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研究证实.激素补充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更年期相关症状的手段.而经过医生正确辨证论治.使用具有独特效果的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相关症状.也会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在我国.仅有部分更年期女性接受激素补充治疗或正规的中医药治疗.而各种标示含有某些中药或植物雌激素的保健品却大量涌向更年期市场,受到不少更年期女性的盲目追捧。  相似文献   

2.
女性更年期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男性也有更年期吗?回答是肯定的。只是男性更年期没有像女性更年期那样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区别,女性更年期有个明显的绝经期和其他一些身体上的变化,故本人就能发现并及时治疗。而大多数中老年男性,还没有认识到男性更年期是男性中年向老年生理过渡的重要时期,是保证老年时期身体更健康的重要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女性更年期异常心理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妫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45-1947
女性更年期是女性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度到老年期的一段转折时期。女性更年期是女性最脆弱的生命阶段。75.1‰绝经期女性出现更年期症状.而在一系列综合症状中,心理异常变化显得十分突出。大多数女性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自身调节和适宜性身心保健均能自然缓解,安然度过:但也有10%~15%的女性难以适应这种更年期异常心理症状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负担。  相似文献   

4.
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及人类的大量资料表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保护作用。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巢产生的雌激素逐渐减少。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加。由于受更年期雌激素不稳定性的影响,处于更年期女性临界高血压常有反复,因此,必须重视对更年期女性临界高血压的关注。近年来,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强调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并以此作为治疗高血压方案的第一阶梯。为此.我们对社区一些更年期妇女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必要的行为干预,实施综合非药物治疗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她们更年期临界高血压,缓解了绝经期症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所谓女性“更年期”是指女性由性成熟期逐渐到老年的过渡时期。早在1994年,世界国际卫生组织已废弃以“更年期”一词来形容女性卵巢功能渐进性衰退的这个过程,而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一词以替代之。由于更年期已为大众所熟知,为方便起见,人们仍然称“围绝经期”为“更年期”。  相似文献   

6.
夏云 《大众医学》2011,(10):36-36
问:为什么说更年期症状并非“一时之事”?答:说到更年期.很多人会瞬间联想到”脾气变坏、喜怒无常”。其实更年期只是一个“俗称”.在医学上的准确定义为围绝经期.包括绝经过渡期和绝经期。更年期症状并非“一时之事”,如果不重视治疗和保养,将会出现很多远期影响.如神经衰弱、骨质疏松、泌尿生殖道萎缩、心血管疾病等。据统计.目前全球50岁以上的女性约为5亿,中国50岁以上女性已达1.6亿,每年会有1000万女性进入更年期。  相似文献   

7.
张薇 《大众医学》2012,(4):34-34
问:怎样判断是否进入了更年期? 答:更年期在医学上也叫“围绝经期”.随着女性卵巢的衰竭、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一般在45岁左右会逐渐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月经失调是围绝经期的基本症状.此外,大多数女性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8.
宋新 《医药与保健》2012,20(3):44-44
卵巢的兴衰是女人生理周期的晴雨表,因此女性更年期的表现,也都是由于卵巢分泌雌激素功能减弱造成的。部分女性在更年期来临时,会伴有月经不调、外阴干燥、乳房下垂等第二性征减退的表现,还可能出现色斑、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等。这些变化会对女性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极易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症状。更年期就是女性绝经期以及绝经期前后的一小段时间,在自我调理方面,食疗的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9.
绝经,它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随着人们寿命的提高,女性约有30年的时间是在绝经以后度过,也就是说,一生的1/3的时间是在绝经后。在人口大国的中国,目前已有1.6亿的更年期及绝经后妇女。因此女性朋友要了解这一时期,正确对待和重视更年期及绝经期的保健和科学治疗。  相似文献   

10.
陈晓东 《药物与人》2006,19(9):58-58
女性45~55岁绝经期前后,男性50~60岁前后的一段时间称为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是患者在更年期内首次出现的神经、内分泌所致的症状和情绪障碍。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只能大体说与个人素质、心理素质、社会因素。体内内分泌失调有关,有人把此归于神经症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围绝经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事业、家庭、工作等压力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研究表明,>50%的更年期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躯体症状[1].为探讨导致更年期妇女身心症状的影响因素,于2008年12月-2009年9月对全国17省1 101名45~57岁妇女进行调查,为预防和治疗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袁理 《保健医苑》2006,(9):48-49
妇女通常于45岁左右进入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是许多女性的烦恼,它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侯群。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更年期妇女由于雌激素减退,神经系统和精神活动都十分脆弱和极其不稳定.对外界不良刺激敏感性高、耐受能力减弱。有的精神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不起致病作用,但在更年期则有可能起很大的负面激化作用。有报道指出:89%的更年期综合征患与各种心理因素有关,从而出现出汗、体力不支、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失眠心悸、血压不稳、烦躁易怒、阴道干涩、潮热盗汗、记忆力减退等诸多身体不适,因此更年期被称做妇女的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医学》2012,(5):14-14
从古至今,每个爱美的女性都希望自己能够“青春常驻”“永葆年轻”,于是,市场上各种“提高卵巢功能、推迟绝经期”的保健品,受到广大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老龄化,更年期女性所占的比率也逐渐增加,更年期综合征是影响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更年期综合征以药物治疗为首选,往往忽略了认知行为等心理方面的治疗,常用的激素替代治疗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我们收集了78例进行临床观察.同时应用激素替代治疗附加以心理治疗可以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妇女保健现状及服务需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陈辉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2):216-216
更年期又称为围绝经期,此阶段实质上为卵巢功能退化、生殖能力停止的以性腺为主的老化过程。加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保健是维护和促进女性身心健康、提高老年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对城市社区的中年妇女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和行为的现状及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贾伟 《保健与生活》2014,(10):41-41
美国“健康日”网站近日报道,美国《更年期》杂志刊登梅奥诊所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喝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料会加重更年期女性潮热和盗汗症状。新研究中,史蒂芬妮·法比奥恩博士及其同事于2005--2011年调查了1800多名处于更年期的女性。研究人员对比分析了摄人咖啡因和不摄入咖啡因参试女性的更年期症状。结果发现,在围绝经期女性中,咖啡因可提升情绪、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但是在绝经后女性中,咖啡因则会加重潮热和盗汗症状。  相似文献   

17.
孙立华 《家庭医学》2005,(23):11-11
一防更年期精神病。妇女到了绝经期前后,由于女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常会发生一些神经精神症状,其中以抑郁症和妄想最为突出,既往统称为更年期精神病。主要表现:月经周期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晕、眩晕、耳鸣、疲劳、心悸等,性欲改变。此外,更年期抑郁症早期可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失眠、焦虑等,  相似文献   

18.
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像雌激素替代疗法那样风云变幻。令人争论不已。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半个世纪的临床应用。已经证明了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缓解中老年妇女的更年期症状.预防绝经期相关疾病的积极作用。对于患有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的中老年妇女来说.雌激素替代治疗是必要的,而且还可以得益于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但同时也发现了雌激素替代疗法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避免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危险.兴利除弊。是摆在医生和患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女性45岁后进入更年期,50岁后进入绝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相似文献   

20.
慕山 《家庭医生》2012,(4):49-49
Q1:你认为绝经期通常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A.45岁以下 B.45—55岁 C.55岁以上 正确答案:B 解答:老百姓通常说的更年期,临床上称为绝经期。绝经期是所有女人人生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特殊时期。通常,40岁以后,出现两次以上月经紊乱并伴随潮热、出汗等症状,就是进入绝经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