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迎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穴,关于人迎穴的记载最早可见于《灵枢·本输》"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人迎穴现代定位: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在解剖上,人迎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在颈内、外动脉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为颈内静脉,深层有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及甲状腺上动脉,布有颈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有交感神经干、舌咽神经的窦神经,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下面就其临床功用及施术方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人迎穴最早载于《灵枢经·本输》篇:"人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各曰人迎,别名王会,天王会。"[1]《针灸甲乙经·颈凡十七穴》云:"人迎……在颈大脉,动应手,侠结喉,以候五藏气,足阳明脉气所发。"[2]人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而胃经乃是多气多血之经,由于人迎的特殊位置使它可以"候五脏之气"。同时人迎又是"足阳明少阳之会",  相似文献   

3.
浅谈人迎穴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延萍 《陕西中医》2002,23(10):926-928
人迎穴 ,最早载于《灵枢·本输》,是足阳明胃经经穴 ,为“足阳明少阳之会”,是“气海”所出之门户 ,与肾、脾、肝、心、三焦、胆、小肠、冲脉、任脉 ,阴跷脉等经脉相通。“人迎”是古代“三部九侯”诊脉辨病部位之一 ,所以能“侯五脏之气”。由于人迎与多条经脉相通和复杂的解剖结构 ,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针灸甲乙经》称之为重要经穴之一。在解剖上 ,人迎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 ,在颈内、外动脉分歧处 ,有颈前浅静脉为颈内静脉 ,深层有颈总动脉、颈动脉窦 ,甲状腺上动脉 ,布有颈神经、面神经颈支 ,深层有交感神经…  相似文献   

4.
人迎洞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迎洞刺,是用针刺激颈动脉窦部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人迎穴相当于颈动脉窦的部位,属于足阳明胃经,《灵枢·寒热病篇》云:“颈侧之动脉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针灸甲乙经》云:“人迎……在总颈动脉应手,挟咽喉,以候五脏气,足阳明动脉所发”。古代针灸文献,如《针灸聚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记载,人迎穴的治病范围很广,如吐逆,霍乱,胸中满,喘呼不得息,咽喉肿痛,瘰疬,食不下,头痛,耳鸣等。  相似文献   

5.
安勇 《光明中医》2009,24(3):527-528
面肌痉挛是针灸科的常见病之一,笔者根据临床上女性多见,且多在四十岁之后发病,从足阳明经气血衰弱,不能濡养足阳明筋经所支配的目胞及面部论治,采用针刺胃经输注头面部之要穴--人迎,配合能调理足阳明经之中药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方,治疗28例患者,取得较为理想之疗效.  相似文献   

6.
推拿结合当归针风池穴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药物治疗,二组为颈部推拿结合当归针风池穴位注射治疗。结果:3天内痊愈者推拿结合当归针穴注组占40%,药物组占10%;1周后痊愈者推拿结合当归针穴注组累计82%,药物组累计60%。结论:推拿结合当归针风池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药物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历代注家皆忽视了对论中第8条"针足阳明"的解释。本文从针灸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广泛考察各种古代文献中"足阳明"之内涵及其演变,得出《伤寒论》第8条"针足阳明"应为针刺冲阳穴,以防止太阳病向阳明病演变的结论,弥补了"针足阳明"内涵之空白。  相似文献   

8.
方先钧  吴祥颖  董莉  周烨威 《新中医》2014,46(10):186-189
目的:观察穿刺式埋线针埋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5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埋线治疗组33例选穴颈穴1、颈穴2、颈穴3、大椎等进行埋线治疗;针刺对照组32例选穴颈夹脊、天柱、大椎、后溪、内关、复溜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穿刺式埋线针埋线疗法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总有效率优于针刺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曲中源  孙海波 《河南中医》2016,(12):2133-2135
咽喉反流性疾病根本在于脾不主肌,失其约弛,气机逆乱所致,故临证中以痿论治,遵"治痿独取阳明"之法,其本为脾胃虚弱,肌膜失养,痿废不用,气机逆乱,升降失常,"形不足者,温之于气",遵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以"补益脾胃,调畅气机"之法,兼以化痰祛瘀,清利咽喉积滞。"治痿独取阳明"中的"阳明",不应单纯认为是阳明脏腑,亦应从阳明经脉的角度治疗,故近部选穴取足阳明胃经之人迎穴,水突穴,手阳明大肠经之扶突穴针刺以润咽喉,调气机,结合辨经取穴,取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阴脾经之荥穴内庭和大都用补法以"移气于不足"。  相似文献   

10.
戢杨  吴沅皥  赵锦声 《新中医》2008,40(4):110-111
人迎穴为足阳明胃经经穴,因其部位在颈总动脉搏动处,为安全起见,临床上针灸医师较少取用此穴.赵锦声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善用人迎穴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头面部功能障碍,效如桴鼓.现将医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与传统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针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主要穴位为风池、夹脊穴、天柱、肩井等;实验组给与同样穴位的针刺,配合电针针刺督脉穴,取针后给与推拿治疗.以14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疗程结合推拿的治疗后眩晕症状及阳性体征改善明显,总有效率高达96.7%,对照组在传统针刺的治疗下仅为83.3%,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针督脉之穴能够改善脑供血,促进气血运行,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设针刺人迎穴为主并配合人中、内关、太冲为治疗组,与针刺风池夹脊穴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2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率46.43%,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刘嘉妍  史慧妍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318-2320
人迎,足阳明胃经穴,位于结喉旁,颈总动脉搏动处,胸锁乳突肌前缘。人迎穴在中医诊断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因其特殊的解剖定位及复杂结构,在古代一度作为危险穴而禁刺、禁灸,随着现代医学与解剖学的发展,对人迎穴的认识更为清晰、深入,其刺灸方法更有的放矢,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文章介绍了人迎穴自《灵枢》以来在解剖、诊断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4.
前言高血压一症为常见重要疾患,因此卫生部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向来中西医的治疗法多注重内服药。近日更发现此症可用针刺入迎穴治疗甚有佳效。然此穴古来列为禁穴之一,素问气府论云:“足阳明脉气之所发者六十八穴……人迎各一”。张隐菴註:人迎在喉节两旁一寸半,大动脉应手。马元台註:颈大动脉应手,夹喉结两旁一寸半禁针。甲乙经云:“人迎刺深杀人”。盖因此穴下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若手法不当必生危险。为探讨针刺该穴所以能治疗高血压症的机理和预防意外及扩大治疗范围,特将此穴作实际解剖部位和论述其神经生理机转,手法深浅及疾患适应等,以供临床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穴位共计72个,使用频次为1005次;所用腧穴归属为督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频次最多,其累积频率达82.29%;其中风池穴的频率为19.11%;夹脊穴的频率为17.13%;百会穴的频率为12.3%,三穴累积频率达64.28%。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疏通局部经络,调节阴阳气血,临床选取督脉、足少阳胆经、奇穴以及风池、夹脊、百会三穴治疗最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按揉配合刺针新人迎穴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按揉配和针刺新人迎穴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SCS评分自身比较,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CASCS评分及总疗效比较,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按揉配合针刺新人迎穴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其操作简单,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督脉为“诸阳经之会”的依据是什么? 督脉称“阳经之海”,又为“诸阳经之会”,是因督脉行于人体背部,诸阳经都与其交会,督又有统督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从文献记载,督脉布穴二十有八,与他经交会穴有九,如神庭穴为足太阳、足阳明之会;百会、脑户、陶道为足太阳之会;水沟为手、足阳明  相似文献   

18.
目前针灸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多选用足阳明经穴,足太阳经穴(特别是中髎、下髎)未能引起重视,但深刺中髎、下髎穴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中确有较好的疗效。然而,深刺中髎、下髎穴实际临床操作上存在难度。现就通过应用此法治疗的典型病例2例进行穴位的取法、针具的选择、针刺操作、安全深度及针感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人迎穴常规针刺法治疗,14天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浓度和FS-CS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迎穴改良针刺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它不仅对中医基本理论和内、妇科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针灸疗法也有不少论述,本人就有关条文进行初步探讨。太阳病 1、防太阳病传变《伤寒论》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条文说明太阳将传阳明,可针足阳明经俞穴,防止邪传阳明,古人认为针足阳明经可用三个穴位:趺阳(周禹载)、足三里(陈修园)、睛明(柯韵伯)。趺阳是冲阳穴的别名,它是足阳明经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经过和留止之处,针刺后可使足阳明经脉气盛,能健脾化湿,使中气充足,增强体质,抵抗外邪;足三里是阳明经合穴,为阳明经脉气汇合之处,具有理脾胃、调中气、通调经络气血、祛邪防病作用;睛明是足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