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佟彤 《家庭医药》2014,(8):35-35
脾为后天之本,养脾就是养元气。养生要注意脾的喜恶,它尤其怕湿、热、寒、甜、撑这五大“敌人”。 湿邪属于阴邪,性质重浊而黏腻。脾是气血生化之源,需要升腾,湿邪就相当于“拖后腿”的,会妨碍脾的运化。湿邪困脾常会出现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 湿邪很少单兵作战,常常和热、寒这两个坏人结成联盟来破坏脾的健康。比如,当湿热内蕴于脾,“中招”的人就会出现腹胀、发热、身重、大便不爽等表现,严重时还会面目发黄、皮肤发痒、舌红苔黄。  相似文献   

2.
正人都有不爱动的时候:出门就想坐车,看见楼梯就发愁,吃完饭不愿意动弹,甚至连话都懒得说,总体精神面貌发蔫不活跃。其实,出现这些情况未必是天生就懒,也有可能是体内有湿邪困阻。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它的特点是缓滞、黏腻,让人气机不顺畅,处处形成羁绊,干什么事都容易拖后腿。而人体内的阳气又有一种开拓性,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阳气打先锋,这样一个想开拓,一个羁绊它,就产生了矛盾。因此,一般被湿邪困住的患者,阳气都不会太旺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学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16-1016
高脂血症的病因,中医认为与胃的受钠、脾的运化、肺的输布、肝胆的疏泄、大肠的传导、肾的主水及三焦的气化功能失调有关,其中与脾、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失常,易致湿浊内生,化为痰浊阻遏经络。情志影响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司,湿浊化痰、蕴热,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发病。故中医认为高脂血症是因痰  相似文献   

4.
正春天,一个充满"湿意"的季节。不少人觉得头身困重、四肢乏力、肌肉酸胀,舌苔也变得又厚又腻,其实,这是典型的湿气困顿的表现。那么,该如何将身体里面的湿邪驱走呢?春湿困脾阳根据《黄帝内经》论述,湿邪为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淋雨涉水,居住潮湿等外界湿邪侵入人体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头胀脑重、肢体浮肿、身重疼痛等,多属肌表经络之病;而内湿则是一种内在的病理产物,指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导致体  相似文献   

5.
湿阻单独作为一种疾病,尚未在《中医内科学》教材中提出诊治方法。其实,湿阻所导致的疾病在临床中常常见到。湿性黏滞、重浊,易阻滞气机,湿阻是指湿邪阻滞脾胃,以全身重着、倦怠、胸闷痞闷、腹胀纳呆、口黏、苔腻为主要临床病证,湿阻病以胃肠疾病多见。导致湿阻病的病机主要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亦有外湿过盛、情志不遂、肝脾失和、脾肾阳虚等,湿阻病辨治分为以下7型。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药腹泻经皮治疗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芹  白兰  孙梅 《北方药学》2010,7(5):45-45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多因感受时邪,饮食失调,脏腑虚弱等所致,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糖薄,完谷不化或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脾胃。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外邪侵脾,运化失司,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故泄泻发生,湿邪最易困脾,脾为主胀,湿为主阴,故健脾燥湿为治疗泄泻之根本。  相似文献   

7.
<正>《黄帝内经》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即说,人们暑热汗出,或劳作汗出,阳气内盛,热盛蒸液,如果此时遇到湿邪,如汗出未尽,就去洗冷水澡,或冒雨淋水,由于水湿病邪有郁阻阳气的致病特性,因此湿邪阻遏阳气,阳气郁结于皮肤腠理,甚至阳气郁结化热、化火,即会发生"痤""疿"等皮肤病症。因此,盛夏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当脾阳不振或脾气虚,脾的运化失职,水湿易集聚而导致脾虚湿盛,进而引起诸多病证。反之,湿盛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导致脾虚而发生疾病。下面介绍几款有助健脾(胃)化湿之食疗方。1.杏仁五味蒸乌鸡用料及做法:甜杏仁、五味子各10克,白萝卜500克,乌骨鸡1只(净重约750克)。乌鸡去毛除内脏洗净,将杏仁、五味子放入纱布袋内,浸湿后与切成块的萝卜填入鸡腹内,放入  相似文献   

9.
温阳蠲饮法是指素有内饮又兼外感伤寒者,以化饮解表小青龙汤主之;脾不制水而上逆者,以苓桂术甘汤温脾化饮;肾阳虚而水泛者,温肾化饮以真武汤主之。合称温阳蠲饮法。因水饮停积与肺脾肾有关,又水饮为阴邪,从阳则化,从阴则聚故当以温药和之。其立法依据是①根据寒邪的性质与主病: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又主凝滞,主痛主收引。寒着肌表,卫阳郁闭而恶寒故用辛温散寒法。②根据阳气的功用:《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折寿而  相似文献   

10.
正夏季高温酷暑,阳气亢盛,极易造成机体津液损伤,使人口干舌燥,不思饮食。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6种外感病邪)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比如,湿邪可能引起身体沉重、疼痛,尤其是关节伸缩不顺,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且与脾、肾有密切关系。中学认为,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表,卫外,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久则肺虚。肺病及脾,脾失健运,不能输布水谷精微,酿湿生痰,壅塞肺气,肺脾两虚。肺病日久亏损。肾精,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则气促。阳虚不运则气不化水,水饮内停,致肺脾肾阳气衰微,此外痰浊内蕴化热,痰热壅肺,肺热内郁,清肃失司,肺气上逆。肺主气,脾主运化,肺气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充养。若脾失健运,酿湿成痰,上渍于肺,壅塞肺气,影响气机出入,逐为咳嗽。此即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相似文献   

12.
孙茜 《家庭医药》2020,(2):31-31
无缘无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精神萎靡不振、贪睡、手脚无力、舌苔白腻等现象,可能是湿邪侵体引起的。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多因天气潮湿、淋雨涉水所致;内湿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嗜食肥甘厚腻,过食生冷,造成脾失健运,湿自内生。而湿气的根源在脾,对于脾生湿、脾困湿的病症,一般健脾与利湿同治。若被湿气缠身,可以试试以下方法——一泡中医认为,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越有必要。热水泡脚可刺激胃经、膀胱经等足部的6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指南》2005,(6):104-105
风为六气之一,其性为善行而数变之阳邪;湿亦为六气之一,其性属重浊有质之阴邪。所谓六气者,乃天地间之风、寒、暑、湿、躁、火六气,其气各随时令盛衰,若遇人体虚弱,正气不足之时,亦各会侵入致病,也有两气三气结合侵入人体致病者,不胜枚举,尤其风湿二气之合病,更比比皆是,即今所说之各种风湿痛、风湿关节炎、风湿筋骨肌肉、神经痛、风湿心脏病、痛风等,莫不与风湿有关,盖此二气侵入人体,互相结合为患,风邪易走窜,湿邪易滞者,均能妨碍气血之运行,而致病痛。  相似文献   

14.
正中医认为,暑多加湿,湿邪在夏季最为常见。湿又分为"内湿"与"外湿"。"内湿"主要与人体的脾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正常食物进到胃里消化再通过脾被人体吸收,如果脾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就会使人体产生湿气。另外,中医将一年分为五季,在夏季后还有长夏季节,长夏季节除了天气炎热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湿气偏重,就像我们常见的"桑拿天",总感觉空气里弥漫着湿气。这是"外湿"。人体感受到内外湿邪的侵袭后,会觉得特别  相似文献   

15.
林家坤 《江西医药》2023,(3):385-389
本章节摘录《阳气大论》54-59节内容,继上节内容继续讲述六淫之暑邪、湿邪、燥邪、火邪以及七情损伤人体阳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夏天,一个热字折磨多少人。经过春天的三个月,自然界的阳气已渐达洪盛的境地,一方面天阳下逼,另一方面地热上腾,天地之气得以交合。自然界的植物顺应这一变化,变得更加蕃茂,因此才有"蕃秀"、"华实"之说。人体也应顺应天地的气机,以令阳气升发。炎炎的夏天,除了让人难耐的暑热外,湿邪也让人不得不防。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与热邪合并则成湿热,这就像夏天的“桑拿天”,不光热还蒸得人难受,让人喘不过气来。湿邪与寒邪合并则成寒湿,与风邪合并则成风湿。祛风很容易,但若发展成风湿那就难办了,一时半会好不了。  相似文献   

17.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湿邪作为脾胃病的重要病因,治疗当以祛湿为中心,祛湿健脾、调畅气机为其治疗大法,并提出在治疗的同时要把握得当,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肝脾二脏功能失调在小儿紫癜性肾炎中后期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肝失疏泄、脾不运化、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均影响气血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促进形成新的病理产物"湿邪",加重本已形成的"瘀血",表现出肝郁脾虚夹瘀、夹湿的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认为,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自然界的变化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本身体内有湿,或者脾的运化功能不好,再赶上自然界的暑湿季节,尤其是阴雨天气,这时体内和体外的湿邪可以相和,所以春夏季节的湿邪就会更多。大家一定要注重"排湿"。湿气分湿热和寒湿那么,湿气是怎么产生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孔炳耀副教授介绍,湿气分内湿和外湿,地域、季节、气候环境等都是  相似文献   

20.
晨泄从肝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晨泄又名五更泄、鸡鸣泄、肾泄。临床以脾肾阳虚多见,一般采用四神丸治疗,但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一部分病人采用从肝论治,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如下。1 分型1.1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型 肝主疏泄,其性条达,调畅气机。其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正常和调。肝郁则枢机不利,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阳气内郁不能外达。黎明之时阴气盛极而阳气内阻不能及时到达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