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对预后的风险分析。方法:选取310例脑出血患者分析应激性高血糖产生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组与脑出血预后不良率的关系。结果:入院时GCS评分低,出血量大,血肿破入脑室是影响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下降天数与疾病的预后有相关性(r_s=0.461,P0.001),随着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延长,脑出血患者病情预后越差(P0.001)。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病情重,出血量大,血肿破入脑室是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疾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了141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24h)的首次空腹血糖,并按血糖值分为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结果:血糖正常组发生脑梗死急性期预后好于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P<0.05);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脑梗死死亡率比血糖正常组高(P<0.05)。结论:检测血糖值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应激性高血糖的不同影响,为老年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60岁以上行胆囊切除、胆管取石的老年患者60例,术后随机分为EN组及PN组,每组30例,比较术后血糖及胰岛素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EN组应激性高血糖发病率明显低于PN组(P<0.01),术后并发症以及伤口愈合情况均优于PN组(P<0.01)。结论术后肠内营养对预防老年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和预后关系。方法我院儿科在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101例住院危重新生儿,在101例重症儿中测出56例高血糖为观察组;对照组为本院妇产科正常新生儿52例。结果观察组56例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52例血糖均值,观察组53例患儿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和痊愈,复查血糖均正常。有3例血糖均值高于22.1mmol/L;治疗后无死亡。结论危重新生儿更应重视高血糖的发生,血糖越高其预后越差,高血糖是反映重症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抗炎合剂对脓毒症应激性高血糖的疗效.方法 将脓毒症并应激性高血糖符合热毒内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强化胰岛素疗法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治疗组应用抗炎合剂联合胰岛素非强化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NF-α、CRP水平均低于治疗组(P<0.01).结论 抗炎合剂对改善脓毒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冠脉造影和临床特点。方法将83例AMI患者分为伴应激性高血糖33例(A)组,血糖正常50例(B)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等。结果A组和B组比较,A组年龄大,心功能差,住院病死率高。A组无复流现象高于B组。A组中女性、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高于B组,病变程度重。结论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大,心功能差,冠脉病变严重,住院病死率高。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糖患者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在应激性高血糖以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用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我院住院患者中测得高血糖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进行GSP测定,并追踪血糖状态最终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应激性高血糖者GSP1.75±0.32,糖尿病者GSP3.19±0.31,正常对照组GSP1.69±0.33,经t检验,应激性高血糖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SP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GSP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SP可以做为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高血糖鉴别诊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脓毒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42例入住ICU的脓毒症伴应激性高血糖(空腹血糖〉7.1mmol/L),患者分为2组,每组21例。进行对比治疗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同时加用中药辨证论治,能更有效地控制脓毒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分组交接班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12月半年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护理人员采用的是传统交接的护理管理模式;2018年起,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始实施分组交接班的管理模式。随机选取2018年1~6月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住院患者及家属对重症医学科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实行分组交接班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整体临床护理质量,对患者疗愈过程有积极作用,患者满意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腹探查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剖腹探查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动态监测血糖的护理体会。结果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积极的健康教育及悉心的护理观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继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0例重度颅脑损伤继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泌尿系护理、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肢体功能锻炼、综合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护理14天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住院时间、血糖下降时间、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及肾功能损害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继发应激性高血糖安全有效,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在使用泵内注射胰岛素有效控制高血糖后的抢救存活率及泵内注射胰岛素的安全性。方法对32例合并高血糖的重症感染患者使用泵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与同期入院147例血糖正常的同类重症感染患者比较。结果重症感染患者的高血糖通过微量泵静滴胰岛素能有效控制,不良反应轻微,抢救存活率与血糖正常的重症感染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可增加危重患者病死率,泵内注射胰岛素是控制重症感染患者高血糖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可提高合并高血糖的重症感染患者抢救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刘毅 《江苏中医药》2016,48(5):37-39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疗法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化浊解毒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7d。分别检测2组治疗后血NT-proBNP、FBG、空腹C肽、胰岛素敏感指数、低血糖发生率及28天死亡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血NT-proBNP、hs-CRP、FBG、空腹C肽、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及28天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接收的神经重症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经重症医学科二区转出后由普通病房护士实施常规护理;将2020年1—12月接收的神经重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选择2015年重症医学科实施对症管理干预措施的10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干预前后医院感染率的情况。结果: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长期服用抗生素和大量使用激素是导致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干预前有1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3.00%;干预后仅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00%(P0.05)。结果:针对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给予对症干预,能够有效降低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ICU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应激性高血糖也非常普遍,抗调节激素和细胞因子,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的大量分泌是产生应激性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应激性高血糖导致感染性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近年来已有研究显示,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在6.1mmol/L(110mg/d1)以下,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够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改善机体物质及能量代谢,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患者一共100例作为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分别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和常规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患者对护理操作分、病历书写分、病房管理分、基础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患者对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还能预防差错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医特色护理与评价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23年1月调整护理管理方案,将2022年1—7月的7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3年1—7月的7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共纳入19名护理人员。比较实施前后中医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重症医学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在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护理安全方面的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中医基础知识、护理评估、辨证施护、护理记录方面的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中医特色护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并构建完善的中医特色护理评价方案,能够推动护理管理质量进步,提升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同时改善患者对重症医学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理念降低某院重症医学科药品费用支出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医院重症医学科48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7月开始医院重症医学科实施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定义、度量、分析、设计、验证五步循环改进法,成立了研究团队,统计分析实施前医院重症医学科药品费用支出情况,明确了项目需要改进的关键目标,确定影响药品费用支出的影响因素包括并进行改进。2021年1—6月设为实施前,2021年7-12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重症医学科药品费用支出、药品不合理使用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人均药品费用支出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重症医学科药品不合理使用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应用于重症医学科,体现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聚焦社会效益的服务理念,为解决“看病贵”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在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效果的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安顺市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和病例号将其分为不同的4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小剂量乌司他丁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剂量乌司他丁治疗,C组患者采用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D组患者不采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4组患者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并调查患者生存率和住院天数。结果:4组患者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0.0%、45.0%、45.0%和5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少于D组(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也有所减少。A组生存人数为17例;B组生存人数为16例,C组生存人数为19例,D组生存人数为13例,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改善患者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并不理想,但能够提升患者生存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