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5(CXXC5)在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组)、空白对照组(心房颤动模型大鼠组)、阴性对照组(心房颤动大鼠尾静脉注射阴性对照病毒组)和过表达CXXC5组(心房颤动大鼠尾静脉注射过表达CXXC5病毒),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过表达CXXC5组大鼠建立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模型(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模型)。伊红-苏木素(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CXXC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CXXC5、TGF-β1、Smad7蛋白水平。结果: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正常;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间质胶原纤维增多,心肌纤维化严重;过表达CXXC5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稍紊乱,心肌纤维化较轻;模型组大鼠CV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大鼠CVF升高(P0.05),CXXC5、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Ⅰ型胶原、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CXXC5组大鼠CVF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CXXC5、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Ⅰ型胶原、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CXXC5、TGF-β1、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组织CXXC5水平降低,TGF-β1/Smad7信号通路激活;过表达CXXC5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7信号通路抑制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正>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传导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VMC)慢性期心肌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三参饮治疗机制。方法:11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中的30只采用间断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30a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大鼠miR-30a基因的载体,在HEK293细胞中包装病毒载体r AAV9-miR-30a及阴性对照r AAV9-miR-30a-NC,提取纯化后通过冠脉注射方法分别传导PBS缓冲液、r AAV9-miR-30-NC和r AAV9-miR-30a至大鼠心脏,再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别设为PBS组、miR-30-NC组和miR-30a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短轴缩短率(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心肌miR-30a及TGF-β1和CTGF 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及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30a组心功能较PBS组及miR-30-NC组显著改善(P0.05)。miR-30a组的心肌CVF及Ⅰ、Ⅲ胶原表达水平、Ⅰ/Ⅲ型胶原比值较PBS组及miR-30-NC组显著降低(P0.01);miR-30a组心肌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PBS组及miR-30-NC组比较显著下降(P0.001);CT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PBS组及miR-30-NC组显著降低(P0.001)。结论 miR-30a过表达能下调心肌梗死后心肌TGF-β1、CTGF mRNA及蛋白水平,从而减少心肌胶原产生,抑制心肌纤维化,进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制mi R-21可否减轻CVB3诱导的BALB/c小鼠心脏微血管损伤,阻断致病因子向靶器官迁移,从而减轻靶器官组织病变。方法:3~4周龄雄性BALB/c小鼠CVB3腹腔注射后饲养1周诱导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模型;BALB/c小鼠每月腹腔注射CVB3 1次共饲养3个月,诱导为慢性VMC模型。注射CVB3同时尾静脉注射抗mi R-21质粒以敲低mi R-21表达。结果:急性VMC小鼠外周血mi R-21表达增加,心肌Bcl-2和CVB3-VP1表达增加。小鼠体内注射anti-mi R-21质粒后,外周血mi R-21表达降低,心肌caspase-3活性和CVB3-VP1表达下降,Bcl-2表达增加,HE染色心肌组织及心脏微血管病变减轻,TUNEL染色心肌细胞凋亡减少。慢性VMC小鼠心肌胶原表达增加,微血管密度减少,心功能下降。敲低mi R-21增加慢性VMC小鼠心肌微血管密度,减少胶原沉积,改善小鼠心功能。体外过表达mi R-21诱导CMVECs凋亡,减少心脏微血管新生。结论:靶向抑制mi R-21可能通过抑制CMVECs凋亡,阻断致病因子向靶器官迁移,降低心肌病毒载量、减轻心肌炎心肌病变。慢性VMC小鼠中,可能是通过减少胶原沉积、减轻心肌纤维化,增加微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因此,mi R-21可能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正>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VMC的主要发病机制及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VMC的机制。方法:利用CVB3嗜心肌型单次病毒感染方式诱导VMC模型。12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五组:空白组、模型组、病毒唑组、参芪扶正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脏上皮/内皮间充质转化(EMT/EndMT)与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40只BALB/c 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16)和心肌炎组(n=24)。2组小鼠每周1次分别腹腔注射无病毒培养液或柯萨奇病毒B3(CVB3);于第7 d后随机处死2组小鼠各8只,30 d后处死其余存活小鼠。以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小鼠心脏胶原容积分数(CVF),ELISA法检测血清胶原前肽的含量变化,以实时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小鼠心脏中EMT/EndMT蛋白组包括启动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Wnt1、转录因子Twist1、上皮细胞标志物上皮细胞钙黏素(E-cadherin)、内皮细胞表面标志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间充质蛋白如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FS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等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时,出现EMT/EndMT现象,其特征为VE-cadherin和E-cadherin丢失,FSP-1和α-SMA表达上调,启动因子TGF-β1和Wnt1表达增高,转录因子Twist1表达增加,胶原合成增多;慢性期未发现上皮/内皮细胞表型丢失,间充质标志蛋白仍表达上调,胶原合成增多,TGF-β1、Twist1和Wnt1表达依然增加。结论: EMT/EndMT参与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形成,慢性期未发现EMT/EndMT参与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_2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H_2S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给予47只雄性SD大鼠高糖高脂饮食饲养4周并腹腔注射40 mg/kg链尿佐菌素(STZ)构建T2DM模型。腹腔注射后3 d和5 d采尾静脉血测血糖,血糖≥16.7 mmol/L提示糖尿病大鼠模型构建成功。选取糖尿病大鼠20只,正常大鼠20只,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硫氢化钠对照组(NaHS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硫氢化钠组(DM+NaHS组),每组10只。予以DM+NaHS组和NaHS组大鼠腹腔注射NaHS溶液100μmol/(kg·d),予以Control组和DM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12周。12周后,留取大鼠血清,检测空腹血糖(FBG);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E/A ratio;采用Masson染色法评估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和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定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TGF-β1、Smad7、p-Smad2/3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M组大鼠FBG明显升高,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恶化,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显著增加,CVF明显增加,TGF-β1、p-Smad2/3和心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Smad7蛋白明显下调(P0.05);与DM组相比,DM+NaHS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改善,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减少,CVF明显减少,心肌组织TGF-β1、p-Smad2/3、心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下调,Smad7蛋白明显上调(均P0.05)。结论:外源性H_2S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通过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IL-17A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血清抗心肌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野生型(WT)和IL-17A基因敲除型(IL-17A-/-)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VMC-WT组和VMC-IL-17A-/-组),同时选取野生型BALB/c小鼠腹腔注射PBS作为正常对照组(WT组)。14 d后取心肌组织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ELISA测定血清中抗心肌线粒体内膜ADP/ATP载体(ANT)抗体、抗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抗体、抗心肌L型钙通道(CACH2)抗体水平。结果与WT组比较,VMC-WT组小鼠抗ANT抗体、抗β-MHC抗体水平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抗CACH2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MC-WT组比较,VMC-IL-17A-/-组小鼠抗ANT抗体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β-MHC抗体、抗CACH2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A参与VMC小鼠血清抗ANT抗体的产生,对抗β-MHC抗体、抗CACH2抗体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在高盐饮食诱导的大鼠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替米沙坦的干预效应。方法: 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盐对照组(C组),8%高盐模型组和8%高盐+替米沙坦干预组(T组),每2周测量尾动脉压1次,根据尾动脉压又将8%高盐模型组分为模型高血压组(MH组)和模型正常血压组(MN组),喂养共24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重构。通过 real-time PCR测定主动脉中膜TGF-β1、Smad2和Smad3和Smad7 mRNA表达,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中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GF-β1、磷酸化Smad2/3(p-Smad2/3)、磷酸化ERK1/2(p-ERK1/2)及Smad7的蛋白表达和分布。结果: 与C组相比,MH组大鼠血压升高(P<0.05), MH组和MN组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中膜胶原容积分数(CVF)和中膜厚度(MT)显著增加(P<0.01),主动脉TGF-β1、Smad2 和Smad7 mRNA表达增高(P<0.05),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中膜PCNA、TGF-β1、p-Smad2/3和p-ERK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5);经替米沙坦干预后,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中膜CVF和MT减小(P<0.01),PCNA、TGF-β1、p-Smad2/3和p-ERK1/2表达减少(P<0.05),Smad7 表达上升(P<0.05)。结论: TGF-β1/Smads 和ERK表达异常共同参与高盐饮食致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重构的机制;替米沙坦抗动脉重构的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影响TGF-β1 /Smads 和ERK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干预对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α1R-Ab)阳性糖尿病(DM)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n=10)、B组(DM模型组,n=10)、C组(DM+多沙唑嗪干预组,n=10)、D组(α1R-AbDM组,n=8)和E组(α1R-AbDM+多沙唑嗪干预组,n=8)。腹腔注射链脲佐霉素(STZ)复制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D组和E组于当周、第4、8、12、16周尾静脉注射α1R-Ab注射液(100μg/100g),建立α1R-AbDM模型。C组和E组均从注射α1R-Ab起每日给予多沙唑嗪0.36mg/Kg灌胃,持续16周。A组不予任何处理。16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左室心肌组织常规病理切片和超薄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左室心肌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A组大鼠心肌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B、C、D、E组(均P<0.01),C组心肌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低于B组(P<0.05),E组心肌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亦明显低于D组(P<0.05);电镜下,A组心肌未见明显异常;D组心肌线粒体减少,排列紊乱,呈空泡变性,间质胶原增生,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而E组心肌病变较D组明显减轻;C组心肌病变亦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多沙唑嗪可通过抑制α1R-Ab阳性DM大鼠心肌组织中TGF-和Ⅰ型胶原表达,减轻DM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1(rmIL-11)对小鼠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并明确其促进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溶媒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rmIL-11,100μg·kg-1·d-1,连续注射3周;而对照组同法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小鼠心功能参数;取心脏称重,计算心重指数(CWI);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组分Ⅰ型、Ⅲ型胶原及纤连蛋白等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超声心电图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均明显降低(P<0.01),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增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CWI明显增大(P<0.01),心肌排列紊乱,肌细胞坏死增多,且细胞间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相应地,CVF和左室Ⅰ型、Ⅲ型胶原及纤连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皮下注射rmIL...  相似文献   

12.
探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肾脏细胞外基质蓄积的原因和TGF-β及其受体的关系.15只KKAy小鼠和18只C57BL/J小鼠,分成3组,分别于16、20和24周处死动物,常规测体重、肾功能、血脂和尿蛋白,取肾皮质常规切片、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周龄的KKAy小鼠及参照组C57BL/J小鼠肾皮质TGF-β1及TGF-βⅠ、Ⅱ型受体的表达,并用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mRNA水平.KKAy小鼠16周龄以后便开始出现明显的肥胖、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蛋白尿,符合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特点.其FN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都比同龄参照组C57BL/J小鼠高2~4倍,其中以16周时最为显著, FN为1.53±0.46比较0.63±0.16(P<0.001); Ⅳ型胶原为5.08±1.92比较1.21±0.25(P<0.01).KKAy小鼠肾小球内TGF-β1及TGF-βⅠ型受体的水平明显低于C57BL/J小鼠,而Ⅱ型受体表达却高于C57BL/J小鼠.2型糖尿病KKAy小鼠早期肾病时,肾皮质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与TGF-βⅡ型受体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小鼠缺血性心衰后心室重塑程度的变化。方法:选择3月龄和18月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共100只,每个月龄组50只,在2组中分别随机选取 4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定量控制心梗面积,建立稳定缺血性心衰模型,每组其余10只作为假手术组,于术后8周行心脏超声评价各组心功能变化;称量全心脏及左心室重量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免疫组化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表达,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的程度并计算心肌间质胶原分数(CVF)。结果:与低龄组相比,老龄组心脏破裂率(18% vs 10%)和心力衰竭死亡率(22% vs 10%)均高于低龄组(P<0.05);老龄组心室腔明显增大,心率较快,左室短轴收缩功能障碍更明显(P<0.05);老龄组LVMI明显增加(P<0.05);老龄组CVF、Ⅰ型胶原的表达以及Ⅰ/Ⅲ型胶原的比值显著高于低龄组(P<0.05)。结论:老龄小鼠缺血性心衰后心肌胶原分布异常,心室重塑程度更重,心功能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肿瘤坏死因子-α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建立VMC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ELISA法检测VMC小鼠血清TNF-α的变化,同时用TNF-α单克隆抗体(mAb)和重组TNF-α(rTNF-α)进行干预治疗,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小鼠死亡率和心肌病变。结果:VMC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VMC心肌炎细胞浸润、坏死与TNF-α的水平有关。TNF-α干预组小鼠死亡率增加,心肌炎细胞浸润增加,心肌坏死加重;而TNF-α mAb干预组小鼠死亡率明显减低,TNF-α mAb能减轻VMC的炎细胞浸润和心肌坏死。结论:TNF-α参与了VMC的免疫反应和发病机制,这对VMC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两种品系小鼠中建立、优化和规范B组3型柯萨奇病毒(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首先以100TCID50-10 000TCID50之间剂量的CVB3Nancy株病毒经腹腔感染易感BALB/c雄性小鼠,通过体重减轻率、死亡率和心脏病理及心肌CK-MB水平,评估建立最佳病毒性心肌炎的最佳剂量;而后摸索了在C57BL/6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的CVB3剂量。通过精细比较发现雄性BALB/c小鼠致心肌炎的最佳CVB3病毒滴度数量级在1000TCID50;进一步确定1500TCID50是在雄性BALB/c小鼠中诱导病毒性心肌炎的最佳剂量;C57BL/6小鼠不是易感小鼠,但在1500TCID50CVB3感染下也可诱导轻微可见的病毒性心肌炎,便于在多数基因敲除鼠内的病毒性心肌炎研究。本研究为规范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病毒性心肌炎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Th1-Th2-Th17细胞因子在小鼠慢性心肌炎(VMC)模型中的表达,探究其在慢性VMC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用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BALB/c VMC小鼠模型,实验组(n=15)腹腔注射磷酸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0.1 ml,含102TCID50 CVB3病毒液;对照组(n=10)腹腔注射PBS 0.1 ml,不含病毒液。在注射后的第8周,心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特征;Masson's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血浆中Th1-Th2-Th17细胞因子含量及心肌组织中上述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病毒感染8周后心肌病理符合慢性VMC病理特征;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及心肌中IL-2、IL-5、IL-10、IL-13、IL-17、IL-6、IL-22、IL-21及TGF-β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Th1-Th2-Th17细胞因子失衡导致的免疫紊乱可能在慢性VMC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与MDSCs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小鼠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首先诱导VMC模型,然后实验分为对照组、VMC组、VMC+吉西他滨(MDSC清除剂)组,第7天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心肌炎症浸润情况;ELISA检测Leptin的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心脏组织中相关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的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小鼠脾脏组织MDSCs(CD11b~+Gr-1~+)的比例变化;体外FCM检测leptin对MDSCs的分化。结果成功诱导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心脏组织中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leptin表达水平升高,心脏组织中炎症介质表达上调;VMC组脾脏组织中MDSCs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吉西他滨处理后脾脏组织中MDSCs比例减少,leptin表达减低,心肌炎症浸润缓解。结论 MDSCs调节leptin分泌参与VMC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颗粒酶B(GzmB)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将36只5-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正常组1O只,模型组26只.于第11天处死小鼠取出心脏观察心肌病变,并以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GzmB的表达.结果 模犁组小鼠心肌组织中均检测到GzmB阳性细胞和GzmB mRNA的表达,且小鼠心肌浸润细胞中GzmB阳性细胞数与心肌病理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O.859,P=O.000),而正常组小鼠心肌中未检测到GzmB的表达.结论 心肌浸润细胞中GzmB的表达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中起一定作用,其介导的细胞毒效应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心肌浸润细胞中GzmB的表达量与心肌损害严重程度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β(neuregulin-1β,NRG-1β)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青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组、NRG组、卡托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造瘘法制备心衰模型。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功能;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Ang II)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左室心肌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心衰组比较,NRG组、卡托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和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电镜下显示,NRG组、卡托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心衰组明显减轻,而与NRG组和卡托普利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神经调节蛋白1β与卡托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且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MIP-1β和MCP-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病毒性心肌炎 (VMC )心肌组织中MIP 1β和MCP 1的表达及其意义 ,以B3型柯萨奇病毒 (CVB3)腹腔注射BALB/c小鼠建立VMC小鼠模型 ,RT PCR实时定量分析正常对照组和VMC组心肌组织中CC家族趋化因子MIP 1β和MCP 1的表达 ,图像分析定量心肌组织切片浸润细胞数 ,以TCID50 分析心肌组织中CVB3载量变化 ,速率法检测血清CK MB水平。结果显示 :(1)MIP 1β和MCP 1在正常组均有表达 ,在VMC组MIP 1β和MCP 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与 0天基础表达量相比 ,MIP 1β的表达在感染后第 4天达高峰 ,第 7、 9天下降。MCP 1在感染后第 4天上调表达 ,第 7、 9天时表达量持续升高 ,第 9天到高峰 ;(2 )在感染后第 4天时 ,心肌组织中开始出现单个核细胞浸润 ,7~ 9d浸润的单个核细胞逐渐增加。而正常心肌组织中未见明显的细胞浸润 ;(3)MCP 1的表达分别与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及CK MB水平相关 (均P >0 0 5 )、MIP 1β未呈明显相关。MIP 1β和MCP 1的表达与心肌组织中CVB3载量未呈明显相关性。说明MCP 1可能参与VMC心肌组织中单个核细胞的浸润。提示MCP 1可能与心肌组织中浸润细胞的效应功能发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