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AC)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价值,回顾采用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结合VAc或一期缝合、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治疗的3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资料,就换药次数、材料消耗、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结合VAC治疗的患者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3种术式,P〈O.05;在材料消耗方面,与一期缝合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优于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治疗者,P〈O.05。结果表明,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结合VAC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优于一期缝合、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骶尾部藏毛窦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骶尾部藏毛窦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藏毛窦切除+袋形缝合术,15例行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结果18例行藏毛窦切除+袋形缝合术经一次手术治愈。15例行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均痊愈,其中5例出现切口部分裂开或坏死延迟愈合,均经常规换药引流后愈合。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愈合时间较藏毛窦切除+袋形缝合术短[(19±7)d比(37±12)d,t=6.556,P<0.01].袋形缝合术组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5.6%,Limberg皮瓣转移术组术后无1例复发,2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与藏毛窦切除+袋形缝合术均可有效治疗藏毛窦,对于复杂性和复发病例尽可能选择皮瓣转移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尾部藏毛窦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采用窦道切开、蜂蜜庆大霉素纱布换药、二期自体网状推移皮瓣的方法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4年,56例一次治愈48例,二次治愈7例,复发1例。结论:窦道切开、蜂蜜庆大霉素纱布换药、自体网状推移皮瓣治疗骶尾部藏毛窦,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袋形缝合术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袋形缝合术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3例。结果13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1年,未见明显复发及并发症。结论袋形缝合术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骶尾部藏毛窦手术操作简单,治疗彻底,缩小了手术创面,愈合时间相对缩短,复发少,患者痛苦少,长期效果优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祝斌  龙浩成  戴洛 《腹部外科》2013,(5):323-324
目的 探讨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骶尾部藏毛窦5例,5例均骶尾部感染反复发作,待炎症消退后均行藏毛窦一期切除缝合术.结果 5例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藏毛窦,3例术后I期愈合,2例术后切口轻度裂开,经换药后治愈.随访6~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藏毛窦疾病容易误诊,术前应仔细检查,明确手术范围,彻底手术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比较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与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肛肠科2007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2例接受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其中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58例(皮瓣组),藏毛窦切除一期缝合术64例(缝合组)。随访12~89个月(平均43.6个月),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皮瓣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缝合组(P0.05);皮瓣组手术时间大于缝合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除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以外,操作并不复杂,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骶尾部藏毛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行菱形皮瓣成形术(Limberg)并VSD治疗,对照组15例行Limberg手术并常规负压引流球引流.比较2组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Ⅰ期切除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骶尾部藏毛窦行Ⅰ期切除缝合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性分析。结果全组除1例术后5月复发外均治愈,无手术意外损失及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12~16天,术后随访6月~1年,无窦道复发。结论Ⅰ期切除缝合治疗藏毛窦具有手术切除彻底、复发率低、愈合时间短、缩短住院周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多发于臀裂和骶尾部的感染性疾病,其治疗方法日益增多,涌现出许多经典术式和改良术式。本文综述目前对骶尾部藏毛窦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引流配合复方紫归膏换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方法:11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顺脊柱方向梭形切开窦道和脓腔,彻底清除窦道内坏死组织、着色瘢痕组织,并彻底搔刮创面,创面敞开充分引流,术后采用复方紫归膏纱条换药。结果:11例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20d,平均换药时间35.4d,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充分引流并复方紫归膏换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疗效确切,疗程短,一期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切开引流囊壁搔刮术与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切开引流囊壁搔刮术治疗(切口开放搔刮组)20例,行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切除袋形缝合组)23例。结果:切口开放搔刮组、切除袋形缝合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0.40±5.22)min、(43.49±7.45)min,住院时间分别为(7.70±1.42)d、(8.17±1.47)d,愈合时间分别为(34.45±7.72)d、(24.48±5.96)d,术后疼痛NRS评分分别为(4.15±1.09)、(4.74±0.96)。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6年,两组均无复发。结论: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是治愈骶尾部藏毛窦的关键,急性感染期选择切开引流囊壁搔刮术、慢性窦道期选择切除袋形缝合术均可治愈骶尾部藏毛窦。  相似文献   

12.
骶尾部藏毛疾病是原发于臀沟并向上蔓延的骶尾部慢性皮下感染,常反复破溃形成窦道即藏毛窦.藏毛窦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苯酚注射、冷冻、切开引流搔刮、病灶整块切除等[1].北京市肛肠医院近年收治的藏毛窦患者多为外院手术治疗失败或复发者,通常窦道分支复杂,病变范围广泛,如果术后创口开放,二期愈合时间很长;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患者伤口疼痛和换药次数.2010年1月至6月我们采用改良Limberg、Dufourmentel菱形转移皮瓣成形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6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巨大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特点,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例巨大骶尾部藏毛窦,总结诊断、于术入路、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藏毛窦完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病理为异物性肉芽肿,随访时间11个月至10年,术后创1:3感染2例,复发1例。结果表明,术前应进行全面评估,蛛网膜下腔或连续硬膜外麻醉、骶尾部入路、低电量电刀剥离是切除巨大骶尾部藏毛窦的最佳方法,彻底手术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骶尾部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疗效。方法在2008年6月至2015年9月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骶尾部藏毛窦病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观察病人并发症情况、住院及愈合时间,并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5.8min;术后当晚仅有1例病人因疼痛肌注曲马多止痛,无病人出现切口感染;病人住院时间为13~16 d,平均完全愈合时间为术后15.4 d;术后随访时间为3~14个月,无病人出现疾病复发。结论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术治疗藏毛窦疗效满意,相比其他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具有手术简单、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复发后不增加再次手术难度等显著优点,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骶尾部入路手术结合VSD引流术治疗骶尾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骶尾部感染性疾病患者28例,其中骶尾部囊肿合并感染12例,骶尾部藏毛窦感染16例,感染病灶最大直径约4.5~14.2 cm,平均(7.4±2.2)cm。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4例,行Kraske术并VSD引流术;对照组14例,行Kraske术并常规负压引流。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组间比较,实验组负压引流时间短,术后3 d和7 d的疼痛评分低(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满意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随访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灶复发、伤口未愈及异常神经体征。结论改良Kraske术并VSD引流治疗骶尾部感染性疾病,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愈合,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应用臀上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20处)骶尾部压疮患者的创面(5 cm× 10 cm~ 14 cm×17 cm)均采用臀上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 本组共13例患者,术后20处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随访6~48个月,其中1例患者复发,其余患者情况良好.结论 应用臀上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联合持续负压引流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改良Limberg转移皮瓣在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0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分为双改良Limberg转移皮瓣组(简称"双改良皮瓣组",n=30)、经典Limberg转移皮瓣组(简称"经典皮瓣组",n=30)及直接间断缝合组(简称"间断缝合组",n=40)3组。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返回工作时间、复发情况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术前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在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在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均明显长于间断缝合组(P0.05),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返回工作时间在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均明显短于间断缝合组(P0.05),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在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明显低于间断缝合组(P0.05),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切口血清肿和切口部分裂开的发生率在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在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均明显低于间断缝合组(P0.05),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浸渍率在双改良皮瓣组和间断缝合组均明显低于经典皮瓣组(P0.05),双改良皮瓣组和间断缝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完全裂开率在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均明显低于间断缝合组(P0.05),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术后均无切口完全裂开者。双改良皮瓣组和经典皮瓣组均无皮瓣坏死发生。结论无论采用哪种转移皮瓣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均有效,其较传统直接间断缝合有更低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更短的返回工作时间,更低的复发率,而经典Limberg皮瓣较双改良Limberg皮瓣有较高的切口浸渍发生率。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比较少,双改良Limberg皮瓣技术长期临床疗效尚需要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V-Y皮瓣修复骶尾部藏毛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毛窦是一种少见的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最常见于肛门后尾骨处背侧,称为尾部藏毛窦[1].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采用手术切除、V-Y皮瓣修复创面的方法治疗藏毛窦患者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筋膜组织瓣及皮瓣分层缝合修复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9年3月—2022年8月收治9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7~53岁,平均29.4岁。病程1~36个月,中位病程6个月。伴有肥胖和毛发浓密者7例,感染3例,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2例。病灶切除后创面范围3 cm×3 cm~8 cm×4 cm,深度3~5 cm、达肛周或尾骨;伴有肛周脓肿形成2例,尾骨炎性水肿1例。术中扩大切除,设计并切取臀部左、右两侧筋膜组织瓣及皮瓣,范围均为3.0 cm×1.5 cm~8.0 cm×2.0 cm。创面底部放置“十”字引流管,筋膜组织瓣及皮瓣推进分3层缝合,即筋膜层“8”字缝合、真皮层内倒刺线减张缝合、皮肤间断缝合。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裂开、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无窦道复发,臀沟外形满意,臀部两侧对称,局部切口瘢痕隐蔽,外形破坏最小。结论 筋膜组织瓣及皮瓣分层缝合修复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可有效填塞腔隙,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2009~2013年,我们采用手术切除、一期缝合、负压吸引引流治疗骶尾部藏毛窦患者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32例,女6例;年龄17~36岁,平均23.2岁;病程6个月至7年。病变窦口均位于骶尾部后正中臀沟处,窦口1~4个,其中6例窦口可见毛发钻出。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均无异常。病理检查结果均符合藏毛窦改变。其中11例见窦道内毛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