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中医原创的治未病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增秀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0):559-560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出了未病先防,治在病先的医学主题,开创了中医学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经历代医家不断实践和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中医"治未病"的系统学说。"治未病"可谓是祖国医学伟大思想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代表着医学的前沿学科和发展方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相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中医"治未病"所蕴含的"未病先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见微知著"等思想内涵,以及丰富多样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方法,不管是理论探索还是临床实践,均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这对增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综合能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开展中医"治未病"思想研究,丰富发展其理论精髓及科学内涵,挖掘总结其干预手段及临床经验,特别是为了展示中医"治未病"学说在浙江省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在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等研究成果,我刊特从本期开始推出"论治未病"栏目。敬请读者关注,并希望有关专家踊跃来稿,共同办好这一中医"治未病"研究的学术交流园地。———浙江中医杂志社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蕴藏着先进、丰富的"治未病"思想,奠定了现代中医预防医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和内容进行梳理、挖掘,以冀更好地发挥中医预防医学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的序文和正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传2层含义,在治疗方法、遣方用药及药后调护方面都有体现,如时时顾护正气,祛邪不忘扶正,有病早治,防止传变、加重等。整理、挖掘经典医籍,掌握原始资料,还原治未病的真正内涵,对于预防医学的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理论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未病”既是传统、先进的医学预防思想,又是现代、全新的预防医学课题。中医一贯主张“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故有“上工治未病”之说。自《黄帝内经》以来的2000多年中,众多医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理论核心,其内涵的实质是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避免和减轻疾病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思路。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探寻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内涵,并通过对"治未病"概念内涵的认识理解,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的危害及防治意义。结论:"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疾病预防的理论核心,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减轻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肾藏象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防治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经》"治未病"思想是先进、科学而超前的预防医学思想,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理论基础。"治未病"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尤为重要。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具有非中医药院校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亟待进一步推广和挖掘。  相似文献   

7.
<正>1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与优势治未病一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但治未病的理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其后数千年历代医家多有阐发,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大医家均继承、丰富与发展了治未病理论。这一思想的主要精髓体现在"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1]"。告诫人们要"预防为先","未病先防","见微知著","已病防变","未病先治"[2]。作为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预防医学,最基本的思想治未病,不仅为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盛云 《中医药学刊》2010,(6):1306-1308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丰富的防治思想、具体的防治方法亟待挖掘、整理和提高。在检索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治未病"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中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体系。其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构成了"治未病"理论的基本内容。而作为中医防治疾病基本原则的"治未病"理论,其上述三方面内容贯穿于预防、治疗、康复的整个过程中,成为确立和采取各种保健措施和防治疾病方法的指导原则。随着我国康复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学与康复医学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据中医学中"治未病"的理论与康复医学的预防体系及目标的高度统一性,初步探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在康复医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壮医与中医一样重视预防疾病,其“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源远流长,且经验和知识丰富。本文从8个方面对壮医“治未病”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对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祖国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义理精深,其防治原则在放射性肺损伤防治领域切实可行.本文从"治未病"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策略,对"治未病"的内涵及其对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指导意义予以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整理,对"治未病"思想进行了理论探析。指出"治未病"思想源于中国古代避祸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论证了"未病"有无病和相对无病两层含义,"未病"不等同于"亚健康","治未病"的方法可概括为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和救其萌芽三类。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中心思想,对指导当今社会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治未病"思想入手,论述了"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文献的挖掘与整理、临床循证医学的验证、借助现代医学手段等方法,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冬病夏治代表疗法"三伏贴"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到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无不体现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现代医学提出的亚健康状态及其防治与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不谋而合,"治未病"为预防和干预亚健康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医学研究和服务正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医学重心从治疗向预防前移,预防医学蓬勃发展。中医"治未病"以其独特优势日益受到重视,已作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开展。文章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科室内涵和服务体系建设思路,提出"防病求本、医健协同、中西融合、综合干预、整体预防、防治一体"应作为中医"治未病"科室发展战略,探索构建中医特色"治未病"学科及服务体系,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促进中医健康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孙思邈“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霞 《陕西中医》2012,33(6):709-710
目的:探讨孙思邈"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意义及应用。方法:解读孙思邈的"治未病"理论,总结现代研究成果。结论: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治未病"思想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与现代医学所讲的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和养生。"治未病"的理论在当前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过程中日益引起重视。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试从"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角度浅析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术思想的特色和精华内容,也是中医治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指导理论,其提倡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应早识、早防、早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通过整理历代医家的阐述及亲身临床实践,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论特色和临床意义归结为"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方面加以详细剖析,认为治未病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特色和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对人民群众的养生防病意义重大,有必要继承、掌握并熟悉运用"治未病"思想的精髓,让中医"治未病"这一经典中医理论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难经》有关治未病的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蕴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盛防逆""已愈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在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文献资料探讨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三级预防中的应用,以期为糖尿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