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鹏程  崔杰  张世和 《腹部外科》2004,17(5):278-279
目的 分析和总结胃癌全胃切除术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1998~2002年在我院收治的42例胃癌的全胃切除术、合并联合脏器切除的适应证、手术入路、淋巴结的清扫、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并发症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全胃切除术36例,合并联合脏器切除术6例。Lahey氏食管空肠吻合术12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9例,食管ρ型空肠袋Roux-en-Y吻合术1例。42例均经腹入路。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返流性食管炎2例,吻合口瘘1例,低血糖综合征1例。结论 合理掌握全胃切除术及联合脏器切除术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间施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5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并发症组)与无发生并发症患者(无并发症组)的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50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56例(11.1%);患者发病年龄、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手术经验及手术时间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经验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无并发症组相比.并发症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晚、住院时间较长(均P〈0.05)。482例(95.2%)患者获得2~37(中位数13)个月的随访,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生存曲线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经验。有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但是术后近、中期生存情况与无并发症者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内开展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检索万方、知网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查找有关国内施行SLG治疗肥胖患者的文献,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3篇,共计453例。国内LSG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食管反流等,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7.95%(36/453),总体死亡率为0。结论:SLG作为外科减肥手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可作为国内病态性肥胖患者减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66例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胃上部癌患者临床资料,16例行全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全腹腔镜组),5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辅助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术中指标、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与腹腔镜辅助组比较,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高(均P0.05),但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前者(均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两端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行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作为胃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术式及未来微创理念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患者,59岁男性,术前诊断:胃体腺癌(cT3N1+M0)。拟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手术思路:1.打开胃结肠韧带,游离横结肠系膜前叶2.显露并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根部,清扫14V组淋巴结,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清扫6组淋巴结。3.游离胰腺被膜,清扫7、8、9组淋巴结。沿肝总动脉后方显露门静脉,清扫12a组淋巴结。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离断胃右动脉,清扫5组淋巴结。游离肝胃韧带至贲门右侧,清扫1组淋巴结。4.沿脾动脉游离,显露脾门血管,清扫10、11组淋巴结。游离贲门左侧,清扫2组淋巴结。5.采取腹部辅助小切口完成胃肠Roux-en-Y重建。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并发症的防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同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别接受腹腔镜全胃切除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组165例)及开腹全胃切除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193例)共35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 腹腔镜组中位手术时间为225( 195~340) min,开腹组为230(195~300) min,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4)枚,开腹组为(27±4)枚,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中位术中失血量为160(80~600) ml,显著低于开腹组的270(150~600)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平均住院(11.4±2.6)d,显著低于开腹组的(13.7±2.4)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共18例,开腹组共30例,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并能有效地防治手术的并发症,更能体现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办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197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同期275例接受常规胃癌根治术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腹腔镜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传统的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6% vs. 10.55%,P>0.05)。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程度、手术时间、术者经验等腹腔镜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注意结合相关因素、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作为一项日益成熟、蓬勃发展的微创技术,由于其侵袭性小,利于患者康复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胃癌临床诊治中并取得了良好的近远期疗效。然而,胃癌术后并发症仍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自然也是腹腔镜手术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腹腔镜胃癌手术相关临床研究及数据库,结合团队临床经验,系统阐述近年来腹腔镜胃癌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10.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48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全胃切除组(A组)290例,近侧胃大部分切除术(B组)190例. 结果 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60.8%、38.3%,B组分别为79.2%、48.3%、23.3%,两组3、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3.8%和2.4%,B组分别为11.6%和2.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能提高疗效,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且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D_2根治术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78例远端胃癌患者。38例采取全腹腔镜下D_2根治术(TLDG组),40例采取开腹D_2根治术(ODG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与ODG组比较,TLDG组手术时间(229.3 min vs.197.7 min)与消化道重建时间(27.6 min vs.18.5 min)明显延长,但术中出血量(99.5 m L vs.175.3 m 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6 d vs.4.7 d)、术后理论出院时间(10.7 d vs.14.7 d)均明显减少(均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近切缘距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率、复发转移率、2年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7 d所测白细胞、IL-6、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对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G)后发生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的156例临床病历完整行LAG的患者资料,采用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对于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级,同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Clavien-Dindo分级的影响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共27例(17.3%)出现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分级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8例、Ⅴ级1例,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吻合口瘘、肠梗阻、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性别、BMI、术前合并基础疾病、ASA分级、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CRP)值与LAG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5kg/m2)、吻合方式(BillrothⅡ和Roux-en-Y法)、术后第3天CRP水平(≥170mg/L)是影响LAG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BMI、吻合方式、术后3dCRP的也是影响患者术后Clavien-Dindo分级的因素(均P0.05)。结论:LAG后常见的并发症为Clavien-DindoⅡ级,BMI、吻合方式、术后第3天CRP水平是影响LAG术后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符合条件的41例胃癌患者,其中21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_2根治术(腔镜组),20例行开腹胃癌D_2根治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手术前后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ETX)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均P0.05),其他临床指标包括术中输血比例、清扫淋巴结数量、手术切缘、术后通气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DAO和ETX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随后均将至术前水平,两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DAO和ETX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DAO和ETX水平在两组患者中均呈正相关(r=0.759、r=0.559,均P0.05)。两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同样安全、有效,且对肠道屏障功能影响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34岁女性胃体腺癌患者,拟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取平仰卧位,主刀位于患者左侧。腹腔镜下探查肿瘤位于胃体,无腹腔种植转移。游离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向左达脾下极,向右达结肠肝曲。继续游离、夹闭、离断胃左右动静脉、胃网膜左右动静脉、胃短动脉、胃后动脉,清扫NO.1~NO.11,NO.12a,NO.12p,NO.14v组淋巴结。幽门远端3 cm离断十二指肠。腔镜下游离小肠系膜,距屈氏韧带20cm处切割闭合离断空肠,远端上提,使用overlap技术完成食道空肠的侧侧吻合,连续缝合关闭共同开口。据此吻合口远端40 cm处行近端空肠远端空肠的侧侧吻合,连续缝合关闭共同开口。检查吻合口对合良好。冲洗术野,腹腔镜下放置腹腔引流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术前使用与术后使用生长抑素与对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所致胰腺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50例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术前12~24 h开始使用生长抑素,术中及术后维持)或对照组(术后使用生长抑素),5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最终观察组纳入22例,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及术前感染、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但术后总引流量两组无明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围手术期血清淀粉酶浓度、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含量、术后感染与营养指标、引流管拔除时间、胃肠动力恢复与并发症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术前、术后使用生长抑素比较,在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所致胰腺损伤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比较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评价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效果,以期为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6月接受手术的17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6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传统开腹组),72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腹组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和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较传统胃癌手术具备了切口小、出血量小,胃肠道恢复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缩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内收治的1 1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5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59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术后24,72 h免疫指标检测显示,两组患者IL-2和IL-6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开腹组两者升高程度大于腹腔镜组(均P<0.05);开腹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以上T细胞亚群在腹腔镜组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并发症均明显减少,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少,机体损伤小,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实施胃癌根治术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D组(3D腹腔镜技术,38例)、2D组(2D腹腔镜技术,38例),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术前术后各项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D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清扫阳性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肠减压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与2D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的小于2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的并发症率7.89%显著的低于2D组患者的26.32%(χ2=5.322, P=0.021<0.05)。 结论3D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较2D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率更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