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证明鱼腥草素钠与合成鱼腥草素为同一物质,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片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8(4.6mm×250mm,5μm) 色谱柱,以甲醇-水-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55:45:0.3)为流动相,流量1ml?min-1,柱温45℃,检测波长为286nm。结果:鱼腥草素钠与合成鱼腥草素在2.1~4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n=9)。结论:鱼腥草素钠与合成鱼腥草素质量标准应合并统一,所建立的方法简单,专属性好,辅料无干扰 ,适用于片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滴眼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江  胡露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4):302-302
[主要成分 ] 鲜鱼腥草 ,1ml鱼腥草滴眼液含鲜鱼腥草 2 g ,含挥发油 (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甲基正壬酮、月桂烯、月桂醛、癸醛、癸酸等 0 .0 2 2 %~ 0 .0 2 5 % )。[性  状 ] 微黄或几乎无色澄明液体 ,有鱼腥草气味。[药理作用 ] ①抗菌作用 :鱼腥草挥发油对溶血链球菌、金葡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同时 ,癸酰乙醛对多种细菌、部分真菌 ,特别是酵母菌和霉菌都有抑制作用。另外 ,鱼腥草水煎液对强毒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也有抑制作用。②抗病毒作用 :…  相似文献   

3.
鱼腥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鱼腥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鱼腥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方法提取鱼腥草的有效成分,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鱼腥草不仅是食品材料,还是含有丰富的价值的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黄酮类、生物碱等。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抗菌、抗病毒及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结论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对环境安全的保护有严格的要求,经资料分析后发现酶解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符合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应当加大这一方向的研究,使之早日达成工业化大生产。相信随着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我们能不断完善提取技术。可以预见未来提取技术是向着分离效果好、对环境友好的方向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行鱼腥草注射液与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研究,为进一步阐明中药多成分体系体内代谢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制备人肝微粒体,用Brad ford法测定酶活性,配制肝微粒体体外温孵体系,加入鱼腥草注射液与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温孵,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并比较鱼腥草注射液及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代谢样品图谱。结果 检测到鱼腥草注射液的人肝微粒代谢产物20个,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肝微粒代谢产物24个,鱼腥草注射液多成分体系与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单成分经肝微粒体代谢其产物的数目不完全相同,但产物结构类型一致,均为脂肪族、芳香族、萜类挥发性成分,其中两者的代谢产物中均有己醛、α-哌烯、桉树脑、癸酸、庚醇、2-异丙基-5-甲基-1-庚烷6种成分,分别占代谢产物总量的15.40%和49.14%。结论 多成分代谢与单成分代谢规律有所不同,但均呈多成分群聚集的特点,成分之间存在与原植物相似的代谢途径,符合中药各成分在同一网络体系相互连通、交流、传递的“网通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鱼腥草别名臭草、侧耳根、猪鼻孔、鱼鳞草、臭根草、猪母耳、臭灵丹。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ja Cordata Thunb.)的全草。蕺列于《名医别录》下品。苏恭谓:“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地,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李时珍谓:“其叶腥气、故称呼为鱼腥草”。《药性歌括四百味》称:“蕺  相似文献   

7.
8.
鱼腥草俗称猪鼻孔、侧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莱的根或全草。鱼腥草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除湿、健胃消食。《名医别录》谓:“主蠼螋溺疮。”《滇南本草》谓:“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本草纲目》谓:“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  相似文献   

9.
陆燕 《首都医药》2006,13(4):46-47
中医药学对鱼腥草的认识源于汉代,鱼腥草始载于南北朝《别录》下品。来源于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的全草。又名猪鼻孔、臭腥草、侧耳根、蕺菜、九节莲等,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通常叫它鱼腥草。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福建、四川、两广等地。早在唐代苏敬的《新修本草》中就有“叶似荞麦,肥地亦能蔓生,茎紫赤色,多生湿地、山谷阴处”的记载。鱼腥草作为我国传统常用药物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痈排脓、祛痰止咳等多种功效。其性味辛寒,入肺、肝经,为中医临床治疗肺痈要药。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言其“散热毒痈肿,…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概述了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配伍性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清热解毒良药鱼腥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的浙江绍兴地区在春秋时期是越国的地界。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方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传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带根全草。现代医学和化学研究证明有抗菌、抗病毒等多方面作用。龟冈弘等对鱼腥草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到32种成分。朱宇同等报导鱼腥草乙醇提取物(非挥发性部位)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而挥发油无此作用。作者从鱼腥草中分到二个结晶。经鉴定晶Ⅰ为β—谷甾醇,晶Ⅱ为廿八烷酸。二者  相似文献   

13.
折耳根可乐饮料是以野生折耳根的鲜汁为原料,通过科学配方精心研制而成.该饮料既具有国际可乐型饮料色、香、味的特点,又含有折耳根成份中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铁的含量稳定,Vit-C含量较高,并且还含有癸酰乙醛等具有消炎润肺功能的食疗成份.现将研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鱼腥草为三白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地上部分,性微寒,味辛,为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药。经蒸馏制成的鱼腥草注射液,每1ml相当于鱼腥草原药2g,其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癸酰乙醛、月桂醛等挥发油。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病毒也有抑制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与抗肿瘤作用[1]。目前,该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鱼腥草注射液与抗生素联用抗感染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腥草注射液是鱼腥草经提取制成的一种针剂,为临床常用抗菌消炎药之一。其主要成分为甲级正壬酮、癸酰乙醛、月桂醛等挥发油。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该药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1]。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镇咳、增强免疫力及抗过敏等多种功效[2]。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带状疱疹、小儿肺炎、淋菌性尿道炎等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治疗[3]。临床上为求得中西药协同的疗效,广泛将鱼腥草注射液与西药抗生素针…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注射液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鱼腥草是治疗痰热壅肺、肺痈吐脓之要药,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利尿、镇咳、解热等药理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注射剂疗效显著,被临床所常用。阐述鱼腥草注射液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湿疹中的应用,并通过对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检索《CNKI CHKD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文章检索系统,收集了1994~2004年11月国内发表的鱼腥草注射液的有关报道,排除重复的病例,统计了111例不良反应情况,归纳其类型并结合临床给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临床需要研制鱼腥草滴眼液.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每1 mL含甲基正壬酮(C11H22O)不得少于0.8 μg.并进行稳定性试验、刺激性试验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制剂制备工艺简单,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97.0%.结论:鱼腥草滴眼液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急性病毒性结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提取鱼腥草成分的方法,缩短提取时间。方法通过薄层色谱试验比较多种不同提取方法的鉴别效果;结果超声提取方法大大缩短了从鱼腥草中提取鉴别成分的时间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提取方法比较,效果更好。结论超声提取方法简单、快捷,用量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长林  许运文 《齐鲁药事》2006,25(5):316-318
鱼腥草注射液是从中药鱼腥草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剂,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1]。近年来,随着鱼腥草注射液的广泛应用,由鱼腥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ADR)时有发生,其中有些不良反应较为严重。为研究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本文对文献报道的有关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以“鱼腥草注射液”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钱海 《家庭用药》2009,(8):46-46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肝、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排痈疗疮、利水消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炎、肺脓肿、痰热咳嗽、肾炎水肿、白带异常、尿路感染、淋病、热痢、疟疾、脾胃积热、痔疮便血、脱肛、痈疖、湿疹、疮疡肿毒、秃疮、疥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