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9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气管插管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随后以0.3 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和速率的0.9%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0)、术毕即刻(T1)、术后24 h(T2)和术后72 h(T3)采集患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百分比,并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IL-6、IL-10及TNF-α水平。记录患者T0、插管即刻(Ta)、T1、拔管即刻(Tb)的SBP、DBP、MAP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a、T1、Tb时C组SBP、DBP及MAP明显高于T0时和D组(P<0.05)。T1、T2时两组CD3+、CD4+、CD8+及CD4+/CD8明显低于T0时(P<0.05),且T1、T2、T3时C组CD3+、CD4+、CD8+及CD4+/CD8明显低于D组(P<0.05)。T1、T2时C组NK细胞明显低于T0时和D组(P<0.05)。T1、T2时两组IL6、IL10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T0时(P<0.05),且C组明显高于D组(P<0.05);T3时C组IL-6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T0时和D组(P<0.05)。T1、T2时两组NE、E及Cor水平明显高于T0时(P<0.05),且C组明显高于D组(P<0.05)。T3时C组NE、E及Cor水平明显高于T0时和D组(P<0.05)。D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低于C组(χ2=4.800,P=0.028)。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抑制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治疗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73例重症脑出血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n=77)和EEN组(n=96),入院后12~48 h分别给普通鼻饲饮食和予肠内营养(EN).两组患者于入院第2和第14天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功能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LYM)和细胞因子CD4+、CD8+、CD4+/CD8+值,并且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院14 d后,EEN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各项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第14天对照组TP、Alb、PA和Hb指标较第2天显著降低(P<0.05),EEN组患者的TP、Alb、PA和H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IgA、IgM、CD4+显著升高,LYM和CD4+/CD8+升高,IgG接近术前水平,CD8+降低;EN组患者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免疫功能、身体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应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SEEN)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5月~2019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住院的6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组33例(A组)和早期肠内营养组34例(B组)。A组给予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淋巴细胞(CD3+、CD4+)、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胃肠道不耐受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入院第1天,两组PAB、ALB、CD3+、CD4+、PCT、WBC、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A组PCT、WBC、CRP、TNF-α、IL-6均低于B组,而CD3+、CD4+、PAB、ALB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1天,A组PCT、WBC、CRP、TNF-α、IL-6均低于B组,而CD3+、CD4+、PAB、ALB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胃肠道不耐受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P<0.05)。结论 对MSAP患者行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有助于降低胃肠道不耐受的发生率,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减少住院的天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40~64岁,体质量指数(BMI)20~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20 min、术后12 h静脉注射40 mg注射用帕瑞昔布钠(5 mL生理盐水稀释);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BMI等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等麻醉药物用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围术期临床指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20 min(T0)、手术结束(T1)、术后24 h(T2)和术后48 h(T3)4个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各5 mL。荧光PCR技术检测人类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阳性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免疫细胞CD3+、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BM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七氟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用量,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组内比较,从T0到T3CD3+、CD4+、CD8+、NK细胞占比均逐渐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314.17、737.45、113.87、57.63,P值均<0.05)。T0时,2组患者CD3+、CD4+、CD8+、NK细胞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8、-0.93、-0.49、0.91,P值均>0.05);T1、T2、T3 时,对照组CD3+、CD4+、CD8+、NK细胞占比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时,t=2.47、3.41、2.10、2.11;T2时,t=2.87、3.67、2.17、2.05;T3时,t=3.78、3.77、3.58、2.08;P值均<0.05)。2组患者T0、T1时LUNX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00,P值均>0.05);观察组T2、T3时LUNX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7.18,P值均<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帕瑞昔布钠对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可能会降低患者围术期肿瘤微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早期肠内、肠外两种营养方式对术后机体细胞免疫、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01~12住院收治的60岁以上胃癌患者96例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两组患者术后1dCD3、CD4、CD4/CD8值均较术前1d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8dCD3、CD4、CD8、CD4/CD8均明显比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d与术前1d、术后1dCD3、CD4、CD8、CD4/CD8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1d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术后8d各时段监测肝肾功能中的CB、UCB、ALT、AST、CREAT、BUN各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对肝肾功能的无明显影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耐受性好,简便有效,代谢更符合生理需要,作用优于肠外营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以恢复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13年10月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SAP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肠内营养的启动时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23例)和非早期肠内营养组(NEEN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时、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血白蛋白(BAlb)、C反应蛋白(CRP)、血糖(BG)、血钙(BCA)等各项临床指标,以及ICU留治时间和预后.结果 与入ICU时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改善,在治疗第14天,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入ICU时(P值均<0.05);但各项临床指标在EEN组改善较快,在治疗第7天,APACHEⅡ评分、BG、BCA等指标比较,EEN组均优于NEEN组(P值均<0.05);在治疗第14天,APACHEⅡ评分、BAlb、CRP、BG、BCA等各项临床指标比较,EEN组均优于NEEN组(P值均<0.05).EEN组ICU留治时间[(15.87±2.74)d]短于NEEN组[(19.27 ±3.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 vs13.6%,P=0.958).结论 EEN在SAP治疗中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RFA)治疗特殊或高危部位原发性小肝癌患者术后的免疫状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腺外科60例特殊或高危部位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超声引导下LRFA 32例(LRFA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28例(LH组)。LRFA组男25例、女7例,年龄38~84(61.13±12.30)岁;LH组男23例、女5例,年龄35~80(60.07±12.90)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根治率、免疫状况、术后并发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LRFA组和LH组的手术根治率分别为96.9%(31/32)和100.0%(2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72(46.8±18.5)个月。与LH组相比,LRFA组术后4周、8周CD3+、CD4+、CD8+、CD4+/CD8+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RFA组术后8周外周血CD3+、CD4+、CD8+、CD4+/CD8+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Treg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FA组无瘤生存时间明显长于LH组,两组患者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7%、81.3%、56.3%和82.1%、71.5%、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LRFA可精确定位、动态观察消融过程,拓宽了射频消融的适用范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LRFA已成为特殊或高危部位原发性小肝癌微创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背景:免疫营养可通过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短半衰期蛋白质合成,调节局部及全身细胞因子的产生,维护肠道黏膜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对术后的免疫抑制起正向调节作用。营养治疗能够明显加强肝移植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但对肠内免疫营养在肝移植的应用效果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观察肝移植围手术期进行免疫肠内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应用效果。 方法:将84例肝移植患者按营养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监测移植前、移植后对肝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排斥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免疫肠内营养组移植前1 d的血清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水平均显著高于营养治疗前。移植前1 d免疫肠内营养组CD3+CD4+显著高于普通肠内营养组 (P < 0.05),普通肠内营养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状态比免疫肠内营养组推迟1周,移植后1~  28 d免疫肠内营养组IgA均高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 < 0.05),两组均未增加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证实,疫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肝细胞合成功能及免疫功能均显著优于普通肠内营养治疗,免疫肠内营养对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4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和18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CD3+ CD4+ T、CD3+ CD8+ T 细胞表面PD-1 和PD-L1 以及CD14+单核细胞表面PD-L1 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胃癌患者外周血CD4+ T 和CD8+ T 细胞表面PD-L1 表达无显著差异[(11.1±6.4)% vs (9.8±5.6)%,P =0.453 2;(13.9±12.0)% vs (12.0±7.1)%,P =0.558 9],而CD14+ 单核细胞表面PD-L1 表达水平显著增加[(29.2±16.7)% vs (17.5±9.7)%,P=0.007 3]。但胃癌患者术后CD4+ T 细胞和CD8+ T 细胞表面PD-L1 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15.8±8.2)% vs (11.1±6.4)%,P= 0.001 5;(22.5±13.3)% vs (13.9±12.0)%,P =0.000 2],而术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PD-L1 表达水平并无显著变化[(33.8±17.3)% vs (29.2±16.7)%,P=0.082 8]。同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T 和CD8+T 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25.6±9.9)% vs (26.9±8.9)%,P=0.505 5;(26.5±14.6)% vs (29.9±10.4)%,P=0.118 7]。结论:PD-L1 可作为监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过敏原致敏模式下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为进一步明确不同变应原致敏哮喘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差异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入组374例在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确诊的哮喘患儿,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确定患儿致敏模式,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Tregs(CD4+CD25+FOXP3+)、Th1(CD4+IFN-γ+T)、Th2(CD4+IL-4+T)以及Th17细胞亚群(CD4+IL-17A+T),横断面比较上述免疫学指标在不同致敏模式哮喘患儿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根据SPT检出阳性过敏原数量,将哮喘患儿分为未致敏哮喘组、单一致敏哮喘组及多重致敏哮喘三组。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未致敏哮喘组、单一致敏哮喘组以及多重致敏哮喘三组哮喘患儿的外周血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Th1细胞、Th2细胞、Th1/Th2比值、Tregs、Th17细胞、Tregs/Th17比值等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三组患儿进行两两比较发现,Tregs、Th17细胞以及Tregs/Th17比值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T阳性检出过敏原种类,将入组哮喘患儿致敏谱主要分为尘螨组、霉菌组、动物皮屑组、花粉组及其他组。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尘螨组、霉菌组、动物皮屑组、花粉组以及其他组过敏原致敏患儿的外周血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Th1细胞、Th2细胞、Th1/Th2比值、Tregs、Th17细胞、Tregs/Th17比值等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样地,行两两比较发现,五组患儿的外周血Th1细胞、Th2细胞、Th1/Th2比值、Tregs、Th17细胞以及Tregs/Th17比值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致敏模式的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状态存在差异,因此应注意不同致敏模式的哮喘患儿免疫应答状态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罗米地辛对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取CFSE标记的淋巴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梯度(1、3、5μmol/L)的罗米地辛及CD3/CD28单抗进行淋巴细胞培养,以仅加入CD3/CD28单抗作为阳性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培养72 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以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设定同上,72 h后检测各组中CD4+Foxp3+T细胞与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同时采用ELISA检测培养液中相关细胞因子,如TNF-α、IL-10及TGF-β水平的变化。结果:罗米地辛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D3/CD28单抗诱导的淋巴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增殖(P0.05)。在CD3/CD28单抗存在的条件下,1μmol/L的罗米地辛不能诱导CD4+Foxp3+T细胞的比例上调(P0.05)。但提高罗米地辛的浓度至3μmol/L和5μmol/L后,CD4+Foxp3+T细胞的比例显著提高(P0.05)。随着罗米地辛浓度的增加,TNF-α和IL-10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但各实验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TGF-β在阳性对照组虽稍有升高,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随着罗米地辛浓度的增加,TGF-β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3实验组间及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实验研究显示罗米地辛不仅能够有效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而且一定浓度的罗米地辛可上调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这可能与TGF-β升高有关,而与IL-10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总体积(TTV)及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采用益善生物技术公司使用的"免疫去除结合纳米过滤法"Can PatrolTM行CTCs检测。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收集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肿瘤最大直径及肿瘤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计算出外周血CD4~+/CD8~+比值、NLR及TTV。根据CD4~+/CD8~+平均值及TTV、NLR中位数将CD4+/CD8+比值、TTV和NLR分为高、低2组;根据肝癌第7版TMN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I+II期和III+IV期2组。分别比较CTCs在2组中的差别。结果:高CD4~+/CD8~+比值组外周血CTCs数及间质型CTCs数明显低于低CD4~+/CD8~+比值组(P0.05)。高TTV组外周血的CTCs数、间质型CTCs数及混合型CTCs数明显高于低TTV组(P0.05);肿瘤分期I、II期组外周血的CTCs数、间质型CTCs数及混合型CTCs数明显低于III、IV期组(P0.05)。高NLR组与低NLR组外周血的CTCs数、间质型CTCs数、混合型CTCs数和上皮型CTCs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TCs;外周血CTCs与T细胞免疫、TTV及肿瘤分期有显著相关:T细胞免疫越差、TTV越大及肿瘤分期越晚,外周血的CTCs越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肠内外营养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黑龙江省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0例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 = 15)和对照组(n = 15).创面治疗方案均采取手术清创、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创面基底床准备充分时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实验组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0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歧杆菌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生存数量,测定肠道菌群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测定血浆内毒素。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肠道大肠杆菌、CD8+T 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肠道血浆内毒素、大肠杆菌、CD8+T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中肠道血浆内毒素、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低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P<0.05),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乳酸杆菌含量显著优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结论:双歧杆菌和乌司他丁联合使用疗效显著提高,抑制CLP大鼠的TNF-α、IL-6的表达,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可提高脓毒症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联合西医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末,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心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中医症状、心功能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 T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Heart transplant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end-stage heart failure, but immune rejection that seriously impact therapeutic effacicy is easy to occur after transplantatio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the immune function of rats undergoiong heart transplantation. METHODS:Twenty Lewis rats were enrolled as donors, and 20 Wistar rats as recipients. Heart transplantation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Wistar rats. These 20 model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0 rats in each group. Forty-eight hours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rats in the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were give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suspension (1 mL, 2×108 cells/L) via the tail vein, while ra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normal saline in the same dose. The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interleukin-2, interleukin-10 and percentage of CD4+, CD8+, CD4+/CD8+, CD4+CD25high, CD4+CD25high Foxp3+ T cells in the venous blood were detected in the two groups at 7 days after cell transplantation. Additionally, rat myocardial tissues were taken and observed pathologically. 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survival time of the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nterleukin-2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but the level of interleukin-10 in the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rcentage of CD4+/CD8+, CD4+CD25high, CD4+CD25high Foxp3+ and CD4+ T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 percentage of CD8+ T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P < 0.05).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 small amount of infiltrated lymphocytes in the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with the presence of slight bleeding and edema, and these inflammatory reactions were mild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jection in rats undergoing heart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临床上常以流式细胞检测受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来揭示与排斥或感染相关的关系。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排斥或感染时外周血CD4+及CD8+T细胞(简称CD4和CD8细胞)亚群计数的变化和意义。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肾移植121例受者CD4、CD8细胞数进行检测。根据入院病情将患者分为移植后正常组、急性排斥组、肺部感染组进行观察。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正常患者和急性排斥患者相比,CD4、CD8细胞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CD4、CD8细胞数则均显著低于移植后正常组(P < 0.001)。当感染控制、症状改善时,CD4、CD8细胞数显著升高 (P < 0.001)。说明肾移植后CD4和CD8细胞计数可以作为免疫状态的参考,其对于感染的参考价值大于排斥,动态观察分析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