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28岁.因"发现左侧腹腔巨大包块2周"入院.查体: 腹部无明显膨隆,左侧腹肌较右侧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左侧腹部叩诊为浊音,右侧为鼓音,浊音范围上界至左侧肋弓,右侧至前正中线,下界至耻骨联合区,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6岁.因"发现盆腔包块2年,腹痛3个月,加重3 d"入院.查体:T 36.7℃、P 72次/min、R 20次/min、BP 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炳贤  李红浪 《腹部外科》2002,15(2):128-128
患者 :女 ,5 7岁。因体检时彩色超声检查发现胰头部囊性肿块 ,后行CT复查诊断胰头囊肿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 ,否认任何与本病有关的症状。体检 :一般状况良好。腹部平坦 ,无胃肠形和蠕动波 ,未触及肝、脾及肿块 ,上腹正中有轻微压痛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彩色超声 :胰头部位 (胆囊内下方 ,脊柱右侧、肾脏前方 )探及一形态欠规则 ,大小约 10 .4cm× 7.8cm的囊性肿块 ,内可见光带分隔 ,分隔上可见钙化强回声。声像图诊断 :胰头囊肿。CT :胰头部见一大小约 10 .8cm× 8.2cm低密度囊性块影 ,边缘清楚 ,下腔静脉受压变扁 …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2005年6月收治1例右肾萎缩并积水、左肾积水、腹膜后巨大囊性肿块的病人,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状淋巴管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性,24岁。因右侧季肋区外伤后22个月,局部出现可复性肿物10个月到邯郸市肥乡区中心医院就诊,门诊以"外伤性腹壁疝"于2016年5月2日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2个月被人用匕首刺至右季肋区,当时感受伤处剧痛,并发现受伤处出血,急诊到某医院行清创缝合术,术后7d拆线,伤口愈合好,无不适。10个月前发现右季肋区出现一肿物,用力时出现,平卧时消失。不伴有咳嗽、发热及腹部不适等,饮食及大小便正常,肿物逐渐增大,但仍无不适感,能还纳。  相似文献   

6.
7.
右上纵隔巨大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人男,40岁。咳嗽1周。查体气管明显左移,右上肺呼吸音低。胸部X线及CT示右上纵隔球形囊状肿物,直径约12cm,气管重度受压,初步诊断为右上纵隔占位性病变。于2004年4月在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术中探查肿物中等硬,张力大,活动差,位于食管、气管右前方,上腔静脉左后方.心脏上方。用注射器穿刺囊肿抽得600ml淡黑色液体,无嗅,囊肿萎陷后,钝锐性分离,完整切除囊肿;结扎肺大施。  相似文献   

8.
正淋巴管瘤是一种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的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头颈部,其次为腋窝,腹部淋巴管瘤少见~([1])。囊性淋巴管瘤是淋巴管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于腹膜后的囊性淋巴管瘤极少见。1一般资料患者男,21岁。因"体检发现腹腔肿物4 d"入院。专科查体:腹部略膨隆,未触及明显包块,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正常。各项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腹部超声:右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28岁,因左侧腰背部酸痛3月余入院。病程中无放射痛,无发热、乏力、纳差等。体检无血压升高、无贫血、黄疸,腹平软,未及明显肿块,无压痛,无肾区叩击痛;各项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肿瘤标志物均正  相似文献   

10.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是淋巴系统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儿童[1]。淋巴管瘤好发于颈部,腹膜后淋巴管瘤罕见,约占所有淋巴管瘤的1%[2]。该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般无症状,也可导致出血、肠梗阻等[3-4]。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成人腹膜后巨大淋巴管瘤病人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体检发现食管下段占位1个月余入院。无进食梗阻、反酸、烧心、呕吐。超声内镜示:食管距门齿33~36 cm齿状线上缘,见一马蹄状隆起,表面光滑,中央无溃疡形成,无黏膜桥形成,内镜腔内分型C3/5,活动度:Ⅱ度。超声见:病灶呈不规则形,向腔内突出,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起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造影示:食管下段(约T10-12椎体水平)管壁僵硬,管腔不均匀性狭窄,  相似文献   

12.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因"无明显诱因下腹部间断性隐痛2个月余、加重伴大便色黑20 d"到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新生物(结肠癌?)、结肠多发性息肉后,入笔者所在医院诊治。入院后行CT检查提示结肠占位性病变。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示:横结肠距肛门约80 cm处见黏膜呈环形增生、隆起,突入肠腔,表面溃烂,侵及肠管近1圈,肠管狭窄,肠镜不能通过;降结肠距肛门约40 cm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交界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接受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术治疗的55例食管胃交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Siewert Ⅱ型者36例,Siewert Ⅲ型者19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35例,全胃切除术20例;行D2淋巴结清扫53例,姑息性切除2例;行下纵隔食管旁淋巴结清扫或活检33例.5例患者中转开腹,其余5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36.2±35.5) min,出血量(60.6±33.9) ml,清扫淋巴结(21.2±10.4)枚,食管切缘距肿瘤近端平均(3.5±0.7) cm.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狭窄或瘘发生.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过程中11例患者出现胸膜破裂,其中6例于术中及时修补,4例于手术结束前修补,1例于术后行胸腔穿刺,均顺利恢复.术后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 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治疗食管胃交界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交界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接受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术治疗的55例食管胃交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Siewert Ⅱ型者36例,Siewert Ⅲ型者19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35例,全胃切除术20例;行D2淋巴结清扫53例,姑息性切除2例;行下纵隔食管旁淋巴结清扫或活检33例.5例患者中转开腹,其余5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36.2±35.5) min,出血量(60.6±33.9) ml,清扫淋巴结(21.2±10.4)枚,食管切缘距肿瘤近端平均(3.5±0.7) cm.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狭窄或瘘发生.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过程中11例患者出现胸膜破裂,其中6例于术中及时修补,4例于手术结束前修补,1例于术后行胸腔穿刺,均顺利恢复.术后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 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治疗食管胃交界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5月我科收治右侧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女,61岁,因"查体发现右肾囊肿1周"入院。患者1周前于当地医院行彩超检查时发现"右肾囊肿",平素身体健康,无腰背部疼痛不适,无发热,无尿急、尿频、尿痛及明显肉眼血尿,无厌食油腻等不适。入我科后于我院行彩超检查示:肝脏与右肾之间囊性占位,直径约5.0cm×4.0cm。行强化CT示:肝脏与右肾之间囊性占位,强化后无造影剂充盈。请我院普外科会诊,认为淋巴囊肿可能性大,囊肿较大,对肝脏及右肾有压迫症状,具有明确的手术指征。遂充分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右腹膜后囊肿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腹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此罕见肝脏肿瘤的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探索本疾病的规范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1例采用解剖性肝段切除的肝脏淋巴管瘤的术前临床资料,术后免疫组化标记物Ki67、CD31、CD34、CK19等评判此例肿瘤良恶性,术后复查血清学标记物、肝脏彩超、CT、MRI等评估患者的预后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此例患者入院血常规、生化检查及肿瘤学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无乙肝病史,术前诊断为肝S6段囊腺瘤,采用肝S6段肝肿瘤切除+胆囊切除术,术后免疫组化显示CK(-),CD34(+),CD31(+),Ki67(<1%),考虑为淋巴管瘤可能性大;术后快速康复,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截止2022.3.17,规律随访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此例肝淋巴管瘤为良性肿瘤,整个肝段切除为治疗有效手段,近期预后良好,患者的中远期疗效需增加样本量并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7.
乔祖俊  郭喜林 《腹部外科》1997,10(5):206-206
腹膜后淋巴管瘤临床上极少见。我院自1975年至1996年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者11例。该病男性多于女性,以中、上腹部多发。患者常以“腹部肿块”而就诊。术前确诊困难,手术是最理想治疗方法。本组均一期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4岁,因发现腹部包块3年、逐渐长大遂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入院前3年出现轻度脐周疼痛,并发现脐右侧包块,以后逐渐增大,无便秘、腹泻,无腰痛.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3岁.既往健康,近日胸闷、气短.X线胸透见左侧胸腔内占位.查体除腹部扪及包块,余未见异常.MRI(图1~3)示左侧胸腔内可见囊性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晰,心脏及大血管受压右移并变形,病灶与纵隔呈宽基底相连,左肺受压萎缩.右侧肺组织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2009年9月在全麻下行左侧胸腔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病人 男,26岁。胸闷、气促1个月。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明显右侧移位,左胸触及语颤消失.叩诊呈实音,未闻及呼吸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尖搏动右移至剑突附近.未闻及杂音。X线胸片示左胸腔巨大占位病变,气管及纵隔均明显右移。CT示左侧胸腔内巨大占位病变,其内为不均匀液性回声,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图1).肺包虫试验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