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群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基因rs2004640、rs10954213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方法对92例SLE患者和88名健康对照IRF5基因rs2004640 G/T、rs10954213 G/A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SLE患者IRF5 rs2004640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198、0.521和0.28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3,P<0.05);SLE患者IRF5 rs10954213 GG、GA、从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18、0.409和0.273,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P<0.05).结论 山东汉族人群IRF5基因位点rs2004640、rs10954213的多态性,可能与山东地区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有关,需进一步累积更多数据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干扰素调节因子5基因(IRF5)rs200464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在不同种族的相关关系。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发表的有关IRF5 rs200464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LE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5软件,采用Mantel-Haenszel-Peto法荟萃分析IRF5 rs2004640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不同种族中的研究。结果:荟萃分析包括亚洲、欧洲-美洲高加索人群、墨西哥印欧混血、美国黑人等不同人群的IRF5 rs2004640单核苷酸多态性14个研究,共11 725例样本。亚洲人群IRF5 rs2004640 T等位基因频率26.3%~45.5%,高加索人群IRF5rs2004640 T等位基因频率44%~56%。分别荟萃分析亚洲和高加索人群与该多态性位点关联,均提示这两种人群IRF5rs2004640 T等位基因与狼疮发病密切相关(亚洲人群OR值1.35,95%CI 1.22~1.50;高加索人群OR值1.42,95%CI 1.32~1.54;P<10-6)。荟萃分析总的结果表明IRF5 rs2004640 T等位基因与狼疮发病密切相关(OR=1.42,P<10-6)。结论:IRF5rs2004640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的荟萃分析肯定了IRF5 rs2004640 T等位基因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干扰素γ受体(interferonγreceptor,IFNγR)的两个氨基酸位点Val14Met和Gln64Arg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DNA测序方法对94例SLE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IFNγR1和IFNγR2基因型与SLE易感性无显著相关(P>0.01)。其中Arg64/Arg64基因型在两组患者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OR=2.481,95%可信区间为0.992~6.203)。此基因型在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频数高于SLE患者组,可能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型。各个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和优势比显示各基因型的组合与SLE的发病无显著相关(P>0.01)。其中Val14/Val14与Arg64/Arg64基因型的组合在两组患者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OR=2.481,95%可信区间为0.992~6.203)。此基因型组合在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频数高于SLE患者组,故这是一种可能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型组合。结论IFNγR1和IFNγR2基因型与SLE易感性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CTLA—4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学标  朱晓亮 《免疫学杂志》2001,17(5):399-399,401
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 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 ,以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聚集为特征。而 B淋巴细胞产生自身抗体有赖于 CD4 + T淋巴细胞的活化。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 - 4 ( CTL A- 4 )和 CD2 8结构相似 ,同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 ,且结合的配体 ( B7)相同。 CD2 8与 B7分子结合 ,可产生共刺激作用并进一步引起 T细胞的活化 ;相反 ,CTL A- 4与 B7结合对 T细胞活化则起负性调节作用 [1 ] 。 CTL A - 4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 2 q3 3 ,已发现其外显子 1第 4 9位碱基 A→ G点突变与 Graves’病和 型糖尿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周艳  肖林生 《免疫学杂志》2007,23(3):349-35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未明.研究发现,除了HLA基因的相关性以外,还可能存在其它重要的敏感基因[1].近年来发现CTLA-4基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本文检测SLE及RA病人CTLA-4基因多态性,进一步探讨SLE及R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及其对Ⅰ型干扰素(IFN)诱导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SLE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免疫学相关指标水平、Ⅰ型IFN诱导基因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χ2=4.67,P=0.0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LEDAI评分、血清Scr、UAE、IgA、IgG和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3、C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型IFN诱导基因MX1、OAS1、ISG15、LY6E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SLE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疾病的活动度,同时能降低Ⅰ型IFN诱导基因的表达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闭雄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21):2686-2690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以血管病变、皮肤和内脏纤维化、免疫调节紊乱为特征的致死风险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首要死因是肺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如何破解SSc纤维化难题,是降低SSc患者死亡率的关键。目前,SSc病因尚不清楚,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研究表明,Ⅰ型干扰素(IFN)在SSc纤维化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IRF7作为Ⅰ型IFN的最主要调节因子参与Ⅰ型IFN诱导基因的转录调控及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和TGF-β信号转导,可能参与了SSc发病中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干扰素(IFN-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扩张型心肌病(IDC)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了31例IDC患者(患者组)和35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中IFN-r启动子基因874位点的多态性变化。结果结果表明IDC组IFN-r(874T)等位基因频率(32,26%)显著高于对照组IFN-r(11.43%),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该等位基因频率增高与IDC相关。结论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IFN-r基因874T位点的多态性在IDC的疾病病程中有重要作用,IFN-r启动子基因874T可能是IDC的易感性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Ⅰ型胶原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Ⅰ型胶原基因存在较多的多态性,但只有少数多态性与疾病有密切关系。本文着重介绍了近五年来研究发现的Ⅰ型胶原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MICA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云南汉族群体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chian-related gene,MICA)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I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关系。方法 应用STR扫描分型技术、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双向序列测定,确定MICA基因第4、5外显子在云南汉族70例SLE患者和152名正常对照中的等位基因及其分布频率。结果 共发现MICA第5外显子5种等位基因和第4外显子10种等位基因,并确定了各自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表明MICA第4、5外显子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SLE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云南汉族群体中MICA基因第4、5外显子的各等位基因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509C/T多态性与贵州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80例SLE患者及95例正常对照组的TGF-β1基因启动子-509C/T多态性。结果:SLE组与正常对照组-507C/T基因型频率分布有差异(P〈0.05),-509CC基因型SLE组高于对照组(35% vs 21.1%),而-509TT型SLE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8.75% vs 36.8%);SLE患者组-509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5),SLE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8.1% vs 42.1%),T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41.9% vs 57.9%)。结论:贵州汉族人群TGF-β1基因启动子-509C/T多态性与SLE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发展与TNF-α、IL-6、B细胞和T细胞密切相关。基于TNF-α、IL-6和T、B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的生物制剂治疗RA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部分RA患者不应答。近年研究发现,Ⅰ型干扰素及其信号通路在RA患者生物制剂治疗应答中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不同生物制剂治疗RA患者的应答情况以及Ⅰ型干扰素应答基因与生物制剂疗效的关系,探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对Ⅰ型干扰素应答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改善RA患者对生物制剂不敏感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FOX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20例SLE患者和160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DNA测序的方法对FOXP3基因-2383 C/T、-3281 C/A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FOXP3基因-3281 C/A多态性在SLE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OXP3基因-2383 C/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2383 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是-2383 C等位基因的1.715倍(OR=1.715,95%CI:1.165~2.525).联合基因型分析发现,FOXP3的-2383 T/-3281 A等位基因频率在SLE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383 T/-3281 A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加了SLE的发病风险(OR=2.196,95%CI:1.165~4.142).结论 FOXP3基因-2383 C/T多态性与SLE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2383 T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肠道病毒71 型抑制干扰素(IFN)信号通路的具体机制,为以后EV71 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EV71 感染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 细胞)模型,实验组分正常对照组(Control)、EV71 病毒对照组(EV71 组)、仅有IFN-β处理组(IFN-β组)、EV71+IFN-β处理组(EV71+IFN-β组)。采用Real-time PCR 法检测IFN 诱导基因(ISGs)的表达。细胞核蛋白和胞浆蛋白分离后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STAT1 在细胞中的分布。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TAT1、IRF9 的表达。结果:EV71+IFN-β组与IFN-β组相比,OAS1、MX1、ISG54 mRNA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别降低约47%、5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EV71 感染抑制了IFN-β诱导的ISGs mRNA 的表达。EV71 感染并不影响STAT1 的蛋白水平和磷酸化过程。IFN-β组,p-STAT1 主要定位在胞核中,而EV71+IFN-β组的p-STAT1 主要定位在胞浆中,提示EV71 可能抑制了p-STAT1 的核转位。检测细胞总裂解液中IRF9 的蛋白水平,结果发现,在IFN-β处理的细胞中,IRF9 的表达明显上调;而与IFN-β组相比,EV71+IFN-β组IRF9 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提示EV71 感染抑制了IFN-β诱导的IRF9 的表达。结论:EV71 通过降低IRF9 来抑制ISGF3 的核转位,进而阻断IFN 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汉族人群Ⅰ型胶原基因Sp1结合位点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汉族人群 型胶原 (collagen type α1 ,COL1A1)基因 Sp1结合位点多态性的分布规律。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对北京地区汉族 134名绝经后妇女和 43名健康男性的 COL 1A1基因 Sp1结合位点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  134名绝经后妇女和 43名男性均为 SS基因型 ,即无多态位点。结论 中国汉族人可能缺乏或罕有 COL 1A1基因 Sp1结合位点多态性 ,与朝鲜人及日本人相同 ,而与高加索人种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国西北维吾尔族人群FTO ( 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与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 DM)及BMI ( body mass index)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喀什第一人民医院及吐鲁番地区医院住院患者中收集维吾尔族T2 DM患者849例,选择同期在该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对照873例,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测定;采用Sequenom MassARRAYRSNP技术检测FTO基因3个SNP位点,通过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分析对照组各SNP的群体代表性;通过t检验分析两组各临床指标的差异;通过χ2检验分析两组各SN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差异。结果 T2 DM 组的 BMI、腰围( WL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空腹血糖( FPG)、总胆固醇( TC)、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 HDL)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低于对照组。 T2 DM组rs8050136及rs9939609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整体人群及T2 DM组中rs8050136的基因型C/A+A/A组较C/C组的BMI大, rs9939609的基因型T/A+A/A组较T/T组的BMI水平高。将BMI按照正常、超重、肥胖进行分层后,在BMI正常组中 T2 DM 组及对照组的 rs9939609基因型分布频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FTO 基因的rs7195539的单核苷酸突变可能是维吾尔族T2 DM的保护性因素。 rs8050136及rs9939609的单核苷酸突变可能与维吾尔族T2 DM及肥胖有关联, A为其风险等位基因。 rs8050136基因多态性与T2 DM的关联可能是通过BMI起作用,而rs9939609基因多态性与T2 DM的关联是独立于BMI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干扰素(IFN-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IFN-r血中表达水平与中国北方汉族人卵巢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33例卵巢癌患者组和90例正常对照组IFN-r基因多态性。结果结果表明卵巢癌组IFN-r(874T)等位基因频率(36.36%)显著高于对照组(10.0%),P〈0.05;而卵巢癌组IFN-r血中含量(1.760±0.108)显著高于对照组(0.721±0.065),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该等位基因频率增高和血清IFN-r的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相关。结论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IFN-r基因874T位点的多态性和血清IFN-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卵巢癌的疾病病程中有重要作用,IFN-r启动子基因874T可能是卵巢癌发病的易感性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广东汉族人群HLA Ⅰ、Ⅱ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广东汉族人群HLA-A、B、Cw、DRB1基因频率,分析该人群HLAⅠ、Ⅱ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型特点。方法 骨髓移植供者160人,抗凝血提取DNA,半量全自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型检测HLA-A、B、Cw、DRB1基因型。结果 在低分辨水平分别检出HLA-A、B、Cw及DRB1等位基因12、23、11、13个。统计分析呈现显著连锁不平衡的HLA-A-B单倍型9个,B-Cw单倍型20个,A-Cw单倍型7个,HLA-A-DRB1单倍型8个,B-DRB1单倍型9个,Cw-DRB1单倍型10个。结论 广东汉族群体HLA-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其双座位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具有地区性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9.
神经源分化因子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源分化因子 (neurogenic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Neuro D)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联性。方法 运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中国湖北地区汉族 32 4例 2型糖尿病 (其中以发病年龄 40岁为界 ,分为早发及晚发两组 )及 12 4名正常对照者 ,Neuro D基因第 45位密码子碱基变异 (GCC→ ACC)。结果  Neuro D基因在所测人群中未发现有纯合变异者。在早发 2型糖尿病组 ,其 AT基因型频率为 2 6 .8% ,与正常对照组 (10 .5 % )及晚发 2型糖尿病组 (11.6 %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分别为χ2 =7.85 ,P=0 .0 0 5 ;χ2 =8.81,P=0 .0 0 3) ;Thr45等位基因频率在早发 2型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晚发 2型糖尿病组分别为 13.4%、5 .2 %和 5 .8% ,差异亦有显著性 (χ2 =7.15 ,P=0 .0 0 8;χ2 =8.13,P=0 .0 0 4) ;晚发 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la45 Thr基因型频率 (11.6 % vs10 .5 % ,P>0 .0 5 )及等位基因频率 (5 .8% vs 5 .2 % ,P>0 .0 5 )差异不明显 ,Thr45等位基因与早发 2型糖尿病发生相关 (OR=2 .5 2 ,95 % CI:1.42~ 4.49) ;基因型为 AT型的 2型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浆 C肽水平较 AA型患者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Neuro D基因多态性与早发 2型糖尿  相似文献   

20.
脂肪细胞因子影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其中,肿瘤坏死因子和脂联素两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联性受到广泛关注.此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发现其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在不同人群和种族中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