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该院从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1个疗程为7d。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好,达到了100.0%的有效率。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共计有8例治愈,7例显效,10例有效;观察组患者中共计有11例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在具体的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黄疸、腹痛、体温等指标的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为(9.6±2.9)分、(6.1±2.6)分、(5.8±2.9)分、(12.2±2.8)d,观察组的黄疸、腹痛、体温等指标的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为(6.4±1.5)分、(4.4±1.1)分、(4.1±1.2)分、(8.8±2.3)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在症状改善程度、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效果,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加快患者的肝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红伟  虞炳庆  沈伟 《海南医学》2008,19(10):17-1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MCI-186)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持续人院的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出血量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bid,共14d.治疗后第28天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28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治疗前的(18.6±6.7)分下降到治疗后的(9.4±5.3)分(P<0.05);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治疗前的(19.4±10.4)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5.6±9.7)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3.
党明  何涛 《中外医疗》2016,(7):133-135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的巴氏指数评分(56.25±6.14)分、神经功能评分(16.35±10.53)分及生活质量评分(89.63±2.5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P<0.05);观察组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P<0.05).结论 给予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舒适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8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入院后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出血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相关指标、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6.17±3.28)分,高于对照组的(78.55±5.82)分,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5.62±0.92) d、(8.72±2.83) d、(13.27±3.78) d,均短于对照组的(9.81±2.16) d、(14.68±3.07) d、(25.16±5.7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分别为(59.72±7.11)分、(63.29±7.9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2.38±5.67)分、(41.26±5.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17.39 ± 3.11)分、(19.53 ± 3.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8.54 ± 4.57)分、(31.42±4.78)分,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为(83.11±9.63)分,高于对照组的(60.93±7.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优化患者神经功能及心理状态,最终提升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合剂,两组疗程均为5周,观察血肿吸收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5周的血肿吸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能较明显减轻脑血肿,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颅内压评估法,实验组患者则连续监测颅内压1周左右。若发现患者的血压在上升时立即给予降压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GCS评分、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入院前GCS评分(6.10±0.13)分,出院时GCS评分(6.86±0.21)分,住院时间为(26.64±2.19)d;实验组患者的入院前GCS评分(6.08±0.17)分,出院时GCS评分(9.98±0.04)分,住院时间为(17.79±2.13)d.观察组出院时GCS评分、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鲁杰  刘丽 《重庆医学》2015,(20):2840-2841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总积分变化情况,体温及咳嗽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患者(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3.4±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4士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咳嗽回复时间[(2.2±0.5)d,(4.4±1.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1.2)d,(5.4±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神经外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小骨窗开颅术,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术,对比观察两组病例术后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等.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后,术后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治疗组为2~7 d,对照组为4~13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由(39.41±0.37)改善为(8.91±0.4),对照组由(40.67±0.52)改善为(23.44±0.7).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与传统的大骨瓣开颅术相比,小骨窗开颅术具有迅速缓解颅内压,减少继发性脑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40例)和常规卒中单元组(40例),21 d相关治疗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及常规组治疗21 d后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治疗21 d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常规组(10.58±4.36 vs 13.71±4.81,P<0.05).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判定,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高于常规组(25.6% vs 12.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能够促进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且疗效优于常规卒中单元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治疗后14、28d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hs-CRP、CSS评分、临床有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14、28d与治疗前比较血清hs-CRP、C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清除急性脑出血血清hs-CRP,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陈强  赵秉祥 《吉林医学》2013,(34):7129-7130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然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更佳,总有效率为92.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蔡扬帆 《中外医疗》2016,(13):160-162
目的:探究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对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化痰熄风方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情况及治疗前、后两组肢体运动能力[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III)总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86.05%较对照组67.44%显著高(P<0.05);治疗后两组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25.58±5.01)分、MoCA评分(27.68±1.11)分分别均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UPDRSIII总评分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观察组UPDRSIII总评分(40.12±1.01)分、(37.95±0.89)分、(35.89±0.79)分较对照组减小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府清胶囊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以活血化瘀中药为主制成的血府清胶囊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 4 7例 ,并与 4 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肿吸收率为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提高血肿吸收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差异。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是安全有效地  相似文献   

14.
王国庆 《中外医疗》2016,(2):174-175
目的 探讨中药益中和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整群选取的该院2014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1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 观察组给予中药益中和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积分分别为(13.5±2.8)分、(19.1±3.1)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1). 结论 中药益中和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1例,其中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34例,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方治疗,于治疗后21 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4%,对照组的6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Elder sever acute pancreatitis,E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收治的52例≥60岁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2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26例。结果治疗组1周APACHEⅡ评分为(8.8±1.9),2周Balthaza CT评分为(3.3±1.2),血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4.6±2.4)d,住院时间(58.2±11.6)d,对照组对应指标为(11.2±2.5),(4.8±1.6),(6.9±1.6)d,(71.6±8.6)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1,P〈0.005,P〈0.001。治疗组手术干预率7.7%(2/26),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3.1%(6/26),严重腹胀发生率46.2%(12/26),病死率23.1%(6/26),对照组对应指标30.8%(8/26),61.5%(16/26),76.9%(20/26),50.0%(13/26),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SA P能加快降低血淀粉酶,降低1周APACHEⅡ评分和2周Balthaza CT评分,降低手术干预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田健  曹守梅  普亚琦 《中外医疗》2016,(12):164-16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奥扎格雷纳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60例脑梗死患者(2012年6月—2013年7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疗程均14 d。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并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χ2=3.214,P=0.037)及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t=2.69,P=0.041)减少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息风醒脑通腑化瘀方配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将急性高血压脑出血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息风醒脑通腑化瘀方,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单用常规西医治疗,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脑CT检查,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颅内血肿容积的减小及血肿吸收率亦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疗效;对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整理该院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医治疗资料,探讨中医综合治疗疗法对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8例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64例患者,中医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西医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健康程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3.75%,西医组治疗有效率为82.81%,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8%,治疗前中医组患者WOMAC评分(127.54±20.48)分,1疗程后(95.74±12.68)分,1治疗阶段后 WOMAC 评分(30.74±5.35)分,治疗前西医组患者 WOMAC 评分(124.28±18.35)分,1疗程后(115.38±14.68)分,1治疗阶段后WOMAC评分(55.78±1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关节炎多发于老年患者,患者通过西医治疗具有创口,容易出现感染,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