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昭定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季之颖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5):453-453,457
小儿遗尿症临床较为常见,在古代医藉中称之为"遗溺",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溺."现指 5岁以上小儿除外器质性病变,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于睡梦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患儿遗尿少则数夜一次,多则一夜数次,具有睡眠深沉、不易唤醒的特点.本病每年虽有 15%的自愈率 [1],但多数患儿病程长达数年之久,对小儿的自尊及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笔者跟随陈昭定教授学习期间,发现其自拟遗尿方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独到之处,现整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朱睿  潘蕾  刘爽  王伟 《河北中医》2007,29(12):1141-1143
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近年来,由于产科技术、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新生儿死亡率、死胎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脑瘫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在我国脑瘫是造成运动功能伤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发病率和发病原因我国于1997—1999年曾对江苏、河北、四川等省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1~6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77~2.26)‰[2]。在美国中度或严重脑瘫的发病率约为1.5‰~2.5‰。国际上脑瘫患儿…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性瘫痪(下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和感知觉障碍。小儿脑瘫发生率在我国约为3%0~5‰,而在发达国家平均为1.5‰~2‰。小儿脑瘫病因及临床类型多种多样,且大多数在1~2岁症状明显出现后才来就诊,失去早期干预治疗的机会,小儿脑瘫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数患儿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的可接近正常。因此如何提高早期诊断水平,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是决定此症预后的关键,现就早期诊断及治疗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小儿脑性瘫痪是小儿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目前国内发病率为1.8‰~4‰[1]。脑瘫患儿在接受康复治疗期间,常易发生肺部感染而影响康复治疗的进程及效果[2]。由于具有脑瘫基础病,相比较于普通的肺炎,脑瘫合并肺部感染有自身特点。笔者对46例脑瘫合并肺炎患儿并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多发性抽动症是以慢性、多发性、波动性运动肌快速抽搐为主要表现,并伴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的一种精神神经障碍性疾病~([1])。本病多在学龄期儿童发病,一般病程长,多能自行缓解,部分患儿病情加重~([2]),愈后易复发,并且影响日常生活。西医治疗本病多选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虽然疗效肯定,但服药时间较长,较易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给患儿及监护人带来沉重的社会和心理负担~([3])。故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成为广大儿科工作者的一个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胆汁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6例小儿胆汁性腹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小儿胆汁性腹膜炎患儿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无1例患儿死亡,治愈率为100%。结论小儿胆汁性腹膜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确诊本病的依据为腹腔穿刺发现胆汁性腹水,而CT及B超检查对临床早期诊断小儿胆汁性腹膜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为胆胰管异常合流,临床在对胆汁性腹膜炎患儿进行治疗时必须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术式,并给予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并分析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五经"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五经"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对照组使用温水冲服复方胃蛋白酶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结果:两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患儿的食欲、食量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的患儿。(P0.05)结论:推五经配合捏脊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既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又解决了小儿因长期服药导致体质下降的问题,深受患儿及家属欢迎。  相似文献   

8.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春甫 《中医研究》2003,16(2):43-44
脑性瘫痪 (CP)一词 ,使用不过百年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科主要疾病之一。首先把本病纳入医学的是英国矫形外科医生李德。在中国对此病认识较晚 ,1988年 9月在佳木斯市召开的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上 ,把本病定为小儿脑性瘫痪。三大主要病因 :窒息、未成熟儿、重症黄疸。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性功能障碍 ,以及语言、听力、视力和智力障碍。中医属五迟、五软、五硬范围。近来我们采用三维一体疗法治疗 4 2例脑瘫患儿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4 2例患儿中 ,男性 32例 ,女性 10例 ;年龄最大6岁 ,最小 3个月 ;因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 6例 ,因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逐渐增多。根据我国104个儿科单位和综合医院对九省市170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调查结果,本病占协作组二年入院患儿总数的5.94‰,占门诊,急诊人次的0.14‰。前来中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0.
正小儿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主要传染途径为呼吸道、胃肠道和分泌物的密切接触,多发于夏秋季节,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首发症状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溃疡,导致小儿口痛、厌食、低热等不适。本病一般症状较轻,多数患儿可于1周左右自愈,但病情发展较快,若不及时治疗,易引发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死亡~([1-2])。目前,西医治疗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物,多对症治疗,而中医治疗本病较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自出生前后1月内,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症状[1]。据统计,CP发病率在我国为1.8‰~4.0‰,在国际上的发病率为1‰~5‰,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笔者对1994年1月-2013年12月,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C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  相似文献   

12.
<正>小儿抽动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多发于5~12岁儿童。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以多发性、慢性、波动性运动肌抽动,伴有语言障碍或发声抽动为特征。此病多影响患儿生活和学习,甚至给患儿的身心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我院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胡天成教授从医40余载,对小儿抽动症颇有研究。余有幸跟师学习,在侍诊中对老师治疗此病的经验体会颇深,特  相似文献   

13.
<正>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又称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常见以表情肌、颈肌或四肢、腹部肌肉迅速、反复、不规则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起病。好发年龄为4~12岁[1]。一般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抽动在精神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患儿智力不受影响。按照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慢惊风"、"肝风"等范畴[2]。对于本病的治疗,刘光宪研究员秉承其父刘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病。据1978年至1980年我国九省市小儿心肌炎协作组对170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调查,本病就诊占协作单位二年入院患儿总数的5.97‰,占门诊、急诊人数的0.14‰。协作组又对其中1004例进行了2年半随诊,除13例为其他疾病外,其余991例中痊愈58.8%,好转21.3%,迁延17.6%,恶化0.9%,死亡1.4%,再感染0.1%。随诊结果表明仍需坚持长期治疗。目前,由于现代医学对于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从1960年《福建中医药》首次报道中西医合作救治病毒性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外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厌食症是指以小儿较长时间纳呆,甚至拒食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日久可变生他病,甚至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展,在我国,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小儿厌食必然厌药,中医药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显著的特点及优点,易被患儿接受.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外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推广中医药外治法在治疗本病中的应用及如何深入研究本病,本文对近10年来有关资料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据1978年至1980年我国九省市小儿心肌炎协作组对170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调查,本病就诊占协作单位二年入院患儿总数的5.97‰,占门诊、急诊人数的0.14%。协作组又对其中1004例进行了二年半的随访,除13例为其他疾病外,其余991例中痊愈58.8%,好转21.3%,迁延17.6%,恶化0.9%,死亡1.4%,再感染0.1%。虽然1989年第二次全国心律平儿科临床学术会议决定心律平作为治疗儿科各类异位心律的首选药物,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也并非特效。近十多年来,中医对本病的病名诊断、病因病机、治疗及药理实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对此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于荣艳 《河南中医》2006,26(1):65-65
小儿神经性尿频是以尿频为主要症状,经各项检查无其他阳性发现及器质性病变,临床上无特效治疗方法。西医常用谷维素、维生素B1等药物治疗,但见效较慢或疗效不肯定。笔者近年来采用五子汤加减治疗该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均为我院门诊患儿,年龄在2~12岁  相似文献   

18.
正外阴炎是小儿妇科临床面临最多的疾病之一。部分患儿易反复发作,多发生在1-9岁的儿童~([1])。其临床表现多为小儿外阴瘙痒红赤,严重时可致外阴糜烂,甚或外阴黏膜粘连,外阴分泌物增多,或白或黄,有异味,部分患儿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另外近年临床多见夹腿综合征的患儿,主要表现为摩擦会阴部。小儿可两腿并拢或交叉内收或利用桌子或椅子角摩擦外阴。女孩常两腿交叉上下擦动,摩擦时出现面红、眼神凝视及额头或全身出汗等现象,久而久之导致外阴炎的发生。由于本病易反复,再加之家长的疏忽,很容易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儿患有外阴炎,在当今社会下已经引起一定的关注。导师胡淑萍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治疗本病方面有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效。方法:截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86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利巴韦林颗粒,10 mg/(kg·d),分2~3次服用]与治疗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6个月~1岁,1~2 g/次,1~3岁,2~3 g/次,3~7岁,3~4 g/次;均为3次/d),各43例。记录两组患儿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分别为(5.49±4.13)h、(9.20±3.75)h明显短于对照组(22.14±8.67)h、(25.48±12.25)h,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58.14%,P<0.05。治疗期间均无严重性不良反应,未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结论: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且安全,可推荐为患儿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心肝"的生理病理为出发点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以便指导本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治法方药的探讨,得出从"心肝"论治本病的理论基础。结果根据钱仁义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用药特点,更好指导本病的临床治疗。结论以"心肝"为主论治本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