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血管化游离前臂皮瓣修复颌面头颈部缺损的经验。方法对22例应用血管化游离前臂皮瓣修复颌面头颈部各类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血管化游离前臂皮瓣具有许多符合颌面头颈部修复要求的优点,有多种用途和应用方法,修复效果满意,本组22例修复成功率95.5%。缺点是牺牲前臂的一条主供血管——桡动脉,供区遗有瘢痕,影响外观。结论血管化游离前臂皮瓣是一个多能优良皮瓣,适合于颌面头颈部各个解剖区域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修复颌面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化前臂皮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血管化前臂皮瓣的用途、应用方法、成败因素加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2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切除肿瘤后所导致的缺损,以血管化皮瓣进行即刻修复,对局部外形及功能重建进行分析。结果 29例移植血管化前臂皮瓣成活28例,术后皮瓣对位良好,供区愈合良好,2例出现血管危象,1例血管不通予以摘除,1例抢救成功,修复成功率96.55%。制取皮瓣面积最大10 cm×8cm,最小5 cm×3 cm,平均面积7.5 cm×5.5 cm;血管蒂长度最长11 cm,最短4.6 cm,平均长度(8.09±1.12)cm。桡动脉与颌外动脉吻合20例,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9例;1例头静脉闭锁和1例头静脉缺失患者吻合与桡动脉伴行的2条静脉,其余27例均以头静脉为皮瓣的回流静脉。动脉缝合8~11针,平均(9.01±1.12)针,静脉缝合8~13针,平均(9.27±1.41)针。结论血管化前臂皮瓣易于塑性,根据口腔内不同缺损部位设计不同形状,用于修复舌、颊、口底、牙龈、软硬腭、咽侧壁等处的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进行肿瘤切除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重建,其中应用前臂皮瓣6例,腓骨肌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2例.结果 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各1例挽救成功、失败,其余8例组织瓣均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成活率90%(9/10).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肿瘤未见复发.所有病例的重建口腔颌面部外形良好,患者口腔功能几乎不受影响.结论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14例口腔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后行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结果移植前臂皮瓣存活13例,成功率92.9%(13/14)。术后出现大拇指及腕侧皮肤麻木1例,并发静脉血管危象1例,经相应处理后好转;静脉吻合口栓塞1例,最终皮瓣移植失败。14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7.5年,死亡2例,其余12例患者修复后局部外形及语言、吞咽功能基本满意。结论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理想,是口腔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运用.方法 采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19例.结果 19例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患者,术后皮瓣均获得成活,其中1例术后48h发生静脉血管危像,经抢救后皮瓣成活.皮瓣移植修复后局部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张口基本无受限,取瓣区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修复后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临床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分析应用前臂的游离皮瓣Ⅰ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和技术特点。方法:收治口腔癌手术术后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32例,采用前臂的游离皮瓣进行Ⅰ期修复,对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结果:所有32例患者术后移植的前臂的游离皮瓣全部存活,存活率100%,无1例患者发生皮瓣坏死、血管危象、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8个月,所有32例患者皮瓣平整,口腔各种功能恢复良好、局部外形美观效果较好。结论:应用前臂的游离皮瓣Ⅰ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具有制备皮瓣简便、不损伤供区血液循环、皮瓣质地与受区相似、美容效果佳、操作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成为Ⅰ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在保证功能恢复的同时获得满意的美学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马征  夏德林  贾娟  肖鸣  吴双江  付光新 《广东医学》2014,35(15):2388-2390
目的 总结评价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口腔颌面外科14例下颌骨肿瘤患者,采用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同期行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移植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修复后下颌骨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组织量丰富,供区隐蔽并可直接缝合,是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的理想组织瓣.  相似文献   

8.
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总结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口腔颌面部缺损组织重建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 例口腔癌手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的方法,分析受区血管、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前臂皮瓣移植成功率为100%(12/12),皮瓣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8.3%(1/12),抢救成功率为100%(1/1),受区并发症发生率为8.3%(1/12).结论 应用游离前臂皮瓣行口腔癌术后多器官缺损修复重建安全可靠, 成功率高,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12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根据缺损的部位及形态设计前臂皮瓣,分析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皮瓣修复效果.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100%.本组随访6~36个月,10例口腔颌面部功能及外形恢复好,1例已因肿瘤复发而死亡,1例颊部及口角洞穿性缺损,口角修复不理想,闭口时患侧口角轻微露齿.结论:前臂皮瓣对颌面组织缺损修复,安全可靠,制备简单,是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应用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特点及技巧、手术适应证、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方法对4例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行一期修复。结果术后观察4~18个月,皮瓣存活,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特点。方法 采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50例口腔癌患者术后所致软组织缺损。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96%。结论 游离前臂皮瓣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前臂皮瓣Ⅰ期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技术特点,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例游离前臂皮瓣Ⅰ期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从受区血管、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术后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例前臂皮瓣Ⅰ期移植均成功,移至成功率达100%;3例因受区吻合静脉出现栓塞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重新吻合静脉后,皮瓣成活,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15%(3/20)。受区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涎漏或感染等并发症。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结论前臂皮瓣是Ⅰ期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安全可靠,成功率高,能够第一时间重建和恢复患者的功能和外形,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几种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与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组织瓣移植患者34例,共制备皮瓣36块,包括胸锁乳突肌皮瓣、胸大肌皮瓣、前臂桡侧皮瓣,分别用于修复舌、腭、颊、口底、口咽及面颈部大面积复合缺损。分析各组织瓣移植的疗效。结果制备皮瓣36块中,皮瓣坏死4块。34例患者术后获随访1~3年,随访期间无1例病灶复发;7例区域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4~12个月,均为术后淋巴结证实转移而术后又拒绝放疗、区域复发的患者。2例接受再手术治疗,4例死亡,其余患者均能经口腔进食,面部外形和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组织瓣移植是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手术根治的保障,更是术后缺损修复的主要手段,应根据不同适应证进行选择;采用不同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对患者术后外形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增  王力敏  毛驰 《北京医学》2007,29(3):151-153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12例患者采用游离腓骨瓣、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安全性.结果 12例游离组织瓣中8例为腓骨瓣,4例为前臂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5例,上颌骨缺损3例,舌缺损4例,全部游离组织瓣均获得成活.结论 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一蒂多岛的分叶股前外侧皮瓣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复杂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9年8月-2015年6月,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部的一蒂多岛的分叶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复杂缺损44例,分析分叶股前外侧皮瓣在复杂缺损修复中的优势及手术难点。 结果 42例患者皮瓣成活,术后缺损重建区的形态及其功能均令人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 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因其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旋股外侧血管穿支,在复杂的头颈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较其他单一的皮瓣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可靠的、多能的修复皮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臂区供瓣部位的临床应用选择。方法 对现行前臂游离皮瓣的设计略加改进,设计掌侧正中皮瓣。由此将43块前臂皮瓣分为三种类型,在临床方面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此三种类型皮瓣其应用范围无甚差别。操作方面而选用掌侧正中皮瓣时也可改用头静脉作皮瓣回流吻合静脉以提高成功率。结论 以前臂掌侧正中皮瓣作为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员是更理想的供瓣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经验体会。方法对笔者医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38例口腔癌病例应用采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术后移植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8例前臂游离皮瓣均完全成活,移植成功率为100%。1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检查发现伤口冲洗液引流不畅,为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所致,停止冲洗后更换引流管并清除血凝块后好转。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6%(1/38)。1例出现皮缘处局部皮肤裂开,给予伤口换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8)。结论应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经验体会。方法对笔者医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38例口腔癌病例应用采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术后移植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8例前臂游离皮瓣均完全成活,移植成功率为100%。1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检查发现伤口冲洗液引流不畅,为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所致,停止冲洗后更换引流管并清除血凝块后好转。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6%(1/38)。1例出现皮缘处局部皮肤裂开,给予伤口换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8)。结论应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