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代结直肠癌类器官中WNT通路的功能和分子机制TOPFlash报告基因系统的变化,以期为研究干预WNT通路靶点治疗原代结直肠癌提供新思考方向。方法收集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活检标本,对肿瘤组织进行体外3D建模,使用PORCN抑制剂LGK974处理结直肠癌类器官,通过相应检测方法测定类器官WNT蛋白水平变化、WNT通路激活情况,通过TOPFlash报告基因系统研究LGK974对WNT通路的作用。结果肿瘤组织中的WNT3、Lgr5与Ascl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LGK974处理可明显抑制结直肠癌类器官的生长,处理前后类器官面积分别是(10.00±1.32)×104 m2,(2.96±0.60)×104 m2。相比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AXIN蛋白表达量下降,β-链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 WNT通路激活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抑制Porcupine蛋白可阻断WNT通路,阻断WNT通路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这或可成为抗结直肠癌的新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
既往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证明环氧合酶 2 (COX 2 )在肿瘤尤其是结直肠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 ,而COX 2抑制剂可以早期阻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同时对结直肠肿瘤也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MSG-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MSG-1蛋白的表达,同时选取76例结直肠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 TMSG-1蛋白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少量胞核可见着染。76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MST-1蛋白均表达阳性,其中11例呈弱阳性,65例强阳性表达。在98例结直肠癌中,32例TMST-1蛋白表达阴性,23例弱阳性表达,43例呈强阳性。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患者中TMSG-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TMSG-1蛋白低表达与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肿瘤转移有密切相关,这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且有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细胞浸润及转移的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既往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证明环氧合酶-2(COX-2)在肿瘤尤其是结直肠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而COX-2抑制剂可以早期阻止结直肠癌的发生,同时对结直肠肿瘤也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义涛 《腹部外科》2013,26(2):81-82
肝脏是肿瘤血行转移最常见的器官,在各种转移性肿瘤中,转移性肝癌几乎占1/2,其中约60%来自消化系统的原发肿瘤,尤以结直肠肿瘤为多,约70%结直肠癌在病程中会转移至肝脏(Eur J Cancer,2002,38: 1023-1033.).而结直肠癌仅伴有肝转移者,进行根治性治疗后,有长期存活甚至治愈的可能性,因此,笔者主要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面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粘附分子在结直肠肿瘤的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肿瘤学安全性仍在争论中 ,本文将对各类粘附分子与结直肠肿瘤转移的关系、相关机制、特别是腹腔镜技术对各类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在这些粘附分子水平对肿瘤转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留取2009年1月至8月诊治的2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提取标本的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COMT在结直肠癌肿瘤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组织芯片检测COM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灰度测定比较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目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mRNA水平上.结果 肠癌肿瘤组织中COMT基因表达水平的平均光密度值为53 514±15 513,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4529±1698(P<0.05).Westem blot结果显示可溶性COMT蛋白(S-COMT)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平均光密度值为54 967±11 919,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平均光密度值25 962±6713(P<0.05),而膜结合型COMT蛋白(MBCOMT)在两者的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芯片检测结果显示COMT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染色强度和阳性率方面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结论 C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提示该基因可能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一种与结直肠癌发展转移紧密相关的生物活性肽。作者研究了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两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表达。血管紧张素Ⅱ1类受体(AT1R)蛋白位于细胞膜上,而血管紧张素Ⅱ2类受体(AT2R)蛋白位于细胞核。AT1R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及肝转移呈正相关,AT2R的表达则与肿瘤分期及肝转移呈负相关。通过施加血管紧张素Ⅱ,敲除AT1R或AT2R的实验被以证明在大鼠直肠细胞中AT1R和AT2R各自的作用。结果 :敲除AT2R,显示AT1R与肿瘤生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术对结直肠癌转移相关粘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附分子在结直肠肿瘤的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肿瘤学安全性仍在争论中,本文将对各类粘附分子与结直肠肿瘤转移的关系、相关机制、特别是腹腔镜技术对各类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在这些粘附分子水平对肿瘤转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Livin mRNA在64例结直肠癌、36例结直肠腺瘤及12例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并用REST-XLC软件作基因表达的相对定量统计学分析。结果 Livin mRNA的表达量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及结直肠癌组织中依次增高,结直肠癌与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相比较,Livin mRNA的表达上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黏膜相比,结直肠腺瘤中Livin mRNA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参与了大肠肿瘤的发生,且在大肠腺瘤-腺癌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肠道作为全身免疫细胞富集的重要器官,肠道免疫微环境改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了解结直肠癌进程中肠道免疫微环境的变化是未来探索结直肠癌新型治疗策略的基础。三级淋巴结构(TLS)是近年发现的存在于结直肠癌周围的免疫细胞聚集结构,与次级淋巴器官(SLO)具有类似的表型和功能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三级淋巴结构与疾病进程、病人预后及辅助治疗疗效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群体研究证据所提供的治疗方案对改善胰腺癌的预后效果有限。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胰腺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以及个体间的异质性造成了其治疗效果的差异。精准治疗模式在癌症领域的蓬勃发展也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胰腺癌在靶向治疗、分子分型、个体化肿瘤模型等方面都有了一些进展,为精准治疗模式在胰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胰腺癌的四大驱动突变(KRAS、TP53、CDKN2A、SMAD4)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还缺乏相对应的靶向药物。II期临床试验证实AMG510对有KRAS G12C突变的实体瘤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但KRAS G12C突变在胰腺癌患者中占比较低。POLO试验结果提示奥拉帕利可以提高BRCA基因胚系突变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基于此结果,NCCN指南已推荐奥拉帕利用于BRCA1/2基因胚系突变晚期胰腺癌的维持治疗。此外,KEYNOTE-158 II期临床试验提示存在错配修复缺陷相关基因(MLH1、MSH2等)突变以及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胰腺癌患者可能从PD-1抑制剂的治疗中获益。总体上看,目前胰腺癌可干预靶点较少,针对四大高频突变及其相关通路靶向药物的研发是胰腺癌精准治疗的重要方向。相对于传统的病理学分型,转录组学分型从胰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差异对患者进行分型,为精准治疗的实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2011年首个胰腺癌转录组学分型被提出后,已有多个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转录组学分型标准。综合来看,根据转录组学特征可以将胰腺癌大致分为两型:经典型和基底样型。相对于经典型胰腺癌,基底样型胰腺癌对化疗的反应不佳,预后也更差。未来的研究中,表观遗传学和蛋白组学的发展可能会为胰腺癌的分子分型和临床转化提供新的路径。个体化肿瘤模型可以为癌症患者筛选潜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胰腺癌个体化治疗的又一重要途径。相对于传统的肿瘤细胞系,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DX)和类器官更好地保留了肿瘤的分子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特征。我中心的研究实践证实了胰腺癌PDX和类器官有相对较高的建模成功率,其中类器官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但是PDX和类器官在肿瘤微环境上与人体有较大差别,同时建模方法和药敏检测也缺乏统一标准,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总体上看,胰腺癌的精准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胰腺癌精准治疗的发展应侧重于借助多组学探索胰腺癌治疗的新靶点、建立生物样本库加速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开展前瞻性临床试验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随着基础医学的进步以及精准医疗实践的深入,精准医疗模式一定能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防御等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的生存繁殖依赖于肠道内特殊的微生态环境,同时它们也能完成多种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肠道微生物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影响巨大,其中肠道内细菌所占数量最多,其数量超过100万亿,在人体内直接或间地参与免疫调节、物质代谢和消化吸收等过程,在肠黏膜的保护、肠道稳态和机体正常功能的维持以及疾病的抵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定植在肠道中的各菌群之间关系密切,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种群和数量保持动态平衡。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禁食、机械性肠道准备或使用抗生素等处理均可改变其构成与功能,从而影响肠道菌群间的动态平衡,甚至引起菌群失调。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基因毒性反应、代谢产物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肠道菌群在结直肠肿瘤的无创非侵入性诊断、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也被逐渐证实。此外,通过饮食调节、粪菌疗法等方式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等微生物制品,也为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肿瘤及其相关并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全面了解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能够为结直肠肿瘤的生物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就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衍生因子MDC/CCL22-CCR4反应轴在胃癌腹膜乳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CR4在5种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MTT法测定不同浓度CCL22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率的变化;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CCL22对胃癌细胞株BGC-823趋化活性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标本中CCR4表达;单变量分析CCR4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CR4mRNA和CCR4蛋白在5种胃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CCL22可以促进BGC-823细胞的增殖和趋化.CCR4在胃癌中有表达,CCR4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位置、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均无关(P>0.05).结论 CCL22-CCR4反应轴可能在胃癌腹膜乳斑转移中起作用.CCR4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人类肠道中共生的肠道菌群不仅在营养和能量代谢、免疫功能等方面扮演重要作用,而且在结直肠癌发病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Ezrin在趋化因子CCL5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干扰RNA(siRNA)方法下调人乳腺癌细胞中Ezr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iRNA对Ez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的变化.干扰后,趋化小室检测MCF-7细胞在不同浓度CCL5作用下的侵袭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总的Ezrin蛋白及磷酸化的Ezrin蛋白表达随CCL5趋化时间的变化.结果 与MCF-7细胞和转染空白质粒pSUPER细胞比较,在CCL5趋化作用下MCF-7细胞Ezrin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增加(P>0.05),干扰后,在50μg/L CCL5作用下,MCF-7细胞表现出侵袭活性最强(F=31.62,P<0.01),但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F=41.96,P<0.01).结论 趋化因子CCL5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趋化与侵袭,Ezrin蛋白的激活在此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Prostate cancer continues to be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men around the world. The field of prostate cancer research continues to be hindered by the lack of relevant preclinical models to study tumorigenesis and to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The Prostate Cancer Foundation held a Prostate Cancer Models Working Group (PCMWG) Summit on August 6th and 7th, 2007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The PCMWG reviewed the state of prostate cancer preclinical models and identified the current limitations of cell line, xenograft and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ouse models that have hampered the transition of scientific findings from these models to human clinical trials. In addition the PCMWG identified administrative issues that inhibit the exchange of models and impede greater interactions between academic centers and these centers with industry. The PCMWG identified potential solutions for discovery bottlenecks that include: (1) insufficient number of models with insufficient molecular and biologic diversity to reflect human cancer, (2)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events that define tumorigenesis, (3) a lack of tools for studying tumor-host interactions, (4) difficulty in accessing model systems across institutions, and (5) addressing why preclinical studies appear not to be predictive of human clinical trials. 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apply the knowledge gained molecular and epigenetic studies to develop new cell lines and models that mimic progressive and fatal prostate cancer and ultimately improve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zrin在趋化因子CCL5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干扰RNA(siRNA)方法下调人乳腺癌细胞中Ezr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iRNA对Ez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的变化.干扰后,趋化小室检测MCF-7细胞在不同浓度CCL5作用下的侵袭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总的Ezrin蛋白及磷酸化的Ezrin蛋白表达随CCL5趋化时间的变化.结果 与MCF-7细胞和转染空白质粒pSUPER细胞比较,在CCL5趋化作用下MCF-7细胞Ezrin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增加(P>0.05),干扰后,在50μg/L CCL5作用下,MCF-7细胞表现出侵袭活性最强(F=31.62,P<0.01),但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F=41.96,P<0.01).结论 趋化因子CCL5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趋化与侵袭,Ezrin蛋白的激活在此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Ezrin在趋化因子CCL5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干扰RNA(siRNA)方法下调人乳腺癌细胞中Ezr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iRNA对Ez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的变化.干扰后,趋化小室检测MCF-7细胞在不同浓度CCL5作用下的侵袭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总的Ezrin蛋白及磷酸化的Ezrin蛋白表达随CCL5趋化时间的变化.结果 与MCF-7细胞和转染空白质粒pSUPER细胞比较,在CCL5趋化作用下MCF-7细胞Ezrin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增加(P>0.05),干扰后,在50μg/L CCL5作用下,MCF-7细胞表现出侵袭活性最强(F=31.62,P<0.01),但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F=41.96,P<0.01).结论 趋化因子CCL5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趋化与侵袭,Ezrin蛋白的激活在此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