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估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西京医院心脏外科2003年1月2007年6月,132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患者的麻醉和机械通气管理模式,统计分析了麻醉诱导后、建立胸腔镜系统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手术结束时动脉血气结果和终末潮气CO2分压(PetCO2),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可以耐受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下的胸腔镜手术,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胸腔镜心内手术操作期间Pet-CO2和动脉血CO2分压(PaCO2)较麻醉诱导略有升高,仍在正常范围,O2分压(PaO2)有显著降低(P<0.05),也在正常范围,手术结束时均恢复到正常。结论单腔气管插管可适用于1岁以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反比通气对老年患者肺功能及肺泡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全身麻醉后建立CO_2气腹时,实验组采用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为2∶1;对照组吸呼比为1∶2,观察记录麻醉前5 min(T_0)、气腹开始前2 min(T_1)、气腹后60 min(T_2)及气腹解除后5 min(T_3)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道压力峰值(Peak),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同时测量气腹后60 min(T2)的动脉血气。计算肺的顺应性(CL)。用纤维支气管镜采集气腹后60 min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8水平变化。结果反比通气能明显降低气道压峰值,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增加肺的顺应性,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和p H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NF-α、IL-6、IL-8的浓度显著减少。结论反比通气可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术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时气道峰压,促进氧合,增加肺的顺应性,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在临床初步应用疗效及其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与间歇正压通气(IPPV)、压力支持通气(PSV)进行比较,为PAV临床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对10例急性呼衰患者先用IPPV模式通气,同时计算弹性阻力(Ers)和粘性阻力(Rrs),然后将模式改为PSV,根据IPPV时数据设置支持压力,使得潮气量(VT)与IPPV时大致相同。再将模式改为PAV,根据PSV时的数据设置辅助百分比,使得VT和峰压(Ppeak)分别与PSV时大致相同。观察通气期间呼吸力学、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在VT相似的情况下,PAV时Ppeak显著低于PSV、IPPV,其患者呼吸功(WOBp)、呼吸机呼吸功(WOBv)均低于PSV、IPPV、PAV与PSV相比,血流动力学各参数间无显著差异,PAV与IPPV相比,其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比,血流动力学各参数间无显著差异,PAV与IPPV相比,其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显著低于IPPV。PAV与PSV相比,在Ppeak相似的情况下,PAV时VT、平均动脉压(mBP)、心输出量(CO)高于PSV,其平均肺动脉压(mPAP)、WOBp低于PSV,其中WOBp显著低于PSV。结论 对于临床急性呼衰患者,PAV与PSV、IPPV相比,其气道压力低,减少了呼吸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LI/ARDS)高风险患者,应用小潮气量通气对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6例ALI/ARDS高风险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采用小潮气量(VT6~8ml/kg)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潮气量(VT10~12ml/kg)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变化及预后差异。结果通气48h、通气96h后两组患者的Pa O2、Pa CO2、氧饱和度、p H值、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均较通气即刻显著好转(P0.05)。通气48h、通气96h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ɑ、CRP水平均较通气即刻显著的降低(P0.05),研究组在通气48h、通气96h后血清IL-6、TNF-ɑ、CRP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ALI/ARDS发病率(14.29%)、ICU治疗时间(9.5±2.6)d、机械通气治疗时间(7.4±1.3)d、住院时间(13.7±3.2)d、死亡率(10.71%),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ALI/ARDS高风险患者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较常规潮气量通气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预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时无肺疾病患者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介素-8(IL-8)及亲环素A(CyPA)的变化,方法 20例脑出血或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潮气量组(10ml/kg)和低潮气量组(6 ml/kg),两组吸入氧浓度均为40%,呼气末正压5 cmH2O,呼吸频率设定以维持PaCO235%~40%。机械通气初及24 h后,取静脉血及BALF分别检测血浆及BALF的TNF-α、IL-8、CyPA含量。结果两组病人机械通气前后血浆IL-8、CyPA无明显变化(P0.05),24 h后BALF的IL-8、CyPA变化:高潮气量组较机械通气初明显升高(P0.05),低潮气量组机械通气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低潮气量组较高潮气量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传统的高潮气量通气可以引起肺的白细胞趋化因子IL-8、CyPA升高,从而诱发肺的炎症反应,低潮气量通气可以限制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小潮气量加叹气通气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例ALI患者分为肺外源性组8例和肺内源性组12例。两组患者均在小潮气量通气及适宜的呼气末正压基础上,在镇静及肌松条件下,行叹气法肺复张。结果通气后两组患者的氧合状态明显改善,静态顺应性明显提高,肺外源性组升高较为明显;通气前后两组PaCO2、pH、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小潮气量加叹气通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及胸肺顺应性,安全易行,对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对肺外源性ALI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 ,目前已明确其病源体为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1] ,其传播速度极快 ,嗜肺 ,可导致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如治疗不及时 ,可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而死亡。自SARS流行以来 ,对SARS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 ,各地的治疗以当地的经验性治疗为主。对于重症SARS患者使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简称无创通气 ,NIPPV)治疗意见不同。本研究旨在对重症SARS患者进行无创通气的时期、使用时间、通气条件、合并症、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评价无创通气在重症SAR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肥胖患者全麻中行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时的适宜潮气量。方法将同期拟行仰卧位上腹部手术的30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例,三组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相同,术中均采用5cmH2O PEEP,潮气量分别为6、9、12ml/kg,呼吸频率为14次/min。监测各组在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30min(T2)、插管后60min(T3)、气管拔管后30min(L)、拔管后60min(L)循环及血气各指标变化。结果T2、L时,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动脉血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TCO2)、气道峰压(Ppeak)A组〈B组〈C组,Pa·∑TCO2、PaCO2A组〉B组〉C组(P〈0.05或P〈0.01);T4、T5时,B组PaO2较A、C组明显升高(P〈0.05),而A、B组A-aDO2较C组明显降低(P〈0.05);各组不同时间点MAP、HR、CVP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肥胖患者全麻中行低水平PEEP时的适宜潮气量为9ml/kg,其能维持全麻期间呼吸功能、改善全麻后低氧血症,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预后情况。方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入住病床单双号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潮气量辅助/控制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肺复张/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Pa02、Pa02/Fi02和PaC02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各时间点Pa02和Pa02/Fi02值明显上升,PaC02值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死亡患者,治疗组呼吸机相关肺炎、恶心呕吐和肺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能有效保持动脉血气的稳定,加快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价值及安全性,以期更好的为临床决策与发展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运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120例新生儿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加以评价。比较指标包括:氧合指数(OI)、pH值、PaO_2、PaCO_2、治疗成功率、病死率、辅助通气时间及肺漏气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后PaO_2、pH值、OI值均显著升高,PaCO_2显著降低(P0.05)。治疗1 h时:间歇组PaO_2、pH值、OI值均显著高于持续组(P0.05),两组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两组PaO_2、PaCO_2、pH值、O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NIPPV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NCPAP组(P0.05),而NCPAP组的辅助通气时间明显高于NIPPV组(P0.05),病死率、肺气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IPPV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呼吸机械通气技术,治疗效果更优,起效时间更快,治疗成功率更高,在NRDS的治疗中将有着广阔的前景,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不同呼出气潮气量水平对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利文多功能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VPAPⅡST-A BI-LEVEL)辅助通气,观察患者呼出气潮气量,并根据呼出气潮气量将患者分为A、B、C三组,监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h后的动脉血气、心率和呼吸频率变化.结果 A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h的动脉血气分析和临床指标基本无变化(P>0.05),PaCO2下降幅度小,仅下降1.02%,并有4例患者PaCO2不降反升,病情加重,给予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B组与C组患者,辅助通气2h后动脉血气分析和临床指标明显改善,尤以PaCO2下降明显(P<0.01),下降幅度超过20%.结论 监测NIPPV治疗时患者呼出气潮气量,可以直接、及时反映通气效果,并指导通气参数的设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氧合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清远市中医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芬太尼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入住ICU的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氧合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肺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过程当中,芬太尼联合早期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应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情况。方法:ARDS患者80例,根据病床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潮气量辅助/控制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肺复张/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a O2、Pa O2/Fi O2和Pa CO2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 h、24 h、Pa O2和Pa O2/Fi O2值明显上升,Pa CO2值明显下降(P0.05),同一时间点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机相关肺炎、恶心呕吐和肺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于ARDS的治疗中,能有效保持患者动脉血气的稳定,加快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酮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检测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MAP、PaCO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aO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两组CO、SV、CI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SV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血液稀释对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永保 《内科》2007,2(3):388-390
血液稀释(hemodilution,HD)是使血管内血容量中细胞成分相对或绝对减少,从而达到节约用血的技术方法之一。围手术期血液稀释主要有3种形式:①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cutenormovolaemic haemodilution,ANHD);②急性高(超)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aemic hemodilution,AHHD);③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cute non-normovolaemic hemodilution,ANIH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时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老年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仪(PSG)检查确诊的老年重度OSAHS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给予CPAP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采用PSG测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采用ELISA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病例组治疗3、6个月较治疗前LSaO_2[(92.69±-2.12)%和(93.42±3.36)%vs(62.43±6.56)%]、MSaO_2[(94.43±4.65)%和(95.36±3.94)%vs(78.98±4.72)%]明显升高,AHI明显降低(P<0.05),病例组治疗前、治疗3、6个月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6个月血清S100β蛋白[(0.56±0.12)μg/Lvs(0.98±0.11)μg/L]、NSE[(10.21±1.42)μg/Lvs(16.13±2.42)μg/L,P<0.05]均低于治疗3个月。结论 CPAP治疗能降低老年重度OSAHS患者神经系统的损害,其疗效与治疗时程有关,且可通过监测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的变化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口服鼻渊通窍颗粒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OSAHS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提倡健康饮食,运动减轻体重,并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鼻渊通窍颗粒,每日3次,每次15 g,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MAI)、呼吸紊乱时最低氧饱和度(LSa O2);治疗前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治疗前后白日嗜睡程度、白日疲乏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4,0. 10,0. 01,0. 03,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TNF-α、IL-1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对照组t=6. 53,6. 83,14. 07,2. 46,均P<0. 05;观察组t=10. 79,11. 26,14. 63,4. 33,均P<0. 05),观察组hs-CRP、IL-6、TNF-α、IL-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 11,4. 80,2. 77,1. 78,均P<0. 05)。治疗前,两组AHI、MAI、LSa O2无明显差异(t=0. 40,0. 32,0. 54,均P>0. 05)。治疗后,两组AHI、MA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LSa 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AHI、MAI、LSa O2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81,2. 33,2. 48,均P<0. 05);治疗前,两组HIF-1α、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t=0. 21,0. 25,均P> 0. 05)。治疗后,两组HIF-1α、VEGF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HIF-1α、VEGF表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98,2. 20,均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嗜睡量表评分(ESS)、量表评分(FSS)无明显差异(t=0. 23,0. 10,均P>0. 05)。治疗后,两组ESS、FSS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ESS、FSS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 09,2. 51,均P<0. 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对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改善睡眠通气质量,改善白日疲乏及嗜睡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步分侧肺通气和同步分侧肺通气对单侧急性肺损伤(ALI)犬循环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杂种犬12只,建立盐酸所致单侧肺损伤动物模型,行容积控制通气,将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同步分侧肺通气组(NS组)和同步分侧肺通气组(S组).参数:患侧潮气量3.5 ml/kg保持不变,呼气末正压(PEEP)选择15、20、25 cm H2O(1 cm H2O=0.098 kPa);患侧PEEP 10 cm H2O不变,潮气量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5、7.5、10 ml/kg.健侧通气参数始终不变,检测不同通气条件下两组犬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指标.结果 (1)患侧潮气量3.5 ml/kg不变,PEEP为15、20 cm H2O时,两组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患侧PEEP为25 cm H2O时,NS组心率、体循环平均压(mABP)、心输出量、氧合指数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分别为(98±8)次/min、(84±6)mm Hg(1 mm Hg=0.133 kPa)、(1.10±0.13)L/min、(199±14)mm Hg和(55±6)%,明显低于S组[分别为(124±9)次/min、(103±7)mm Hg、(1.52±0.28)L/min、(221±15)mm Hg和(62±4)%,t值分别为-7.852、-16.561、-15.043、-13.314和-5.653,均P<0.01].(2)患侧PEEP 10 cm H2O不变,潮气量分别为5、7.5 ml/kg时,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患侧潮气量为10 ml/kg时,NS组HR、mABP、心输出量、氧合指数和SvO2均低于S组(均P<0.01).结论 在本实验动物模型中,患侧与健侧所用PEEP水平相差≤20 cm H2O或患侧潮气量≤7.5 ml/kg时,同步和非同步分侧肺通气均能保持循环稳定.若需要更高水平PEEP时,建议选用同步分侧肺通气.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部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经剔除后,最终两组各有29例纳入分析。在单肺通气时,观察组术侧肺持续给予CPAP通气,压力为5 cmH2O,对照组术侧肺无特殊干预措施。于双肺通气20 min(T0)、单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1 h(T2)时间点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各时间点氧合指数(OI)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中性粒细胞比率、白细胞计数。比较两组术后72 h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T0~T2时间点,两组OI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在T1、T2时间点,对照组的OI水平较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9% vs 37.93%; χ2=0.033=4.406,P=0.036)。结论 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的术侧肺实施CPAP通气能有效提高患者单肺通气时的氧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