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鼻胆管联合塑料支架两步法及直接塑料支架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减黄及降酶治疗中的短期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肝门部胆管癌患者28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鼻胆管联合塑料支架两步法组18例及直接塑料支架组10例,比较两种引流术后患者近期肝功能的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鼻胆管组在减黄及肝功能恢复较支架组有明显优势(P0.05),在控制胆道感染的发生率方面,鼻胆管组较支架组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治疗在胰腺炎、胆道出血、穿孔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胆管引流术均可有效缓解肝门部胆管癌引起的黄疸,改善肝功能,但鼻胆管变支架两步法优势更加明显,尤其在有严重胆道感染发生倾向的患者,可以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鼻胆管引流对于ERCP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预防和治疗ERCP术后胰腺炎、胆道感染、穿孔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间868例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7例于内镜治疗后行置鼻胆管引流,211例患者未行鼻胆管引流。在行鼻胆管引流的患者中,胆道结石为354例,胆道恶性梗阻为128例,胆总管扩张为56例,胆总管囊肿为17例,缩窄性乳头炎为34例,ERCP未见明显异常68例;未行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的患者中,胆总管结石116例,胆总管扩张51例,胆总管囊肿3例,缩窄性乳头炎11例,ERCP未见明显异常30例。结果两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1.4%和3.8%(P>0.05),但引流组均为轻症胰腺炎,而非引流组50%为重症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5%和2%(P<0.05),而且非引流组中40%出现AOSC,需手术治疗。胰管显影率分别为13%和14%(P>0.05);穿孔各2例(0.3%vs0.9%),其中未行鼻胆管引流组中1例经手术后痊愈,其余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部分ERCP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胆管恶性梗阻内镜引流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塑料内置管及金属内支架在胆管恶性梗阻引流中的疗铲。方法 全组患者105例,行鼻胆管或塑料内置管引流87例次,放置金属内置管31例次。结果 鼻胆管或塑料内置管引流组,引流有效率82.8%,30天死亡率10.3%,平均通畅时间2.4月,平均生存期2.5月;金属内支架组,引流有效率90.3%,30天死亡率6.5%,平均通畅时间6.8月,平均生存期7.2月。结论对于胆管恶性梗阻,内镜引流术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早期微创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两种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微创方法是否存在疗效差异.方法 前瞻性收集63例在发病72 h内接受微创治疗的BAP患者,患者被分成两组: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囊管胆管探查组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组.观察两组术后第1、3、5天血、尿淀粉酶,氨基转移酶,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6个月以内复发率.结果 两组术后第1天血淀粉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术后第3、5天淀粉酶、氨基酸转移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率分别为5.4%、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个月以内复发率分别为:2.7%、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囊管胆管探查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住院期间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6个月以内急性胰腺炎复发率偏高,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囊管胆管探查可能是治疗早期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更为有效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5.
探讨鼻胆管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 C P)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874例行ER C P取石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放置鼻胆管引流分为引流组(n=646)和对照组(n=228),记录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3 h和24 h检测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引流组患者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分别为(217.5±296.4)U/L和(196.2±268.5)U/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患者术后胆管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86%、3.56%和10.99%,均低于对照组的4.82%、7.46%和18.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引流应用于ER C P取石可有效降低术后胰腺炎和胆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应用自制C/S-J型胆道自行脱落支架行胆道引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84例的胆管结石患者分为3组,分别行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口(EST)+C/S-J型胆道自行脱落支架内引流术(C/S-J组,104例),ERCP+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ENBD组,40例),ERCP+EST+经内镜胆道支架引流术(ERBD)(ERBD组,40例)。比较各组ERCP术后胰腺炎、胆管炎发生情况,并记录C/S-J组支架排出情况。结果: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结石大小、结石数量、术前胆囊切除情况、术前胆管炎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C/S-J组、ENBD组、ERBD组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是6.73%(7/104)、7.50%(3/40)、10.00%(4/40),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率分别是0.96%(1/104)、0.00%(0/40)、2.50%(1/4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S-J组2例术后第1天支架从胆道排出,1例术后3个月支架未排出,后经十二指肠镜成功取出,其余患者支架在9~14 d内脱落并经消化道自行排出体外,平均为10.2 d。无消化道梗阻、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自制C/S-J型胆道自行脱落支架行胆道引流安全、有效,能弥补ENBD与ERBD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胆道内支架治疗胆胰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内支架引流治疗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无手术指征的103例胆胰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包括: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组)11例,经内镜逆行塑料导管胆管引流术(ERBD组)45例,经内镜金属支架逆行引流术(EMBD组)47例。结果胆道引流效果满意91.3%,一般6.8%,无效1.9%;103例平均生存时间(227±135)d,ENBD组(184±56)d,ERBD组(226±73)d,EMBD组(238±136)d,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胆道引流术后通畅时间EMBD组为(214±120)d,明显优于ERBD组的(143±46)d和ENBD组的(152±74)d(P<0.05)。结论应用胆道支架治疗胆胰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伴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ERBD)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胆总管结石复发且合并乳头旁憩室的18例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和对照组,支架组9例患者内镜下取净结石后留置塑料支架,对照组9例患者取净结石后留置鼻胆管引流,比较两组症状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间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8例患者随访至2015年3月,支架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复发间隔时间延长[(7.19±1.42)个月vs(6.19±1.31)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对于合并乳头旁憩室、ERCP术后反复再生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取净结石后置入胆道塑料支架虽然不能显著延长再次出现症状的间隔时间,但该方法安全有效,可作为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手术后并发胆漏和继发性胆管狭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胆漏患者均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行鼻胆管引流术,引流腹腔感染.待胆管、腹腔引流停止1~2周证实胆漏愈合后拔管,伴有胆管狭窄的患者在拔除鼻胆管后置入塑料内支架,持续扩张2~3个月.结果 26例胆漏患者鼻胆引流3~4周后胆漏处均闭合,17例胆管狭窄置入内支架者,14例支架取出后狭窄解除,4例合并肝总管狭窄者经重新置入双支架3个月后效果良好,1例左肝管狭窄伴结石者,再置入单支架,术后仍有胆管感染症状反复出现,另1例在一年后因反复感染出现肝脓疡,药物治疗无效作肝叶切除.结论 内镜治疗可列为手术后胆漏或继发胆管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的镇静麻醉效果。方法将48例接受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24例。观察组术中给予咪达唑仑镇静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安定进行镇静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SBP、DBP、HR及Sp 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SBP、DBP、HR、Sp O2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与术后SBP、DBP、HR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与术后SBP、DBP、HR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静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患者实施咪达唑仑镇静麻醉,围术期生命体征稳定,镇静效果满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ERBD)+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CBDE)与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在胆总管结石合并中重度急性胆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探索理想的治疗组合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中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经ERBD引流后二期行LCBDE,作为研究组(n=19);25例经ENBD引流后二期行ERCP/EST取石治疗,作为对照组(n=25)。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引流前后,两组肝功能(TBIL、ALT、γ-GTP、ALP)及感染性指标(WBC、CRP、PCT),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引流后两组肝功能和感染性指标均较引流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取石成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高于对照组[94.74%(18/19...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道内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疗效。方法对危重不宜搬运的老年ACST患者行急诊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道内引流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29例手术成功,1例因憩室内乳头,反复插管失败,未完成操作。27例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为93%;术后腹痛、发热均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黄疸减退,生命体征平稳。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下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因胆道出血而感染控制不佳,行开腹手术;1例因支架早期脱落症状再发,床旁X线证实后,二次留置支架后症状缓解。未发现与内镜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穿孔、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等。结论急诊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道内引流是治疗ACST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患者病情极危重、不宜搬运或难以耐受急诊外科手术的老年高龄患者,不适合扩大适应证范围,且要求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中置入捆绑式鼻胆管支架用于全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1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39例(LE组)行术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36例(LT组)行LC+LCBDE+T管引流,37例(LES组)于LC+LCBDE术中置入捆绑式鼻胆管支架,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胆管残留结石)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组手术时间长于LES、LT两组(P0.05),LE组与LES组住院时间短于LT组(P0.05)。LE组、LT组日均补液量多于LES组(P0.05)。LT组住院费用最低,LE组住院费用最高,LES组满意度最高,LT组最低,三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术中置入捆绑式鼻胆管支架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内镜、腹腔镜及其联合治疗的最佳方法,提出微创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系列性方案.方法 自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天津市南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收治急性重症胆管炎病人224例,首先行急诊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待病人平稳渡过急性期后,根据不同病因和病情特点实施内镜、腹腔镜及其联合治疗.结果 224例ACST病人,急诊内镜成功219例,成功率97.8%,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183例胆管结石中,择期内镜胆管取石治疗122例,成功率95.1%;择期腹腔镜、胆管探查、一期缝合胆管治疗41例,成功率97.6%;择期内镜胆管内支架放置术姑息性治疗胆管结石23例,成功率100%;4例急诊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成功率100%;胆管狭窄41例中,36例限期行内镜胆管狭窄逐级扩张+胆道内支架放置术;5例实施限期开腹根治手术.结论 内镜、腹腔镜联合、分阶段治疗实现了ACST的全程微创化治疗,手术耐受性好,风险低,提高了存活率和病因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行鼻胆管引流与输尿管导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1月至2015年10月为1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鼻胆管引流术(n=61,鼻胆管组)及输尿管导管引流术(n=63,导管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鼻胆管组相比,导管组手术时间短、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术后第3天胆汁引流量多(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与第2天胆汁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及输尿管导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安全、有效,扩大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弊端,并未增加术后胆漏、结石残留、胰腺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下应用鼻胆管引流对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同期微创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4例胆总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手术分为两组,一组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术,另一组行三镜联合,胆管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三镜联合)。其中LCBDE组33例,三镜联合组31例。并对病人住院费用、胆汁引流量、腹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32例行腹;32例行三镜联合下鼻胆管引流术,其中31例手术成功,1例改为LCBDE。2例出现一过性淀粉酶升高,无胰腺炎发生。对比分析三镜联合组手术较LCBDE住院费用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引流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镜联合下鼻胆管引流治疗胆管结石,达到了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的目的,可作为目前治疗胆道结石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28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先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再根据术中情况行经腹置鼻胆管引流(鼻胆管引流组)、一期缝合术或T管引流(T管引流组)。结果 289例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后239例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获得成功,15例留置T管引流,其他35例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开腹。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胆汁引流失败、胆道引流管早期滑脱、胆道出血、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胆漏、电解质紊乱致厌食恶心发生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引流组比T管引流组的胆漏、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留置鼻胆管时间短。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这两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联合内镜下多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不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1年11月至2016年3月,67例行EST或EPBD联合内镜下多塑料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狭窄消除率、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ST组与EPBD组的狭窄消除率分别为89.3%和94.9%(P0.05);EST组与EPBD组近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2.8%(P0.05);出血发生率EST组(10.7%)明显高于EPBD组(0)(P0.05),3例出血均在内镜下有效止血;远期胆管结石复发合并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率,EST组(46.4%)明显高于EPBD组(15.4%)(P0.05)。结论 EPBD联合多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时,近期出血率和远期并发症低于EST,推荐首选EPB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加鼻胆管引流(ENBD)、塑料支架置入引流(ERBD)或金属支架置入引流(EMBE)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比较。方法 136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为:ENBD组、ERBD组和EMBE组,观察各组疗效、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 三组总体置管成功率95.4%;治疗1周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引流总体有效率为91.0%;并发症发生率为5.4%。ERBD组平均通畅时间(88.0±21.9)d,EMBE组平均通畅时间(200.6±46.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ERBD组平均生存时间(215.4±111.3)d,EMBE组平均生存时间(271.8±100.8)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ERCP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给予鼻胆管引流及支架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内镜双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引流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1例采用内镜支架引流治疗的晚期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双金属支架相对于单塑料及双支架有更长的支架通畅时间(187±10 d vs 139±8.8 d;P0.05)。两组之间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双金属支架可以明显增加肝脏的容积。结论采用内镜双金属支架引流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肝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