占100.0%;人乳头瘤病毒转阴120例,其中切缘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75例,占62.5%(χ2=10.536,P=0.001),相对危险度为1.6.Kaplan-Meier分析中最终病理诊断的级别、切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残留和切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病变是否向宫颈管内延伸及高频电刀环切术刀的半径均为人乳头瘤病毒清除有意义的预测因素.在χ2检验中除以上因素外,年龄也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多参数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最终病理诊断级别和切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结论 高频电刀环切术是女性生殖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有效治疗方法 ;病变的级别、切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是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独立预后因素.这些因素对指导高频电刀环切术的范围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 mRNA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40例、宫颈上皮瘤变患者90例(Cl N 1、Cl N 2、Cl N 3分别30例)及宫颈炎妇女30例,分别检测上述各类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E6 mRNA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宫颈癌、宫颈上皮瘤变(Cl N 1、Cl N 2、Cl N 3)患者的HPV16E6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且HPV16E6 mRNA表达水平在宫颈癌>Cl N 3>Cl N 2>Cl N1>慢性宫颈炎患者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HPV16 E6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化的宫颈癌患者survivin蛋白、HPV16 E6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的survivin蛋白、HPV16 E6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中分化患者(P<0.05)。对HPV16E6蛋白及mRNA分别与survivin蛋白进行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HPV16E6蛋白与survivin蛋白呈正相关关系(r=0.604,P<0.001),HPV16E6 mRNA与survivin蛋白呈正相关关系(r=0.615,P<0.001)。结论:HPV16E6 mRNA与宫颈病变有一定的关系,HPV16E6 mRNA与surviv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东莞地区各年龄段妇女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以及型别的分布情况,为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广东省东莞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科门诊就诊,接受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患者6 178例为研究对象。将1 232例30岁以下的患者为A组,1 244例31~40岁的患者为B组,1 238例41~50岁的患者为C组,1 235例51~60岁的患者为D组,1 229例61~70岁的患者为E组。统计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以及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布情况,同时对比5组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以及不同型别的分布情况。 结果 本研究检出1 069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阳性率为17.30%,其中HR-HPV检出771例(占72.12%),LR-HPV检出142例(占13.28%),不确定型检出156例(占14.59%)。HR-HPV以HPV-16、HPV-52、HPV-58、HPV-18和HPV-51较为常见,分别占阳性样本的18.80%、14.03%、9.54%、7.76%和6.27%。各组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以及HR-HPV检出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为31.25%,HR-HPV的检出率也最高,为22.24%,而E组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检出率最低,为5.70%,HR-HPV的检出率也最低,为3.66%。各组患者LR-HPV、不确定型以及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东莞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居中,以HR-HPV为主,且30岁以内有性生活妇女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为A组,7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B组,另选78名同龄健康人员为C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HPV DNA载量,比较不同组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HPV DNA载量。结果宫颈癌患者(A组)HPV16、HPV18、HPV33检出率分别为88.46%、73.08%、32.05%,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B组)HPV6/11检出率14.10%,其它两组没有检出。HPV DNA载量方面,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147.12,P<0.05),同时A组中不同宫颈癌分期及B组中不同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患者的HP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明显异于健康同龄妇女,且宫颈癌分期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期对其表达也有较大影响,应重视上述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人乳头瘤病毒16次要衣壳蛋白L2抗原优势表位多倍复制重组多肽疫苗的构建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多肽的纯度,对所合成的多肽采用质谱进行定性鉴定.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细胞毒性杀伤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研究该疫苗激发的细胞免疫及反应强度.结果 合成的多肽经纯化后纯度均达到95%以上,经质谱分析,各肽的分子量测定值与理论值相符.所设计的多肽疫苗免疫小鼠后,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增殖明显,并可特异性地在体外杀伤小鼠肺上皮细胞,小鼠血清体外可诱导较高的干扰素-γ.结论 在多肽疫苗的设计中,多倍复制重组人乳头瘤病毒次要衣壳蛋白L2肽段优势表位可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制开发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嗜肝D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BV)、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和鸭肝炎病毒(DHBV)同属嗜肝DNA病毒族,并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和生物学特征。嗜肝D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病毒基因表达与复制,即病毒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快,本文拟就近期,尤其今年元月召开的上海国际肝癌与肝炎会上有关的报道综述如下。嗜肝DNA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如图1,嗜肝DNA病毒基因组属环状DNA分子,部分区域呈单链结构,病毒DNA分子由一约3,000~3,300个碱基对(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