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土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们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7例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中医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中医组加用自拟土丹汤治疗,疗程21天,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中医组和西医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症状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ESR、CRP、WBC、SU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ESR、CRP、WBC、SUA测定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中医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ESR、CRP、WBC、SUA测定值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控显率(77.59%)显著高于西医组(57.63%)(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94.83%)高于西医组(89.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土丹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青秦液联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青秦液联合宣痹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关节畸形、全身症状、舌象、脉象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6、LTB4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IL-6、LTB4及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青秦液联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痛风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低嘌呤、低热饮食,大量饮水,口服苏打片,治疗组给予痛风康方颗粒冲服,对照组予以双氯芬酸钠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均降低;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服用秋水仙碱患者治疗组为2例,对照组为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肿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减少秋水仙碱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疗法配合关节康复锻炼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组给予壮医针挑疗法配合关节康复锻炼,两组疗程均为2周,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其中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F-36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壮医针挑疗法配合关节康复锻炼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助于改善关节疼痛症状及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超声波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疼痛程度,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现有痛强度PP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针刺联合超声波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改善临床相关症状和膝关节疼痛程度方面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  相似文献   

6.
汪元  刘健  黄传兵  纵瑞凯  李明 《中医杂志》2014,(15):1299-1302
目的观察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内服配合芙蓉膏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美洛昔康分散片7.5 mg,每日2次口服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芩清热除痹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并配合芙蓉膏外敷,每次6h,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起效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疼痛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疼痛平均起效时间为(2.60±0.67)天,而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00±0.95)天,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ESR、CRP水平(P0.05或P0.01),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ESR、CRP及UA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内服配合芙蓉膏外敷能有效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症状,减轻患者疼痛,降低ESR、CRP及UA水平,起效迅速,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通络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6例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科芬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联合通络蠲痹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僵硬、活动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1β、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通络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7)
目的探讨化浊祛痛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浊祛痛汤。2组患者均给予7 d治疗后观察总有效率、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化浊祛痛汤可明显缓解患者关节肿痛等证候,改善相关炎性及生化指标,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碧膏口服联合清碧散外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清碧膏口服,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口服,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沉、C反应蛋白(CPR)、血尿酸(U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得到改善,治疗组在改善关节肿痛方面疗效与对照组相同(P> 0.05),在改善关节发热、头身困重、口干渴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对照组的82.22%(P <0.05)。治疗组在改善炎症相关指标,血沉、CPR及UA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碧膏联合清碧散能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疼痛及相关症状,同时有降低血沉、CPR、UA水平的作用,可改善炎症反应,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治疗寒湿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口服甘草附子汤;对照组20例,口服通滞苏润江胶囊;2组疗程均为5 d,比较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草附子汤能够迅速改善寒湿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且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黄胶囊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三黄胶囊口服加金黄膏外敷。两组疗程均为10日,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疼痛与活动受限)、关节肿胀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血尿酸(B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活动受限视觉模拟评分及关节肿胀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BUA、ESR及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胶囊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结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痛必灵酊联合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入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布洛芬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壮医针挑治疗,治疗组给予痛必灵酊联合针挑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以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及关节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CRP、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必灵联合壮医针挑疗法对寒湿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更显著的抗炎及止痛功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合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8例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观察组加用双合汤。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和肿胀指数、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晨僵时间缩短,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减少,关节疼痛指数和肿胀指数降低,血清中MDA和LPO水平降低,SOD和TAOC水平升高,IL-6和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AF和PLT水平降低,PAF-AH增加(P <0.05),且各指标以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 <0.05)。结论 双合汤联合甲氨蝶呤可减轻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般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魏薇  李鹏鸟  张向阳  徐鹏  王新义 《陕西中医》2022,(12):1801-1804
目的:探究关节肿痛散联合针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滑膜功能、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肿痛散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滑膜功能、关节功能、运动功能、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UA、ESR、CRP、8-OHdG、3-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滑膜厚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肿痛散联合针刺治疗,能够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严重程度,减轻关节疼痛、肿胀,降低滑膜厚度,改善滑膜、关节、运动功能,减轻患者尿酸含量、炎症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性评价四妙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抚顺市中医院内三科病房住院并接受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四妙汤内服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关节中药外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关节中医证候积分、关节肿痛缓解时间及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6.13±2.81)分,症状缓解时间(1.72±0.56)d,血尿酸(452.59±52.45)μmol/L,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10.43±3.16)分,症状缓解时间(3.12±0.73)d,血尿酸(512.64±67.26)μmol/L,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妙汤联合关节中药外敷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加速血尿酸排泄并抑制骨关节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快速消除关节肿痛症状的同时,提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疏风清热、消肿止痛、舒筋活血、通经活络,中药内外联合应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重剂速效热痹饮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49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20 mg,每周1次口服;来氟米特片10 mg,每日1次口服;尼美舒利胶囊100 mg,每日2次口服;速效热痹饮每次20 ml,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速效热痹饮剂量加大至每次40~60ml,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西医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同时记录治疗前后肿胀关节数及指数、压痛关节数及指数、晨僵持续时间、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HAQ)及DAS28评分,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 结果 治疗组西医疗效为70.8%,对照组为3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52.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除肿胀关节数外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仅压痛指数、晨僵、疼痛评分及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除疼痛评分外其余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重剂速效热痹饮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能提高疗效,明显改善症状、体征及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美洛昔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用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除痹汤内服联合饮食疗法辨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的影响。方法将9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2组均给予多喝水、以低嘌呤饮食为主,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基础饮食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除痹汤口服治疗,1剂/d,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治疗组有效率为91%,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主要症状均有所改善,关节疼痛VAS评分、肿胀、活动受限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UA、ESR、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除痹汤内服联合饮食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痛感,提高关节运动能力,降低患者UA、ESR、CRP水平,凸显出中医论治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痛定洗剂足浴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痛定洗剂足浴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足浴治疗,观察临床中医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30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痛定洗剂可以显著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0.
张榜  王莹  崔炎  吴建萍 《河北中医》2020,42(6):858-861
目的 观察祛痹外洗方治疗瘀热阻滞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瘀热阻滞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祛痹外洗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肢体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VAS)、患者总体评价表(PGA)评分、关节肿痛指数评分及中医症状(包括皮肤紫黯、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及局部硬结)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6. 67%(23/30),总有效率96. 67%(29/30),对照组治愈率46. 67%(14/30),总有效率90. 00%(27/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VAS及关节肿痛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5),PGA评分均明显升高(P 0. 05),且治疗组PGA评分及关节肿痛指数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皮肤紫黯、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及局部硬结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祛痹外洗方治疗瘀热阻滞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肢体疼痛,改善关节肿痛情况,改善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