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且常累及肾脏[1]。关节滑液尿酸盐晶体的检出或痛风石的出现为确诊的依据。随着饮食结构和环境因素的改变、经济的发展及人类寿命的延长,痛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2,3]。临床治疗痛风需要达到两个目的:及时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长期治疗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及痛风急性复发,促进痛风石的吸收[4]。下面简述痛风的防治。1急性痛风性关节…  相似文献   

2.
痛风的治疗现状及预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以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失常所致血尿酸增高,并伴有结缔组织内尿酸钠结晶沉着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炎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并可出现关节致残及肾功能不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宋薇 《江西医药》2013,48(5):459-462
<正>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及关节畸形,引起间质性肾炎及尿酸肾结石。引起痛风的主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ecemia,HUM),然而痛风的患病率远低于高尿酸  相似文献   

4.
痛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晶体沉积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反复发作的急性特征性关节炎、痛风石(tophi)形成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发生慢性尿酸盐肾  相似文献   

5.
张巍 《家庭用药》2008,(7):27-27
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只要不实质性影响肾功能。一般对寿命无大影响。无症状之高尿酸血症应查找原因。排除继发性因素。若饮食疗法无法有效降低尿酸。则应使用降尿酸药物.以避免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石形成,同时也可防止肾间质损害。如果服用降尿酸药物一段时间之后。因痛风不再发作而停药。血中尿酸不久后会再度升高,通常痛风也会不定时再度发作。  相似文献   

6.
刘玉琳 《河北医药》2011,33(5):774-775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病,可表现为急性复发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红,肿,热,痛,且痛疼难忍,因此消除关节炎的症状是缓解急性发作的主要目的.笔者就2009至2010年对青鹏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熠  徐玲玲 《中国药房》2010,(23):2195-2197
<正>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类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  相似文献   

8.
<正>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疾病。日常餐饮不当,存在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嗜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热能高而且长期嗜酒饮食习惯而发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动脉硬化、冠心病。尿酸是机体含氮的代谢产物,与尿素氮、肌酐一起从肾脏排出体外,当肾功能损害造成肾小管排泄尿酸盐障碍,产生高尿酸血症导致反复发作,最终引发形成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甚则累及关节导致畸形、累及肾脏而形成慢性间质性肾  相似文献   

9.
朱国旺 《首都医药》2001,8(2):67-67
痛风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浓度增高,尿酸结晶沉积到软组织所致急性或慢性病变,较多表现的是反复发作的关节炎或肾病变。尿酸盐结晶沉积,成为结节状皮下硬结称为痛风石;痛风晚期可引起肾阻塞、间质纤维化,约1/4以上痛风患者死于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2)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痛风立克、痛风宁、痛风平、易达通)主要在痛风发作间期和慢性期使用,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对其他排尿酸药过敏或无效,以及不宜使用排尿酸药物(如有肾功能不全)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患者,以控制高尿酸血症。本药也可与其他排尿酸药合用,以加强疗效,特别适用于痛风石严重而肾功能尚好的患者。本药的作用原理主要为抑制尿酸生成,使尿酸生成减少使血中及尿中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故在  相似文献   

11.
<正>痛风的罪魁祸首为嘌呤及尿酸代谢障碍,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和痛风石引起的慢性关节炎。而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肾脏损害远远没有引起痛风患者的重视,因此导致的尿毒症正在逐年增加。痛风肾损害主要表现为痛风性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路结石。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并引起炎症反应,或尿酸结晶沉积引起尿路阻塞。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一组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为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伴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患者对痛风的发病和治疗缺乏认识,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火箭军总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邵伟庆说,痛风慢性期,许多患者会遵医嘱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等和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呤醇等。有些患者认为,痛风发作是因为平时控制得不好,于是在发作期擅自加大药量。殊不知,这会让体内  相似文献   

14.
张健 《河北医药》2011,33(24):3759-3760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  相似文献   

15.
痛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严重者致关节畸形、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肾功能不全。痛风的药物治疗应按临床期分进行,遵循个体化原则。本文对痛风药物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促进临床正确合理用药。1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进展痛风急性发作时不一定血尿酸升高,为避免血尿酸水平波动过大,正使用降尿酸药物者不要停用,未使用降尿酸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从脾论治间歇期与慢性期痛风的治疗。方法选择2017年1~9月期间我院门诊或住院的慢性复发性痛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健脾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尿酸浓度为(479.6±85.12)μmol/L,治疗后尿酸浓度为(407.6±65.36)μmol/L。观察组治疗前尿酸浓度为(485.2±83.70)μmol/L,治疗后尿酸浓度为(329.2±65.3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对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降尿酸效果,在预防和治疗痛风反复发作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痛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痛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肾脏损害。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先天遗传因素所致尿酸生成增加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痛风,称为原发性痛风。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血尿酸增高直接相关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和(或)肾功能衰竭。随着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愈趋于年轻化。痛风患者急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医学研究方向,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在简述系统评价操作步骤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系统评价在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中的应用,发现系统评价在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为痛风的治疗研究提供相关线索、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反复发作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石形成等。如未经规范治疗,最终可发展为痛风性肾病。该病为常见病,多为中老年患者,关于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痛风的文献多为个案。本研究对既往国内病例报道及我院收治10例儿童及青少年痛风进行汇总分析。1对象和方法以"儿童和痛风"或"青少年和痛风"或"青年和痛风"为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痛风的药疗与食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一种因长期嘌呤代谢紊乱 ,血中尿酸增高而引起的组织损伤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近 10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目前已是我国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性别差异也缩小。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 (>0 .4 2mmol·L- 1) ,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痛风结石形成 ,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1] 。痛风的正确诊断、误诊报道较多 ,药物治疗和饮食疗法报道较少 ,本文简介痛风的药物和饮食治疗。1 药物治疗痛风的药物治疗原则是急性期以止痛为主 ,慢性期以抑制尿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