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胰腺癌中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胰腺导管腺癌,在全世界与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中排第四位,是诊治效果和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1]。早期胰腺癌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较困难且病情发展迅速,当患者出现症状时癌细胞多已累及周围组织和器官,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lypican,GPC)是一种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哺乳动物中有6种GPC。目前发现早期胰腺癌患者中GPC-1高表达,对诊断早期胰腺癌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2]。可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来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并作为免疫治疗中的有效靶点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合相关文献阐述了GPC-1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胰腺癌中的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实体肿瘤。近20年来胰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5年存活率,在各个分期中均提高了近100%[1-2]。但与其他肿瘤相比,胰腺癌的5年存活率仍然是最低的[2]。尽管胰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多个研究报道预测,胰腺癌在2035年将成为肿瘤中排名第2的致死疾病[3]。因此胰腺癌的治疗仍然任重而道远。胰头癌占所有胰腺癌的近90%[4]。直到现在(2019年),手术切除仍然是治愈胰头癌的唯一方法[5]。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综合其他治疗方式,可明显提高胰头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胰十二指  相似文献   

3.
《中华外科杂志》2022,(7):709-712
胰腺癌恶性度高, 进展快,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改善预后和获得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 手术切除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不可切除患者[1], 但临床中能够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病例仅15%~20%[2]。按照2021版NCCN 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3]和《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2021)》[4]要求, 肠系膜上动脉受侵犯周径超过180°属于局部晚期, 不推荐进行手术切除。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及肿瘤治疗的前沿探索, 国外胰腺专科中心在有效新辅助治疗的前提下, 对于一部分同时侵犯肠系膜动、静脉的胰腺癌病例, 进行了联合动、静脉同时切除重建的尝试[5, 6, 7]。我中心自2021年7月以来, 尝试针对肠系膜上动、静脉同时受侵犯的病例施行"全胰腺联合肠系膜上动、静脉切除, 同种异体血管替代重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端端吻合), 脾动脉原位翻转替代肠系膜上动脉重建术"。现将病例资料报告如下。杨尹默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本文报告了3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资料, 患者均接受全胰腺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切除重建。作者详实报告了手术过程, 其中脾动脉原位翻转与肠系膜上动脉...  相似文献   

4.
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过去十年,胰腺癌的诊治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国内不同地区水平参差不齐,其诊治现状依然严峻。2018年,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以期规范和提高中国胰腺癌诊治水平。2020年,专委会结合过去两年的发展现状制定了《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其更新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靶向和免疫治疗取得突破,遗传筛查及基因检测首次全面融入胰腺癌的综合诊治。第8版AJCC-TNM胰腺癌分期系统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在国内多个中心获得验证,并用于临床实践。术前新辅助治疗成为交界可切除和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并逐渐应用于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探查尤为重要。以化疗为基础的系统治疗模式(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入临床研究,并在晚期胰腺癌中证实了维持治疗模式的临床获益性。多学科、多区域协作诊疗模式在国内广泛普及,并贯穿诊疗全程。国内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多中心跨区域合作为胰腺癌新药研发和方案优化提供了适合国人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在新的理念和临床证据支持下,该版指南有望为我国胰腺癌的综合诊治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因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故预后极差[1]。近年来,随着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以外科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理念与技术的迅速发展,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也有一定提升。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及中国抗癌协会胰腺专业委员会在2021年与2020年分别对《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2]及《中国胰腺癌综合治疗指南》[3]进行更新与修订。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正相对于其他腹腔恶性肿瘤,胰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近乎相同~[1]。而且即便在医学科学技术(包括靶向精准治疗)和外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胰腺癌的治愈率也与20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2]。其重要的原因除了胰腺癌常见的易发早期转移、嗜神经性的神经转移、对放射治疗和目前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差等,恐怕还有我们尚未认识的其他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使得胰腺癌的预后难以改善。外科性的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可能治愈  相似文献   

7.
<正>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诊治存在很大挑战的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预后极差。随着对胰腺疾病认识的深入以及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逐渐成为延长胰腺癌病人长期生存的最佳选择[1]。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发布的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是胰腺癌临床诊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并且治疗效果不佳,因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仅约为5%~[1]。目前手术切除是根治胰腺癌的唯一方法,但是只有约15%~20%的初诊患者具有手术治疗的机会~[2],绝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即伴有局部血管浸润甚至远处转移,理论上失去了手术切除的可能,只能进行姑息治疗。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15%~20%[3],术后较高的复发率成为了影响患者生  相似文献   

9.
全球癌症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胰腺癌发病率分别位列所有男性及女性新发肿瘤的第12位及第11位,而死亡病例数则高居第7位[1]。目前,胰腺癌整体5年生存率不足10%,80%~85%的患者初诊时所处疾病已发生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即便是可手术切除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也仅为20%[2]。随着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发展,针对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的晚期胰腺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然而胰腺癌的预后并无明显改善[3]。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北美洲和欧洲 ,胰腺癌分别占因癌症死亡原因的第4位和第 6位[1] ,在我国为前 10位[2 ] 。胰腺癌发病隐匿 ,病程进展快 ,诊断后平均生存时间为 3个月。适合手术治疗者低于 15 % ,术后 5年生存率低于 4 % [3 ] 。现就胰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一、生理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提示 ,5 0岁以上人群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大约是年轻人的 2 0倍。在西方国家 ,胰腺癌患者就诊时的年龄多为 6 5~ 70岁 ,而已经患有慢性胰腺炎的患者 ,发病年龄可提前 10~ 2 0年。在东亚 ,一组资料显示中国人胰腺癌发病年龄在 (5 5 7± 11 5 )岁 ,日本…  相似文献   

11.
<正>1935年Jaffe[1]对骨样骨瘤进行了最早的报道,这是一类良性成骨性肿瘤,病变由中心瘤巢及周围硬化骨组成,瘤巢直径通常小于15mm[2]。发病年龄多在5~25岁,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3∶1。仅有10%~20%的病变位于脊柱,多位于胸腰椎,上颈椎病例少见,在诊治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3~5]。我院收治1例成人枢椎骨样骨瘤患者,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保守治疗,整体疗效满意,报告如下。患者女,22岁,学生。主诉"颈痛伴斜颈1年"于2011年2月18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病,夜间或晨起时颈  相似文献   

12.
正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在欧美国家,每年因胰腺癌死亡的人数位居肿瘤相关死亡人数的第4~5位[1-2]。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近4倍,其在癌症相关死因中占比增加了近3倍,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胰腺癌最有效的手段,在一项对日本30年胰腺癌患者的调查报告中,手术切除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0.3%,而非手术治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仅为3.1%[4]。深入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自2004年11月~2010年08月间的26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其中A组(观察组):12例患者,对症保守治疗,定期复查随访;B组(治疗组):2例颈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行放射治疗;10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行椎体成形术;2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行手术治疗。[结果]A组随访8~32个月,症状缓解,未见明显影像学改变;B组随访3~73个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的椎体血管瘤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MRI是诊断椎体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3):2198-2200
[目的]总结甲下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分析甲下黑色素瘤的误诊原因,探索其早期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甲下黑色素瘤患者,观察其术后疗效,分析其病因及治疗经过,总结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跟踪随访7个月~2年4个月。4例患者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提示:S-100(+),HMB45(+)。1例患者于术后发生全身多处转移,仍在化疗中。其他3例患者均无复发及肿瘤转移。[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甲下黑色素瘤的主要手段,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能力及其敏感性有助于早期诊治,才能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胰腺癌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半数以上患者初诊时已合并远处转移,其中以肝脏转移最为常见。胰腺癌肝转移(pancreat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PCLM)患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不足6个月[1-2]。并肝脏转移被视为胰腺癌手术的相对禁忌证,推荐进行系统化疗。近年来化疗药物及方案较吉西他滨单药均有所进步,但仍未能显著提高PCLM患者长期生存期[3]。作为最具治愈潜能和提高远期生存的治疗手段,外科手术在PCLM患者中的探索和尝试一直没有停止。转移灶的根治性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肠道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以及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等消化系转移癌的有效治疗手段[4],但目前PCLM的外科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经过严格挑选的PCLM患者可能通过外科手术获益。因此,进一步探索PCLM的外科治疗策略,改善其预后成为胰腺癌诊疗中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4):2292-2294
[目的]比较关节镜手术与中医针灸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诊治的36例冻结肩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关节镜组13例,采用关节镜手术;针灸组23例,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及恢复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随访12~24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治疗肩关节疼痛及功能均改善;关节镜组活动度优于针灸组,经治疗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较针灸组花费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较针灸组恢复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松解和针灸疗法均是治疗冻结肩的有效方法,短期疗效显著。针灸相对便宜,而关节腔清理术可以更好、更快地改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总体5年生存率6%~([1])。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手段,可显著提高病人生存率~([2])。因此,早期发现胰腺癌对于手术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胰腺成像技术主要有超声、CT、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和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其中,EUS及相关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日趋成熟。本文综述EUS及其相关技术在胰腺癌诊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服通淋散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100例BPH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通淋散,对照组口服盐酸特拉唑嗪,治疗3个月后观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 L)、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48.19±10.85)岁vs(48.27±11.87)岁]、治疗前IPSS评分[(22.24±7.33)分vs(21.40±8.24)分]、Qo L评分[4(2~6)分vs 4(2~6)分]、前列腺长度[45(30~65)mm vs 45(39~65)mm]与宽度[35(21~54)mm vs 36(26~57)mm]及残余尿量[10(5~100)ml vs 10(10~100)ml]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PSS评分[(11.60±6.49)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15.38±7.34)分]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8);Qo L评分[对照组(3(1~6)分,治疗组(2(0~5)分]亦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列腺长度[47(38~67)mm vs 47.5(38~67)mm]与宽度[36(26~57)mm vs 36.5(31~57)mm]及残余尿量[10(8~100)ml vs 10(8~70)ml]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尼莫地平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患者显效率(40%)明显高于对照组(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3)。结论:通淋散在治疗BPH方面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因BPH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症状,进而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并可恢复老年人的前列腺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3):2134-2138
[目的]评估3D-MRI技术在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36例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4例,女22例;年龄45~74岁,平均61岁。其中传统影像学检查显示压迫不明显但临床表现典型17例、传统影像学检查显示压迫明显但临床表现不典型7例、传统影像学上多节段表现异常而不能确定责任节段12例。病程1~31个月,平均14.4个月。采用传统MRI、神经根封闭、3D-MRI和磁共振水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明确诊断后12例年轻患者接受经皮脊柱内窥镜椎板间开窗入路微创治疗,24例老年患者则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传统MRI发现责任节段病7例,3D-MRI发现33例,神经根封闭发现35例(P0.001)。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除2例开放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再次出现腰痛,行保守治疗后缓解。末次随访VAS与ODI指数较术前评分明显改善(P0.01)。术后1年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94.4%(34/36)。[结论]3D-MRI技术在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减少腰椎失败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胰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实体肿瘤.直到现在,胰腺癌的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8%[1].有研究[2]预测,胰腺癌在2030年将成为肿瘤中排名第2位的致死疾病.因此,探索和优化胰腺癌的治疗方案、提高胰腺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迫在眉睫.过去20年,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化疗方案的改进,胰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