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岳淼  刘风霞  于翠华 《山东医药》2008,48(26):70-71
将56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常规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后,缓慢放出脑脊液5~10 ml,再缓慢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反复3~6 次,总量不超过30 ml ,最后一次放出脑脊液后注入异烟肼100 mg及地塞米松3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10 ml).结果 治疗8周时观察组脑脊液压力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0个月时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在全身系统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注药治疗结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1996年 1月~ 1999年 6月 ,我院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2 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1例 ,女 7例 ;年龄 2 6~ 6 5岁。患者均于发病后 2 4小时内入院 ,腰穿证实为均匀血性脑脊液 ,其中神志清醒 2 5例 ,出现精神症状 3例。治疗方法 :2 8例均在脱水、止血、止痛、镇静、维持水电平衡、预防感染及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脑脊液置换术。常规腰穿测脑脊液初压 ,即缓慢放出脑脊液10 ml,注入生理盐水 10 ml,间隔 10分钟再放出脑脊液 10 ml,注入地塞米松 5 mg。隔日 1次 ,治疗 3~ 5次。结果 :患者均在首次置换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与传统的全身抗痨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组较单纯全身用药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治疗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徐世成  李波  汪毅宏  徐大雄 《内科》2011,6(2):129-130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的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置换组(160例)和对照组(150例),置换组行脑脊液置换术,隔日1次,共置换3~5次,每次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5~10 m 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缓慢置换,重复2次,间隔5 m in,最后1次加地塞米松5 mg鞘内注射。对照组按SAH传统方法治疗。结果 160例经置换脑脊液后头痛能迅速缓解,平均为4.6 d,而对照组150例头痛缓解时间平均为13.2 d,置换组神志不清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头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的发生,置换组0例,而对照组20例,置换组无脑积水的病例发生,而对照组发生脑积水25例。结论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是一种缓解头痛,减少脑血管痉挛、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的短期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入异烟肼及地塞米松。分别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脑脊液变化情况。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安全性良好,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与分析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且将其分为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措施且对其效果、客观指标进行观察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且优于常规治疗,同时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者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含量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常规治疗(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异烟肼及地塞米松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8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100mg和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每周2次,共用20~24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约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降低,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可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病死率,提高疗效及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周勇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34-1835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痨治疗基础上予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果 93例治疗后脑脊液检查有明显好转或正常,头部MRI检查病灶有吸收好转,67例治愈,26例好转,1例出院,1例死亡,2例转入外院,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明显提高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腰椎穿刺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HICH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40例,将采用腰椎穿刺并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作为A组,共19例,将采用腰大池引流并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B组,共21例,均按照颅内感染常规治疗进行基础治疗,A组每12 h行腰椎穿刺放出感染脑脊液40 ml,完成后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浓度为4 mg/ml生理盐水混合液5 ml;B组每12 h向引流管内注入万古霉素浓度为4 mg/ml生理盐水混合液5 ml,夹闭引流管2 h后打开引流管进行引流,每24 h视脑脊液压力控制引流量在150~250 ml,拔管后若感染未被完全控制可视患者具体情况行腰穿鞘内给药治疗。结果脑脊液培养结果阳性A组中表皮葡萄球菌感染2例、屎肠球菌感染1例,B组中表皮葡萄球菌感染4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例;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B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腰部疼痛比例明显低于A组(均P0.05)。结论采用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HICH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操作简便,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冲击疗法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重症狼疮脑病(NPSLE)伴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NPSLE伴多系统损害患者应用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双冲击疗法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甲泼尼龙500mg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冲击治疗,共3~5 d;第6天行环磷酰胺1.0 g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冲击治疗;甲氨蝶呤10 mg 地塞米松(DXM)10 mg 生理盐水3 ml鞘内注射.结果:8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其中6例狼疮脑病迅速控制,2例分别在4次和6次鞘内注射后缓解.结论:双冲击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重症狼疮脑病伴多系统损害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治疗狼疮中枢受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中枢神经系统 (CNS)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4例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CNS、SLE患者予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各 10~ 2 0mg ,对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进行观察 ,并对鞘内注射治疗前后CNS、SLE住院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2 2例CNS、SLE临床症状体征缓解 ,有效率 91 7% ;鞘内注射前脑脊液压力、蛋白及白细胞分别为 (2 0 2± 15 5 )mmH2 O、(145 2± 876 )mg/L及 (2 5 1± 14 3)× 10 6/L ,而鞘内注射后分别下降为 (12 9± 10 8)mmH2 O、(6 0 8± 383)mg/L及 (6 8± 2 1)× 10 6/L ,P均 <0 0 5 ;4例出现一过性不良反应 ,如双下肢烧灼感、头痛及一过性大小便失禁 ;鞘内注射前后CNS、SLE住院死亡率分别为 30 2 (2 9/ 96例 )及 4 0 % (3/ 75例 ) ,P <0 0 1。结论 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是治疗CNS、SLE的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应用激素、脱水剂、利尿剂和保肝药物等支持对症治疗。行腰椎穿刺术,送检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指标。并于每次腰穿时行脑脊液等体积置换并异烟肼、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行高压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压力、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和生化结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压氧联合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赵维川  李庆红 《山东医药》2010,50(31):99-100
目的观察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行人工脑脊液置换并鞘内给药;对照组行生理盐水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治疗后4、8周时比较两组脑脊液生化指标和颅内压,10个月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脑脊液各项生化指标及颅内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颅内压和白细胞方面尤为显著(P〈0.01);观察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可进一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优化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58例分对照组28例,口服去痛片、阿司匹林肌内性射鲁米那;治疗组30例,于50g/L葡萄糖液250ml中加入20g/L利多卡因(1mg/kg)和地塞米松5mg,静点1~2h,同时于头痛侧鼻腔内滴入20g/L利多卡因0.5ml,其他用药同对照组。结果:与对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乙型脑炎患儿的病情、预后及脑脊液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干扰素(IFN)的影响。方法把33例重型极期乙脑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18例给予静脉地塞米松针4~5d;对照组15例则不用地塞米松。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过程和脑脊液TNF-α与IFN的变化。结果入院时两组的主要临床特点和脑脊液TNF-α与IFN的水平相似,4~5d后地塞米松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脑脊液TNF-α与IFN的水平却无明显改变,并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地塞米松组的恢复期症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重型极期乙脑患儿给予静脉地塞米松可以改善病情,减轻症状,减少恢复期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脑脊液置换对脑脊液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水平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纳入接受动脉瘤栓塞术的aSAH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脑脊液置换组与非脑脊液置换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3d内行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脑脊液置换组在弹簧圈栓塞后24 h内进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隔日1次,每次置换脑脊液20 ~30 ml,鞘内注射地塞米松3 mg.在弹簧圈栓塞治疗后1、7和14d检测脑脊液NF-κB水平.主要转归指标为发病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判定的临床转归,转归良好定义为mRS评分0~2分或GOS评分>3分.次要转归指标包括严重并发症(脑积水、脑动脉痉挛、脑梗死、再出血)和死亡.结果 共纳入81例接受动脉瘤栓塞术的aSAH患者,其中脑脊液置换组42例,非脑脊液置换组39例.脑脊液置换组基线资料与非脑脊液置换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脑脊液置换组颈强直持续时间显著短于非脑脊液置换组[(11.3±3.2)d对(16.5±3.5)d;t =6.985,P<0.001].脑脊液置换组和非脑脊液置换组在弹簧圈栓塞治疗后1d、7d和14 d时脑脊液NF-κB水平均呈进行性降低(P均<0.05),但在各时间点脑脊液置换组脑脊液NF-κB水平均显著低于非脑脊液置换组(P均<0.01).脑脊液置换组在治疗后3个月时根据mRS评分(92.9%对56.4%;x2=14.446,P<0.001)和GOS评分(97.6%对76.9%∥=8.004,P=0.005)评价的转归良好率均显著高于非脑脊液置换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非脑脊液置换组(14.3%对33.3%;x2 =4.086,P=0.043).结论 脑脊液置换治疗可降低接受动脉瘤栓塞术的aSAH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并改善临床转归,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脊液NF-κB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腰穿脑脊液生理盐水置换术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及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461例)和对照组(388例),实验组给予反复腰穿、椎管内分次注入生理盐水30~60ml进行脑脊液置换,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头颅CT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CVS和NPH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6.9%(32例)、4.3%(20例)。对照组17.2%(67例)、9.5%(36例).总有效率实验组94.8%,对照组82.5%。结论该方法在防治SAH并发CVS及NPH方面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骶管三联注射药物治疗老年人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1-11~2014-06住院和门诊的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先采用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20.5 mg、42~45℃生理盐水20 ml进行骶管内注射(第一针);然后再采用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5 mg、42~45℃生理盐水10 ml骶管内注射(第2针)。1次/3 d,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的VAS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9.76,P时点=0.00),治疗后10 d的VAS评分值最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63,P组间=0.01);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不同分组不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组间×时点=5.44,P组间×时点=0.01)。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14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20例,无效7例。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574,P=0.010)。结论改良骶管注射三联用药治疗老年人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可在门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们采用脑脊液 (CSF)置换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2 5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SAH患者共 43例 ,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治疗组 2 5例 ,男 16例、女 9例 ,年龄2 8~ 6 4岁、平均 5 4.9岁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7例、冠心病 4例、TIA3例。对照组 18例 ,男 10例、女 8例 ,年龄 31~ 6 7岁、平均 5 6 .2岁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4例、冠心病 3例、 TIA发作 1例。病情按 Hunt和 Hess标准分级进行评分 , 级 1分 , 级2分 ,以此类推 ,两组患者在初诊时病情记分均≥ 2分。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0.
993707血浆皿换在神经系统免疫原性疾病中的里换置及个体化厂韩伏花…//江苏医药一1999,25(5)一3 63 治疗5。例.其中格林巴利综合征14例;慢性感染性脱鞘性神经病6例,多发性硬化13例,重症肌无力!。例.多发性炎和皮肌炎7例。均用强的松治疗无效后改为血浆置换(PE)每例置换血浆岁ju。一3。(。:,,1,分6一10次进行,隔日1次。一5一300分钟内抽血6川)一10〔川:ill.RBC回愉后换入储存期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