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蒋叶平  李创  钱敏 《现代保健》2010,(29):47-48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技巧及术后综合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例乳腺癌保乳治疗病例.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16个月~6年,随访未见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和生活质量较满意. 结论 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综合治疗,疗效确切,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个体化治疗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方法及评价个体化治疗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7年3月我院21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病例,采用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治疗临床单发的、肿瘤直径<3.0cm、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切缘距瘤缘1.5~2.0cm,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所有保乳手术病例均实施综合治疗,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个体化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和美容效果,建议早期乳腺癌首选此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7月完成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68例。手术方式为肿瘤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综合治疗。结果:68例患者至今存活,随访时间4~42个月,仅5例局部复发。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满意,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攀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48-349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及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和提高美容效果的相关技巧,为今后应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某医院2009年5月~2010年7月20例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手术方式均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距肿瘤2cm)加腋淋巴结清扫,辅以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术后均进行定期随访;分析其临床疗效,并按照乳腺美容评估标准(Rose标准)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进行美容效果评价。结果:所有患者保乳手术顺利,随访时间1~13个月,其中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19例,治愈率为95%;发生远处转移者1例。按Rose标准行乳腺外观效果评定,20例患者中优12例,良7例,尚可1例,美容效果优良率达9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美容效果良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美容技巧,对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Ⅰ期、Ⅱ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进行保乳手术治疗的Ⅰ、Ⅱ期乳腺癌患6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法及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48个月(平均27个月)。63例患者中,死亡2例,余无并发症发生。按照Rose采用的乳房美容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36例(57.1%),良好25例(39.7%),差2例(3.2%),总满意率96.8%。结论对I期、Ⅱ期的乳腺癌患者,有保乳手术指征的,尽量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进行放疗、化疗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不仅可以治疗肿瘤,而且保留了患者身体的完整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保乳手术是治疗Ⅰ期、Ⅱ期乳腺癌比较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40例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肿瘤采取保乳根治术,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学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7~65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乳房美容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符合优良标准39例(97.5%),符合差标准1例(2.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形体改变小、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开展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贾海全 《现代保健》2011,(17):161-16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3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为乳腺肿物局部切除,术中将肿物及切缘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患者满意治疗效果,全部病例术后无复发或转移,术后随访2年,无死亡。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规范化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早期乳腺癌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应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保乳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加强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12~24个月无一例死亡患者,且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对手术美容效果均较为满意。结论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安全、可行,同时加强综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许爱国 《现代保健》2011,(19):179-180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配合保乳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46例Ⅱb、Ⅲa和Ⅲb期乳腺癌患者的l晦床资料。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有16例患者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指征,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3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其他部位的转移或死亡病例。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分期,使其能够得到保乳手术治疗的机会,手术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陆国建  曹福寿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86-4287
目的:了解乳腺癌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的具体方法,比较早期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保乳组35例使用保乳术进行治疗,改良组35例,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腋窝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保乳组在生活质量及美容效果上显著好于改良根治组(P<0.01)。结论: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都比较显著,但保乳术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明显好于改良根治术,应当在临床过程中结合患者意愿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2年4月~2007年6月期间36例接受保乳治疗和136例接受改良根治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淋巴结清扫的数目、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美容效果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淋巴结清扫数目:保乳手术组(16.0±2.1)个/例,改良根治术组检出淋巴结(15.2±1.3)个/例(P>0.05);平均住院天数:保乳组(10.1±0.8)天,改良根治组(14.6±0.1)天(P<0.01)。术后并发症:保乳组无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肢水肿和功能障碍;改良根治组皮瓣坏死8例(5.9%),积液12例(8.8%),患肢水肿和功能障碍6例(4.4%)。随访期内复发率和转移率:保乳组无转移和复发;改良根治组复发9例(6.6%)转移12例(8.8%)。保乳术乳房外观良好,优良率100%。结论保乳治疗早期术后疗效满意,同时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乳腺疾病的患病现状,探讨乳腺癌发生的可能的高危因素以及乳腺临床检查与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临床体检及乳腺超声对兰州市16223名妇女进行乳腺疾病筛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女性年龄/〉35岁及乳腺触诊异常或乳腺超声提示3级或以上则行乳腺钼靶检查,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行乳导管镜检查,乳腺超声或乳腺钼靶提示可疑恶性病灶行空芯针穿刺病理检查以确诊。结果筛查对象中乳腺增生检出率为52.7%,乳腺纤维腺瘤检出率为1.0%,乳腺癌12例(74.0/10万);40—59岁为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c:12岁、未哺乳、使用雌激素类药物、高脂饮食、既往乳腺疾病史等因素有关,乳腺超声的筛查阳性率较手诊阳性率i写。结论乳腺普查中应用临床体检结合影像学检查是发现乳腺疾病及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发病率,并进行预后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2003年版世界卫生组织(WHO)乳腺癌分类,对1998~2001年经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65例原发乳腺癌重新进行组织学分析,并利用NPI值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565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2.86岁,79.3%的患者年龄位于40~69岁,小于40岁占11.3%。临床分期0、Ⅰ、Ⅱ、Ⅲ、Ⅳ期分别占5.3%、27.1%、55.0%、11.3%、1.2%。导管原位癌30例(5.3%),浸润癌535例(94.7%)。其中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432例,占76.5%,位居首位。混合型癌31例(5.5%),黏液癌23例(4.1%),浸润性小叶癌22例(3.9%),浸润性筛状癌13例(2.3%),其他14例(2.5%)。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42.4%。10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76%和84.10%。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及临床分期与10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呈负相关(P均0.01)。经Cox多因素分析显示,NPI值与10年总生存率呈负相关(P0.001),组织学分级(P=0.0271)和淋巴结分期(P0.001)与无瘤生存率负相关。结论:该院经治乳腺癌年轻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欧美,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生率低于欧美国家,与亚洲其他国家接近。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分期、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尤其是NPI值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严格鉴别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4752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妇女乳腺疾病患病情况,通过普查使乳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方法:2007年1月~6月,应用乳腺近红外线诊断仪对我院辖区4 752例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发现乳房肿块继续行乳腺彩超、钼靶摄像、针吸细胞学、活检等检查,发现乳头溢液行溢液涂片检查。结果:查出乳腺疾病1 784例(37.54%),乳腺增生症1 691例(35.59%),乳腺纤维腺瘤42例(0.88%),导管扩张症6例(0.13%),脂肪瘤30例(0.63%),乳腺癌2例(0.04%),其它13例(0.27%)。城镇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妇女(P<0.01),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结论:需进一步提高妇女乳腺保健意识,积极开展乳腺疾病普查和加大普查工作力度,对乳腺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6132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普查使妇女乳腺疾病得以早发现、早治疗。方法:2003年5月~2005年9月对该院管辖区的单位和常住人口的妇女6132例进行乳腺普查,主要方式、方法有触诊、红外线乳腺检查仪、B超、钼靶X线乳腺摄影、针刺活检、病理检查、手术等手段。结果:患乳腺疾病人数为1354例,患病率为22.08%,其中乳腺小叶增生1056例,乳腺纤维瘤96例,副乳115例,乳痛症76例,乳房结核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乳腺癌2例。结论:城市妇女乳腺自我保健意识有所增强,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从未做过乳腺保健检查;妇女自身保健意识急需加强;应加大普查普治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小乳腺癌(直径<2cm)的高频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及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大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小乳腺癌(BI-RADS4级)均为单发,发生在乳腺外上象限30例(46.15%),内上象限8例(12.30%),外下象限9例(13.85%),乳晕区15例(23.08%),内下象限3例(4.62%)。病理类型:单纯癌28例,浸润性导管癌23例,髓样癌7例,腺癌5例,小叶癌2例。65例小乳腺癌高频二维声像图特征为低回声团块,多数境界清楚,边缘欠光整,无明显包膜,少数呈"蟹足样"改变。团块纵径大于横径,纵径/横径之比>1,内部回声均匀,有"点状"或"针尖样"光斑,声影不明显,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内部及周边"短线状"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阻力指数RI>0.7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地反映乳腺肿块的特征表现,是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珠海市2003~2005年妇女乳腺癌普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珠海市乳腺癌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2003~2005年对珠海市城区54 803名妇女进行普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乳房触诊、红外线扫描、超声、钼靶摄影检查。结果:发现乳腺癌19例(34.66/10万),41~5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组。乳腺癌的发生与年龄的增长、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12岁、无哺乳史、月经紊乱、服用避孕药物、高脂饮食、饮酒、精神压力、乳腺增生病史等因素有关,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坚持定期防癌普查,加强乳腺癌2级预防,尽量避免和积极治疗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减少癌前病变。教会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是乳腺癌防治的有效补救措施。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现的意义远大于目前任何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合并副乳腺癌的诊治.方法 2007-2010年收治5例副乳腺癌,其中1例合并乳腺癌,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副乳腺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例.术后均给予化疗及放疗,1例行内分泌治疗.4例随访2年,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1例现正在行术后CAP方案序贯化疗.结论 副乳腺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应遵循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术后辅助治疗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基因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Epste in-Barr virus,EBV)感染状况,分析EBV感染基因产物的表达。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1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1);免疫组化法检测EBV潜伏感染膜蛋白1(LMP1)。结果:1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17例EBER1表达,阳性率为9.4%;而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BV感染,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4,P<0.05)。乳腺癌组织中均未检测到LMP1的表达。结论:部分乳腺癌的发生与EBV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中可能缺乏LM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0例乳腺肿块患者按绝经前后分两组比较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准确性,并对病理证实12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及钼靶X线征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绝经前组超声符合率89.7%,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74.8%;绝经后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89.7%,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为89.1%。绝经前超声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比钼靶X线的诊断符合率高(P<0.05),绝经后两者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的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影、钙化灶检出率均高于钼靶X线(P<0.05)。结论:超声与钼靶X线对绝经前、后浸润性导管癌均有较高诊断价值,乳腺超声成像对绝经前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