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助产士职业暴露调查中低报告现象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情况调查中的低报告现象的原因,以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名助产士在半年内发生职业感染及上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助产士发生针刺伤或血液、体液污染后,每次都上报的仅占16.1%,大多数时候上报占33.9%,偶尔上报占30.4%,从来不上报占19.6%。结论低报告现象与助产士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缺陷有关;与医院内无完善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无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2.
助产士职业暴露低报告现象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情况调查中低报告现象的原因,以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9名助产士在1年内发生职业感染及上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助产士发生针刺伤或血液、体液污染后,每次都上报的为0,大多数时候上报占15.8%,偶尔上报占47.4%,从来不上报占36.8%.[结论]低报告现象主要与助产士对职业暴露危害性认识不足、与医院内无完善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无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针刺伤发生现状,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39名工作3年内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为72.6%,不同工作年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伤发生后上报率低(7.9%),且护士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改变。结论: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针刺伤发生率,加强护士暴露后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曹晓霞  凌礼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592-1594
【目的】了解本省急诊科护士针刺伤的现状及原因,以进一步加强职业防护意识与管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急诊专科护士及我院急诊科护士共110名进行针刺伤情况调查分析。【结果】46.0%的急诊护士有针刺伤的经历。其中,引起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有:针头/锐器放置不当、处理他人未处理用物、被他人不慎刺伤、因病人躁动被刺伤。急诊护士发生针刺伤最多的职称为护士及护师,发生率为89.1%。急诊护士对于针刺伤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高,针刺伤上报率偏低,为10.9%,上报率低主要原因为医院.没有登记报告制度、护士认为没有必要报告以及针刺伤后不知向谁报告。【结论】在临床实际中,相关预防针刺伤措施仍未完全实施。应在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的基础上落实针刺伤后的处理程序,切实做好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了解某医院院急诊科职业暴露发生状况,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和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做好医务人员安全职业防护。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某医院急诊科上报的职业暴露病例综合分析,为暴露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结果暴露类型以锐器伤最多;职业分布护士为主;暴露地点主要集中在急诊抢救室;锐器种类为注射器针头和输液头皮针头;锐器物血污染情况均是被血污染。报告病例15例,感染管理科及时干预指导,目前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为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医院完善多项举措,加强各类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建立一套完整的上报体系和暴露后处理流程,为重点科室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将职业暴露纳入医院绩效考核,直接干预下降低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降低了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在诊疗工作中发生针刺伤频率及报告情况,探讨职业安全管理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00名临床护士进行针刺伤经历及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00名临床护士在工作期间针刺伤发生率为98%;有13.2%被针刺伤人员每年刺伤均大于1次。针刺伤涉及到的操作主要有处理医疗废物、处置针头或注射器、准备注射的过程中等。有33.7%护士发生针刺伤时会上报,能及时报告的占15.8%,从来不报告的占19.8%。结论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频率高,报告率低,防护意识淡漠,职业安全制度不健全。  相似文献   

7.
ICU护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及自我防护能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与自我防护的现状.方法:对市级三所甲等医院ICU 5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操作中是否戴手套、针刺伤情况、身体健康状况、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防护知识等.结果:ICU护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防护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年青护士防护意识差,针刺伤发生率高,针刺伤后血液检测率又相当较低.结论:应加强对ICU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原因及感染情况,探讨减少护士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 调取本院2007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对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分布、暴露源种类、暴露部位及暴露后的处理等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共发生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31人次,其中针刺伤29人次,占93.55%;体液溅入眼内2人次,占6.45%.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是手术室、急诊室.暴露原因以拔针操作、静脉输液操作、静脉抽血最常见.暴露部位手及手指占90.32%.暴露源乙型肝炎最常见.31人次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及后续处理正确,零感染发生.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预防教育,改变不良工作习惯和危险工作行为,早期、规范伤口处理,建立暴露后上报和及时反馈的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马玉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90-2391
目的分析二级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方法对房山良乡医院54名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分布人群、科室、暴露原因、应急处理、上报时限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以急诊护士静脉穿刺伤最多。结论通过加大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培训力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优化工作环境,完善职业暴露损伤的监测系统和上报制度等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改进措施,以提高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水平。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湖南省某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再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急诊科261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微信群发放调查研究告知书、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问卷及护理组织氛围量表链接,进行调查。结果 261名急诊科护士中,有37名(14.18%)护士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急诊科护士护理组织气氛感知量表总得分为(3.42±0.46)分,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水平与护理组织气氛感知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559,P0.01);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医院是否有完善的职业暴露后处理与管理流程、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是否定期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科室是否定期进行职业暴露分析、护士护理组织气氛感知是影响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发生较高,且暴露后预防现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改善。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并定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相关培训,从而提高其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固素与自我防护的现状。方法:对市级三所甲等医院ICU5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操作中是否戴手套、针刺伤情况、身体健康状况、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防护知识等。结果:ICU护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防护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年青护士防护意识差,针刺伤发生率高,针刺伤后血液检测率又相当较低。结论:应加强对ICU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青年护士在职业危险中暴露最多,但青年护士的职业防护及保护措施最薄弱。本调查以青年护士针刺伤后伤口的处理情况为切入点进行回顾性调查,旨在了解现状,为制订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压力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采用自制量表对47名整形创伤外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以及1,3,6个月时情绪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47名整形创伤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率达100%。护士主要是针刺伤,医生则多被缝针刺伤或被手术刀片划伤。职业暴露后1,3,6个月各症状评分时间主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且以暴露后1个月时评分最高,以后逐渐降低。结论针对职业暴露后产生的各种压力,管理人员应采取相应对策。对暴露者进行心理疏导及自我心理保健训练;调动各种社会支持系统;进行放松训练等措施以利于其心理调节及适应。  相似文献   

14.
精神科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为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6名在职精神科护士职业损伤及职业防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6.3%的护士曾被针刺伤,67.7%的护士有被患者攻击致伤史,60.4%的护士能正确处理针刺伤后的伤口,70%的护士认为针刺伤是危害自身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对精神科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规范处理流程,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护理工作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护理工作的2/3是注射操作, 针刺伤是导致临床护士职业感染经血液传染疾病的重要途径.文献报道,护士是针刺伤受伤害的主要群体,约占 63%[1].为了解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降低医院感染率,我们对我院5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护理工作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护理工作的2/3是注射操作, 针刺伤是导致临床护士职业感染经血液传染疾病的重要途径.文献报道,护士是针刺伤受伤害的主要群体,约占 63%[1].为了解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降低医院感染率,我们对我院5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铜仁市县级医院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针刺伤相关因素,为临床护士针刺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铜仁市四家县级医院551名临床护士2014年1-12月的针刺伤情况进行回顾调查。结果调查发现315名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占57.17%。其中2014年1-12月份有158例次临床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占28.68%,针刺伤的发生与临床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显著相关,针刺伤主要依次发生在配制药液、分离针头、回套针帽、操作注射、处理用物等操作环节上。结论铜仁市县级医院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发生血液感染的概率大;主动上报不积极,工作环境影响了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应积极采取措施干预,降低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确保临床护士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我院护士针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我院护士针刺伤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我院114名护士针刺伤情况及相关的防护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73.7%的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发生针刺伤的频率与护龄及学历无关(P>0.05).结论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较大,应全员重视,加强教育,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分析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1月-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67名护理人员相关资料,统计职业暴露人员的分布、暴露类型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情况。结果职业暴露高危人员主要集中在低年资护理人员,暴露类型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为没有及时丢弃针具和拔针方法不正确。职业暴露后有50名(74.6%)护理人员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结论职业暴露人员主要集中在低年资护士,加强此类高危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是降低职业暴露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临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做好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从该医院临床一线护士中共查出99例发生职业暴露,其中实习护士占62.63%,护士占26.26%,护师以上职称人员占11.11%。在护士职业暴露中,以针刺伤为主,其中静脉采血和输液拔针占58.59%;注射胰岛素后双手回套针帽刺伤占13.13%。暴露源血源性病原体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47.48%,其他依次为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结论该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暴露人群主要是实习护士和初级职称护士,以针刺伤为主,加强培训和规范操作流程为主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