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痹证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但治疗却较为困难,临床多以肌肤、血脉、关节等处酸麻重着、疼痛,甚或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是目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历代医家医著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论述颇多,现仅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方面加以探讨。历代医家关于痹证的治疗均建立在《  相似文献   

2.
叶骞  许淑怡 《国医论坛》2008,23(3):8-10
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妊娠12~28周,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小产”,亦称“半产”。而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屡孕屡堕”或“数堕胎”,是常见的妊娠疾病之一,在已婚妇女中发病率为1%~5%[1]。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  相似文献   

3.
古代医家对肥胖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古代医家对于肥胖的认识。方法 调查《黄帝内经》及后世医家相关医籍 ,对肥胖的易感人群、类别、生理病理特点、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 ,以及心理特点等进行归纳。结果 发现阴阳二十五人中的土型与水型之人为肥胖的易感人群 ;肥胖的分型仍以《黄帝内经》的“脂人”、“膏人”、“肉人”等 3型为主 ;肥胖人多痰、多湿、多气虚、多阳虚、多血瘀、多脾实 ;可以用针刺和中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结论古代医家关于肥胖的认识具有相当程度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古代医家对于肥胖的认识.方法调查<黄帝内经>及后世医家相关医籍,对肥胖的易感人群、类别、生理病理特点、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以及心理特点等进行归纳.结果发现阴阳二十五人中的土型与水型之人为肥胖的易感人群;肥胖的分型仍以<黄帝内经>的"脂人"、"膏人"、"肉人"等3型为主;肥胖人多痰、多湿、多气虚、多阳虚、多血瘀、多脾实;可以用针刺和中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结论古代医家关于肥胖的认识具有相当程度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临床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直视,或作猪羊叫,发过即苏,醒后如常人为特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提高,各家的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对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如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古代医家对不孕症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许淑怡  叶骞  叶平 《吉林中医药》2009,29(4):350-352
中医对不孕症的认识源远流长,在中医古籍中,不孕症的病名有不孕、无子、绝产、断绪、全不产等称谓.概括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有肾虚、瘀血、痰湿、经络为病、月经不调、外感内伤等.辨证论治包括从肾论治、从气血论治、从瘀论治、从痰论治、从郁论治,还有针灸疗法、外治法.在预防调护方面,有"男养精,女养血""合男女必当其年"的记载,并提倡调情志、节嗜欲.  相似文献   

7.
丁哲 《吉林中医药》2012,32(6):642-643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眼科最常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均从不同的角度有所论述.综合诸多医家的论述,可以认为病变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精血亏损,脾胃运化不足等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浅谈古代医家对痔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痔是一个古老的病名,是中国医学最早记载的疾病之一。“痔”首见于《山海经》,《山海经·南山经》云:“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壮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在《山海经·西山经》中也记载有:“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有鸟焉,其壮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痔”病名的文字记载。在中医古籍文献中,痔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把人体孔窍中有小肉突出的疾病都统称为痔,如宋代医家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有:“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峙。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独于肛门边也,有鼻…  相似文献   

9.
10.
正《本经》所载枸杞,是指枸杞全株入药,并未专指其果实,其效用包括现今地骨皮在内。宋·苏颂《本草图经》载云:"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石榴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其茎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根名地骨。春夏采叶,秋采茎实,冬采根。"很明显,其入药部位为枸杞全株。所用品种非今《药典》收载品种,应是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 Mill.  相似文献   

11.
梁慧英 《吉林中医药》2011,31(6):594-596
强直性脊柱炎是现代医学中的病名,古代医籍中并没有此病名,与之相似疾病有"肾痹""大偻""脊强""背偻"等,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复杂,常见腰痛、腰部活动不利、脊背疼痛及僵直、足跟痛、肩背疼痛、颈项部疼痛、肌腱附着点疼痛等症状,都可责之于肾或均与肾相关,如与源于肾的足少阴肾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膀胱经等经络相关。发病的根本是肾虚,风、寒、湿、热、瘀血等邪气侵袭人体、痹阻经脉而致病,阻于躯体各部则见各处疼痛、活动不利,阻滞于关节则见肿胀、疼痛,侵扰肝经、上犯目睛则见眼睛肿痛。  相似文献   

12.
略述古代医家对失眠病因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茜 《光明中医》2008,23(11):1777-1777
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关于失眠的病因,现版教科书中提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和“禀赋不足,心虚胆怯”四因。  相似文献   

13.
中医对不孕症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秦朝,在中医古书籍中整理分析秦朝至清代医家们对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中医师们临床更好地把握患者不孕之因,对提高诊治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很有帮助。概括古代医家们的观点,可以把不孕症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素体禀赋不足、脏腑虚弱、七情内伤,外因主要是六淫之邪侵袭、奇经损伤。  相似文献   

14.
浅谈古代医家对周围性面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在现代医学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在现代中医教科书中称为面瘫,在古代中医文献中称为卒口僻、口目僻、口、口眼斜等.其中卒口僻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灵枢·经筋>中,不仅记载了卒口僻的病位,还记载了其临床症状和病因病机.可见在<内经>时期,古代医家就对该病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古代医家对脱发的认识及理法方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医籍整理,总结古代医家有关脱发的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治疗方法;头发望诊与脏腑气血有密切关系,脱发多由于肝肾不足、风邪乘虚而入,或血热化风化燥、脾虚湿热上蒸,或肝郁气滞等因素导致毛发失养所致;治疗上以补肾精养肝血为根本大法,兼以祛风、活血、清热祛湿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整理颇俱代表的古代妇科论著与现代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进展情况,认识到气血虚弱而乳不通、气血盛而不通为缺乳主要病因,亦与情志等因素有关。并从辨证论治、针药并用、针灸推拿等方面综述了中医对产后缺乳的治疗,说明中医药防治产后缺乳方法丰富多样,简单易行,应用广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两宋时期主要医家及其著作的系统整理及研究,归纳总结两宋在泄泻的病名认识、病因病机分析、治疗特点等方面的发展,为泄泻的临床诊治及其中医药文献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谈古代医家对老年病防治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通过人体及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研究,认为摄生可以防病,祛病可以延年。《内经》中所述健康与长寿的关键乃是真气的“盛衰存在”。提出了保养真气的三大原则,即保养肾精以固其根,强健脏腑以益气源,调摄阴阳以强其用。《内经》中所提到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对强身健体、抗衰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著作中虽无慢性心力衰竭病名,但是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于"喘证""水肿""心胀""心痹""心水"等疾病范畴。通过对古代的文献研究,认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即正虚为本,瘀水为标;虚以气(阳)虚为主,阴阳并损,标以瘀水痰湿为标,并可以累及它脏。故在临床治疗心衰时,应以扶正为主,消补兼施为原则。  相似文献   

20.
古代医家对妇科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肿瘤包括卵巢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子宫体癌、子宫颈癌、外阴及阴道癌等.研究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有助于借鉴古代,继承古代,启迪现代. 1 病名辨析 欲研究古代医家对妇科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当先对病名进行辨析考证,明确古代文献中那些病名等同于,或相当于、近似于当今所言之妇科肿瘤,由此方可进一步研究其认识,而不至于南辕北辙,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