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多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本病多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最多见。  相似文献   

2.
<正>小儿腹泻病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在感染性腹泻中尤以细菌和病毒为最常见病原,病毒性腹泻虽在秋冬季发病率较高,但全年均有散在发病。病毒所致的腹泻,大便次数可多达十几甚至二十几次,大便性质以稀水样便多见,极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临床上以粪便性质改变、粪便次数增加、腹痛、呕吐为主要症状,甚至出现发热、便血,轻者可引起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重者则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故早干预早治疗极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大便稀、次数多,不仅是儿科常见疾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感染性腹泻是目前婴幼儿死亡的重要急性原因。小儿腹泻是以水分和电解质急剧大量丢失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大多〈2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其致病因素有多种,包括①肠道内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特别是轮状病毒、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为多见。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我国婴幼儿发病率高,四季均见,以夏秋季为多。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9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长期以来危害儿童健康,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见,临床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病情较重的往往引起严重的脱水,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在临床工作中,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56例患儿均为住院患者,起病时间2~7d,年龄1  相似文献   

6.
小儿腹泻病是指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可有效改善患儿腹泻症状,临床疗效具有独到之处,且其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本文通过检索维普、万方医学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近10年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付杰娜  邢丽华 《中医研究》2010,23(12):63-64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见,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或收敛、抑制肠蠕动药等治疗,但对非感染性腹泻疗效欠佳。2008—07-2009—07,笔者采用针灸及推拿辨证综合治疗小儿腹泻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其中以感染性尤以病毒性和细菌性多见,且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引起,最主要的致病原是轮状病毒[1],但目前还没有研制出预防轮状病毒的特效药。随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小儿胃肠道处理285ml/㎏.d液体,而排出5-10g/㎏,24h大便,如排大便量超过10g/kg.d,则为腹泻,症状持续两周或以上称为慢性腹泻。1病因1.1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二者多见,尤其是病毒,寒冷季节腹泻80%由病毒引起的,近年来已证实的病毒有轮状病毒,星状、杯状、肠道、诺沃克、冠状病毒。细菌:①由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它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产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婴幼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如水样、蛋花样便,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种。婴幼儿腹泻的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更为常见。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该病属于中医学“泄泻”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虚弱,易受寒湿之邪侵袭,风寒侵入腹部,影响受纳运化而成泄泻;  相似文献   

11.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带有不消化乳食及黏液为其主证,尤以2岁以下婴幼儿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越高,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而以夏秋季节较为多见,由于夏秋暑湿当令,其邪最易内侵脾胃而发病,且因贪食,多致小儿误食腐败之品,  相似文献   

12.
唐英  尚清 《中医研究》2011,24(10):70-72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  相似文献   

13.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5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小莉  文花  刘晓蓉  葛云霞 《河北中医》2011,33(12):1915-1916
腹泻是我国小儿最常见疾病之一[1],它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以大便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儿童腹泻病是仅次于呼吸道疾病的多发病,尤其是感染性腹泻病,目前发病率仍很高[2],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3],有报道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4]。  相似文献   

15.
小儿迁延性、难治性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多发于0~3岁的婴幼儿。本病在我国为位居第二的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主要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50%。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泻儿康根据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采取辨病与辨症相结合,配伍选用补、消、健方面的药物来组方治疗小腹泻,获得理想疗效,有效率达98.7%。  相似文献   

17.
吴文  卢国良 《河北中医》2012,34(12):1834+1884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急性腹泻可导致脱水,腹泻迁延不愈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及反复感染,造成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危及生命[1]。不合理的治疗又可致病情迁延反复,转为慢性,严重影响小儿健康。  相似文献   

18.
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病证之一,按病因分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病,临床上以前者为多见,本文着重讨论感染性腹泻病的中医治疗,自拟五花汤加味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40例,并设对照组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龄6个月~8岁;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标准[1],均有大便性状改变及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稀烂便,夹粘液或少许粘液脓血便.大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部分有少许红细胞、脓细胞.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分别伴发热30例、28例,恶心呕吐22例、21例,腹痛各15例,轻度中度脱水18例、16例.  相似文献   

19.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小儿第二大常见病,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的异常(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和大便次数的增多(≥1次/d)。泄泻是我国小儿“四病”之一,也是WHO制定的全球战略性防治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泻,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尤其易于发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笔者于2009年3月以来,运用针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下合穴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