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饮食养生     
刘国升  豆绘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29-1129
"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命活动、生活质量与饮食息息相关.然而病从口入,饮食不当又能够引起许多疾病.所以,合理的饮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历代中医学家对饮食养生都十分重视,其主要内容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现在医学家和营养学家对饮食和健康之间关系最大的分歧之一是吃"荤"对人类寿命的影响如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养生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人们平时观念中,食荤易得心脑血管等疾病,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病诱发的罪魁祸首。所以现代人谈"荤"色变。其实,只要科学合理地食荤,不但不影响健康,而且还能健康养生,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3.
《长寿》1998,(11)
饮食得当能养生治病,饮食失调亦能伤身致病。张仲景说:“若得相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强调合理配膳,讲究烹饪,食饮相宜,调养脾胃,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养生长寿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博食。就是对一切食物原料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饮食调护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的护理手段之一。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就有“饮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之说。而肺结核病人在治疗的基础上饮食调护就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胃气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养生非常重要。脾胃养生主要在于四个方面:饮食养生、药物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要注意各类食物合理搭配,不单一,不偏食,不挑食。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饮食清  相似文献   

6.
如今,人们普遍忽视了进食后的养生保健,从而影响了饮食的效果,甚至危害健康。现介绍几则古人的饭后养生法:食后手摩腹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  相似文献   

7.
您知道四季轮回与人体之间潜藏的关联吗,您知道如何饮食才能真正养生吗,著名中医学家樊正伦教授为您打开中华医学经典的大门,破译先人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8.
修养与养生     
安度晚年,欢度余生,是老年人的普遍愿望。要达到这个目的,固然需要社会提供保障,家庭给予扶养,而老年人自己也必须慎于修养。我国古代医学家一再强调养生必须与养德结合。王文禄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也强调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为什么养生必须结合养德  相似文献   

9.
倪合一 《现代养生》2007,(12):44-44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王文禄在《医光》中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相似文献   

10.
春天气候逐渐转暖,万物复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应注意保健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自然界四季变化,对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影响,而提出的养生原则。  相似文献   

11.
林之详 《长寿》2012,(1):16
注重养生的人都知道,东汉医圣张仲景著有名典《伤寒论》。为什么张仲景要以"寒"来立论?研究者认为,就是因为张仲景考虑到了生命的根本是阳,强调伤寒实际上是强调阳气。因为阳损了,人就亡了。"阳气"者何?它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  相似文献   

12.
乐可养生     
正进入老年期,养生的话题十分热络。什么运动养生、保健养生、食疗养生不一而足,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一项重要的养生即"精神养生"。精神养生又谓养心,那么,怎样养心呢?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过:"唯乐可养生,欲乐者莫如为善。唯福可保生,祈福者切勿欺天。"乐可养生又导出一个重要的话题,即"乐"必须由"行善"而得到。清代养生家石天基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  相似文献   

13.
周贻谋 《长寿》2007,(1):44
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所撰写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也是古代一部重要的食疗和药膳专书。书中许多内容对今人的饮食养生特别是食疗食补等,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因而有详细加以介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正>淡味,中药学称其为一种味型,与辛、甘、苦、酸、涩、咸并列,就饮食养生来说,淡味则是由"淡"的本义发展而形成的饮食类型。淡味养生,是人们在饱尝厚味腻食之害后,出于对浓厚之味的厌恶而加以肯定的。其实,古往今来对于淡味益于养生的观念,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早已取得了共识。周秦以后,人们就对浓厚烈味的饮食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受到了庄子"返璞归真"、"恬淡虚无"哲学思想的一定影响。到了晋唐时期,养生学家就已明确提出淡味饮食养生说。唐代药学家孙思邈还曾提出:每学淡食,不欲脯肉盈盆、五味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两三千年前,《黄帝内经》就主张:“饮食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寿;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可见,古人很早就发现节制饮食可以抗衰老、延寿命,经常饱食则使人早衰,对人体有害。  相似文献   

16.
衰老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衰老可以延缓。怎样推迟衰老和延长寿命是人类千古以来的愿望,“养生学”于是应运而生。随着人口渐趋老龄化,对老年养生的研究,也就日益成为热门课题。各种各样的养生学说、养生方法不断面世,令人眼花缭乱,但归根结底,养生还得从最基本的饮食问题入手。  人类的生存繁衍,总离不开食物,老年人由于身体脏器功能的退行性变化,更需要适时补充营养与热能。因此,以“食”养生就格外重要。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言:“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高度概括了食物对人体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他指出“食物排…  相似文献   

17.
《长寿》1997,(9)
老年人由于身体脏器功能的通行性变化,需要适时补充营养与热能。那么,以“食”养生就格外重要了。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讲:“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概括了食物对人体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健壮,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又会导致疾病和早衰。老  相似文献   

18.
养生重淡味     
程艳 《健康天地》2011,(6):45-45
<正>淡味,中药学称其为一种味型,与辛、甘、苦、酸、涩、咸并列,就饮食养生来说,淡味则是由"淡"的本义发展而形成的饮食类型。淡味养生,是人们在饱尝厚味腻食之害后,出于对浓厚之味的厌恶而加以肯定的。其实,古往今来对于淡味益于养生的观念,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早已取得了共识。周秦以后,人们就对浓厚烈味的饮食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受到了庄子"返璞归真"、"恬淡虚无"哲学思想的一定影响。清代美  相似文献   

19.
吃是人的第一需要。人们辛勤劳动后以享受美味、满足食欲为乐,加上人在吃肉和油炸食品时有快感,使得许多人爱吃饱,体内热量过剩。人们面对佳肴控制不住食量,使许多人在解决温饱之后,逐渐患上高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糖尿病、痛风、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和肥胖等"富贵病"。原因是他们不深知食物与疾病的关系,长期吃得多,动得少,因食而病。我国古代医学家曾告诫人们:饱生众疾,并发现"丰年多病,饥年少疾"的规律。1500年前,南梁·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说:"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为益亦多,为患亦切。"  相似文献   

20.
夏季气候炎热温度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如果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能注意养生之道,则对健身防病、延年益寿大有裨益。夏季养生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调饮食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正要》中指出:“夏不食心”,认为夏季心气旺盛,不宜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