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Catechol-O-methyhransferase(COMT)基因Val158Met(G→A)多态性在BRCA1/BRCA2基因无突变的具有遗传倾向乳腺癌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114例无BRCA1/BRCA2突变的家族性或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和12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COMT基因第4外显子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随后进行DNA直接测序鉴定Val158Met多态的基因型,比较基因型分布和发病风险的关系;相对危险比值比(odd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结果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的GG,GA和AA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58(65例),0.32(36例)和0.10(11例);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60(66例),0.37(41例)和0.03(3例)。在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含A基因型的频率为0.57(21例),显著高于家族性乳腺癌的0.35(26例)(P=0.026)。以GG基因型为参照,AA基因型(158Met)显著提高了乳腺癌的发病危险(OR=3.15;95%CI:0.70~14.19)(P=0.039),在绝经前妇女尤为明显(OR=9.98;95%CI:1.00~99.64)(P=0.004);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kg/m^2的妇女中,AA纯合基因型(158Met)临界显著提高了乳腺癌的发病危险(OR=7.57;95%CI:0.57~101.28)(P=0.056)。结论COMT基因Val158Met可能与乳腺癌、特别是绝经前或早发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可作为低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BRCA1和BRCA2基因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突变情况,探讨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00年12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44例乳腺癌患者标本作实验组,另取非癌乳腺组织标本30例作对照组。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针对各个外显子的碱基序列特征,设计有助于筛查基因碱基突变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每例DNA标本均用PCR扩增BRCA1基因的全部22个外显子和BRCA2基因的exon10和exon14两个外显子。分别将每例外显子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泳动变位或出现异常区带的PCR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对照组未检测出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实验组中检测出20例BRCA1基因碱基改变,总突变率为13.9%,其中错义突变率为11.1%。BRCA2基因exon10和exon14未检测出突变。结论BBCA1突变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筛查BRCA1基因突变对于中国人群乳腺癌患病风险评估、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143/145侧翼序列rs4705342和rs4705343多态性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06例膀胱癌患者和162例对照人群外周静脉血样本,TaqMan探针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rs4705342和rs4705343多态性。结果 rs4705342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显著降低了膀胱癌的发病风险(CC与TT相比,调整OR=0.30,95%CI:0.10~0.88,P=0.018;C与T相比,调整OR=0.60,95%CI:0.40~0.89,P=0.01)。 单倍型分析显示,rs4705342C-rs4705343T单倍型显著降低了膀胱癌的发病风险(OR=0.33,95%CI:0.15~0.74)。结论 miR-143/145侧翼序列rs4705342CC基因型可能是膀胱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l多态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一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82例食管癌病人和375例正常对照的XRCCl基因型分布,比较其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XRCCl194Trp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增高相关(校正OR 1.86;95%CI 1.19~2.88),特别是重度吸烟者;XRCClArg399Gln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与食管癌风险无关.结论 DNA修复基因XRCCl多态与食管癌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α受体XbaⅠ和PvuⅡ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的雌激素α受体(ERα)的XbaⅠ和PvuⅡ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13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和1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应用RFLP方法,对其ERα基因的XbaⅠ和PvuⅡ基因多态性进行鉴定;分析XbaⅠ和PvuⅡ基因多态性与罹患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结果正常中国北方汉族人群ERα的XbaⅠ和PvuⅡ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X289%,P396%;XX和PP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3%和150%。乳腺癌组和对照组的Xx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8%和493%(P=0013),X等位基因携带者(XX和Xx)频率分别为391%和536%(P=0016)。与xx基因型相比,杂合子Xx基因型和X等位基因携带者(XX和Xx)的OR分别为0538(95%CI0330~0879)和0557(95%CI0346~0897),二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降低。这种差异在绝经后的女性中尤为显著,OR值分别为0366(95%CI0161~0834)和0371(95%CI0167~0823)。PvuⅡ基因型的分布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对绝经前后的患病率也没有明显影响。结论ERα的XbaⅠ基因多态性影响中国汉族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尤其是对绝经后的妇女,X等位基因具有降低乳腺癌危险的作用。ERα的PvuⅡ基因多态性对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GSTM1基因多态性和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STM1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采用PCR技术,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69例膀胱癌患者和88例健康对照者的GSTM1基因型进行检测. 结果膀胱癌患者GSTM1空白基因型频率为58%,对照组为41%,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4.51,P<0.05),OR值为2.0(95%CI=1.05~3.79).吸烟者中,患者组GSTM1空白基因型频率为71%,对照组为24%,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22.6,P<0.01),OR值为8.3(95%CI=3.34~20.65).以GSTM1非空白型/不吸烟者为参照,GSTM1空白型/吸烟者的OR值为4.64(95%CI=1.86~11.37,χ2=11.63,P<0.0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GSTM1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有关,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与吸烟协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PvuⅡ和XbaⅠ遗传多态性与乳腺增生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89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研究组)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ERα基因PvuⅡ和XbaⅠ遗传多态性。结果 ERα基因XbaⅠ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携带X等位基因者患乳腺增生症的风险是x等位基因的0.551倍;PvuⅡ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α基因XbaⅠ遗传多态性与乳腺增生症发病有关,突变基因增加了乳腺增生症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薛彦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1,31(3):365-368
雌激素受体β(ERβ)是甾体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雌激素受体(ER)的一种亚型.自1996年被发现以来,其表达变化与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日益得到重视,作为肿瘤预警因子和可能的药物靶点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ERβ的生物学特征、组织学分布,生理功能及其激动剂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陈希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2,32(3)
目前有关尿石症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是多因素多阶段的发生发展过程,它的病因极为复杂,并且个体差异很大,可能与自然环境、生活饮食习惯、职业背景、生活条件水平、代谢紊乱以及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在诸多的病因因素中,尚有众多问题未完全阐明,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的抗雌激素治疗有效[1],仅依靠雌激素受体(ERα)测定难以准确地掌握胰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性.PS2基因又称为BCEI(breast cancer estrogen induced)基因,是从MCF-7细胞株提取出来的,目前认为对乳腺癌有一定的特异性.PS2在胰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我们观察PS2对胰腺癌预测抗雌激素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乳腺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在全国22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 039例乳腺癌患者和1 040例对照者。检测3个EZH2基因SNPs位点(rs2302427 C>G、rs12670401 T>C和rs6464926 C>T)的基因型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使用数据库乳腺癌数据分析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EZH2 rs6464926 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OR=1.362, P=0.015)和显性模型(OR=1.22, P=0.045)乳腺癌发病风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表明, 在BMI≥24 kg/m2的女性中, 与野生型相比, rs6464926位点TC基因型(P=0.050)、TT基因型(P=0.025)和显性模型(TC+TT, P=0.021)患乳腺癌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6464926位点与EZH2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P=6.89E-47)。EZH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01), 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第二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女性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等位基因扩增-聚合酶链反应(ASA-PCR)方法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2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20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进行检测,分析两组人群FGFR2基因第二内含子的三个单核苷酸位点rs2912778r、s3135718和rs11200014的多态性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2912778(T/T、T/C、C/C)r、s3135718(A/A、A/G、G/G)r、s11200014(A/A、A/G、G/G)的基因型分布在对照组和乳腺癌组之间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病理分型进一步分析,三个位点野生型与变异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FR2基因第二内含子的三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urine double minute 4(MDM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rs1563828(C>T)在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的分布、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及其与发病年龄的潜在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对124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35岁)和101名健康对照者进行MDM4基因rs1563828(C>T)基因型鉴定.采用x2检验比较基因型分布和发病风险的关系,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危险度,两组发病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对照组MDM4基因rs1563828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CC 43.6% (44/101)、CT 42.6% (43/101)、TT13.9%(14/101),病例组则依次为42.7%(53/124)、46.0%(57/124)、11.3%(14/1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49,P=0.79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以rs1563828的CC野生基因型为参照,含T基因型(CT,TT)并未改变乳腺癌的发病危险(OR=1.024,95% CI:0.581~1.806,P=0.934).在乳腺癌人群中,TT基因型携带者的发病年龄低于CT/CC基因型携带者[(30±4)岁比(32±3)岁,P=0.028].结论 MDM4基因rs1563828(C>T)多态性可能与早发性乳腺癌人群的遗传易感性关联微弱,尚需进一步明确;其TT基因型可能是发病年龄提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对ER—α阳性和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系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含不同浓度TSA的培养液培养MCF-7(ER—α阳性)和MDA—MB-231细胞(ER—α阴性);采用四甲基亚噻唑蓝(MTT)法检测TSA作用后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ER—α和cyclinD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α、p21和细胞周期素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R—α阳性的MCF-7细胞对TS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ER—α阴性的MDA—MB-231细胞,TSA作用48h时前者的IC50约为40.6nmol/L,后者的IC50约为272.4nmol/L。在MCF-7细胞系中,TSA能有效抑制ER—α和cyclinD1 mRNA的表达,并增强cyclinD1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使肿瘤细胞主要阻滞在G0/G1和G2/M期。在MDA—MB-231细胞系中,TSA对cyclinD1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作用增强,但对其mRNA转录本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TSA不仅可以通过依赖ER—α途径抑制cyclinD1 mRNA的表达,也可通过增强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cyclinD1蛋白而不依赖于雌激素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保乳手术作为乳腺肿瘤外科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对于其是否适用于BRCA1/2基因突变型乳腺癌患者,目前仍存在争议.由于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仍然具有单侧多发和对侧发病的高风险,对BRCA1/2基因突变型乳腺癌患者不推荐实施保乳手术,推荐行乳腺全切术和/或Ⅰ期乳房成形手术.但如果BRCA 1/2基因突变型乳腺癌患者有强烈的保乳意愿,在充分告知可能存在风险的前提下,保乳手术也是可行的,但是应考虑双侧卵巢切除或他莫昔芬治疗,同时需要进行更多的干预措施预防对侧乳腺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NF-α-308位点基因型与膀胱肿瘤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SSP测定从膀胱肿瘤患者血中提取的DNA样本TNF-α的基因型,探讨其基因型与膀胱肿瘤的关系.结果膀胱肿瘤患者TNF-α-308位点基因型多态性与肿瘤的分级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期、复发无关. 结论 检测膀胱肿瘤患者的TNF-α基因型为膀胱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谷胱甘肽转移酶T1(G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国人群C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病例组和对照组GSTT1基因型分布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7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胃癌患共者2?468例,对照组健康人群共4?745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CSTT1基因缺失型者胃癌的危险性较CSTT1基因存在型者明显增高,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合并OR值分别为0.84(95% CI=0.76~0.93)与0.83(95% CI=0.71~0.96)。
按样本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量>100的研究合并OR值为0.87(95% CI=0.77~0.98),样本量≤100的研究合并OR值为0.77(95% CI=0.63~0.94)。
结论:中国人群G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密切相关,GSTT1基因缺失型者与胃癌的发生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腺瘤病人TNF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胸腺瘤发生重症肌无力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对36例胸腺瘤病人(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12例),与90例健康对照者TNFα和TNFβ基因的NcoI酶切位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胸腺瘤病人中TNFα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人群无差异;TNFβ*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提示该基因与胸腺瘤的发生相关,TNFα1/1基因型胸腺瘤病人发生重症肌无力的比率明显增加。结论 TNF 基因多态性与胸腺瘤发病及胸腺瘤发生重症肌无力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雌激素受体α(ERα)阴性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DA—MB-435ERα基因诱导表达作用;5-aza—CdR联合三苯氧胺(TAM)对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MDA—MB-231和MDA—MB-435细胞和20例ERα阴性乳腺癌组织ERα基因核心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情况;5-aza—CdR处理MDA—MB-231和MDA—MB-435细胞,逆转录PCR(RT—PCR)检测ERαmRNA表达;5-aza—CdR、TAM分别或联合作用于MDA—MB-231和MDA—MB-435细胞,M1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适当浓度的5-aza—CdR能诱导MDA—MB-231和MDA—MB一435细胞表达ERctmRNA,抑制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诱导细胞凋亡;TAM对MDA—MB-231和MDA—MB-435细胞生长、细胞周期无影响;而两药联合时能显著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48、8%和53、1%。结论5-aza—CdR能诱导ERα阴性乳腺癌表达ERctmRNA,恢复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对TAM的敏感性,联合TAM能协同抑制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从而为ERα阴性乳腺癌开辟新的内分泌治疗途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CYP2C19遗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CYP2C19遗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CYP2C19两个突变位点和ASA原理设计PCR引物,对50例膀胱癌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CYP2C19基因分析。结果:膀胱癌组CYP2C19慢代谢者2例,正常对照慢代谢者11例;两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YP2C19可能参与膀胱癌前致癌物的活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