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治疗效果分为预后良组52例和预后差组108例,预后良组与预后差组患者在出血部位、意识形态分级、术前血糖值、术后并发症、术后是否复发、术前格拉斯昏迷指数(GCS)及术前平均动脉压(MAP)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与Spearman分析表明,术前MAP、术前意识状态分级同预后呈负相关,术前GCS值同预后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部位、术前意识状态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为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其中术后并发症为最危险的因素。结论:出血部位、术前意识状态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是高血压脑出血近期疗效的重要评价标准,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价有利于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微创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影响微创法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患者病死率为24.0%,植物状态和重残率为36.0%。出血量、出血部位、术前GCS评分,瞳孔变化及光反应等因素均与微创法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预后有关。出血至手术时间与近期预后有接近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出血量、出血部位、术前GCS评分,瞳孔变化及光反应4项因素可以作为评价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因素. 方法 98 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出院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分级评价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57 例,预后不良组41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血肿量多、入院 GCS评分低、体重指数大、有糖尿病史、破入脑室、中线移位、有合并症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而性别、出血部位、入院时收缩压、脑疝、高血压病史与预后无关(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破入脑室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是否破入脑室是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方法选取陆河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例患者经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9例患者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0例患者经CT引导定向血肿抽吸术。根据治疗效果分为预后差组及预后良组,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器质性疾病、GCS评分、术前瞳孔变化、出血部位、破入脑室、脑出血量、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能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提供参考依据和制定相应治疗方法,对提高救治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逐步判别和寻找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 年龄、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术前意识状态、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并发症6个变量为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预后与患者年龄、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术前意识状态、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Wang DJ  Wang S  Zhao YL  Kang S  Wang M  Liu KJ  Zhao JZ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4):3118-3122
目的通过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近期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全国92家医院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进行了多中心临床单盲对照研究。以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称传统组)作为对照组,以微创手术脑内血肿清除术(称微创组)和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称碎吸组)作为研究组。对3种术式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传统手术组有639例,微创手术组有409例,碎吸手术组有1416例。影响微创手术近期预后的因素主要有: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术后并发症;影响碎吸组手术近期预后的因素主要有:术前GCS、术前病程、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中是否使用尿激酶。影响传统手术组近期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入院时舒张压、术前GCS、术前肌力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脑出血临床预后相关因素及卫生经济学的分析对于今后脑出血的治疗和进一步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规范手术的适应证;有助于今后临床试验的设计;有助于指导医生的治疗策略,合理的分布医疗资源,更好的为社会群体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早期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跃辉  詹仁雅 《浙江医学》1998,20(8):454-456
为探讨影响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术后死亡与生存质量的因素,将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大小、中线结构移位、脑池受压、血肿破入脑室、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并发症(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等)作为预后因素,生存者进行随访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统汁分析各因素对病死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组病死率25.4%,GCS、血肿大小、中线结构移位、脑池受压、MAP及并发症对病死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血肿大小对生活能否自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GCS、中线结构移位、脑池受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可作为估计病情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指标,术后对血压的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血肿大小可预计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与年龄、脑出血部位、血肿量、术前脑出血意识状况分级、手术时机选择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在CT定位下采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疗效评价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统计学处理采用H检验。结果1例猝死,死于心脏病突发。3例再出血,因家属放弃手术而死亡。2例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抢救无效死亡,3例死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34例恢复出院。随访3个月,按ADL分级,恢复良好(ADL1~3)23例,不良(ADL4~5)11例。结论CT定位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较为满意。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疗效与年龄的关系并不密切,而与脑出血的部位和血肿量的关系更大。出血为深部型、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者疗效差。术前意识状况分级是决定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的手术时机应尽可能采用超早期、早期。  相似文献   

9.
李洪涛 《当代医学》2021,27(35):51-53
目的 探究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参照组行常规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实验组行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意识状况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术前,两组GC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手术,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58-61
目的 探讨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为内镜组,3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残余血量、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前及术后24 h GCS评分,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价。结果 (1)内镜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残余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24 h GC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镜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秩和检验显示,内镜组GOS预后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相对简单,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24 h GCS评分更好,术后6个月GOS评分更好,说明该方法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近期及远期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青年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外侧裂入路治疗的青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出血量、术前GCS、合并症等临床资料,观察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无相关性(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GCS评分、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手术时机、高血压病史、合并脑疝、最高收缩压与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出血量≥50mL、脑疝、手术时机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CS评分是预后不良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青年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CT引导微创抽吸引流术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87例幕上脑出血患者,以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行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前瞻性观察患者术后病死率,同时对年龄、血肿部位、血肿量、GCS积分、脑中线结构移位、手术时机、首次血肿清除率、血压控制、引流后残余血肿量以及并发症等因素相关的死亡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抽吸引流术后患者病死率与血肿量、GCS积分和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血肿部位、入院血压、手术时机、引流后残余血肿量、首次血肿清除率和并发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但和药物降压治疗无关(P>0.05)。结论血肿量、GCS积分和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是影响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疗效的主要因素,术前相应指征的选择对提高手术疗效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法,评估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对102例脑出血随机分成常规开颅组、锥颅抽吸引流组和微创开颅双腔管灌洗引流三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各手术治疗方法的近期(30天)和远期随访(6个月)疗效。结果三组病例年龄、出血量、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双腔管组的预后良好率(76.6%)高于常规开颅组(50%)、锥颅抽吸引流组(52.8%),再出血率(3.3%)远低于对照组(16.7%、30.6%),病死率(6.67%)低于对照组(25%、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骨孔开颅血肿清除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弥补了传统开颅和锥颅抽吸术的不足,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旨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我院及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DL评估预后显示,预后良好组共51例,预后差组共37例,对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预后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出血量、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与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关系密切(P〈0.05),均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而性别、出血部位等与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要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入住的8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采用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治疗,45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存患者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骨窗组相比,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更长、血肿清除率更高、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更低、短期预后更佳(P<0.05).在术中出血量和其他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可以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其预后评价。方法观察本院2004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219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其中手术治疗后再次出血患者39例,对本组患者进行高血压史、出血量与患者术后再次出血的相关性分析,并对术后血压控制水平及肺部感染合并症与患者再出血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再出血患者分为外科治疗组及药物保守治疗组,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与患者高血压史呈正相关(P〈0.05),而与出血量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对不同治疗方法比较结果显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预后明显要优于药物保守治疗(P〈0.05)。结论具有长期高血压史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有较高的再出血风险,而对有手术指征的再出血患者应尽量选择手术治疗,并严格控制血压及肺部感染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不同微创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1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行锥颅血肿碎吸术,B组37例行锥颅穿刺引流液化术,C组40例行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对患者术后的残留血肿量、中线移位、再出血率及病死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A组与B组在病死率、残留血肿量、中线移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A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病死率、中线移位、残余血肿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病情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肿量,高颅内压,中线移位。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清除血肿,在治疗危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