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盐酸帕洛诺司琼和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骨肿瘤化疗所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49例骨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第1、3天化疗前30 min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0. 25 mg,联合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化疗前30 min和化疗后1 h使用甲氧氯普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侧5 mg)。比较两组化疗后止吐效果、恶心改善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急性期呕吐控制总有效率和恶心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两组延迟期和全期呕吐控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全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足三里穴位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治疗急性期恶心呕吐优于单用盐酸帕洛诺司琼,但对延迟期和全期恶心、呕吐的治疗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洛诺司琼对剖宫产病人围术期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分为帕洛诺司琼组(帕洛诺司琼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组40例。记录患者术中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以及胎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帕洛诺司琼组术中寒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胎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可以安全及有效地降低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术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引起恶心呕吐副作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施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患者60例,PCEA采用吗啡6 mg+0.125%布比卡因混合液(100 mL)。将患者分为盐酸帕洛诺司琼组,氟哌啶组和对照组(每20例),在术前静脉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0.25 mg,氟哌啶2.5 mg和生理盐水100 mL。术后记录使用PCEA镇痛期间的恶心例数及其严重程度;呕吐例数及次数;出现呕吐后给予胃复安,非那根,地塞米松等药物止吐的控制率。结果 对照组13例出现Ⅰ~Ⅲ级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盐酸帕洛诺司琼组患者1例1级恶心呕吐的发生,与其他两组相比P<0.001;氟哌啶组出现5例Ⅰ~Ⅱ级恶心呕吐的,与对照组相比P=0.022。结论 术前预防性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可显著降低胆囊切除术后PCEA引起恶心呕吐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全身麻醉后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妇科手术12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40例。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A组:帕洛诺司琼0.075mg,复合地塞米松5mg。B组:帕洛诺司琼。C组:生理盐水10 m L。观察术后48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A、B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C显著降低,其中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B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妇科老年患者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评价帕洛诺司琼对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并术后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洛诺司琼组(P组)和托烷司琼组(T组).手术结束前30 min,P组患者缓慢静注帕洛诺司琼0.25 mg,T组患者缓慢静注托烷司琼6 mg.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 VAS及Ramsay评分、恶心呕吐的程度,计算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同时记录患者腹胀、头痛、椎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 h及48 h的VAS及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术后24 h的恶心及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80.0%和73.3%,T组分别为63.3%和60.0%;P组患者术后48 h的恶心及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0.0%和93.3%,T组分别为66.6%和63.3%.两组患者术后24 h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术后48 h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明显优于T组患者(P 〈 0.05).帕洛诺司琼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结论 腹部手术后24 h内,帕洛诺司琼预防吗啡硬膜外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的效果与托烷司琼相当,但术后48 h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托烷司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较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国产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入组患者共281例,研究组141例,对照组140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0.075m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5ml。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行麻醉诱导,采用七氟醚吸入和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评价术后0~6h、6~72h、0~72h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和治疗失败时间。结果在0~6h、6~72h和0~72h时的CR%研究组分别为107(75.89%)、104(73.76%)和92例(65.25%),对照组分别为81例(57.86%)、70例(50.00%)和62例(42.86%),研究组的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失败时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86.5min和300.0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能有效预防PONV。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女性患者320例,年龄18~75岁,BMI 21.5~27.1 kg/m~2,ASAⅠ—Ⅲ级。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Apfel危险分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组(PD组),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组(P组),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80例。PD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5 mg;P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D组麻醉前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5 mg;C组麻醉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所有患者均行静-吸复合麻醉,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泵的配方为舒芬太尼3μg/kg。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麻醉诱导前和术后4 h检测血清胃动素(MTL)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头痛、眩晕和疲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8 h PD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0~8 h和8~24 h PD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P组、D组和C组术后4 h血清MTL浓度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P组术后头痛和眩晕发生率均明显高于PD组、D组和C组(P0.05),而疲乏发生率明显低于PD组、D组和C组(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预处理,在PONV高风险女性患者开腹术后能够有效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昂丹司琼预防麻醉后寒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8月,纳入以昂丹司琼预防麻醉后寒战为研究目的,研究组为昂丹司琼,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或哌替啶或曲马多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根据不同对照组、不同麻醉方式及不同剂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1 443例受试者。有效性方面,研究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RR=0.42,95%CI 0.35~0.51,P0.001);与哌替啶组(RR=0.68,95%CI 0.44~1.05,P=0.09)及曲马多组(RR=2.07,95%CI 0.90~4.75,P=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3个不同麻醉方式亚组(RR=0.44,95%CI 0.36~0.54,P0.001),2个不同剂量亚组(RR=0.41,95%CI 0.34~0.49,P0.001)中,研究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安全性方面,研究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RR=0.27,95%CI 0.16~0.46,P0.001)。结论昂丹司琼可有效预防麻醉后寒战的发生,其效果与哌替啶、曲马多相当,并且可明显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通过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8篇文献,共5 87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非布司他各剂量组均优于别嘌醇组;其中,80 mg组与其余剂量组相比具有较好的精准性(I2=38%,P=0.15)[RR=1.71,95%CI(1.60,1.83),P0.000 01]。在试验前8周急性痛风发作情况方面,非布司他组与别嘌醇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RR=1.49,95%CI(1.29,1.72),P0.000 01]。对于肾功能影响方面,仅纳入的1篇文献,研究显示非布司他组肌酐及尿蛋白指标明显改善,[MD=-0.13,95%CI(-0.24,-0.02),P=0.02;MD=-101.40,95%CI(-198.09,-4.71),P=0.04],但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70,95%CI(-1.00,10.40),P=0.1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非布司他组与别嘌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RR=1.04,95%CI(0.86,1.25),P=0.79]、腹泻[RR=0.78,95%CI(0.45,1.36),P=0.27],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布司他具有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随访期间在前8周存在较高的急性痛风发生率,但非布司他可能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水平,与别嘌醇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背景 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特别是第2代5-HT3受体拮抗剂帕洛诺司琼对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药理学机制及临床应用状况近年来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目的 分析总结帕洛诺对各类手术PONV的预防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内容 第2代5-HT3受体拮抗剂帕洛诺司琼具有高度亲和性、长效性、副作用少等优点,通过阻断5-HT3与外周或中枢神经元的5-HT3受体结合,阻断迷走神经传入呕吐中枢和第四脑室化学感受区触发带,抑制呕吐反射,临床应用其预防PONV的高效性不断得到认可. 趋向 深入探讨其药理机制、副作用、预防PONV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以供临床工作者更加合理地应用其预防PONV.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术前单次注射帕洛诺司琼或托烷司琼对预防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Apfel评分≥3分,择期全麻下行妇科大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洛诺司琼组(P组)和托烷司琼组(T组),每组30例。麻醉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前分别单次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或托烷司琼5 mg,术后使用氢吗啡酮自控镇痛,随访72 h。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并计算完全有效率(CR)和完全控制率(CC)。结果 P组患者术后0~24 h及24~48 h恶心呕吐程度均明显低于T组(P0.05),48~72 h恶心呕吐程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共5例(17%)发生呕吐,治疗失效时间为(19.6±9.4)h,无一例补救治疗;T组共19例(63%)发生呕吐,治疗失效时间(20.6±4.5)h,补救治疗3例次。术后0~24 h、24~48 h和0~72 h P组CR和CC明显高于T组(P0.05),而术后48~72 h两组CR和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单次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预防妇科手术PONV的疗效在术后48 h内明显优于单次注射托烷司琼5 mg。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Meta分析软件,探讨胫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深层感染的疗效。方法通过MEDLINE、PUBMED、EMBASE、WOS检索2000~2015年相关文献,采用Jadad评分评估所涉及研究的质量,取得胫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后使用抗生素患肢深层感染发生的RR、95%可信期间,统计分析所有研究的胫骨开放骨折预防使用抗生素深层感染发生风险。结果 16项研究共计12 506例入选,Meta分析结果显示:胫骨开放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深层感染总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071,95%CI(0.059,0.085),P=0.000];静脉使用抗生素后感染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29,95%CI(0.100,0.167),P=0.000];患处局部使用抗生素感染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017,95%CI(0.005,0.055),P=0.378];植入物表面使用抗生素感染发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039,95%CI(0.029,0.051),P=0.000]。结论胫骨开放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预防使用抗生素能明显降低患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与传统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8月下旬,不限语种。收集所有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与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软件Rev Man 5.3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RCT,共3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切开引流组相比,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在治愈率〔OR=2.51,95%CI(1.47,4.28),P=0.000 8〕、有效率〔OR=7.45,95%CI(2.29,24.27),P=0.000 9〕、切口愈合时间〔SMD=-1.77,95%CI(-2.09,1.44),P0.000 01〕、瘢痕长度〔MD=-2.88,95%CI(-3.43,-2.33),P0.000 01〕和并发症〔OR=0.18,95%CI(0.05,0.62),P=0.007〕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切开引流手术相比,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更短的愈合时间、更小的手术瘢痕和更少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帕洛诺司琼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为临床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的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拟行结直肠腹腔镜手术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各组术后行同配方的静脉镇痛。A组手术结束前1 h静推托烷司琼6 mg;B组手术结束前1 h静推帕洛诺司琼0.25 mg;C组手术结束前1 h静推帕洛诺司琼0.25 mg,静脉镇痛泵中静脉泵注帕洛诺司琼0.25 mg/72 h。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下床天数、出院时间。 结果B组和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较之A组、B组在术后24 h后PONV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5.165,P=0.023、0.023);C组、B组较之A组术后镇痛24 h内除PONV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后除PONV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6.275,P=0.033、0.012);C组较之A组、B组术后下床天数(t=3.718、2.975,P<0.001、0.004)、出院时间(t=6.650、5.440,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帕洛诺司琼持续用药效果更稳定,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或)帕洛诺司琼预防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法,纳入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择期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四组:地塞米松组(D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推;帕洛诺司琼组(P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帕诺洛司琼0.25 mg静推;联合给药组(L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地塞米松10 mg+帕洛诺司琼0.25 mg静推;对照组(C组),诱导后给予生理盐水5 ml静推。手术后24h评价四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结果四组患者PONV发生率分别为25%(D组)、27.5%(P组)、11.3%(L组)和40%(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校正检验水准(0.05/6)两两比较时只有L组与C组PONV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和帕诺洛司琼能够更有效降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比较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3)受体拮抗剂与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效果. 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9月.收集所有比较5-HT3受体拮抗剂与氟哌利多用于预防全麻PONV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Meta分析评价. 结果 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1 8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氟哌利多比较,5-HT3受体拮抗剂能降低全麻患者PONV(术后0~24 h)[比值比(RR)=0.49,95%可信区间(CI)=0.39~0.63]与呕吐(RR=0.54,95%CI=0.43~0.67)的发生率.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昂丹司琼预防PONV(RR=0.67,95%CI=0.47~0.96)与呕吐(RR=0.56,95%CI=0.39~0.82)的发生较氟哌利多更好;格拉司琼预防PONV (RR=0.42,95%CI=0.30~0.58)与呕吐(RR=0.58,95%CI=0.42~0.81)的发生较氟哌利多更好.5-HT3受体拮抗剂与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的效果相当(RR=0.89,95%CI=0.77~1.04).昂丹司琼(RR=0.88,95%CI=0.67~1.14)或格拉司琼(RR=0.94,95%CI=0.75~1.17)与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的效果相当.与氟哌利多比较较,5-HT3受体拮抗剂组头痛发生率明显增加(RR=1.44,95%CI=1.12~1.84);5-HT3受体拮抗剂与氟哌利多术后头晕(RR=I.19,95%CI=0.88~1.62)、嗜睡(RR=1.24,95%CI=0.34~4.49)的发生率相同. 结论 与氟哌利多比较,5-HT3拮抗剂预防全麻患者PONV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iley Online Library、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VIP)、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间截至2011年11月,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查找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随机对照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4.2.2进行Meta分析。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伤口感染、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腹腔脓肿发生率。结果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伤口感染〔OR=0.19,95%CI(0.09,0.38),P<0.000 01〕、手术时间〔WMD=3.66,95%CI(0.50,6.82),P=0.02〕及住院费用〔WMD=503.96,95%CI(337.23,670.70),P<0.000 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的住院时间〔WMD=-0.11,95%CI(-3.64,3.43),P=0.95〕及腹腔脓肿发生率〔OR=1.40,95%CI(0.23,8.64),P=0.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较开腹阑尾切除术伤口感染率低,但手术时间长,费用高;二者住院时间和腹腔脓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ω-3不饱和脂肪酸乳剂在肠外营养中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的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所有文献检索截止2015年1月)中关于ω-3不饱和脂肪酸乳剂肠外营养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影响免疫方面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方法评价文献质量,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核对,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总计1 019例患者,补充ω-3不饱和脂肪酸乳剂联合标准肠外营养511例(研究组)和标准肠外营养508例(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1对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研究组CD3、CD4、CD4/CD8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3:WMD=6.09,95%CI(2.40,9.77),P=0.001;CD4:WMD=5.25,95%CI(3.30,7.20),P0.000 01;CD4/CD8:WMD=0.40,95%CI(0.22,0.58),P0.000 1〕。2对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研究组Ig A、Ig 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g A:WMD=0.56,95%CI(0.36,0.77),P0.000 0 1;Ig G:WMD=2.88,95%CI(0.63,5.13),P=0.01〕。3对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WMD=0.27,95%CI(0.10,0.43),P=0.002〕。4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WMD=-16.75,95%CI(-25.00,-8.50),P0.000 1;TNF-α:WMD=-6.25,95%CI(-10.55,-1.95),P=0.004〕。5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OR=0.36,95%CI(0.20,0.66),P=0.000 8〕。结论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术后肠外营养应用ω-3不饱和脂肪酸乳剂干预能改善术后免疫功能,减少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提高术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帕洛诺司琼联合揿针刺激足三里穴、内关穴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8月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18~60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Apfel评分≥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帕洛诺司琼组(P组)、揿针刺激穴位组(Q组)和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与评价注射用福沙匹坦双葡甲胺联合帕洛诺司琼预防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0例):帕洛诺司琼组(A组), 福沙匹坦双葡甲胺组(B组), 福沙匹坦双葡甲胺联合帕洛诺司琼组(C组)。A组用药帕洛诺司琼0.075 mg, B组用药福沙匹坦双葡甲胺150 mg, C组用药福沙匹坦双葡甲胺150 mg加帕洛诺司琼0.075 mg。观察患者术后2 h、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PONV发生情况, 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镇痛满意度评分, 术后2 d内因呕吐不耐受需追加紧急补救止吐药物(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PONV补救)的例数和镇痛补救的例数。记录患者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出血量、输液量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 与A组比较, C组PONV 0级患者例数增加, PONV 1、2、3级患者例数降低(均P<0.05)。术后第1天和第2天, 与A组和B组比较, C组患者PONV 0级患者例数增加, PONV 1、2、3级患者例数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